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桓侯再生》第4卷 潛龍出淵震9州 第73章(下)
五月初四,一行7000余騎趕到了襄陽近郊。()

 早早聞訊的蒯越,率領荊州官員、各宗族族長出城20裡相迎。

 “荊州牧別駕蒯越,率荊州治下官員兩百二十七人,士族領袖七十人,並代荊襄九郡士民,恭迎皇叔駕臨襄陽!”蒯越撩起錦袍,雙膝跪地,以臣屬之儀恭敬地向大哥深施一禮。

 “恭迎皇叔駕臨襄陽!”一眾官員、宗族族長,及隨迎的荊州軍士,幾乎在同時雙膝跪地,山呼海嘯地喊道。

 近三百名官員、宗族族長,兩千名軍士,跪成黑壓壓的一片。

 大哥翻身下馬,緊幾步走到蒯越跟前,伸雙手將蒯越扶起:“異快快請起,諸公都請起。如此大禮,豈不折煞劉備!”

 扶起蒯越後,大哥又托起最前的劉磐、韓嵩、諸葛亮幾人。

 “謝皇叔!”高呼謝恩後,一眾人等相繼起身。

 “恭請皇叔入城!”蒯越躬身再施一禮說道。

 “異可否與我並馬同行?”大哥點點頭,懇切地詢問道。

 蒯越微微一怔,隨即擺手說道:“皇叔,尊卑有別,越怎敢逾矩!”

 且不說再過不久大哥就將成為荊州之主,但就以目前的身份而言,大哥身為皇叔,又官居征南將軍,確實要比蒯越尊崇得多。大哥此刻邀蒯越並馬同行入城,算得上是對其極大的尊重和厚待。

 蒯越何等聰明之人,豈不知大哥的厚待之意。

 “我以異為知己,不論尊卑!”大哥溫和一笑,說道,“異深負荊楚豪士之風,今日何必如此拘泥!”

 “如此,謝皇叔厚待!”大哥話說到這裡,蒯越也不再推辭,再一次躬身施禮。

 盞茶的工夫後,龐大的隊伍開始朝襄陽城方向行進。

 至離城十裡處時,黑壓壓的人群將官道兩側擠滿,襄陽城內的百姓聽聞“劉皇叔駕臨襄陽”的消息,皆自發出城夾道相迎。

 十裡長道,怕不有十萬百姓列於道路兩側,人聲鼎沸到了頂點。

 與蒯越並騎而進的大哥,行到哪處,那裡道路兩旁的百姓便立即下跪,敬呼“恭迎皇叔”之語。

 大哥面帶溫和笑容,頻頻點頭抬手,請下跪百姓起身。

 如此熱烈氣氛,連居荊州十幾、數十載的荊州群臣都大感驚駭。

 我與劉磐並騎而行,緊隨在大哥的身後,氣機引而不發,謹慎地留意著道旁人群中有無異狀。道旁有如此多的百姓,一旦稍有異動,就可能引起極大的混亂,某些心懷不軌之徒就有可能乘亂刺殺。當日臨從廬江出發之時,二哥曾再三囑咐我確保大哥安全。

 隊伍的最後,7000余風騎兵在趙雲的引領下,踏著點步緩緩前行,整齊的馬蹄聲幾乎將大地憾動,引得道旁百姓驚歎連連。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算是炫耀武力,為大哥助勢。

 。

 去年率軍協助劉琦平定荊州戰亂時,我曾來過一次襄陽。那時的襄陽,剛剛在多方勢力之中幾經易手,死傷軍民達數萬人。為躲避戰亂,城中超過半數的百姓外逃。城內一片蕭條景象,我在襄陽呆的那幾日,居然未見街市上有任何一家商鋪開門營業。

 但這次再入襄陽,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逃亡百姓皆已回歸、恢復繁榮的襄陽城,絕非揚州境內任何一座城池可比。做為大漢諸州中最為富庶的荊州的治所,襄陽擁有超過三十萬百姓,而揚州半數以上的屬郡,全郡人丁數也比不上襄陽一城,有些郡甚至只有其半數的人丁。

 襄陽的城池很明顯也已重新做過整修,護城河甚至被拓寬了三分之一,寬達到驚人的丈,幾乎是廬江和壽春的兩倍寬。這樣的護城河,配上近六丈高的巍巍城牆,想要從外面攻破襄陽,可說是難於登天。

 。

 州牧府,議事廳

 原先的近三百名州郡官吏、宗族族長,只剩下了身份較高的百多人。

 在在場所有荊州臣僚的殷切請求下,大哥坐上象征荊州最高權力的州牧座位。

 蒯越、劉磐分捧一封印綬,恭敬地奉於大哥座前:“請皇叔受荊州牧(鎮南大將軍)印綬!”

 大哥起身,面色肅然地接過了兩封印綬,謹慎地放在身前桌案之上。

 “拜見主公!”以蒯越、劉磐為首,廳內荊州群臣、各宗族族長,恭敬地屈身向大哥連施了三禮。

 領了印綬,接受群臣禮拜之後,大哥便算是正式成為荊州之主了。

 “諸公請起!”大哥輕輕抬手。

 待眾人立定後,大哥正色懇切地說道:“蒙諸位荊襄賢達厚愛,劉備得領荊州,心中實是忐忑不已。但既領其位,便擔其責,備雖不才,願盡平生之力,內使荊州安定富庶,外不令仇寇擄掠侵入。還請諸公莫嫌劉備愚笨,悉心相助,備這裡謝過諸公了!”

 說罷,大哥拱手屈身,深深地向廳下眾人施了一禮。

 “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包括我、諸葛亮、龐統、趙雲在內,廳中所有人整齊地躬身回禮應道。

 隨即,蒯越將荊襄九郡的戶籍文冊全部交付於大哥,徹底完成了大權的交接。

 是夜,蒯越在州牧府內設盛宴,既為大哥接風,也為慶賀大哥接掌荊州。

 宴間,蒯越為大哥逐一引薦了列席的荊州臣僚和各大宗族的族長。諸葛亮信件中所提到與劉磐爭奪州牧之位的治中劉先,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地沒有出席宴會。

 。

 宴散之後,已是深夜亥時。

 送別荊州群臣之後,大哥特意將我、諸葛亮、龐統留在了內廳中。趙雲因為防范可能的變故,所以留在了風騎軍中。

 “孔明,辛苦了!”大哥走到諸葛亮跟前,輕拍了拍他的肩,也沒有多說什麽,隻一句“辛苦了”便道盡了所有意思。

 “為主公盡力,本就是亮之職責所在!”諸葛亮並無自得之色,溫和淡定依然地笑道。

 “孔明,這次你風頭出盡,讓我好生羨慕啊!”龐統故作出一副懊惱之色,調侃說道。

 “誰叫你當時染疾在身呢!”諸葛亮輕笑著回了一句。

 看他二人“鬥嘴”,我和大哥都露出會心的一笑。

 坐定之後,大哥詢問起接掌荊州的後繼事宜來。

 “主公若要在最短時間內穩定住荊州局勢,最為緊要的就是‘安心’!”諸葛亮胸有成竹地說道。

 “何為安心?”大哥接口問道。

 “所謂‘安心’,乃指安軍心、安民心、安荊州臣僚之心、安荊襄宗族之心四者。安此四心,荊州當可速定。”諸葛亮不緊不慢地回道,“安軍心不難,荊州軍中將士皆有向主公之意,加之有將軍在此,更是可保無虞。將軍威震華夏,又與荊州軍中將領頗有幾分交往,若由將軍統領荊州十萬大軍,必無人有所異議。”

 “這安民心,就更加容易了!”龐統笑了笑,接著諸葛亮的話說道,“主公本就於荊襄子民有厚恩,加之主公的仁德名望,只需命各郡縣張貼幾張榜文,便可收取民心。”

 “恩!”大哥點了點頭,“我意在荊北四郡今年賦稅減半,以慰百姓去年所受戰亂之苦!”

 “這便更加好了,亮代四郡百姓謝過主公!”諸葛亮欣慰笑道,“要安荊州臣僚之心,便是行封賞之策,並對其中深得名望之人予以重任。這裡面,當以蒯異、劉公權、黃漢升、文仲業等人為重。”

 “孔明,那劉先如何?”大哥忽然想到一人。

 “主公,劉先此人卻不屬‘安心’的范圍之內……”諸葛亮笑了笑說道,“此人功利之心頗重,覬覦州牧之位甚切。此次爭位失敗,必然記恨主公,此間矛盾短時間內難以化解。但劉先本人志大才疏,倒是不足深慮。需要留意的,反倒是其子劉華。”

 “就是那位想用狗血破除孔明‘妖法’的劉華?”我好奇地詢問道。關平為諸葛亮擋災而被“狗血淋頭”的事,我和大哥也已有所耳聞。

 “將軍莫要小看此人!以亮看來,他恐怕是故意以此匪夷之舉另有他圖。”諸葛亮表情倒是很鄭重。

 “假癡不癲?”我訝然說道。

 “恐怕是如此!”諸葛亮點點頭“劉華此人少負才名,很有幾分心機。他與乃父爭位不成,必恐遭主公所算,行此假癡不癲之計,就可降低他人戒心。而他則可從中取事!”

 “不過,這未嘗不是件好事!”龐統撚著頷下短須,沉吟說道,“此父子留在荊州終不是穩妥之策,說不定可將計就計將他們逼出荊州!”

 諸葛亮笑了笑,卻沒有說話。顯然,他早有此意。

 “最後這安荊襄宗族之心,主要在察舉出仕。主公可從荊襄各宗族中,多選拔有為之人出仕,如此就可將這各大宗族系於主公身後。 當然,宣布出的人才,不一定非在荊州任職,可以轉調揚州各郡,甚至是廣陵郡任職。同時也可從揚州轉調士子到荊州任職,不過這必須在荊州局勢穩定之後才可施行。日後,便可形成官吏異地任職的傳統,以防各宗族操縱地方政務。”諸葛亮繼續說道。

 “此‘安心’之策甚妙!”大哥毫不猶豫地認同了諸葛亮的策略,“三弟、孔明、士元,你三人商議細致措施,盡快施行!”

 “是!”

 “主公,另有一事於穩定荊州當也有不小幫助!”諸葛亮輕搖羽扇說道。

 “何事?”

 “祭拜劉景升、劉子仁(劉琦)!”諸葛亮笑著說道。

 。。。。。。。。。

 推薦:雪峰《仙道厚黑錄》123027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