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桓侯再生》第2章
  “大哥,軍師言之有理,南取江東確是我軍最佳選擇!”我舉步出列,朗聲說道,“以孫權內憂外患之勢,若不取之,只會徒失良機,延誤我軍發展。江東六郡地廣人豐、且百姓頗為富足,若能佔為我軍根本,則足以與曹賊抗衡,兄長的大業也可成就有望。小弟讚同軍師之見!”  “大哥,三弟與軍師南取江東之議,某也以為頗為在理!”二哥沉吟片刻後,亦出聲附和道。

  聽罷我們幾人之言,大哥凝神閉目一陣沉思,沒有言語。小半晌後,大哥突然抬起頭來,眼中閃現出決然的光芒,昂聲說道:“就依軍師之見,我軍先圖江東,待得實力充足之後再與曹賊一決勝負。”

  頓了一頓,大哥接著說道:“軍師,取江東之議已定,但我軍究竟該當如何去做,還請軍師明示!”

  見自己的戰略意圖已被接受,徐庶也只是淡淡一笑,不緊不慢地說道:“主公,欲取江東,需得多管齊下。”

  “何謂多管齊下?”大哥興致十足地問道。

  “其一,曰修政。夫兵之要,在得眾,得眾者,善政之謂也;善政者,恤民之患,除民之害也。故政善於內,則兵強於外也。辟地殖谷,郡富民豐;賞罰明,約誓信;則民樂為主公死,將樂為主公亡。壽春一郡臨淮、穎二水,溉灌腴之田以千裡計。若能勤修政務,廣聚流民,善拓荒蕪,水陸並農,以實軍資,支五萬大軍不在話下。民心安定,錢糧豐足,方可應大軍進取之用。為政之事,有孫、簡、陳、糜諸公為主公操持,當不在話下!”

  “其二,曰修兵。正所謂‘南船北馬’,南方之戰與中原北方不盡相同。中原北方之戰重步戰、馬戰,而南方河湖縱橫,更重水戰。欲取江東,長江天塹便是我軍首先面對之困,江東水軍更是除荊州水軍之外再無敵手的強悍之師。而在我軍中,泰半士卒不通水性,貿然南進,恐怕連長江也未必便能過得去。故而,必須先練出一支足以抗衡江東的水軍,惟有如此,其余馬步軍才可安然渡江,攻城奪郡。操練水軍一事,主公亦不用憂煩——典軍校尉甘寧極擅水戰,麾下錦帆兵更是縱橫長江無敵手,只是可惜士卒過少。若能以錦帆兵班底,以甘寧為統領,組建我軍之水師,不出數月,當可與江東水軍抗衡。”

  “其三,曰結援。我軍既要南進江東,又要北防曹操,若無援應,恐難成事。如庶前面所說,荊州劉表、西涼馬騰、河北袁家,都可成為我軍結援之對象。但事需分緩急——結交劉表是宜早不宜遲,原因有二:一則江東有九江、丹陽、廬江、會稽、豫章、吳六郡,以我壽春一郡之力取江東六郡難度不小,但若能有雄據荊襄九郡的劉景升在旁牽製,則可使孫權首尾難以兼顧。再者荊州地富民豐,錢糧極足,若能與劉表結為盟約,便可向其購入糧草,以解我軍糧不足之困。而與馬騰、袁家結援之事,則可稍候片刻——馬騰正與曹軍激戰長安、袁家正潰退於冀州,需得待他們局勢稍安之後,再遣人前去聯系。”

  “軍師,馬壽成(馬騰)可能攻下長安,擊敗曹賊?”聽著徐庶有條不紊、細盡詳實的分析,大哥時而點頭,時而閉目沉思,但臉上的欣喜之色卻是越來越濃。當聞聽徐庶說及馬騰與曹操之戰時,忍不住出聲問道。

  “主公,恐怕不能!”徐庶搖了搖頭,說道:“攻下長安,已是馬騰軍的極限。縱然攻陷長安,馬騰也絕無力繼續東進。如我所料不差,曹操必會先調遣軍馬死守潼關天險,

而後親領大軍與馬騰決戰。馬騰與西涼軍雖然驍勇善戰,然而論及智謀恐怕遠遠不及曹操,不免會被曹操所算,難逃敗局。但主公亦不需擔憂,西涼軍即便戰敗,卻不至於傷筋動骨,一撅不振。只要馬騰不死,西涼軍仍可與曹操成僵持之局。”  聽得徐庶說馬騰無法戰敗曹操,大哥面上雖隱隱現出一絲失望之色,但也知徐庶分析的非常在理,遂默然點頭說道:“軍師,除以上三策外,還需做些什麽?”

  “其四,曰謀敵。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欲取江東,除外力攻壓之外,更需從內部分化。必須要設計間離江東士族與孫氏一族的關系,疑其心,惑其信。江東內部愈亂,於我越是有利。來日我軍兵渡長江,襲取江東之時,若得江東士族之助,必可取事半功倍之效。”說完後,徐庶又向大哥微施一禮,“此即徐庶取江東四策,請主公與列位指正!”

  直到此時,整個議事廳中已無人對徐庶的才能有半點懷疑,盡皆以一種敬服的眼光注視著這位20來歲的年輕軍師。

  “好!”大哥輕拍身前幾案,立起身形,大笑說道:“有軍師這多管齊下之策,我軍必可成功取下江東!如此,就照軍師之策行事!”

  “公佑、憲和、孝起、子仲、子方,這壽春一郡的政務就拜托你們了!望你們盡力多募流民,多墾荒蕪,早複壽春往日繁榮,此事攸關我軍生死命脈!”大哥收斂笑容,正色說道。

  “不敢有負主公厚望!”孫乾、簡雍、陳震、糜竺、糜芳五人同時出列,齊聲應道。

  “恩!”大哥點點頭,隨後單獨對簡雍說道:“憲和,還需牢煩你近日出使荊州一趟,斡旋與劉景升結為盟約一事。出使的詳細事宜,憲和可與軍師稍做商議!”

  “是,簡雍領命!”

  “子仲,牢煩你盡力收集四方情報,尤其是河北、西涼和江東三處。若有風吹草動,即刻回報於我!”緊接著大哥又對糜竺吩咐道。糜竺這個金曹從事不但要負責管理錢糧鹽鐵之事,還肩負一個重要的使命——利用糜家商會廣泛的人脈搜集各地的情報。

  “糜竺領命!”

  “軍師,謀算江東之事,就只能交與你親自來實行了!”

  “徐庶敢不從命!”

  安排完徐庶所提“四策”中的三策之後,大哥仿佛微微送了口氣,隨即轉頭看向二哥和我這裡,出聲問道:“雲長,翼德!軍師所說組建水軍,操練士卒一事,你們以為該當如何安排?”

  “可從軍中挑選通曉水性的士卒另組一營水軍,以甘寧統率此營,勤加操練即可!”二哥輕捋頷下長髯,沉聲說道。

  “二哥之言正合我意。但我還有些想法!”我略一沉思後,接著二哥的話說道:“大哥,是否可將我軍分為兩部。一部馬、步軍為主,仍駐守壽春,勤練騎戰、步戰,以防曹操。另一部則屯兵合肥,以水、步軍為主,勤練水戰,以應日後南下江東之用。合肥臨巢湖,正適合訓練水軍。另外,這水軍的士卒,除了可從我軍中挑選之外,還可征募那些仍散落民間的水上豪傑(其實就是水賊)前來投靠。 若有他們相助,必可使我水軍戰力倍增。”

  大哥擰眉稍做思量後,點了點頭說道:“翼德之言在理。雲長、軍師,你們以為如何?”

  二哥想了想,言簡意賅地說道:“可行!”

  徐庶亦道:“將軍的提議甚合我意!”

  “既如此,就依翼德之議行事。具體如何分兵,由雲長、翼德和軍師共同商議後決定。”大哥朗聲說道。

  …………………………………………………

  建安六年二月十七日,簡雍在林豹及40名風騎營騎兵的護衛下,出使荊州,斡旋我軍與劉表的結盟之事。著共同的敵人——曹操、孫權,大哥與劉表的同宗之誼,我軍並不算孱弱的實力,再加上簡雍出色的口才,這些有利的條件讓人有理由相信達成盟約應當不成問題。

  也是在這一天,準備部署到合肥的一部軍馬基本被挑定——在可供選擇的15000余士卒(壽春城裡共有馬步軍21000人左右,其中虎槍、熊槍、狼牙和風騎四營以及剛剛歸降的1800騎曹軍騎兵不參加挑選),選出了3000余名粗通水性的士兵,加上虎、熊、狼三營,共6000人,準備前往合肥屯守。

  但這樣一來,加上合肥原先的駐軍1300人,合肥的總駐軍便超過7000人。這樣規模的軍馬,已經不是甘寧的軍職所能統率得了。

  必須要另尋一人前往合肥主持軍務大局!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