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桓侯再生》第4卷 潛龍出淵震9州 第35章
9點半就已經碼好,但發生人力不可逆轉的原因————家裡斷網,只能拖到現在。我食言,必肥!抱歉抱歉!從今天恢復正常更新!

...................

由於主事者法正悄無聲息的逃離,襄陽城很快便陷入全盤的混亂之中。守城士卒根本組織不起任何有效的抵抗,加上原本士氣就非常低落,不多時,城中守軍便大批大批地棄械請降。

攻入城池後不到三個時辰,關羽大軍全面接管襄陽。

劉表死後僅僅幾月,向來安寧、少經戰事的襄陽就已四易其主,這樣大的變故,恐怕連死去的劉表都不會想到————早先是是蔡、蒯二族共掌權柄,到蔡瑁驅逐蒯氏、獨攬大權,再後來是馬超對蔡瑁反戈一擊、強佔襄陽,到了如今襄陽古城竟又落入關羽大軍之手,而日後還不知會否再有什麽變更……若是孫乾也在襄陽,必然會驚歎於當日諸葛亮預言的準確。



襄陽,州牧府

“襄陽光複,百姓安生,皆拜關君侯虎威所賜!”表情異常激動的韓嵩躬身向關羽行了一禮,感激地說道,“君侯大恩,荊州百萬子民接草銜環也難以報答!”

“德高兄所言極是!”王粲急忙點頭說道,“我等雖早有心力挽荊州危瀾,但奈何皆是文弱之輩,苦於有心而無力。若非君侯大軍及時趕到,也不知還將有多少無辜軍民被逆賊馬超所害!”韓嵩、王粲等人圖謀向關羽獻城,但計謀泄露之後便被法正命人擒拿拘禁了起來,原本眾人皆以為難逃一劫,卻不想關羽大軍竟勢如破竹地攻入城中,他們也因此而獲救。盡管內中不少人本來對劉備並無多大好感,但此次能夠脫身保全性命,卻不得不感激關羽大軍的全力“解救”,雖然這解救可能並不是關羽的本意。

“多謝君侯……”其他被解救出來的荊州官員也一齊向關羽躬身行禮作謝。

“關某只是奉兄長之命行事,爾等只需感謝我家兄長即可!”關羽面色沉肅依然,輕捋頷下長髯,冷冷淡淡地回道。事實上,關羽對這些所謂的“名士”根本是半點好感也欠缺,對他們自詡荊州“忠臣義士”的話語更是嗤之以鼻。這些人先歸附蔡瑁、再歸附馬超,繼而在關羽大軍圍城時又欲獻城,這樣的行為在關羽眼中,根本就是朝秦暮楚的不忠不義之舉。關羽一向尊崇忠義,也敬佩忠貞之士,自然對那些反覆之徒就沒什麽好臉色。

“諸位大人不必客氣……”一旁的諸葛亮微笑接口說道,“我主與劉荊州既系同宗,又是同盟,此次應邀出兵平定荊州之亂,自應奮力作戰。”與關羽相處久了,諸葛亮對其性情頗為了解,自然知道此刻他心中所想。見關羽話中頗有些得罪人的意思,身為隨軍參謀的諸葛亮自應為其彌補。

“是,是!荊州上下豈敢忘卻皇叔再生之恩……”韓嵩連忙點頭,看了看關羽的表情,略顯疑惑地問道,“君侯似乎心中有所不豫,卻不知有何難事,看我等能否效力一二?”

“君侯只是有些牽掛南郡的戰事。”諸葛亮自然不會把關羽面色嚴肅的真正原因講出來,笑著以另一個理由解釋道,“馬超麾下萬余鐵騎戰力不凡,其南下作戰,對張平南和蒯督大軍恐有較大威脅!”

頓了頓,諸葛亮換了個話題詢問道:“亮有一事不明,可否請諸位大人解答一?”。

“諸葛司馬請問!”韓嵩當即點頭回道。

“敢問馬超率軍南下之後,襄陽城中事務由誰指掌?”徐庶交給諸葛亮的細作網雖然密布荊州諸郡,

但襄陽城卻從半個月前開始封鎖了普通百姓的進出,也因此細作無法將情報傳遞出去。“馬超、馬岱二酋率軍南下後,城中大小事務由偽荊州牧別駕法正主掌,另有馬超一族弟協助其執掌軍務!”韓嵩不明諸葛亮意圖,但還是老老實實地回答道。

“果然是他!”諸葛亮輕搖羽扇,點了點頭,“嘗聞此人為馬超智囊,頗通曉謀略。卻不知此人為人行事如何?”

“法正雖然助紂為虐,但卻非十惡不赦之輩!”韓嵩雖不明諸葛亮的意圖,但還是迅速說道,“曾聞此人曾數次勸薦馬超善待荊州士人百姓,也為此使襄陽少生許多殺戮。馬超南下之後,法正也未過於為難我荊州士人。”

頓了頓,韓嵩略顯羞慚地說道:“讓君侯和諸公見笑,昨夜我等意欲起事接應君侯大軍入城,不慎為法正察覺,也虧得他手下留情,僅將我等拘禁,未施辣手,我等才能免脫一死……”

諸葛亮知道韓嵩性情較為稟直,他所說的話應當是可信的,遂點了點頭。



送走了韓嵩一行人後,關羽略有些疑惑地對諸葛亮詢問道:“孔明何以如此看重法正此人?”這些日來,諸葛亮多番施展奇謀軍略,為大軍征戰荊北掃除許多障礙,其功勞之大,軍中將士有目共睹。而且,諸葛亮性情平和,從不居功自傲,這一點也頗對關羽胃口。對諸葛亮已相當熟悉的關羽,見其對法正的事跡如此關心,知道他定不是無的放矢,不由得好奇起來。

“君侯,以亮之見,法正恐怕不是真心為馬超效力!”諸葛亮輕搖羽扇,淡笑回道。

“右司馬大人為什麽這樣說?”李通不解地詢問道。

“法正作為謀主,能助馬超梟取荊北,足可見其才華謀略絕不一般。但依目前襄陽城中的情形,君侯和李將軍不覺得有些奇怪麽?”諸葛亮微微一笑,從容不迫地分析道,“襄陽城有守軍一萬七千余人,除三千上庸兵對馬超較為忠心外,其余兵馬皆是新被馬超收編的荊州兵,軍心極其渙散。而法正所設的引誘我軍入城的計策,沒有成功倒是其次,最奇怪的還在別處。君侯和李將軍有無發現————敵軍傷亡的都是那些上庸兵!”

關羽和李通二人聽到此處,凝神略一思索,隨即皆眼中一亮。

“孔明的意思是……法正是故意如此而為?”關羽鳳眼微睜,沉聲說道。

“十之九應是如此!”諸葛亮睿智的雙眼中現出奇光,“以法正之智,實在不應設出這樣留有諸多破綻的誘敵計策。以亮之見,只有兩種可能……”

關羽、李通皆將目光凝聚在諸葛亮身上,顯然已完全被其話中的內容所吸引。

“其一,法正別有陰謀,襄陽之事只是其陰謀的一部分;其二,法正是想借機徹底脫離馬超。”

“右司馬大人認為哪一種可能更大些?”李通擰眉追問道。

“亮較傾向於第二種可能……”諸葛亮緩慢踱著步子,和聲分析說道,“馬超一勇之夫,常憑武力行事,絕非明主,法正若想施展才華抱負、建立功業,必會尋機脫離馬超。先前法正常隨馬超身旁,想要脫身也無機會,前幾日馬超率領大軍南下,便給法正留下了機會。但以馬超為人,也不可能將襄陽如此放心地盡付於一個外姓之人,故而必有細作暗中監視法正。法正若稍有異動,或是想要私下偷逃,必為細作所察。想要安然脫身,又不被馬超惱恨追殺,只有乘城中出現戰亂,讓馬超以為法正已死於亂軍之中。而且襄陽一失,馬超幾已徹底失去在荊北的根基,在君侯和將軍的大軍夾擊之下,他若不逃,則必覆亡。馬超若亡,法正便更加安全。現在想來,法正所謂的誘敵入城之計,恐怕就是想將襄陽獻於我軍,此計對於他可謂一舉數得。”

說到最後,諸葛亮自己也忍不住搖頭笑了笑,顯然對法正的計策頗為欣賞。

“如此說來,法正恐怕是隨那些百姓逃出襄陽了……”李通先是點點頭,隨即又有些疑惑地說道,“但這與我軍又有何關系?”到現在,李通還是沒搞清楚諸葛亮這樣特別關心法正的原因是什麽。

“亮是想看看法正留給主公和君侯的另一份大禮到底能不能接受……”諸葛亮笑了笑,回了一句更加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話。

“另一份大禮?”關羽捋了捋頷下長髯,擰眉思索說道,“孔明可否明言?”

“亮適才從法正整理的荊州宗冊文卷發現一物……”諸葛亮施施然從袖中拿不出一紙絹書,呈遞給關羽。

關羽接過絹書,迅速地瀏覽了一遍後,疑惑地抬頭說道:“這似乎是馬超的一絹手書,有何用處?

“正如君侯所說,而且這應當是馬超的親筆手書……”諸葛亮笑笑說道,“有此手書,再加上荊州牧印綬,上庸已是我軍囊中之物。”

“詐城?”李通敏感地接口說道。

“準確地說,應是先調虎離山,而後詐城……”諸葛亮點了點頭,詳細地解說起自己的計劃來……



聽罷諸葛亮的計劃後,關羽、李通略一思索,皆認為極為可行。

“此計雖然極妙,但馬超手中仍有數萬大軍,主力未損,貿然斷其後路,是不是為時過早了?”李通心中仍存有疑惑,“依我看,還是應當先南下會同將軍大軍,將馬超主力擊破為上策!”

“馬超手中雖有數萬大軍,但在亮眼中,其實只有那萬余鐵騎而已……”諸葛亮笑了笑,胸有成竹地分析道,“馬超以騎、步軍南下進攻將軍,但步卒速如何能與騎軍比擬?以馬超的性情,根本不可能等候步卒一同進軍,他必然是先行率領鐵騎南下,想要打將軍一個措手不及。但如此一來,其騎、步兩軍必會脫節,馬超的鐵騎雖然可畏,但那些步卒卻都是剛從蔡瑁手中搶奪收編而來,軍心極其不穩,一旦遭遇強力攻擊,便會如襄陽城中的守軍一般,非降即潰。趙將軍一定也是看出了這一點,才果斷地放棄對襄陽的騷擾,直接南下去追擊馬超。如果亮猜測得不錯,趙將軍此時很有可能已將馬超的步卒擊潰!沒有步卒,馬超僅憑那萬余鐵騎,面對將軍和蒯越的近萬大軍,根本佔不了便宜。”

說到“根本佔不了便宜”時,諸葛亮的腦中忽地閃現出了龐統那張揚而自信的面龐,嘴角泛起了一絲笑意。

歇了口氣,諸葛亮繼續說道:“一旦馬超得到襄陽失守和步卒被擊潰的消息,他的唯一選擇就是退回上庸、憑借地利固守!如若那時上庸已落入我軍之手,那馬超除非徹底放棄鐵騎、強入蜀中投靠劉璋,否則便是一隻甕中之鱉,上天無路,下地無門!”

諸葛亮僅憑隻鱗片爪的些許情報,便對戰局的發展做出了驚人的預測,而且眼光統籌全局,每一環每一節都在其預料的范圍之內。如此駭人的分析能力,縱然是關羽、李通這樣的沙場宿將也是瞠目不已。

捋須思索片刻後,關羽認可了諸葛亮的提議:“孔明言之有理,此刻襲取上庸正適其時。但此事非比尋常,需得一精明沉著之人方可勝任……”

轉過頭,關羽向李通詢問道:“文達,你可願領此重任?”

“君侯相托,豈敢不從!”李通毫不猶豫地應道。

“以李將軍之能,奪取上庸應不在話下……”諸葛亮輕搖羽扇,面色稍顯沉重地說道,“但亮心下有一憂慮————上庸扼荊州西面門戶, 無論是襲取荊州,還是西征漢中、蜀中,上庸皆是必爭之地。如此重地,曹操恐怕不會無動於衷。李將軍此去攻襲上庸,頗有可能與曹軍遭遇……”

聽得可能與曹軍遭遇,李通立時楞了一楞,躊躇了起來。李通曾為曹操部將,頗受曹操重待,被委以威南將軍一職鎮守壽春,戰敗被俘後,受劉備所感才改換了門庭。但歸降時,李通曾請求劉備莫要讓他與曹軍交戰,劉備未做思考當即應允,而且此後也未因此事對李通有所芥蒂,將其晉升為橫野將軍,委以廬江太守之職。李通感劉備知遇之恩,也全心全意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關羽默默看著李通,也沒有出言逼迫。關羽曾有過與李通類似的經歷,對其身同感受。

“若君侯信得過,李通願領此重任,必獻上庸於君侯帳下!”思索了良久,李通眼中射出決然之色,躬身抱拳,朗聲說道。

“好!”關羽知道李通已克服心中障礙,面上笑容微展,當即允道。

“多謝右司馬大人!”李通忽地轉身,向諸葛亮行了一禮說道。

“李將軍快快請起,折煞亮了!”諸葛亮將李通扶起,笑著回道。



“君侯,斥候急報!”全琮急步匆匆地走入廳內,行禮後大聲向關羽稟報道,“馬岱所率三萬步卒遭風騎軍連番突襲,已經崩潰。趙將軍目下正率風騎軍繼續追擊馬岱殘部!”

關羽與李通對視一眼,都看出對方眼中的驚異之色,隨即齊將目光投向了諸葛亮。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天天中文,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