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桓侯再生》第4卷 潛龍出淵震9州 第62章(上)
晚了點,抱歉!

 。()。。。。。

 五萬曹軍滯停於淮陰縣境,與駐扎淮水北畔的劉軍形成了對峙局面。

 。

 仔細查看著地圖,曹操眉頭緊皺,思索著什麽。

 片刻後,曹操抬起頭,看向隨軍參謀荀攸、劉曄,似詢問又似自言自語地說道:“為何他們還不渡河後撤?”

 按照曹操、荀攸等人事先的預測,劉軍必定會謀求在最短時間內渡過淮河,以應付於禁南侵和廣陵叛亂的危機。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大大出乎預料————

 劉軍仍然停駐在淮陰境內,根本沒有半點後撤的意思。這讓原本準備趁敵渡河之機發起攻擊的曹軍感到有些茫然……

 “廣陵內亂,於太守也已確認渡過淮河,關羽、張飛實在沒有理由留在淮北。”荀攸沉吟了片刻,分析道,“縱然準備放棄廣陵,但他們決不應當將於太守的大軍置之罔顧。於太守渡淮之後,近可攻壽春,截斷關、張退路;遠可奔襲廬江,直接威脅劉備。

 劉備雖然新佔揚州全境,但其連年征戰不休,兵力應當有限,而且還需分駐各郡,穩固治安。這邊關、張的大軍不下五萬,恐怕已佔到劉備軍力的半數,而且都是精銳之師。如此一來,壽春、廬江還能有多少兵馬?難道關、張就篤定不回師也能擋住於太守的一萬五千大軍?”

 “恐怕,這其中也有擔心貿然渡河後撤會遭我軍突襲的緣故……”劉曄拈須輕輕說道。

 “會否關、張已經乘夜渡河,淮北僅是一座空營?”許攸突然接口,提出一個非常大膽的猜測。

 “不大可能……”荀攸搖了搖頭,“四、五萬人渡河,該會造成何等大的動靜,豈會使我軍一無所察?而且先前斥候還曾稟報,道遭遇敵軍近千遊騎的全面獵殺。如果敵軍渡河,怎麽會將如此重要的戰力留在淮北?”

 曹操不想再作無謂的猜測,朝荀攸問道:“文和哪裡去了?為何還不見有新消息傳回?”

 “主公……”就在曹操詢問的當頭,賈詡恰好掀簾進到帳內,“冀州有戰報傳來!”

 “元讓?!!!”曹操先是微微一驚,隨即急聲問道,“戰報何在?”

 賈詡從袖中取出一封仍帶著些許體溫的絹書,恭敬地呈遞至曹操跟前。

 “……渤海被攻克!”展開絹書,曹操第一眼就看到一個令人欣喜的消息。

 聽到渤海被克,帳中眾文武皆不由得精神一振。

 渤海扼冀、幽兩州的門戶,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同時是袁譚在冀州最後一塊根基,一直由袁譚麾下重臣審配鎮守。審配智計出眾,在他的統籌調下,渤海城可謂固若金湯。在幾乎得不到袁譚支援的情況下,審配硬是憑借一座孤城抵擋了曹操大軍兩年之久。而且審配對袁家忠心耿耿,在明知堅守也沒有任何出路的情況下,他仍是毫無異心,曾斬殺多達六批前來勸降使者,讓曹操對其徹底灰心。

 這樣一座牢不可破的堅城,終於也成為曹操的囊中之物了。得到渤海,通往幽州的門戶便完完全全地打開了,怎能不令人高興。

 就在眾人輕聲議論此事之際,曹操的面色卻突然大變。

 荀攸、劉曄幾人心細,立即就察覺到曹操的神情變化,知道必有下文,恐怕還是什麽不好的事情。

 “啪~!”曹操猛地一拍桌案,臉色鐵青地說道,“好一個審正南!”

 “丞相,何事動怒?”荀攸知道曹操已憤怒到了極點,謹慎地詢問道。

 曹操將絹書往桌案上一扔,示意荀攸自己來看,他卻站起身來,背對眾人,似乎在掩抑著自己的怒氣。

 荀攸拿起絹書,迅速地瀏覽了一遍,也不禁為戰報上的內容所驚動。

 夏侯惇雖然攻克渤海,卻所受的損失也大的驚人————

 依照曹操的命令,夏侯惇率領大軍對渤海發起狂攻。或許是因為在長達兩年的圍困中,渤海的戰力業已消耗殆盡,夏侯惇驚喜地發現守軍抵抗力明顯地減弱了。圍城一月多後,渤海的防禦多處出現漏洞,更有不少城中的將官宗族私下向夏侯惇表示了歸順之意。

 四日前,渤海南門的守將開城獻降,將曹軍迎入了城中。由此,袁軍徹底失去抵抗意志,大批大批地棄械投降。不得已,審配率少部人馬退到了內城。

 渤海是袁紹的發家之地,當年袁紹曾對渤海城進行過細致的修繕,特地以郡守府為中心修建了一座內城,以為囤積糧草金帛之用。

 控制了外城局勢後,夏侯惇立即率軍包圍內城。勸降無效後,曹軍立即發起了進攻。由於追隨審配逃進內城的士卒並不很多,一輪猛攻之下,內城失守。

 站立在郡守府屋頂的審配,面對四面圍來的曹兵,表現得出奇地冷靜。下跪朝西南方向(袁紹被葬在了鄴城,鄴城在渤海西南方向)恭恭敬敬地叩了三首後,審配仰天長笑不已。

 就在一眾曹軍驚訝疑惑之際,一支響箭自審配身後衝天而起,隨即內城四門、各處建築盡皆火起,借著強勁的西北風,片刻間將整個內城化為一片火海。而且審配還命人在城中埋放了許多硫磺、硝石之類的物品,引起一連竄的爆炸。

 整整6000多攻入內城的曹軍精銳,除寥寥百多人見機得快、及時逃出外,絕大部分人都陪同審配葬身火海,其中甚至包括夏侯惇的堂侄夏侯德。

 夏侯惇本人也是幸運,因被十數名獻降的渤海豪族纏住,才沒有親自率軍攻打內城才脫出了一劫。事後,從歸降的審配親侄審榮口中,夏侯惇得知渤海內城當初就是審配設計並負責修建的。但內城裡究竟有什麽機關密道,連審榮都不知道。

 以一死,審配成全了自己對袁家的忠義,在臨死前還狠狠地坑了曹操一把。

 。

 相繼覽畢絹書後,帳中眾人面上再不露半點喜色。年輕的曹真更是恨得咬牙切齒,他與夏侯德份屬同宗,關系也極好。

 半晌後,曹操緩緩轉過身來,臉上的怒氣竟已消去:“好一個審正南,好一個審正南!”雖然說的話跟先前一般,但卻已經沒有了那份攝人的怒火殺意。

 “他袁家何其幸甚!先有田豐、沮授,如今又有審正南,皆是河北忠摯義士啊!”搖了搖頭,曹操長歎一聲說道。

 帳下許攸面色不由微變。許攸本也是袁紹麾下謀士,卻在官渡戰中暗降了曹操。如今聽曹操誇獎審配等人為河北義士,許攸不免自感面上無光,隱隱覺得曹操在隱射自己。

 曹操並非不知道許攸心中所想,但他沒有去管這些,轉頭對賈詡說道:“文和,傳我令於元讓,讓他莫要為難審配家眷,悉心護送到許都去。”

 “審配的全家都在渤海內城被燒死了……”賈詡輕輕回了一句。

 曹操微微一愕,片刻後搖了搖頭。

 “丞相,除冀州戰報外,適才派出打探敵情的斥候也有回報……”賈詡不緊不慢地繼續說道,“已確認關、張大軍主力仍在淮水之畔,但昨天夜裡似乎曾有敵軍的船隻調動,具體情況仍然不明!”

 曹操眼中一亮,直直看向賈詡,急問道:“可曾發覺敵水軍出海?”

 見曹操一下便住了問題的要害,賈詡迅速回道:“詡已命斥候前往來安、李口(淮水入海的幾個要衝地點)等地查探,暫時還未有消息。但若敵水軍從廣陵郡內尋覓河流繞行入海,恐怕斥候就難以查尋了……”

 “文和的意思是……”荀攸也會過意來,“關、張已密派少部兵馬搭乘水軍南下廣陵去了?”

 賈詡微微點了點頭。

 “依這幾日的風向、風力,如果搭乘船隻南下,恐怕不消半日就可到達廣陵。如此快的速,而且走水路,廣陵義軍恐怕難以有所防備!”荀攸面色微變地說道,“如若廣陵城局勢已定,還不甚妨事;但若仍在僵持,恐怕……”

 荀攸雖未言明,但眾人都知道那“恐怕”意味著什麽。

 “水軍……”曹操的右手重重地按在桌案上,口中意味複雜地喃語道。

 憑借一支錦帆水軍,劉備軍無論在調動兵馬輜重,還是是作戰方面,都佔據了莫大的便宜。在錦帆水軍的控制下,淮河就成為劉備軍的一道天然防線。難以想象,如果哪一天錦帆水軍控制了黃河,等待曹軍的將是什麽……

 “命呂虔加緊水軍操練……”

 …………………………………………………

 廬江, 州牧府

 “主公,文長將軍剛剛傳來君侯的急信!”徐庶將一封絹書奉給了劉備。

 “呵呵……”劉備將絹書遞回給徐庶,微笑著說道,“看來雲長和孔明是準備將於文則留在淮南了……”近日來,有關於禁南侵準備寇犯廬江的消息,已在廬江城中傳得沸沸揚揚,並引起了人心的慌亂,甚至有文武勸薦劉備到江東暫避些時日。

 但劉備本人卻是出奇的冷靜,一紙昭令便將叵測之徒掀起的恐慌平息了下去,並笑著拒絕了“暫避”的好意。

 “主公,九江陸太守(陸遜)、丹陽賀校尉(賀齊)、吳郡金郎將總共15000兵馬正搭乘船隻朝廬江趕來,最遲今日傍晚便可趕到。”徐庶迅速介紹著援軍情況。

 “寒冬臘月,不是個捕魚的好時節啊……”劉備笑了笑,歎氣說道。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