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化工大唐》第3卷 長安風雲 第186 如此挑人
  第一八六章 如此挑人

  “真能做出更好的武器?”睿宗有些難以置信。火炮在睿宗心目中的威力已經夠大了,居然還有比這威力更大的武器,這事著實有些難以讓人相信,不能怪睿宗沒見識。

  陳晚榮非常肯定的道:“皇上,那是一定的!皇上,您想啊,陌刀最開始不是在戰場上用起來有些問題,經過葉大師的改進,不是好用多了麽?臣想,火炮也是這個道理。皇上是知道的,數月前我們造出來的火炮,那時的射程和威力比起現在的火炮,就差上一大截。這事兒,總是做著做著就有新的想法,就有更好的東西給做出來!”

  一番話說得睿宗不住點頭道:“是啊,所有的東西都是一步一步做起來的,越做越好!”

  陳晚榮最後道:“我們做不出最好的武器,但我們可以做出更好的武器!”

  這話立即得到李隆基的讚賞:“說得沒錯!無論何事,不可能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只要努力,一定能做得更好!陌刀是這樣,火炮也是這樣!說吧,你有什麽想法?”

  還是李隆基精明,看穿了陳晚榮的用意。陳晚榮笑道:“太子垂詢,臣不敢不直言,臣現在感覺軍器的良工不夠用。”

  “軍器監那麽多良工,你還不夠用?”太平公主有點難以置信。

  軍器監集中的是唐朝最好的工匠,人人都有一身不俗的本事,而且人數眾多,陳晚榮居然說不夠用,這著實讓人難以理解。

  睿宗微微點頭,讚同太平公主這話。

  陳晚榮回答得非常巧妙:“公主有所不知,軍器監的良工固然多,但是,比起我們要做的事情來說,還是不夠用。我們現在機床已經做出來了,可以對鋼材進行加工,做出更多的好東西,到時,大唐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睿宗插話道:“這朕知道。機床做出來後,朕聽說,一時心動,也去看了看,著實好用,是該多造些。”

  陳晚榮雙手輕擊,一副讚成之態道:“皇上此言極是!只是有一樣,我們的人手不足。皇上,臣是想從國子監裡挑一批人來做這些事,還請皇上允準!”

  “學而優則仕”,這是儒家名家,自古以來,讀書有成者都去做官了。唐朝的國子監主要是負責給唐朝培養官員的,要是此例一開,唐朝就沒有足夠的官員,李隆基率先反對道:“父皇,這事不可,萬萬不行!國子監是朝廷的重地,主要負責為朝廷培養官員,此風一開,朝廷將面臨無人做官的境地。”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官員比科學家更重要,因為官員可以管好百姓,不讓百姓生亂,這是統治者最看重的事情。李隆基雖然精明過人,仍是不能免俗。

  陳晚榮原本以為李隆基肯定讚成他的想法,沒想到他居然第一個反對,不由得心頭髮急道:“皇上,太子,臣是想國子監的生員雖多,並不是每一人都想著做官。朝廷不是在國子監開設了雜學,讓生員研究術數麽?國子監有個生員叫高漸,他對技藝方面的事情更感興趣,這點,太子是知道的。”

  高漸和李隆基在“敬賢亭”照過面,李隆基輕輕點頭。

  陳晚榮接著道:“太子,臣要的就是高漸這種人。那些一心想做官的人,臣也不會要,他們沒那心思來做這些事。”

  李隆基想了想道:“就算父皇讓你去挑人,也不見得能挑多少。”

  只要睿宗同意了,陳晚榮使出渾身解數,坑蒙拐騙,好歹也要弄些人手過來才成。順著李隆基的話往下說道:“太子所言極是!若是國子監的生員不願意來,臣想懇請皇上讓臣從縣館的生員裡面挑。皇上是知道的,縣館的生員不能進入國子監,要麽做幕僚,要麽就從軍去了。要是他們能到國子監來,比起讓他們做幕僚更有用處。”

  久久沒有說話的太平公主突然道:“晚榮,就算
算你把他們挑了來,他們對技藝方面的事情一竅不通,派不上用場呀!”

  這事,陳晚榮是想透了的,馬上就道:“公主,這事臣自有辦法。”

  “說說你的辦法。”睿宗也來了興趣。

  陳晚榮應一聲,道:“皇上,在說臣的想法之前,臣想請問皇上一個問題。這問題有些不敬,還請皇上恕罪。”

  三巨頭的興趣一下子給提起來了,看著陳晚榮,睿宗點頭道:“說吧。朕不會怪罪於你。”

  陳晚榮謝一聲,問道:“皇上,軍器監的刀具可以削鐵如泥,可是,軍器監花費一百年時間都沒有做出來。若是軍器監做不出來,皇上覺得可惜麽?”

  “這還用問麽?當然是可惜,很可惜!”睿宗眉頭一軒,脫口而答。

  這回答在陳晚榮的意料之中,接著往下問道:“不知皇上有沒有想過,為何造成這種情況?再請問皇上,華夏歷史上失傳的技藝很多,這又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呢?”

  睿宗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思索起來:“戰亂不斷,致使技藝失傳。這刀具也應該是前朝末年,戰亂不已,致使這位巧匠死於非命。”

  這回答得到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讚同。

  陳晚榮卻不這麽看,反問一句:“皇上所言固然有理,不過,臣並不這麽看。臣請問皇上,《詩》《書》《五經》照樣經歷了戰亂,還有秦始皇焚書坑儒,為何儒家經典能夠流傳於世,而技藝卻湮滅了呢?”

  自從孔子創下儒家開始,歷經千年,儒家不僅沒有衰敗,反而更加興旺。千年之中,儒家同樣經歷了戰亂,經歷了南北朝時期的大分裂,為何如此興旺呢?技藝卻失傳了,這道理安在?

  這一問題不僅把睿宗問住了,就是精明的李隆基也一下子張大了嘴巴,無從回答。

  “晚榮,你以為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太平公主最先忍不住了。

  陳晚榮於此事思之熟矣,回答道:“公主,臣以為是傳人,是因為沒有傳人,使得這些寶貴的技藝失傳!”

  “傳人?”三巨頭無論如何也是想不到陳晚榮給出這樣的說法,齊聲嘀咕。

  陳晚榮接著道:“儒家經歷千年而不衰,縱有南北朝時期的大分裂,依然興旺。原因就在於儒家有很多傳人,他們以性命保得儒家學說。必要時,他們會帶著典籍遁入深山,等到天下太平再出世傳播儒學。

  “而技藝就沒有這麽幸運了。沒有傳人,沒有著之於典,沒有載於冊,一旦這些良工遇難,寶貴的技藝就會失傳。臣一直在想,若是做出刀具的那位先輩不要說找個傳人,就是留下隻言片語,軍器監就不用花費百年去摸索了。”

  軍器監的刀具是活生生的實例,再有儒家一對比,技藝失傳的原因再清晰不過了,三巨頭點頭讚同:“有理!”

  其實,技藝失傳的根本原因在於統治者不夠重實,沒有讓足夠多的人來從事技藝之學。當然,這話,現在還不是說的時候,得等機會,讓唐朝改弦易轍,對科技百倍重視。

  得到三巨頭的認可,陳晚榮信心更足了:“皇上,臣和葉大師他們商量過了。若是皇上允許臣從國子監裡找一批人來軍器監,葉大師他們就會給他們傳授技藝之學,傾囊相授,刀具那樣的事情就不會再出現。

  “以皇上的英明,一定能看到,這是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從此以後,寶貴的技藝不會失傳。有了傳人,以他們的聰明才智,一定會青出於藍而勝於一藍,做出更好的東西。要造出比火炮更厲害的武器,又有何難?”

  技藝,統治者不夠重視,並非不知道其重要性,若是陶弘景沒有發明“灌鋼法”,使得鋼鐵的產量驟然增加。唐朝的鋼鐵就不可能有現在這麽多,唐軍就不可能達到百分之六十的著甲率,就不可能有陌刀,就不會有無堅
不摧的重裝步兵了。

  一席話說得歷來穩重的李隆基不住拍額頭:“父皇,陳晚榮說的很有道理,還請父皇允準!”剛剛是他第一個反對,現在,他卻是第一個讚成,陳晚榮好一番說詞。

  不是陳晚榮說得動聽,而是說得在理,由不得他不服氣。

  太平公主大表讚成:“皇兄,小妹也讚成 。”

  “小妹,三郎都同意,朕自然是讚成了!”睿宗興致很高,憧憬起來:“真要如晚榮這麽說的話,技藝將在大唐大放異彩。晚榮,這事得這麽辦:讀書人一心想做官,要他們來搞技藝,就算朕下旨了,他們也未必願意。凡願意到軍器監的人,朕升他們兩爵,乾得好的,以後重重有賞!”

  這事,陳晚榮也想到了,想的是先說服他同意,然後再懇請睿宗給這些人功名官身,沒想到,睿宗如此可人,居然一升就是兩爵,遠遠超出陳晚榮預期的一爵。

  睿宗太可愛了!陳晚榮真好親他兩口,喜滋滋的道:“謝皇上!”

  太平公主也來錦上添花:“皇兄,縣館那些不能進入國子監的生員,若是他們願意到軍器監做事,就給他們官身功名,和進入國子監等同。”

  “一定,一定!”睿宗點頭讚同。

  李隆基看得更加深遠:“父皇,從國子監和縣館裡挑,固然是好。不過,兒臣以為,他們主要是想做官,就算有人來,也不會太多。還應該從民間挑選,挑選那些聰明伶俐的童子,從小培養。”

  三巨頭一人一句,把陳晚榮原本以為要費一番口舌的事情給解決了,陳晚榮大喜過望,問道:“請問皇上,臣什麽時間去挑人?”

  睿宗微一凝思,笑道:“晚榮,朕馬下旨,你隨時可以去挑!”

  “謝皇上!”陳晚榮喜滋滋的謝恩。

  陳晚榮和三巨頭商量了一陣細節,這才回去。送走睿宗,陳晚榮回到龍武軍大營,把炮兵安頓好,趕到軍器監,把事兒一說,葉天衡他們無不是大喜。

  作為工匠,他們深知工匠在歷史上的地位,遠遠不如讀書人。若說對社會的貢獻,工匠絕對比那些只會一味空談的迂闊腐儒們強得太多了,可是那些腐儒因為是讀書人而倍受朝廷禮遇,而真正對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工匠們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現在,睿宗同意了陳晚榮的主張,說明工匠在朝廷的地位進一步提升了。

  當然,最讓葉天衡他們高興的是,從今以後,他們不用擔心技藝失傳了。讓技藝永遠流傳,是他們最大的心願,能不高興麽?

  最後,陳晚榮開玩笑說“你們都得好好準備一番,到時,誰要是敢藏私,皇上打賞時,休怪我把他的名字放到最後面!”

  一句玩笑話逗得眾人大笑,無不是拍著胸脯保證,一定傾囊相授。

  只要這一步邁出去了,將來辦起科技學校,在唐朝廣為傳播科技就不是問題了。做到這一步,不枉穿越一回,對歷史做出了貢獻,人生不虛也!

  陳晚榮著實高興,天黑時,高高興興的回到鄭府。

  “你怎麽這麽高興?好象吃了蜜似的,就顧著樂呵!”鄭晴很是奇怪的問道。

  今天這一步走出去,為科技大時代的到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是陳晚榮最大的心願之一,能不高興得跟吃了蜜似的?

  “宛如呢?有沒有回來?”陳晚榮破天荒的第一遭不理睬鄭晴,卻問起了小舅子。

  鄭晴很是意外:“你怎麽不問我,問起宛如了?”一雙眼睛瞪得老大,眼珠烏溜烏溜的直眨巴。

  “我找宛如有事,有大事!”陳晚榮如實回答。

  鄭晴原本想是和陳晚榮好好說說話,親昵一陣,陳晚榮如此表現,不由得大失所望,有點沒好氣的道:“你找他能有什麽大事情呢!”

  “國家大事!”陳晚榮一本正經的回答。

  “在屋裡!”鄭晴朝鄭宛如的房間一指,氣惱的走開了。

  陳晚榮心念大事,也沒有心情去安慰她,快步趕去鄭宛如房間。鄭晴終是好奇,愣怔了一下,忙跟了上來。

  推開鄭宛如的房門,只見鄭宛如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聽見響聲,猛的睜開眼睛,打量著陳晚榮,很是意外的問道:“姐夫,你怎麽到我這裡來了?太陽是從西邊出來的吧?快請坐!”熱情的給陳晚榮搬椅子。

  “太陽還是從東方出來!”陳晚榮回答了一句說笑,坐了下來,道:“宛如,我有一件大事要你幫我辦。”

  鄭宛如根本就不信,右手不住擺動:“姐夫,你有大事都找你的好朋友哥舒將軍他們商量去了,好歹也輪不上我。姐夫,你今天一回來就來看我,我還是很高興,等會,我給你做幾個菜,我們兩個好好喝上幾杯!”

  “別油嘴滑舌!我是說正事!”陳晚榮臉一板。

  鄭晴不由得有些信了,問道:“你找宛如真有大事?”

  鄭宛如看著陳晚榮,兀自有些難以置信。陳晚榮點頭道:“那是自然!宛如,軍器監現在要擴大,需要人手,我已經奏明皇上,要從軍器監挑人。”

  “姐夫,那把我也挑去,我可跟定你了!”對於鄭宛如來說,他姐夫管理軍器監,他也自豪,這話振振而言,好象他真的很想去軍器監似的。

  陳晚榮不去理睬他打岔,往下說:“過幾天,我就要去國子監挑人。我要你在國子監放風,就說我要去挑人。”

  “姐夫,我以為什麽大事,不就這點小事,一句話的問題。”鄭宛如沒有意識到這事對於陳晚榮的重要性,不以為意。

  陳晚榮很嚴肅的道:“這事關系極大,你一定要把風聲放出去,要讓所有的人都知道。”

  鄭宛如很是認真的道:“行,姐夫,肯定不會有問題!我這就去國子監,給他們說,我姐夫要來挑人,要他們做好準備。能給我姐夫挑中,那是他們祖上積德!”

  跳起來就要跑,陳晚榮卻一把拉住他:“不能這麽說。你姐夫是誰,生員們知道嗎?你要說炮兵將軍要來國子監為軍器監挑選一批聰明能乾,有興趣從事技藝的人。 朝廷會重重賞他們!”

  炮兵這次揚威天下,唐朝的老百姓都知道唐朝有一支英勇善戰的軍隊叫做炮兵,這是一面旗幟。炮兵將軍要去軍器監挑人,那必然會引起轟動,鄭宛如異常興奮的應承。

  鄭宛如說到做到,把高漸、胡大可這些好兄弟拉在一起,給他們交待好,四處宣揚陳晚榮要去挑人的事。

  炮兵將軍陳晚榮在唐朝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了,在國子監生員的心目中,無不是以一睹他的風采而自豪,一聞此言,無不是興奮莫銘,只等著陳晚榮到來。

  然而,讓所有人意外的是,陳晚榮並沒有馬上去國子監挑人,而是忙著其他的事情。一連幾天下來,鄭宛如實在是忍不住了,問道:“姐夫,國子監的生員們無不是翹首以待,盼著你早點去呢,你怎麽不去呢?”

  “如果有一位大家都想見到的美人,她在什麽時間出來比較好?”陳晚榮不答所問,反問一句。

  這問題,鄭宛如哪裡能回答,很是奇怪的問道:“姐夫,這和挑人有關系麽?”

  “有!很有關系!”陳晚榮解釋道:“要在千呼萬喚後始出來,才有最好的效果!挑人這事,關系重大,我得把他們的興趣全部提起來了,我再去!”

  “這這這……這是哪門子的說法?”鄭宛如愣怔得連話都說不流暢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