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桓侯再生》第37章
  將趕了半日路、略顯疲態的士卒在城中軍營安置妥當後,我立即將魏延、廖化、林雪等人招集了起來,商議接下來的作戰計劃。  由於魏延詐取秣陵時,擒獲了恰好前來此城巡視的丹陽太守吳景,這一意外收獲讓我不由得大喜過望。原本,我還頗有些發愁如何才能以最快速度平定丹陽郡?——盡管到目前為止,我軍的進攻算得是相當順利,先後攻克江東巡江水軍蕪湖大營,奪佔太平、秣陵兩城!但是這一系列勝利,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敵方促不及防的基礎上的。

  可以想象,若是我軍已經渡江進襲的消息為江東各郡縣的守 軍所知曉,屆時他們只需據城死守,就可以極大地放緩我軍的進攻步伐!而這,也正是我最害怕的!萬一在周瑜回援之前,我軍不能奪取得一、兩郡、進而在江東站穩腳跟,此次的渡江南進作戰,前功盡棄的可能性就極大了。到時,非但會坐失千載難逢的良機,甚至我這近萬名渡江士卒也要盡皆葬身於江東了!

  而要想讓我軍渡江的消息完全不走漏,根本就是一個不現實的想法。再隱秘的消息能夠保密得了一時,卻保密不了一世,隨著我軍戰線不斷拉長,戰情外漏的可能性將會變的越來越大。因此,若是能夠避免采取逐城逐縣攻佔奪取的作戰方式,而是將各城、縣的守軍集中起來,一舉加以擊破,對我軍才是最為有利的。

  現在,隨著吳景的就擒、丹陽太守印綬也落於我手,一個“一戰定丹陽”絕佳機會就出現了!

  秣陵,議事廳

  “如果能把丹陽郡治下各城各縣的江東軍全部集中到秣陵外、再一舉擊破,接下來我軍的確是可以毫不費力速平丹陽全郡!”聽罷我的話,魏延先是輕輕點頭,但隨即面上又浮現出疑惑不解之色,“但是將軍,如何才能將這些江東軍全部調集到秣陵城下呢?他們又不會乖乖聽咱們的話!”

  “呵呵……”我嘴角微微一翹,笑著說道:“文長怎知道他們不會乖乖聽從咱們的調遣?”

  “啊~?”魏延訝然輕呼一聲,隨即急切地追問道:“將軍是不是有什麽好辦法了?”

  “呵呵……其實適才在城門口,我就已經提示過你了,文長到現在還沒會過來嗎?”我微笑著反問道。

  “提示過我了?……”魏延擰眉思索了起來,隨即恍然說道:“將軍說的是那封印綬嗎?難道將軍準備以郡守印綬來調動江東軍?但這行得通嗎?”

  “不……”我緩緩搖頭,笑著說道:“並非是我要調動江東軍,而是‘丹陽吳太守’要調動他們!”

  “哦~!”經我這一提醒,魏延終於會悟了過來,急忙說道:“原來如此,將軍是準備以吳景的名義來調動江東軍!”

  “不錯!如今吳景已然就擒,他的郡守印綬也已落於我等手上,咱們完全可以用吳景的名義向丹陽各城各縣發出告急文書,令駐守的江東軍以最快速度趕至秣陵‘救援’。而我軍便可以逸待勞,事先設好埋伏,一舉將丹陽郡的有生軍力盡數殲滅!”我點點頭,沉聲說道。

  “將軍,該以什麽理由發出告急文書呢?”廖化接口問道。

  “嘿嘿……”魏延忽然嘿笑了一聲,左手在下巴上撫了兩下,“我猜出將軍的意思了。一定是用咱們渡江進擊江東作為告急的理由!”

  “不錯!”我笑著肯定了魏延的猜測,“文長,你稍後去軍中挑選10余名通曉些騎術、可靠精細些的士卒準備到各城縣傳遞‘告急文書’!……呃……對了,

這些士卒籍貫最好是在塗唐、歷陽(廬江郡下一縣)一帶的,說話口音跟丹陽當地的比較相近!”  “是!”魏延眼中洋溢著興奮之色,迅速地點頭應道。

  “元儉,那吳景就擒時,身邊應該有一些隨侍的文吏吧?”我轉頭向廖化詢問道。

  “恩~!”廖化點頭回道,“確實是有好幾個,擒獲吳景時,末將也順手把他們都逮起來了,現在都被關著呢?”

  “這些人時常隨侍在吳景身旁,對吳景的筆跡一定比較熟悉,說不定許多文書就是由他們代寫的!元儉,去把這幾位文吏‘請’過來,咱們發給各城縣的‘告急文書’還要請他們‘幫幫忙’呢!”我和聲對廖化說道。

  “是,將軍!”廖化笑著應道,“末將這就去‘請’他們過來!”

  “將軍,我也去挑選準備送信的士卒了!”魏延也上前說道。

  “恩!去吧!”

  ……………………………………………..

  建安六年七月二十五日,午時,一騎“江東軍”快馬飛馳至南徐城(丹陽郡治所)西門,守衛城門士卒正要阻攔,卻見馬上之人揚起一封書信,高聲喊道:“緊急軍情,太守大人告急文書!”

  聞聽此言,一眾守衛士卒不敢怠慢,急忙讓開道路……

  郡守府議事廳中,留守南徐的威越校尉董襲凝神聽其麾下的一名都尉解說著“告急文書”的內容——董襲本人不通文墨,文書之類的東西只能由其屬下代為閱讀,然後向他轉述其中意思。

  “你說什麽?劉備軍已經渡過長江,正在進攻我丹陽郡?”剛一聽完那名都尉的解說,董襲立即眉頭大皺,脖頸上留有的一道傷疤也變的突兀起來,又驚又怒地詢問道。

  “是的,校尉大人。太守大人的文書上正是這樣說的!”

  “那劉備軍究竟有多少人馬,現在已經攻到了何處?太守大人的文書上可曾提道!”董襲急切地追問道。

  “大人,文書沒有提到這些。這封文書相當簡短,似乎寫得很匆忙,看來情況的確非常緊急!”那名都尉謹慎地回道。

  “把文書拿來我看看!”董襲突然想到了什麽,沉聲說道。

  那名都尉聞聲,急忙將絹書交遞過去。接過文書後,董襲直接將目光移到了絹書最後的印函上。仔細地將印函的圖形觀察了片刻後,董襲輕輕點了點頭。

  “恩~!”董襲轉過頭,對跪於廳下的傳信士兵大聲質詢道:“你臨來之時,劉備軍已經攻到何處?”

  “啟稟校尉大人,具體情況小人也不清楚,不過敵軍似乎已經距秣陵不遠了!”傳信士兵恭敬地回道。

  “嗬~~!”董襲輕出一口氣,面色稍緩地說道:“這麽說來,劉備軍還沒有攻到秣陵,那太守大人還是安全的。秣陵城中還駐有2、3000名士卒,應該可以抵擋到援軍抵達之時。”

  “你們幾個,快去點齊城中所有軍馬於西門集結!半個時辰後我親自率軍趕赴秣陵救援!”董襲深知救兵如救火,毫不遲疑地對廳下的幾名都尉喝令道。

  “得令!”幾名江東軍都尉立即應聲離去。

  “你先起來吧!對了,太守大人有沒有派人到其他地方去告急?”安排好出兵事宜後,董襲稍稍安下了心, 見傳信士卒仍跪立於廳下,出聲招呼他起身後,又出聲問道。

  “稟校尉大人,太守大人也派人到其他地方告急了。臨出發時,有好幾個弟兄是跟小人一起動身的,但走的道路不同!”

  “恩~~!這樣就好!你稍微休息一下就立即回返秣陵,向太守大人稟報,就說我力爭在四個時辰內率軍趕到秣陵,請他放心!”董襲沉聲對傳信士兵說道。

  “是,小人告退!”

  …………………………………….

  與此同時,溧陽城,議事廳

  溧陽守將、副軍校尉賀景(東吳名將賀齊之弟)大聲對麾下眾將令道:“如今軍情緊急,太守大人急書求援,我等不可不往。速去點齊軍馬,準備趕赴秣陵!”

  “得令!”……

  ………………

  二十五日,未時,一騎快馬趕至句容……

  二十五日,申時,涇縣守將領軍出城,直奔秣陵而去……

  宛陵

  江乘

  ……

  ……………………………

  二十五日,酉時,秣陵城東城門樓,在習習晚風的吹拂下,暗紅色的“孫”字戰旗迎風不斷地招展著。一隊隊“江東軍”士卒也在城樓上不住地來回巡邏……

  與這一切看起來很不協調的是,秣陵城內,2、3000名劉備軍士卒正集結在臨近城門處,靜靜地等候著什麽……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帝國宰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