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化工大唐》第4卷 帝國碰撞 第27章 率軍北征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二十七章 率軍北征

 “請問將軍,為何要在塔裡填充填料?”一個生員很是不解的問道。

 陳晚榮掃視一眼生員們:“問得不錯,有誰知道原委?”

 李隆基說話算話,一過了年,立即下旨,從國子監調人,陳晚榮接收完成後,就對他們進行培訓。馬上就要奔赴邊關,陳晚榮恨不得一口氣把所有的知識都傳授給他們,緊鑼密鼓的強化培訓。

 “將軍,我們不明白!”生員想了想,不解的搖頭。

 “吃過豆腐麽?”陳晚榮反問一句,接著道:“快刀切豆腐,一切一面光,這你們是知道的吧?裝入填料,其作用與快刀差不多。只不過,不是用來切豆腐,而是用來切液體。你們想,要是沒有這些填料,液體流下來是不是一個整體?頂多就是濺出些水珠呀什麽的。有了填料,就好象用刀切割豆腐一樣,液體也會給切出很多塊,和氣體的接觸面就多了,效率也就高了。”

 填充塔裡的填料就好比刀一樣,具有切割作用,目的是增大接觸面積,提高效率。

 這個比喻生動形象,很好懂,生員們恍然大悟,不住點頭:“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陳晚榮正待往下講,只聽外面傳來驚天動地的吼聲:“西域大捷!殲敵十五萬!”

 “西域大捷!殲敵十五萬!”生員們眼睛瞪得老大,驚奇不置,繼而就是狂喜,噌噌的站起身來,大聲高呼:“大唐萬歲!”

 唐朝和大食帝國雖然沒有正面交鋒,不過,大食卻是讓唐人恨得牙癢癢的。在西域的角逐中,大食始終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或明或暗的和唐朝較著勁兒。由於路途遙遠,唐朝沒法出動大軍與之對抗,只能任其橫行。

 這讓唐人痛恨,如今,西域大捷不說,還殲滅大食十五萬軍隊,這是破天荒的第一遭,唐人要不興奮都不行。

 生員們個個眼裡噴著火苗,臉上泛著紅光,歡呼雀躍,瞧他們這樣子,不把喜悅發揮光是不會罷休的。

 “散了!”陳晚榮手一揮,飛也似的衝了出去。剛一出屋,就見葉天衡他們喜悅不禁,笑呵呵的迎了上來:“西域大捷!殲敵十五萬!大食倒血霉了!”

 更有人激動得嗚嗚的哭了起來!

 “哥舒兄打了這麽大一個勝仗,了不得呀!”陳晚榮也是興奮不已。

 李隆基派哥舒翰去西域,雖然底線是保住安西四鎮,不過,能打勝仗,能消滅大食的有生力量,誰也不會拒絕。如今,哥舒翰取得如此大捷,陳晚榮這個知心朋友自然是興奮到無已複加了。

 “陳將軍,我們軍器監應該好好慶賀!”葉天衡抹著眼淚,激動得跟小孩子似的,手中的拐杖不住在地上點動。

 陳晚榮點頭道:“你們張羅,我進宮去。”打了這麽大的勝仗,李隆基肯定有動作,陳晚榮哪能不去瞧個明白的。

 也不等他們說話,快步離去。出了軍器監,來到大街上,此時的街上,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是興高采烈的百姓。

 老百姓一邊高呼萬歲,一邊嚷嚷:“這才過了新年不久,西域就打了這麽大的勝仗,天佑大唐!”

 不少百姓激動得哭泣起來,雖是在哭,臉上卻是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陳晚榮趕到大明宮,只見大明宮前人頭攢動,到處都是百姓,把皇宮圍了個水泄不通,齊聲高呼:“大唐萬歲!皇上萬歲!”

 如此大的西域勝仗,只有蘇定方的西征能與之相比了,老百姓哪有不高興的。

 聞訊趕來的臣子們個個臉上帶著喜悅,快步進入皇宮。陳晚榮幾乎是衝進皇宮的,一進了宮,直奔鸞翔閣。

 正奔間,只見高力士迎面而來,一臉的喜色,遠遠就嚷道:“陳將軍,你可來了,皇上命我去請你呢。”

 “公公,你高興起來很帥!”陳晚榮開句玩笑。

 高力士的心情也不錯,以玩笑話回敬:“你張著一張嘴樂呵,不也俊?”

 “哈哈!”兩人同時大笑,肩並肩的趕到鸞翔閣。

 一進鸞翔閣,只見姚崇、宋璟和一些重臣在座,個個臉上帶著喜色。李隆基臉上堆著笑容,衝陳晚榮招手道:“還說要高力士去找你,你自己就來了,腳挺快的。”

 陳晚榮笑道:“皇上,如此大捷,臣也想來分享一份喜悅。”

 “喜悅是他們的事情,是老百姓去分享,我們還有大事要議。坐下來!”李隆基臉一肅道:“哥舒翰在西域打了一個大勝仗,拿下了怛羅斯,固然讓人高興,不過,問題也來了。你先看看哥舒翰的捷報。”拿起捷報,遞給陳晚榮。

 陳晚榮接過,瀏覽一遍,大是驚奇,差點尖叫起來:“居然有這等事?連和尚都幫著我們打?”

 哥舒翰的捷報不僅僅是報捷,還把整個戰鬥過程作了講述,尤其是有關和尚幫著打大食人一事,更是重點匯報。

 這事說起來讓人難以置信,卻是真實的存在,由不得人不信。哥舒翰還在捷報中分析了原因。

 當唐軍攻入怛羅斯後,前來助戰的不僅有和尚,還有城裡的老百姓和奴仆。他們為何要幫助唐軍?這就得從古太白的所作所為和這裡的風土人情說起了。

 怛羅斯城地處中亞地區,雖然不是唐朝的正式領土,卻是“中華文明圈”,這裡的老百姓接受中華文明,親近唐朝。他們信奉佛教,在佛教以外,還有襖教和薩滿教,這是當地的三大宗教。

 在唐朝,中華文明的影響范圍非常廣闊,中亞在其影響范圍內。不要說中亞,就是近東地區也是深受中華文明的影響,若不是高仙芝在怛羅斯戰敗,若不是“安史之亂”,憑借當時中華文明在中東地區的強大影響力,唐朝進一步在西域擴張沒有任何問題。

 自從古太白來了以後,強製當地百姓信奉伊斯蘭教。宗教信養哪裡是說改就能改的,為了讓這裡的百姓信奉穆斯林,古太白不惜殺人,摧毀這裡的寺院。他的所作所為,自然激起了當地百姓的不滿,只不過,他們敢怒不敢言罷了。

 當唐軍攻入城裡,古太白敗局已定之際,不滿就爆發出來了,和尚也會開殺戒。

 當然,幫助唐軍打大食人的還有奴仆。大食帝國其實是一個奴仆製國家,古太白從征服之地擄掠了不少奴仆,他曾經一次性擄獲十萬奴仆。怛羅斯城裡就有不少奴仆。

 這些奴仆久受中華文明的影響,當然知道唐朝沒有奴仆,他們自然是心向唐朝。唐軍一進城,他們能不揭竿而起,策應唐軍進城麽?

 古太白原本想在城裡和唐軍打巷戰,禍起蕭牆,奴仆、和尚、百姓全力策應唐軍,前後受敵,哪裡抵擋得住,他的軍隊瞬間瓦解。

 由於奴仆、和尚、百姓的加入,唐軍的攻城戰異乎尋常的順利。精明的哥舒翰也是過了老大一陣方才相信這是真的。

 把捷報看完,陳晚榮不由得笑了:“真是天助大唐!”

 姚崇他們也是這想法,都跟著笑了。

 李隆基笑了笑道:“如此美事,朕也沒有想到。對大食的情形,我們所知還是有限,得投入更大的精力好好研究一番,然後才能采取相應的措置。”

 唐朝在中亞的影響如何,陳晚榮也不是那麽清楚,怛羅斯一戰固然讓人高興,卻也暴露出了唐朝對大食的了解不夠深入,不夠透徹,的確是應該好好研究。

 “皇上聖明!”陳晚榮他們不得不讚頌李隆基的精明。

 李隆基接著道:“哥舒翰已經想到這個問題了,他進入怛羅斯之後,把城裡的圖書全部收集起來,著人送來長安,不久就會到來。他如此處置固然很對,不過,朕以為光憑怛羅斯的圖書不能讓我們全面了解大食,朕還要下旨給他,要他盡可能多的收集大食方面的書籍。”

 陳晚榮眼睛放光,接過話頭道:“皇上,光憑書籍,鞏怕作用不是很大。可以要哥舒將軍在西域高價聘請大食的學者、詩人、良工到大唐來。哥舒將軍說了,據他所了解的情況,大食的疆域裡有好多地方是新近並入,還不穩固,要是大唐舉起義旗的話,他們還有不響應的道理?這些學者肯定會蜂湧到長安來!”

 唐朝對大食的了解主要是在中亞部分,至於近東甚至非洲部分,更是所知不多。要是有了這些深悉其內部情況的學者,再有圖書,唐朝對大食的情況還能不了若指掌?

 一旦了解了大食情況,就可以采取因應措施,這是富有遠見的前瞻性措置。

 “好主意!皇上,臣附議!”姚崇率先附和。

 宋璟馬上跟上:“皇上,臣也附議!”

 如此做的好處,是個人就明白,不需要多說,眾人無不是大加讚成。

 李隆基指著陳晚榮道:“你的反應也太快了吧?當年漢高祖劉邦攻入鹹陽,眾將忙著收集金銀珠寶,唯有蕭何不取財貨,而把秦宮的圖書取走。這為漢高祖了解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具有莫大的意義。如今,我們也來上演這出好戲。朕馬上下旨給哥舒翰,要他無論如何也要把大食的詩人、學者、良工弄些到長安來。”

 “皇上聖明!”眾人不得不服氣。

 李隆基接著道:“同時,還要加強監管,不能讓大食了解大唐。我們能夠了解大食,大食卻不能了解我們。如此一來,大唐能了解大食,做到知己知彼,而大食卻不了解大唐,不過是盲人摸象罷了,將來這一仗,勝算已握三分!”

 高明的策略,看得深遠,陳晚榮他們又是一通由衷的讚頌之詞。

 “哥舒翰還請求措置之策,朕的回復很簡單,歸降大唐的厚遇之,與大唐為敵者,堅決徹底的殲滅!”李隆基最後道。

 歸降的厚遇之,不降者堅決消滅,這是從西漢開始處置外敵的傳統策略,再正確也沒有了,誰也不能有異議。

 姚崇接過話頭道:“皇上,西域大捷固然是好事,不過,臣以為大食必然要催默啜發兵。臣想,默啜的大軍很快就會南下了,北地的戰事已經迫在眉睫。”

 李隆基點頭道:“說得沒錯!吐蕃一破,大食和默啜都發急了。如今,西域戰事於大唐有利,大食和默啜會更急。默啜一定會想,要是大唐在西域再打上幾個大仗,大食說不定會和大唐講和。到那時,大唐西域的威脅一除,必然會起傾國之兵北上,找他算帳。他的時間不多了,只有盡快拿下受降三城,把大唐趕到黃河以南,他才有喘息之機。”

 看著陳晚榮道:“正是這樣想,朕才要高力士把你找來。炮兵也該出發了!你說,你打算什麽時間出征?”

 “皇上說什麽時間出發,就什麽時間出發!”陳晚榮想也沒有想。

 李隆基略一沉吟道:“給你三天時間準備。”

 陳晚榮搖頭道:“皇上,不必,一天就夠了。臣聽說哥舒將軍在西域打了這麽大的勝仗,手有些發癢了,想早點去殺個痛快!”

 上過一回戰場,深知戰場對熱血男兒有多大的吸引力,雖然危險,卻也刺激,熱血男兒就應該馳騁在疆場之上,雖死無憾!

 “一天?”李隆基眉頭一皺道:“時間有點緊,朕要安排船隻。你們從長安上船,直發幽州,然後再走陸路去北地。”

 唐朝的交通非常發達,從長安上船,經過京杭大運河,可以直去幽州。在幽州轉道,還可以去遼東。

 現在的炮兵早已不是最初的一千人,三十五門火炮,而是接近一千一百門火炮,接近兩萬人了。如此數量龐大的軍隊,要想船運到幽州,需要的船隻不少。

 “皇上,臣想走陸路。”陳晚榮說出想法:“走水路固然輕松,可是,費時太長,趕到幽州需要差不多一個月時間。若是走陸路的話,雖然累點,十天就能到達幽州。若是弟兄們太累,完全可以讓他們修整兩三天再上路。如此一算,還是節約了不少時間。”

 走水路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可以節省體力,不過,時間太長。李隆基想了想:“既如此,就這樣吧!”

 “謝皇上!”那種久違的戰場激情即將重新品嘗,陳晚榮很是高興,聲調都有點高。

 事情議定,又商量了一陣細節,陳晚榮這才辭別李隆基,出了大明宮,直奔軍營。

 此時的長安歡騰一片,到處是載歌載舞的百姓,萬歲聲響徹雲霄。陳晚榮也沒有心情去理睬,打馬直趕,沒多久就趕到龍武軍大營了。

 一到龍武軍大營,只見龍武軍將士們個個臉上帶著喜悅,高興不已。西域大捷,他們作為軍人,自然是倍兒高興。

 於他們的心情,陳晚榮能理解,來到炮兵營前,翻身下馬。王少華忙迎了上來,笑道:“陳兄,你今天有空來?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吧?”

 過了年,陳晚榮一心撲在宏大的化工計劃上去了,很少來軍營,要王少華不取笑都不成。

 陳晚榮眨巴一下眼睛,道:“王兄,你要是再取笑我,這次出征,我就不讓你去。”

 王少華可不吃嚇:“你要是不讓我去,我可跟你沒完。告訴你,陳兄,你要是不讓我去,我就賴上你,看你要不要我去?”

 陳晚榮一拍他的肩頭道:“請楊將軍他們過來,我有事情要說。”

 “等著!”王少華二話不說,轉身就去傳令了。

 不多久,楊思勖、劉福清、陳再榮他們這些軍官就來了,陳晚榮掃視一眼,道:“皇上已經下旨,要我們出征,後天出發!”

 “好!有仗打了!”眾人非常高興,齊聲歡呼。

 王少華更是興奮得直揮拳頭:“北地,我,王少華又來了!”

 陳再榮眼睛放光,笑呵呵的道:“哥,我早就想去打突厥人了,現在,終於有機會了,我好高興!”興奮難抑,蹦了兩蹦。

 楊思勖他們馬上就去傳達命令。命令一傳下,炮兵歡呼聲響成一片,忙著收拾,準備行裝。當然,火炮是最重要的事情,前前後後的檢查起來。

 有些時間沒來軍營了,出征之前,陳晚榮自然是要視查一番,在楊思勖的陪同下到處查看。陳晚榮雖然不常露面,炮兵並沒有忘記他們的頂頭上司,尤其是那幾百和陳晚榮一道征戰吐蕃的老炮兵,見到他就象見到親人一般,圍了上來。

 “陳將軍,你在這裡呀!”一個親切的聲音響起:“陳將軍,你也是的,來軍營也不給我說一聲,我好去迎接你呀。”

 陳晚榮一瞧,不是別人,正是葛福順,臉上堆著親切的笑容,眼睛都眯成一條小縫了,右手不住在陳晚榮肩頭拍拍, 親切得好象兩人同穿一條褲子似的。

 和他認識這麽久以來,就沒有見到葛福順如此可鞠的笑容,陳晚榮有些發愣:“葛將軍,你這是怎麽了?”

 “陳兄弟,走,葛大哥有話要對你說。”葛福順這親切勁更上一層樓了,居然稱兄道弟起來了。

 也不管陳晚榮的反應,連拖帶拽的把陳晚榮拉到一邊,葛福順笑道:“陳兄弟,你得幫我一個忙,你一定得幫。”

 “葛將軍,什麽事,你說吧,能幫的我一定幫!”陳晚榮給他的親熱勁弄得直發愣。

 葛福順左右一打量,見沒有人,這才壓低聲音道:“陳兄弟,大哥是管龍武軍的,你也知道,兄弟樣很少有機會上戰場。這次,你去北地,我能撥出兩千人,你帶到北地去,好好歷練歷練。”

 龍武軍是他的心頭肉,看得比什麽都重要,陳晚榮以為聽錯了:“葛將軍,你這是怎麽了?平日裡,你把龍武軍看得死死的,一個也不給,今兒倒大方起來了,一下子就是兩千。你睡醒了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