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桓侯再生》第4卷 潛龍出淵震9州 第46章(上)
工作、碼字,每天坐的時間太長,居然坐出了痔瘡。去了醫院,醫生建議這兩天少坐一點。今天忍痛碼了3000字,明天繼續。2號3號爭取爆發,請大家繼續支持!謝謝!

。。。。。。。。

郟下

“劉備麾下何時多出這樣的人才?”曹操眉頭微蹙,以指敲案說道,“一個無名徐盛,居然就能以區區三千人抵抗公明和文謙三萬大軍兩日之久……”徐晃的快馬信使剛剛將攻破南鄉的消息傳至郟下,雖然欣喜於南鄉被克,但曹操也不禁對此戰耗時之久、損兵之眾大感驚訝。

“徐盛本是孫權麾下舊將,歸降劉備尚不足一年,此人具體情況目前還不甚明了,但詡已在命細作查探!”執掌情報搜集、分析大權的賈詡當即接口說道。

“觀徐盛守城的伎倆手段,絕非常人……”郭嘉搖搖頭,歎氣說道,“公明將軍被阻在南鄉兩日,對奪取上庸恐怕有些不利!”

“恩……”曹操點頭說道,“奪取上庸亦速不宜遲,時間耽擱的越久,二劉聯軍越有可能騰出手來救援!奇襲若變強攻,便非我本意了……”

“丞相,有一事……或許應當向您說稟報一下……”賈詡表情略顯凝重地說道,“詡安插在漢中軍中的細作已有三日多未曾有消息傳回!”

“什麽?”曹操眉心一挑,面色顯得有些沉肅,“文和的意思是……”

“若無意外,細作定然不會如此遲滯消息……”賈詡斟酌著說道,“詡懷疑,或許是細作無法將消息傳回。而尋根朔源,恐怕只有兩種可能————其一,細作被張衛察覺;其二,上庸來往郟下的道路已被封死!”

“文和先生安排的細作並非只有一人兩人,應當不可能被張衛一窩全端。而且張衛忙於上庸攻略,恐怕也無暇顧及我軍細作之事……”郭嘉淡然自若地接口說道,“這樣看來,第二種可能較為大些!”

“奉孝是說,二劉的聯軍業已趕到上庸?”曹操略一思索,立即就領悟了郭、賈二人的意思。

“很有可能如此!”根據現有的情報,郭嘉只能得出這樣的論斷。

“如果二劉聯軍已到上庸,漢中軍便絕難討得好去。若漢中軍被擊破,公明將軍他們還有必要繼續進攻上庸麽?”荀攸表情凝重地說道,“不過,這二劉的聯軍未免也來得太快了。難道他們已經解決了馬超?”

“也有可能並非二劉聯軍的主力,只是荊北其他的地方的兵馬接到上庸的求援後趕來支援……”郭嘉面上現出思索的表情,緩緩說道,“不過,無論如何還是有必要往上庸攻上一攻的。漢中軍與二劉聯軍打的越是混亂,對我軍奪取上庸越是有利。嘉害怕的並不是上庸會呈現出亂局,而是怕他們不亂。如若漢中軍久攻無果,又因敵軍增援將至心生畏懼而撤退,則二劉聯軍將可輕易地進駐上庸增強防衛,如此一來,公明將軍他們將沒半點機會。”

頓了頓,郭嘉繼續說道:“不管怎樣,嘉以為還是應當賭上一賭。萬一能夠乘此良機奪取了上庸,便等於為丞相在荊州安下了一顆至關緊要的釘子。日後無論是南下荊州,還是西進漢中、益州,就方便得多了!”

“恩……”曹操沉吟片刻,點了點頭說道,“奉孝之言正合我意,但也需要提醒公明一番。”

“文和,你即刻派遣快馬追上公明大軍,囑咐公明(徐晃)和文謙(樂進)務必小心謹慎,提防上庸有變!”曹操轉頭對賈詡吩咐道。

“是!”

“再傳令文則(於禁)與俊義(張合),

加緊對襄陽的進逼,必要時可以攻下新野和樊城!”曹操眼中精光一閃,沉聲說道,“務必將襲取襄陽的聲勢造大,倒要看看蒯越會否向雲長和張飛求援!”“子廉、曼成,速速點齊大軍,我們也去上庸湊湊熱鬧!”曹操長身而起,對廳下的曹洪、李典命令道。

………………………………………………….

聯軍主力的及時趕到,讓張衛的撤退意願徹底化為泡影。除卻進駐上庸的萬余荊州軍外,聯軍其余七萬多大軍將不到兩萬人的漢中軍死死地堵在了建始一帶。

對於聯軍而言,接下來所要做的,就是將這隻甕中之鱉擒拿住了。

然而,就在我們與劉磐商議如何對漢中軍動手時,風騎營的斥候傳來了南鄉告急的消息。



“曹操老賊果然不懷好意,看來上庸真的才是他的目標!”劉磐面色陰沉,憤憤地說道。

“看來徐盛校尉也是顧及到上庸的戰局緊張,延遲了一天才發書告急……”諸葛亮仔細察看著手中已被汗水浸濕大半的告急絹書,和聲說道,“不過,徐校尉自己恐怕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南鄉地勢險要,城防也算堅固,三五日內當不會有事?”文聘躊躇著說道。

“話雖如此,但曹軍的攻城能力絕非漢中軍可以比擬。只看徐校尉的告急文書中所提到的‘賊軍以數萬,霹靂投石車過百架’,南鄉所受壓力便可見一斑!”諸葛亮淡然說道,“調動如此多的霹靂車,可見曹操謀取上庸絕非一時之興,而是處心積慮許久之事!”

“南鄉一失,曹軍就能長驅直入上庸!”黃忠輕捋頷下花白長髯,沉聲說道,“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曹軍輕易突破南鄉。”

“關君侯、張平南,你們看該如何做?”劉磐先點頭認可了黃忠的話,隨即轉頭向我和二哥說道。

“比之曹軍,漢中軍只是疥蘚之患!”二哥神色凜然,捋須簡潔地說道,“阻擊曹軍為上!”

“徐晃、樂進這一部曹軍就不下兩萬人,指不定曹操還另有大軍在後,咱們恐怕要全軍迎擊才行!”老將黃忠沉聲說道,“但被困的漢中軍卻有不好處置了……”

黃忠所提的問題確實讓人有些頭疼。曹軍戰力強悍,曹操用兵又極為詭譎,若要抵擋住曹軍的進攻,必須要集中十二分的力量,而且用兵必速。因此就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被圍的漢中軍,從而騰出手來對付曹軍。

但正所謂困獸猶鬥,被逼上死路的漢中軍肯定會與聯軍糾纏到底。傷亡的增加倒是其次,最關鍵的卻是會耽擱時間,而時間恰恰是目前最消耗不起的。

“漢升兄說的不錯!”盡管軍職相距甚大,但我對黃忠還是相當客氣的,“須得在最短時間裡解決漢中軍,不知諸位有何高見?”

“要迅速解決漢中軍,無非就是兩條選擇……”文聘出聲說道,“要麽迫使他們投降,要麽大軍以雷霆之勢一舉將其全殲!”

“無論殲敵,還是迫降,恐怕都不是短時間裡可以完成的……”龐統拈著自己的短須,似笑非笑地說道,“其實,還另有第三條選擇!”

“哦~?”眾人齊將目光集中在龐統身上。

“放!”龐統笑了笑,說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答案,“索性放走漢中軍!”

“妙!”下首的呂蒙一擊掌,輕輕讚道。

似乎有些奇怪呂蒙的反應,龐統笑著說道:“倒請呂校尉說說妙在何處?”

一旁的諸葛亮也以興味的眼光看著呂蒙。

聽出龐統話中並無惡意,呂蒙毫不拘謹地說道:“從近處說,‘放’比起‘殲’或是‘降’更為節省時間,而且也能夠減少軍力的損耗,便於聯軍迎擊曹操。往遠裡說,正如君侯先前所言——‘比之曹軍,漢中軍只是疥蘚之患’,即便放走漢中軍,日後他們也無法對荊州構成太多威脅,而且還能籍此賣張魯一個人情。除此之外,蒙還認為,如果將這裡兩萬漢中軍擊滅,最終可能會便宜了曹操。”

“這是為何?”呂蒙的最後一個理由讓許多人費解不已,關平便忍不住詢問了起來。

“丟掉了這兩萬人,張魯的實力就會大損,曹操在攻打上庸不成的情形下,極有可能轉而轉而謀取漢中。”呂蒙那顯得有些粗曠的面龐上神采熠熠,一種前所未有的睿智光輝從其眼中流露了出來,“自古以來,得隴便可望蜀。對曹操而言,則非但可以望蜀,也可望荊。故而,眼前保存張魯的實力反而對聯軍有益!”

“士別三日”的軼事果然不假,呂蒙這小子的潛力簡直令人惻目。 當初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強迫這小子與關平一起去學習兵書韜略,但僅過短短的半年多時間,呂蒙在戰略戰術上的才能已超過我軍中絕大部分將校。

“好,好,好!正合我心中所想!”龐統笑著擊掌叫好道。呂蒙在求學過程中,曾數次受教於龐統,說起來,龐統也算是呂蒙的半個師傅。

呂蒙的這一番話,立即引起了眾人的沉思。

“士元之議,倒不無不可!”小半晌後,二哥首先表了態。

“恩!”我也非常乾脆地點了點頭。

“既然君侯和張平南都無異議,我也讚同龐司馬之議!”劉磐代表荊州軍眾將說道。

曹操大敵當前,孰輕孰重大家都還是分得清的。

“不過,也不能就這樣輕易地放過張衛,怎麽也得讓他出點血!”龐統摸了摸下巴,眼中現出惡性的笑意。

………………………………………

被數倍之敵重重包圍,張衛心灰如死,悔當初未曾聽取楊任的建議。而最為要命的是,由於補給線早先被風騎軍切斷,漢中軍裡殘存的糧草已經支撐不了幾日。斷糧的那一日,便是軍破人亡之時。

而此時軍中諸將再次出現意見不一:楊柏等人提議立即強行突圍,殺出一條血路,撤回漢中;楊任則力主固守待援,他認為一則曹軍正在進攻荊北,二則張衛先前已經派人向漢中求援,只要能多堅持幾日,生機必現。

張衛對帳下諸將的爭議,大感頭疼欲裂。

就在這時,聯軍突有使者來見。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天天中文,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