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化工大唐》第4卷 帝國碰撞 第13章 情意纏綿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十三章 情意纏綿

 唐朝習俗,新娘以扇遮面,新郎要念“卻扇詩”才會放下扇子。原本相信王翰這個好友,陳晚榮也沒有注意,到現在方才發現遠遠不是那麽一回事,王翰居然和他開個玩笑,把最後最重要的詩給省了,陳晚榮要不犯難都不成。

 卻扇是唐人非常重要的習俗,李商隱《代董秀才卻扇》詩中寫道“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青山滯上才。若道團圓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詩人在詩中把新娘比喻成美麗的桂花。

 鄭晴手中的小圓扇微移,瞄著陳晚榮,把他的窘態看在眼裡,問道:“王兄沒寫?”

 陳晚榮把手中紙一扔,摟著鄭晴的纖腰,嘻嘻一笑道:“沒寫就沒寫,還要甚詩!成親與寫詩有屁相乾。”

 鄭晴一掙道:“那怎麽成呢?沒有詩,怎麽成禮呢?”

 陳晚榮哪裡管那些,摟得更緊了:“那些不讀書的人,要是沒有詩,他們就成親了?”

 “那不是可以找人代寫麽?”鄭晴聲音很輕。

 陳晚榮不無苦惱的道:“我請王兄代勞,哪裡想得到,他居然和我開玩笑。”

 “你也是,這時節,誰會不跟你開玩笑,也不看清楚。”很少怪人的鄭晴居然嗔怪起來。

 陳晚榮在她耳邊輕聲道:“媳婦兒,你不是盼著嫁給我麽?這詩就不要了,行麽?”

 “誰盼著嫁給你了?”鄭晴心事給說破,臉上掛不著:“好象人家放在大街上沒人要似的,厚著臉皮嫁給你。還是吟一首吧,格格!”

 嗔怪一完,就在開玩笑。她可是了解陳晚榮的,知道他現在是心急火撩的,不趁此機會好好逗弄他,那就沒有機會了。

 唐詩是不少,就是用在這裡不合適,陳晚榮也是沒有了主意。想了想,道:“我這就吟,你聽好了。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這是打油詩,在唐人眼裡根本就不入流。不過,對於聽慣了正經詩的鄭晴來說,這詩雖不入流,卻也幽默好笑,先是一愣,繼而就是格格的嬌笑不已,更是笑得喘不過氣來,靠在陳晚榮肩上。

 用打油詩來卻扇,這事要是傳開了,肯定會成為笑柄。陳晚榮知道鄭晴其實已經同意不要卻扇詩了,不過是在和他開個玩笑,這才用打油詩來博伊人一笑。

 果然,鄭晴笑得直打顫,陳晚榮順勢把她手中的小圓扇拿了下來,放到一邊,捧起伊人的臉頰,只見伊人雙腮泛紅,眼裡滿是笑意,更多的卻是甜蜜。

 燈下看美人,本來就耐人尋味。更別說今天是他們成親的日子,鄭晴渾身泛著一股喜悅,散發著一股活力,特別誘人,陳晚榮哪裡還忍得住,嘴唇印在鄭晴的櫻唇上。

 鄭晴環過手臂勾著陳晚榮,熱烈回吻,兩人鼻息逐漸粗重起來,春意越來越盛,滾倒在被窩裡。陳晚榮結結巴巴的問道:“還要以禮相守麽?”

 “你還記得這些做甚呢?”鄭晴呢喃著。

 如此呢喃是對男人的鼓勵,陳晚榮大是高興,手忙腳亂的脫衣。然後,拉著被褥,把兩人裹得嚴嚴實實,被翻紅浪,敦倫之道大行。

 第二天,陳晚榮醒來時,已是日頭升起老高了。陳晚榮眼睛還沒有眼開,右手一伸,習慣性的去摟伊人,卻是摟了個空,不由得睜開眼一瞧,只見鄭晴笑顏如花,坐在床沿上,一雙妙目裡滿是情意,正打量著他。

 一夜纏綿,陳晚榮是食髓知味,猛的坐起,摟著伊人,雙手在伊人身上遊走起來。鄭晴氣息有些不勻,壓低聲音道:“別,別,你快起床,還要去拜見舅姑呢。”

 就是現代成親,第二天還是有很多事要做,拜謝親朋是必須。唐朝也一樣,這舅姑是首先要拜的。按照唐朝禮儀,新人拜堂之時,舅姑是不能在現場的,要避開。到了第二天,新人會專門去拜見他們。

 現在時間已經不早了,陳晚榮隻得打消和伊人再纏綿的念頭,撫著伊人的臉頰,調侃一句:“算你好運,暫時放過你。”

 鄭晴臉一紅,白了陳晚榮一眼:“你淨胡說。”

 在鄭晴的幫助下,陳晚榮穿好衣衫,開始洗漱,鄭晴趁這功夫問道:“你昨晚上和青萼說了些甚呢?”

 她和青萼是好姐妹,對青萼的事情無時無刻不在關心,昨晚上沒時間問,今天肯定要弄個明白。

 陳晚榮一笑道:“也沒甚,我說要是她敢來趁火打劫,我就把姓劉的派去打頭陣。”

 打頭陣就是我們現說的“敢死隊”或者“突擊隊”之類,送死的,活下來的機會很少。青萼一心系在劉福清身上,哪敢造次。

 鄭晴格格一笑道:“你這一嚇,還真夠管用的。她早就跟我嘮叨,等到我們成親時,她要來鬧個夠。哦,青萼的事情怎麽辦?”

 陳晚榮轉過身道:“自從再榮到了炮兵以後,和劉福清的關系不錯,兩人好得就差穿一條褲子了,這事,就讓再榮去處理。我呀,就不出面了。”

 鄭晴對這事很是熱心:“那我也得給再榮叮囑幾句,要他幫忙撮合。”

 洗漱完畢,陳晚榮拉著鄭晴出屋。一出屋,鄭晴些害羞,忙躲到陳晚榮身後,青萼迎個正著,吐吐舌頭,扮個鬼臉。

 陳晚榮老著一張臉,笑道:“看什麽看?你敢偷看我媳婦,小心我收你稅。”

 “卟哧!”鄭晴和青萼都是忍俊不禁,笑出聲來。青萼更是刮著臉羞陳晚榮:“厚臉皮!真夠厚的!”

 陳老實笑得眼睛一眯一眯的,迎了上來,遠遠就嚷道:“晚榮,爹甚時間抱孫子呢?”

 鄭晴聽了這話,一張俏臉頓時賽過關二哥的紅臉,低著頭,連看人都不敢。陳王氏一碰陳老實,嗔怪道:“當家的,你淨胡說甚?快去張羅一下,要拜舅姑的。”

 陳老實還沒有明白過來,仍是道:“都自家人,意思意思一下就成了。抱孫子才是大事,太上皇,皇上,還有郭大帥把禮物都送了,要是不早點抱孫子,太也對不起他們。”

 還在嘮叨,陳王氏狠狠白了他一眼,輕斥道:“你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還不快去。”

 陳老實看見鄭晴那副不敢抬頭的模樣,知道話說錯了,有些不好意思,訕訕的離去:“這就去準備,你們快點來。”快步離去。

 陳王氏過來,安慰鄭晴道:“媳婦兒,他說話沒輕沒重,你不要放在心上。走,跟娘去走走。”

 鄭晴跟受驚的兔子般,點點頭,跟著陳王氏去了。

 吃過早點,鄭晴用竹器提著棗和栗去拜見舅姑。唐人為了吉慶,也玩諧音,“棗”是“早”的意思,寓意早生貴子。“栗”是“立”的意思,寓意立子,是拜見舅姑必可少的物事。這得由新婦用竹器提著。

 拜舅姑這事很快就完了。沒過多久,鄭建秋夫婦和鄭宛如也來了,兩家人變成一家人,其樂融融,歡聲笑語不斷。

 特別是鄭周氏拉著鄭晴躲到屋裡去,絮叨過不停。不用想也知道,身為母親的鄭周氏自然是告訴鄭晴一些房中事要點了。

 唐朝成親,也有婚假,陳晚榮不必去軍器監,就在家裡享受歡樂時光。與鄭晴纏綿,兩人好得蜜裡調油,如膠似漆。

 這幾天是陳晚榮來到唐朝過得最輕松,最快樂的時光。或與鄭晴細語,或與伊人纏綿,或偕伊人出遊,其樂無窮。

 時光雖美,卻苦於太短,很快,假期就過完了,陳晚榮不得不收回心神,正式上工。上工這天,早早用過早點,趕到軍器監。

 一到軍器監,就給葉天衡他們迎著了,葉天衡手中的拐杖不住在地上點動,調笑起來:“新官人,良宵苦短,你何不多歇息幾天呢?”

 寇義兵跟著就道:“你們瞧見沒有,陳將軍自從做了新官人,大不一樣了。你們看,臉上多了些光輝,很甜蜜吧?”

 眾人一陣爆笑。

 陳晚榮眨巴著眼睛,老著一張臉,嘿嘿一笑道:“寇大師,這是我和夫人之間的事,你問這些作甚呢?”

 “哈哈,老不正經!”劉懷德大笑不已,在寇義兵肩頭拍拍,取笑起來。

 寇義兵鬧了個大紅臉,大不是味:“老劉,你也是,我們不是說好了,要好好取笑陳將軍一通,你怎麽窩裡反了?要拍陳將軍的馬屁,是吧?”

 劉懷德不當一回事:“不是拍馬屁,是想看你這副窘樣。大家說,寇大師這副窘樣好不好看?”

 又是一片轟笑聲。葉天衡拉著陳晚榮的手,在手背上拍拍,格外親熱:“小友,走,跟老哥去,別跟他們混在一起。他們沒安心,還是老哥疼你,不取笑你。”

 “還是葉大師好!”陳晚榮讚賞一句。不過,陳晚榮的話音剛落,葉天衡眨巴眨巴眼睛,有些調皮的道:“要是你給我生個好侄兒的話!”

 陳晚榮把他手一甩,沒好氣的道:“你比他們更可恨!”

 葉天衡不僅不生氣,反倒是心情大好,捋著胡須,笑個不住,格外開心。

 眾人好一通說笑,這才靜下來。陳晚榮正式理事:“張師傅他們有沒有消息傳回來?”

 張德銘和曹志雄去隴西建工房,造水泥,這事關系極大,可以說關系到歷史的走向,陳晚榮時刻掛在心頭,是第一個要了解的事情。

 一說起正事,眾人臉一肅,適才的嘻鬧頓時不見了,劉懷德回答道:“有!前天傳回來的。張德師和曹師傅到了隴西,立即調動人手建工房,造設備。隴西是大唐的重地,軍器監在這裡設有工房,有良工,他們調動起來也方便,工房、設備進展順利。我已經給他們回復,要他們隨時匯報進展。陳將軍盡可以放心。”

 隴西地處河西走廊,既是去西域的必經之處,也是防守吐蕃的重地。為了加強這裡的力量,軍器監在這裡設有分部,派有良工,為軍隊打造武器。現在,吐蕃不構成威脅了,這裡的人手正好派上用場,用來建工房,造水泥再合適不過了。

 對劉懷德的處置,陳晚榮大是滿意:“如此甚好。得給他們說明白,這事對朝廷很重要。”

 寇義兵點頭道:“陳將軍放心好了,他們都知道水泥對大唐有多重要,一定會全力以赴。”

 “怎麽不見一行大師和梁大師,還有道長也不見人影。”陳晚榮終於發現少了三個重要人物。

 要是在以往,僧一行、梁令瓚和司馬承禎他們早就聚過來,說笑了。象今天這般不見人影,還沒有過,陳晚榮不得不奇怪。

 葉天衡又賣關子:“小友,你猜看看,他們為何不在?”

 “得了!葉大師,你省省關子吧。是不是發生大事了?”陳晚榮早就習慣葉天衡的關子,不以為然。

 寇義兵點頭道:“是有一件大事,一件大喜事。陳將軍,你猜猜。”

 劉懷德大是讚同:“對,一定要猜。”

 “賣關子的可不是我一個!呵呵!”葉天衡大是高興。

 三人居然都賣起關子了,還真出乎陳晚榮意料。不過,這也說明這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要不然三人不會如此表現。陳晚榮不猜也得猜了,皺著眉頭一陣思索,一拍大腿:“渾天儀做出來了,是不是?”

 三人大拇指一豎,同聲讚道:“不愧是做過將軍的人,一猜就中!”

 葉天衡大是興奮道:“小友,沒給你說,這渾天儀做得真是棒,太棒了,除了可以測定天文以外,還能計時呢。一刻鍾擊鼓,一個時辰撞鍾,真的很絕。”

 渾天儀的圖紙陳晚榮是見過的,記憶猶新。當日見到圖紙時,上面就有兩個人,正是用來記時用的。

 寇義兵有些想不明白:“陳將軍,你是怎麽猜到的?”

 “這事不難猜。我成親之前,渾天儀就快完成了,現在,他們做好也在情理中。”陳晚榮剖析起來:“更重要的是,能讓一行大師、梁大師和道長同時不在的大事,只有渾天儀了。一行大師就不說了,他精研天文,渾天儀一成,自然是要去觀測。梁大師在天文上的功底雖然不如一行大師,也是很有研究,他不去不行。道長對天文也有心得,肯定會去。”

 “照啊!”劉懷德一拍大腿,讚歎一句。

 葉天衡眨巴著眼睛,笑道:“小友,你再猜猜,我們軍器監經你準備了一件禮物。原本想是你成親時送給你,只是沒有完成,現在才做完,你今天來,正好送給你。你猜,一定要猜,猜不到,不給!”

 “對!一定要猜!”劉懷德和寇義兵同聲支持。

 陳晚榮大是奇怪:“你們什麽時間做的禮物?我怎麽沒有發現?”

 “嘿嘿,既然是禮物,豈能讓你發現?”葉天衡有些神秘的道:“我們是偷偷做的。”

 “快猜!”寇義兵催促起來。

 他們能做的東西何止千百,隨便一樣外面難以得到,要猜中不是難,是太難了。陳晚榮搖頭道:“猜不到,真的猜不到。”

 劉懷德站起身,過去,打開一個櫃子,取出一個錦盒,放到陳晚榮面前,道:“打開,瞧瞧。”

 陳晚榮也是好奇,並不多說,三兩下打開,見了盒子裡的物事,不由得大是驚奇,眼珠都差點掉下來了。

 盒子裡裝的不是別的,是一個機械鍾。這鍾與陳晚榮熟知的機械鍾大不相同,一是面板並不是以小時、分鍾為準,而是以時辰,上面寫著子醜寅卯這些時辰的名字。二是刻度並不是我們現代用的分鍾,而是用的刻。

 唐朝,把一天分為十二時辰,又分成一百刻。面板上一共十二時辰,一百刻。

 三是指針只有一根,不象現代機械鍾有時針、分針和秒針之別。

 如此怪異的鍾出現在現代的話,肯定讓人笑話。不過,這是唐人計時的標準,不能說他們沒水準,還不得不服氣,他們真有創造力。

 乍一見之下,陳晚榮大是驚訝,繼而就是歡喜。上次就和梁令瓚說過這事,要是做出來的話,分發給將領,對唐軍有莫大的幫助。只是,梁令瓚太忙,一直沒有時間來做,不成想,他們居然偷偷做出來,給自己當禮物。

 陳晚榮忙問道:“準不準?”時鍾的準確性是最重要的。

 “當然準了!我們軍器監做的日晷,要是不準,那不是在丟我們的臉麽?”葉天衡信心十足。

 “日晷?”陳晚榮很是驚訝:“你們這東西叫日晷?”

 日晷是中國古代用來測定時間的裝備, 當然,方法非常原始,是利用太陽影子的變化來測定。把時鍾稱為日晷,陳晚榮覺得很別扭。

 寇義兵點頭道:“是啊!以前的日晷要是沒有太陽,就無法測定時刻。現在好了,有了這日晷,不論白天黑夜都一個樣,絕對準。陳將軍,你把日晷放到床頭,和媳婦兒纏綿,不會忘時間。”

 陳晚榮大是意外:“寇大師,你胡說甚呢?”

 劉懷德在陳晚榮肩頭拍拍:“陳將軍,你害羞了?都是男人,誰沒經歷過?這是公開的秘密,不說,我們也想得到。”

 陳晚榮本想說他們是老流氓,見了他們那副認真模樣,又說不出口,隻得自認倒霉:“日晷就日晷吧!只要能準確計時就成。”

 原本想糾正叫時鍾,轉念一想,日晷的叫法挺合時宜,也不錯。

 端詳一陣,陳晚榮有了一個新的計劃,手一招,對三人一番解說,三人大是興奮,不住擊掌讚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