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化工大唐》第4卷 帝國碰撞 第25章 怛羅斯之戰(中)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二十五章 怛羅斯之戰(中)

 作為敵人,古太白應該恨唐人才對,他居然對高仙芝施禮,直言欽佩之情,可以說是一段佳話了。

 敵人,在戰場上固然要打得你死我活,可是,見了面,未必就不能致以欽佩之情。古迦太基著名的軍事天才漢尼拔創造了無數的輝煌,最後卻在扎馬一戰中給西庇阿打敗。若乾年後,兩人見了面,卻是煮酒論英雄,相談甚歡。

 扎馬一戰時,漢尼拔和西庇阿親自交手,兩人互相擲矛,欲置對方於死地,可以說是生死之仇,不死不休。兩人見面卻是如此的歡悅,這已經夠讓人驚奇的是。最讓人想不到的是,漢尼拔晚年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還是西庇阿這個昔日的對手幫了他,西庇阿以羅馬帝國的政要的身份命令一個部落收容漢尼拔,漢尼拔才有地方安度晚年。

 這是西方歷史上的一段佳話,如今,類似的佳話卻出現在怛羅斯城下。

 古太白和高仙芝互致敬意不說,就連雙方收屍的人都是禮敬三分,沒有面紅耳赤,更沒有大打出手。雙方在清理屍體時,若是清理到對方的屍身,是小心翼翼,生怕出一點差錯。

 這夠讓人驚奇的了,這種驚奇,完全可以從雙方的主將古太白和哥舒翰的話裡找到答案。

 屍體清理完成,傷亡結果也就出來了。大食方面陣亡一千七百多人,傷二兩千五百多人,共計傷亡四千兩百人。而唐軍陣亡不到七百人,一千一百多人受傷,共計傷亡一千八。

 如此戰果,雙方都不滿意,非常不滿意!

 古太白一臉凝重,站在屋裡,環視眾將,重重一拳砸在桌上,歎道:“久聞唐軍難打,沒想是如此的難打!用四千兩百人的代價換得唐軍一千八百人的傷亡,是丟人!自從先知起兵以來,大食大軍所至,無不披靡,就沒有如此傷亡超過敵人的事情,而且還是兩倍多。”

 阿拉伯帝國是從最初的幾個部落聯落開始崛起,大軍所到之處,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沒有遇到象樣的對手。從公元634年起兵到公元712年是阿拉伯帝國的擴張頂點,在這七十八年間,阿拉伯人征服了廣大的中東地區,帝國疆域之廣闊和全盛時期的中國差不多,接近一千四百萬平方公裡。

 幅員之遼闊,就連西方人引以自豪的羅馬帝國也是遠為不如。當時的三大帝國之一的拜佔庭帝國在這個新興的大帝國面前也是恐懼難安。若不是“希臘火”,拜佔庭帝國都給阿拉伯帝國滅了。

 近八十年的征戰中,阿拉伯帝國根本就沒有遇到過象樣的對手,更沒有對手能讓他們負出比對手高出兩倍的代價,這是恥辱!

 古太白征戰一生,把呼羅珊的轄地擴大了好幾倍,就沒有遇到如此強硬的對手,就沒有打過如此高昂代價的仗,他不氣也不行了!

 氣歸氣,古太白的胸襟還是不錯:“這是一個強勁的對手!值得讓人尊敬的對手!”

 就在他歎息的時候,哥舒翰也在感慨。哥舒翰的大帳中,眾將肅立,這是一個勝仗,可是,沒有人有點高興之色,倒跟打了敗仗差不多。

 “真沒想到,大食軍隊如此難打!”哥舒翰歎息一聲道:“大唐創建百年以來,固然有敗仗,可是,勝仗中就未有如此窩囊的。我們用一千八的代價,才換得大食四千兩百的傷亡,窩囊!”

 唐朝創建百年來,征戰不斷,滅國數十,周邊的少數民族無不是在唐軍面前顫抖。即使強橫的突厥人,最後還不是給唐朝滅了。滅東突厥,李靖夜襲陰山,可以說是用計,有取巧的成份。

 蘇定方滅西突厥是硬打下來的,曳河一戰,西突厥十萬大軍把蘇定方一萬余人給圍得水泄不通,可以說穩勝。一戰打下來,結果卻是西突厥大敗,這還不算完,光是給唐軍斬首的就有好幾萬。而唐軍付出卻不大,傷亡比一比十沒有任何問題。

 這一仗,唐軍的傷亡比才一比二,這是唐朝創建以來,勝仗中的第一例。就是攻滅吐蕃一戰,唐軍的總傷亡不過兩萬左右,卻殲滅了吐蕃數十萬大軍,傷亡比是一比十幾。

 如此小的傷亡比例,眾將早就視為敗仗,視為恥辱。

 田仁琬感慨一句:“不打不知道,一打嚇一大跳!要是不實打實的打一仗,我們還不知大食軍隊如此難打!這是個讓人頭疼的對手,不過,也是值得尊敬的對手!”

 不僅他們這些將領有這種想法,就是唐軍和大食的兵士都有這種想法,才上演了收屍的那一幕。

 古太白歎息一聲,坐了下來,揮手道:“你們都坐。”

 眾將坐下,有將領皺著眉頭道:“大人,我們該怎麽辦?唐軍難打,不如報告哈查隻大人,等大人定奪。”

 哈查只在眾將心目中那是一尊神,只要遇到難題,眾將就會想到他。這話,立即得到眾將的響應:“是呀,大人!”

 古太白搖搖頭道:“不必!唐軍是難打,不過,並非不能打。明天,我們調出主力,和他們好好打上一仗,要是不能取勝,我們就堅守怛羅斯。用唐人的話來說,唐軍勞師以襲遠,兵老師疲,不宜於久戰。拖上一兩個月,他們自然會退走。”

 他早就想踏上中國的領土,對中國文華有很深的研究,比起哈查只是有不如,還是一個造詣不錯的“漢學家”。

 “大人,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堅守,等待哈查隻大人的援軍呢?出城去打,我們的工事就沒法用了。”將領很是奇怪。

 “不甘心!”古太白的回答很乾脆,卻是眾將的心聲。

 今天這一仗,雖是試探,卻暴露出了唐軍驚人的戰力。要是就此龜縮在城裡,還真是不甘心,眾將不由得沉默了。

 不僅他們不甘心,就是哥舒翰他們也不甘心,還想在城外再打上一仗。這事,雙方居然想到一塊去了。

 第二天,天剛亮不久,雙方的主力就出現在城外,準備好好打上一仗。

 唐軍是傾巢出動,排成一個個方陣,每個方隊之間都有一定空隙,用騎兵護衛住,這是“鋒矢陣”。

 所謂鋒矢陣,就是手執陌刀的重裝步兵在前,弩兵和弓兵在後提供支援,兩翼用騎兵護衛。這是唐軍打野戰常用的一種陣勢。

 昨天一仗,很是窩囊,無不是憋了一口怨氣,想在今天出出,唐軍眼裡噴著火苗,有著熾烈的戰意。

 同樣的,大食軍隊也是戰意熾烈,怨氣難平,想在今天討回來。

 怛羅斯城下,雙方投入了近三十萬主力大軍進行決戰。這是一個擁有數千年文明史的大帝國與一個剛剛興起的大帝國之間第一次大決戰,值得人們期待!

 此戰的意義非常重大!歷史上,高仙芝折戟怛羅斯,大唐向西擴張的步伐阻於此城之下。而歷史重來,若是唐軍獲勝,大唐的西進步伐將不可阻擋,中華文明將會遠播異域。

 唐朝時期,中華文明在中東地區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堪稱黃金時期。正是因為怛羅斯之戰的失敗,使得中華文明不能再影響中東地區,為伊斯蘭文明所取代。

 豔陽高照,溫暖的陽光灑在雙方數十萬將士身上,這是一個好天氣。然而,好天氣將會為腥風血雨所取代!

 古太白騎在神駿的戰馬上,打量著唐軍的陣勢,道:“集中主力,給我打那裡,打漢軍。突騎施的虎兒軍和其他屬國的軍隊派人看住就是了,構不成威脅。”

 唐軍雖然名義上有十四萬之多,真正能對古太白構成威脅的只有四萬漢軍,至於突騎施的虎兒軍雖是精銳,古太白還不放在心上。其他那些屬隊,更是不堪一擊。

 古太白眼光獨到,一眼就找到唐軍的要害了。只要把這四萬漢軍給打垮了,唐軍也就不複存在了,此戰基本上結束了。

 當然,古太白也知道,他這是在找硬骨頭啃。昨天是一對一的硬打,結果是唐軍大佔上風,今天,他要想把漢軍打掉,不集中全力是不行的,才有這道命令。

 “嗚嗚!”震天的號角聲響起,白色的鷹旗飛揚,大食軍隊爆發出驚天的呐喊聲:“安拉!安拉!”

 大食軍隊不僅是一支精銳大軍,還是一支擁有宗教狂熱的軍隊!

 “隆隆!”緊接著就傳來沉重的腳步聲,大食軍隊排著整齊的戰鬥隊形,持盾握矛,朝四萬漢軍壓了上去。

 他們眼裡閃著熾烈的戰意,呐喊著安拉,士氣如虹,好象戰神一般,無所畏懼!

 與他們雄壯的聲勢相反,漢軍卻是靜靜的,沒有任何異動,仿佛如潮水般湧來的大食軍隊不複存在似的。

 古太白看在眼裡,眼裡精光四射,不住點頭道:“自從我帶兵打仗以來,就沒有見到過能在我的大軍面前如此鎮定的軍隊了!用唐人的話來說,這叫穩若泰山!不得了!”

 阿拉伯帝國的創立,那是因為先知穆罕默德,他的軍隊有著宗教狂熱。在這支能征善戰的大軍面前,沒有哪支軍隊能泰然處之,就是拜佔庭帝國的軍隊也不行。

 這麽多年來,唯有唐軍能穩若泰山,可以漠視大食軍隊前進的聲勢,古太白再一次見證了唐軍的不凡之處。

 驚天的呐喊聲和腳步聲,匯成一首雄壯的戰歌,唱響在怛羅斯城下。

 大食軍隊離唐軍越來越近了,唐軍的反擊馬上就要開始了,古太白的瞳孔不由自主的縮小了。

 “伏遠弩,射!”高仙芝手中的令旗揮下。

 伏遠弩的弩手們箭,不計其數的箭矢帶著尖銳的嘯聲,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朝上仰射,飛得老高老遠,等到勢盡時,這才劃個弧線,挾著勁風朝大食軍隊頭上落去。

 這是鋒矢陣,弓弩全部仰射。

 伏遠弩的射程很遠,可以射到三百步,也就是四百五十米。從頭上落下來,攻擊力非常恐怖,箭矢還沒有到,響聲就到了,尖銳的嘯聲響成一片,很是駭人。

 不過,大食軍隊並沒有慌亂,體現出了他們良好的素質,盾牌上舉,密密麻麻的盾牌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巨大的盾陣,企圖護住陣勢。

 然而,這是弩射出來的,不是人放箭,力道大得太多了。再者,人射箭只能單發,連環射箭只有少數人才能做到。用弩就不同了,一次性可以射出數支,甚至十幾支,唐軍的弩非常可怕,射出來的箭矢不僅力道大得驚人,還在於數量眾多。

 密密麻麻的箭矢落下來,好象漫天的蝗蟲一般。大食軍隊的盾陣雖然厲害,遇到弩矢也是無能為力,力道太大,兵士吃受不住,盾牌不由得歪到一旁,露出空隙,弩矢直接落下來,射殺不少人。

 即使盾牌沒有歪到一旁,也會給射穿。盾牌不會用純鐵打造,因為那太重,一般都是硬木包一層鐵皮,再經過一些特殊處理而已,遇到如此強勁的弩矢,不給射穿都很難。

 一輪箭雨過後,大食軍隊傷亡不小,隊形出現混亂。好在,這是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混亂隻持續了極短時間,又恢復正常,缺口給堵上。

 大食將領把這一幕看在眼裡,不由得變色。自從先知起兵以來,這支軍隊就沒有在敵人的箭雨面前傷亡這麽多的事情,更別說還在離唐軍近一裡之遙的地方。

 可以想象得到,越是向前,唐軍的弩矢會越加密集,給他們的殺傷越大。等到他們穿過唐軍的箭雨,衝到唐軍面前時,還能有多少戰力呢?

 古太白也是直抽涼氣,不過,現在勢成騎虎,只能打下去了。古太白很是感慨“久聞唐軍的弩矢很厲害,果是不假。要是我們有這樣的厲害武器,拜佔庭又能算什麽呢?”

 戰爭,不僅僅是軍隊之間的較量,還是文明與科技的碰撞。經過近八十年的征戰,阿拉伯帝國雖然征服了讓羅馬帝國為之不及的疆域,但在文明與科技方面,和唐朝比起來差得實在是太遠了。

 畢竟中國已經立國幾千年了,文明悠久,科技發達,哪裡是新興的阿拉伯帝國所能比擬的。在當時,阿拉伯帝國連紙都不會造,還是在怛羅斯一戰中抓了唐軍俘虜,從唐軍俘虜那裡學會造紙術,建立了造紙作坊。

 然後,造紙術才從阿拉伯帝國傳到西方。

 阿拉伯帝國和吐蕃一樣,在煉鐵術上他們遠遠落後,他們生產的鐵遠遠不能滿足需要,是以軍隊的盔甲比起唐軍遜色太多,更別說擁有如此強勁的弩了。

 就在古太白感歎的同時,大食軍隊向唐軍推進一段距離。當然,他們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在唐軍的弩矢打擊下,地上的屍體越來越多。

 等到進入擘張弩的射程時,伏遠弩仰射的角度更大,加上擘張弩,這箭雨的密度就更大了,大食軍隊付出的代價更加慘重。

 再向前衝,到了角弓弩的射程,這箭雨更加密集。衝到單弓弩射程,箭雨又密集一些。最後,唐軍的弓箭手仰射,箭雨的密集程度還用說麽?

 此時的大食軍隊,在經過唐軍一輪又一輪的箭雨打擊後,傷亡不少,地上的屍體重重疊疊,不知道有多少。他們的隊形已經散亂了,行伍已經不整了。

 就在這時,要命的箭雨終於停止了,幸存的大食士兵長籲一口氣“安拉保佑我們了!”

 大食軍隊畢竟是當時世界上最善戰的軍隊之一,反應很快,隻這片刻功夫,隊伍重整,不再那麽凌亂,缺口也給補上了。

 持著盾牌,握著矛,人挨人,排成一條直條,好象一道流暢的水線,對著唐軍湧去。

 突然之間,他們面前光華大盛,好象一面面鏡子在反光似的。是唐軍的重裝步兵動了,他們握著陌刀迎了上來,手中的陌刀高高舉起,等到靠近大食兵士時,狠狠劈下。

 不計其數的陌刀同時劈下,好象一面碩大的鏡子在反光一般,耀眼的光華奪人目睛。等到光華閃過,大食軍隊整齊的陣勢,嚴密的盾陣已經不複存在了。

 地上唯有碎肉,破裂的盾牌,拋棄的矛!

 當然,還有流淌的鮮血!

 唐軍的陌刀是唐軍的“撒手鐧”,不計其數身材高大,膂力過人的唐軍身著鎧甲,端著陌刀前進,好象一堵移動的牆壁。等到靠近敵人時,他們手中高舉的陌刀一齊落下,不要說大食軍隊的盾陣,就是一堵銅牆鐵壁也是禁受不住。

 衝到敵人面前,用盾牌掩護,用矛捅,然後用彎刀砍殺,這是大食軍隊的常用戰法,百試不爽。可是,他們的盾牌在陌刀面前不堪一擊,好象一張紙,一擊而破。

 大食兵士還沒有明白過來,就給陌刀劈成了碎肉!

 歷史上,正是憑借殺傷力巨大的弩箭和陌刀,高仙芝在怛羅斯和大食人打了五天五夜,打退大食軍隊七次大規模的進攻。

 幸存的大食兵士好不容易明白過來,盡管他們的膽子大,盡管他們身經百戰,可是,這種打法他們還沒有遇到過。先是不知所措,繼而就是轉身逃走。

 然而,唐軍的弓箭手開始放箭了,密集的箭雨從天上落下來,射殺了不少大食兵士。這時的大食兵士,早就沒有了衝鋒時的氣勢,唯有給射殺的份。

 對於此時的大食兵士來說,就是先知穆罕默德複生,也不能讓他們生起抵抗的意志。不能怪他們膽怯,實在是陌刀太過厲害,不管是個人,還是一個整體,遇到陌刀都會玩完!

 古太白打了一輩子的仗,對他一手錘煉出來的軍隊有著無比的信心,就是沒見過如此恐怖的一幕:他的軍隊居然不堪一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