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第一神射》第215章 神秘計策
ps:第一更~感謝書友三台北鬥的打賞!

 ——

 就如同師父在考察弟子的能耐一般,在面具文士的話音落下後,那青年隨即拱手回道:“恕弟子直言,此間將無鬥志兵無士氣,實在是不堪大用。”

 此話一出,李典的臉色當即便顯得有些不好看;而就在此時,一臉和善的賈詡開口笑道:“李將軍,此乃李兄之徒,姓司馬名懿字仲達,乃是河內司馬家子弟。”

 見賈詡開口介紹,李典倒是不好責怪;只是在聽過眼前這位青年的來歷之後,當下他便很是好奇地問道:“既是司馬家之子弟,敢問仲達與伯達是和關系?”

 年紀輕輕的司馬懿倒是很有禮貌地回道:“正是家兄。”

 “哦。”李典恍然大悟,隨即又笑道:“既是如此,倒是要恭喜李先生喜得高徒了。”他本來就不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因此眼見是自家主公帳下文臣的族弟,當下也就不予計較了。

 只可惜李典和賈詡的態度雖然都不錯,但這位頭帶面具的文士顯然沒有要客套的意思:“李將軍,若以營中如今這種狀況,敢問你可有信心再穩守三月?”

 “三月?”李典先是一怔,隨即苦笑道:“然依城死守,倒不是毫無可能。”雖然司馬懿剛才的話有些不給面子,不過卻也說中了北海曹軍如今的狀況:自打夏侯淵身隕,戲志才被擒後,北海曹軍的將士便已經失去了大半的信心;若非人數還有三萬,只怕李典連守下去的信念都會被動搖。

 見李典一臉的苦意,當下面具文士依舊是冷冷地說道:“雖然袁術敗亡在即,但主公卻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來進行休養生息;因此若是李將軍肯聽在下之言行事的話,拖住劉備便絕無問題。”

 “還請先生示下。”雖然那面具文士的口氣極為冷淡,但李典卻不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

 “李將軍且上前一步。”待李典走到那面具文士和賈詡身前時,那面具文士隨即輕聲地說了幾句。

 “這….”聽完面具文士的計策後,李典顯然臉露難色:“若當真依先生之計,此間將士豈不….”

 面具文士冷冷地打斷道:“若無法完成主公重托,此間將士縱使完好無缺又有何用?”

 李典當即便被嗆得說不出話來,過了一會方才拱手道:“既是如此,末將遵命便是。”

 “如此,我等便在營中恭候李將軍的佳音。”比起冷淡的面具文士,賈詡倒是一副和氣生財的樣子。

 見兩人已經沒什麽要對自己交代,當下李典便拱了拱請兩人在此安坐,自己則出營調遣兵馬去了。而在李典走後,面具文士隨即說道:“仲達,你可四處走走,以便熟悉一下軍中環境。”

 雖然年紀不大,但司馬懿卻知道師父是想要和賈詡說些‘悄悄話’,因此才會讓自己出去逛逛。不過這位明白師父心思的好徒兒顯然十分乖巧,當下便對著面具文士和賈詡拱了拱手,隨即便慢步走出了大營。

 “呵呵,李兄倒是收了個好徒弟呀。”司馬懿的表情雖然細微,但多智如賈詡這等人又怎麽會看不出來?雖然此時營裡已經沒有其他人了,但賈詡說話的音量卻依舊十分細小,顯然是怕隔牆有耳。

 “此子年紀輕輕便已沉穩多智。”那面具文士淡淡地說道:“若假以時日,將來其人智謀只怕未必會在文和之下。”

 見面具文士拿自己和一個年未及冠的司馬懿相比,賈詡倒是沒有絲毫地不滿;應該說他臉上似乎一直都是和善的笑容,讓人永遠都會覺得這是一位好人:“呵呵,若師如此,其徒自然不差。”

 面具文士此時卻忽然說起了另外一件事:“文和,若以你之見,方才某所出之計如何?”

 “此計雖好,但此間曹軍只怕是要傷亡慘重了。”語句雖然有點惋惜的意思,但賈詡的臉色卻是無比地平靜,顯然他並沒有真正地覺得面具文士方才計謀太過狠毒。不過話又說來,想出一條連有著‘毒士’之稱的賈詡都覺得太過狠毒的計策,只怕當今世上還沒有人有這個能耐。

 “我就知道你會這麽說。”那面具文士此刻的語氣竟然稍稍有了一些溫和:“文和,當今世上只怕唯有你一人可知某家心意爾。”

 聽了面具文士這麽一說,賈詡說話的聲音反而更低了,仿佛營外真的有人在偷聽一樣:“文優….若李將軍當真依計行事,此次回去只怕你免不了要受到曹司空的責罵吧?”

 “哼,曹孟德既然想讓劉備在短時間內無力南下,那某家自然要滿足他這個心願。”面具文士此時說話的語氣竟然有些陰森:“只不過想要得到的話,自然就需要付出!”

 很是無奈地搖了搖頭,賈詡知道這是對方刻意而為之;說起來天下間恐怕如今也只剩下自己能猜出身旁這人的真正身份,畢竟自己當初可還是和對方‘共事’過的呢。

 “文和,若是你此時想要抽身,大可就此離去。”那面具文士冷冷地說道。

 聽了面具文士這話,賈詡先是一愣,隨即便搖頭輕笑道:“文優,某知你報仇心切,但曹操畢竟不比袁紹,想讓他敗亡可不是輕易之事。”

 面具文士知道賈詡這是在提醒他,當下語氣也不禁稍稍和善了些:“文和不必憂心,李文優早已葬身於長安之亂中;至於如今在此的,不過是一名為李仇的外來謀士而已。”

 “唉…文優….”別人或許聽不出這話的意思,但身為對方好友的賈詡又豈能不知?若非面前此人也曾有恩於他,只怕他打算也不會前來攪這一趟渾水。

 “待明日一早,我等便返回淮南吧。”那面具文士淡淡地說道:“想來我等抵達淮南之際,便可同時收到劉備無力南下以及曹操擊敗袁術的消息了。”

 “呵呵,文優倒是有把握此計必成?”賈詡打趣地問道。

 “若當真不成,只怕劉備軍麾下的能人便已非我等能敵了。”那面具文士毫不猶豫地做出結論:“既然勝負已分,我等再留於此又有何用?”

 ——

 十日後——北海國朱虛城邊境

 雖然曹軍在青州的地盤便幾乎剩下北海國一地,但由於此地恰好臨近徐州,因此運送糧草倒是十分便利。而就在今天,一支大約在四千人左右的曹軍便已押著大批的糧草出現在了北海國邊境城的一條山間大道中。

 三萬人馬鎮守北海固然是易守難攻,但如果沒有糧草的話,多少兵馬也是無濟於事。因此每隔一段時間,李典便會派人到徐州臨近的城池去運送糧草。

 此次負責押運糧草的將領名叫晏明,其人倒是李典麾下一員武藝較高的偏將。比較有趣的是,晏明的兵器居然和昔日袁術手下第一大將紀靈的兵器一樣,都是以沉重出名的三尖兩刃刀。只不過比起紀靈那把重達六十五斤的大家夥來,晏明這把無疑要輕巧得多。

 作為李典麾下有數的勇將,晏明一直覺得自己的武藝縱使比起李典來也是不逞多讓,當然如果比起統兵的本事來那可就差遠了。不過晏明卻從來都沒有因此而失去信心,反倒覺得日後自己定能成為像呂布那樣的蓋世猛將。

 因此當李典在一開始找自己來負責運糧的時候,晏明本人是有些不滿的:畢竟他好歹也是一名‘自封’的‘戰神候補人’,用來運送糧草實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不過當李典說這是為了yin*曹性出來劫糧之時,晏明頓時便覺得自己建功立業的機會就要來臨了。

 按照李典的說話:只要能把曹性引來,那埋伏在四周的大軍便可將對方打得大敗,從而便可完成為主公爭取時間的重托。如此一來的話,豈不就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超級大機遇?因此在明白李典的想法後,晏明隨即便美滋滋地接下了這樁重任。

 眼見己方已經快要脫離山道進入到前邊的林道,晏明心中倒是不禁有些焦急起來:按照李典所說,此處無疑是埋伏劫糧的最好地方;若此處當真沒有伏兵的話,只怕此行的誘敵之計便已宣告失敗。

 ‘曹性,劉備軍,你們倒是出來啊!’如果讓周圍毫不知情的曹軍將士知道晏明此刻心中所想,只怕一個個都會被氣得當場昏倒過去。

 就在晏明不知道是否要結束此次的誘敵之計時,兩邊的山谷之中卻忽然傳來一片驚天動地的喊殺聲!負責運糧的曹軍將士方才抬起自己的頭顱,便已看到晴朗的天空中早就被猶如烏雲一般的濃密黑影給遮得失去了光彩。

 “唆!唆!唆!”

 會忽然出現在此並且對曹軍展開伏擊的,自然便是曹性麾下的步弓手,只不過今天曹性卻沒有出現在此,而負責領軍的大將則是一員身材魁梧的高大武將: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跟隨張繡一同投奔劉備的胡車兒;只不過由於張繡被送回鄴城治療後,胡車兒倒是留在曹性身邊擔任起了副將。

 漫天的箭雨在瞬間便已讓道路中的曹軍將士面無人色,反倒是身為主將的晏明此時卻滿心歡喜,仿佛一條平步青雲的金光大道已然攤開在了自己的面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