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第一神射》第141章 欣欣向榮的冀州
  PS:第三更~  ——

  雖然很是向往人才眾多的荊州之地,但曹性知道自家主公雖然佔據了冀州,但許多事情仍舊未曾穩妥,而且弓兵方面更是需要自己去多加訓練監督;因此在稍稍遊歷了一下之後,曹性便快馬加鞭地往鄴城直奔而來了。而大約在兩個月後,憑借著胯下神駒的速度,曹性便已經回到了鄴城之中。

  這次離開的時間差不多有半年之久,因此在回到冀州之後,曹性也不僅為各地的變化而感到大為吃驚:如果說在曹性走之前,冀州還未曾完全恢復元氣的話,那麽此時的冀州就決定可以稱得上是世間少有的樂土了。

  別的不說,光是曾經歷過大戰的鄴城,此時早已被修葺一新,而根據劉曄從各地收集回來的情報,曹性更是知道冀州各郡的城池早已修複完畢,並且派有足夠的兵力把守。如今,光是壺關一帶,便已有關羽親率一萬大軍在附近駐守;至於冀州往西臨近太行山一帶,則同樣有張遼率領一萬大軍在此駐扎。可以說,在關羽和張遼的嚴密防守再加上劉曄那初具規模的情報網下,袁紹只要稍有異動,基本都不可能做到無聲無息。

  當然,能讓兩萬大軍去守一個邊境,主要原因並非是劉備兵多,而是因為後方有公孫瓚這個得力的盟友。和別人那貌合神離的假意聯盟不一樣,公孫瓚和劉備之間可謂是真正的互惠互利。雙方不僅在邊界線上都沒有刻意去防備,冀,青,幽三州的商賈更是可以隨意來往,讓兩地之間的商貿都十分繁華。

  還有一件不得不說的事,那就是自公孫瓚拿下青州幽州之後,雖然劉備曾有意將原本就屬於青州范圍內的平原郡交換給對方。但在公孫瓚的堅持下,劉備最終還是留下了以前曾是自己根基的平原郡。就從這一件事情裡,曹性便可以肯定天下間再無如此真摯的友誼以及堅固的聯盟存在。

  雖然錢糧地盤都變多了,但劉備卻很注重休養生息;在他刻意放緩的征兵腳步下,冀州百姓不僅能豐衣足食,而且一旦劉備需要募兵時,更是人人踴躍積極參加。因此在佔據冀州接近一年的時間後,縱使沒有刻意征兵,劉備麾下的可動用的兵力也已到達了四萬左右。

  至於曹性麾下的步弓營,在經過鞠義和太史慈的不斷努力後,步弓營如今也達到了將近一萬人的數字。應該說,到了今天,劉備軍中的弓箭手比例才算達到了正常的標準。不過由於步弓營的裝備都是曹性親手設計的關系,因此其花費自然也比這個時代裡普通的弓箭手要高。也因為這樣,才導致劉備麾下的騎兵部隊一直無法得到增長。

  對此,劉備倒不是很介意,畢竟他還手底下便沒有誰特別擅長訓練騎兵,而且曹性的步弓營也確實在過去的多場戰役中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在劉備的授意之下,增加騎兵一事自然就被無限期的擱置了。不過曹性倒不是很介意有沒有騎兵的問題,畢竟以如今步弓營的射程威力,除非是那些全數穿上重甲的騎兵,否則一般輕騎兵衝過來也是送死而已。

  當然,重騎兵在三國並不算稀奇,而曹性也早就想過日後必然會和別的勢力的重騎兵或者重步兵一戰。因此此次前往荊州,實際上就是為了日後而作準備。不過雖然新式強弩還沒法研製出來,但對於構建精銳弓兵所用的弓,曹性卻已是早有準備。

  不過讓曹性覺得好奇的是,就在他前往荊州之時,當日曾在徐州贈送過他的盧馬的許劭,卻又再次來到了冀州拜訪。

不過根據其他人的轉述,許劭此次似乎不單單為拜訪曹性而來,就連劉備軍中的其他大將,他也一一見過。而就在曹性回到冀州的一個月前,這位天下聞名的評論家,便再次飄然而去,不知所蹤。  對於此等世外高人的行徑,曹性向來是懶得猜測的。但許劭能親自前來拜訪,至少證明他還是極為欣賞劉備的。因此曹性倒是希望這位對自己有贈馬之恩的名人,能盡快地在天下人耳中說一些對自家主公有利的話來。

  興平元年(194)七月——鄴城

  “本善,這是何物?”看著曹性遞過來的圖紙,如今已經是專門負責軍需物資的崔琰顯然有些不解。

  “此乃性為未來組建精銳弓手部隊所用的大弓!”曹性的語氣透漏出一股自信,畢竟論起對弓的設計以及製造,全天下恐怕無人能比得上他了。

  仔細地看了看曹性手中的圖紙,崔琰也很是訝異於眼前這位神射手竟然能把對弓弩熟悉了解到這種程度:“此弓想必不凡, 只是若依照本善之意,恐怕所需十日不少,而且數量增長不會太快。”

  “此時無妨,季珪只需盡力命人製造便可。”曹性笑道:“他日一旦組建精銳弓兵,此弓便能有大用了!”自打得了冀州之後,劉備也很注重招攬各地的能工巧匠,否則今日曹性也不會正式拜托崔琰開始幫助自己打造日後組建精銳弓兵時所需要的良弓。

  從軍需營裡出來後,曹性隨即便向著華佗教授軍醫的地方走去。自從華佗來到冀州後,劉備便采納了曹性的建議,向各地大營中收取願意成為軍醫的士兵。起初應召的人的確十分稀少,後來當劉備說軍醫的糧餉為普通士兵的兩倍之後,來應召的人便立即多如牛毛了。

  雖然一般的士兵在醫術上的天賦都不高,但華佗和曹性的目的都只是為了讓他們懂得如何醫治簡單的外傷以及因為戰爭而留下的內患而已,因此能學會的自然就不少了。而曹性相信,等這批軍醫學成之後再在各營中推廣,屆時劉備軍人人懂得治療之道,打起仗豈不又是事半功倍。

  就在曹性在獨自思索的時候,華佗也已結束了今日的講授,隨即便慢步走出了講授的場地。而在看到華佗的一身白袍後,曹性隨即靈光一閃,口中頓時說道:“不知華老可有意建立‘醫院’?”

  ——

  PS:很感謝書友投催更票,但下次能不能投低一點的,光看吃不下的感覺真難受啊~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