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桓侯再生》第4卷 潛龍出淵震9州 第54章(下)
今天太疲勞,碼字過程中居然爬在桌上睡著了,一覺醒來頭疼的緊,好不容易才碼出一章來!敬請諒解!

 .................

 去年九月中,由張懿提出、再由諸葛亮修改的遷移治所的建議被大哥認可通過。()按照原先的計劃,應在今年開春時將治所由壽春遷至廬江,但因為荊州的一連竄突發事件、及其後的戰事,遷治之事被一直耽擱到現在。

 荊州戰事之後,曹操的軍力有所損耗,劉琦一方在某種程上更是要仰我軍鼻息而存,短時間內應該可以脫離征戰廝殺之苦了。而且,眼下還未到農務最為繁忙時候,不會太過影響到壽春、廬江兩郡的百姓。借著這個難得的良機,大哥決定遷移治所。

 為了盡可能地避免攪擾到百姓,此次治所遷移非常的簡單。大哥沒有讓人在廬江大動土木,修建新的府邸,就直接以原來的郡守府作為州牧府。

 由於早知大哥將會遷治到廬江,郡丞諸葛瑾事先已做了非常細致的準備工作。

 不到半個月的工夫,原本應當很煩瑣的遷治事務就已塵埃落定。

 大哥遷至廬江後,壽春的守備重任就當仁不讓地落在二哥身上。二哥以平北將軍銜,兼領壽春太守,由步騭擔任壽春郡丞,輔助二哥打理政務。

 ………………………………………………

 與此同時,由魯肅所提的增郡提議也被通過。

 山越,一直是困擾江東的一個大問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漢、越之間紛爭不斷,尤其是孫氏統治江東期間,山越族幾乎是無年不反,孫策、孫權兄弟也毫不手軟,有反必鎮,後來甚至將討伐山越當做增丁補戶的手段,使得兩族的積怨越來越深。

 擊敗孫氏後,我方采取恩威並施,懷柔教化的各種方法,大大緩解了與山越族之間的衝突,但漢、越之間的矛盾卻依然存在。據會稽郡丞鄧芝的統計稟報,僅去年一年,兩族間就曾發生大大小小的糾紛近百起,情勢惡劣時甚至險些演化成武鬥,幸虧執掌會稽軍務的廖化果斷地出動兵馬鎮住了場面,而後鄧芝又不偏不倚地對雙方的矛盾進行調和解決,才使得局面不至於無法收拾。

 在兩族發生糾紛時,一些漢人官吏喜歡偏幫漢人、歧視山越,往往使得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有鑒於此,魯肅提出一個頗為大膽的建議————將地域廣博的會稽郡一分為二,中、北部仍稱會稽郡,在會稽南部山越聚居地新設一郡,名為越郡。

 在江東諸郡中,會稽是山越聚居最多的一郡。據鄧芝去年年底統計出來的結果,會稽郡內已有超過20萬的山越族人,其中青壯超過10萬。而除會稽外,丹陽、吳郡兩郡的山越族人相加都不足5萬了。

 魯肅提出,在新設的越郡中,郡守和各縣的令長皆由山越族人擔任,但必須經由大哥任命。同時,郡丞、典學從事、縣丞這些郡縣的主要政務、學政官吏暫由漢人擔任,十年後可歸還山越族人。

 此外,在郡、縣中皆設立官學,由漢人士子負責教化山越子弟。將來,就從這些受過系統教育的山越子弟中挑選人才繼任越郡的大小職位,其中品學特別優秀者可以被推薦至別郡、乃至州牧府任職。

 …………

 。

 魯肅增設越郡的建議,並非臨時的突發奇想,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提出一套非常完整嚴密的計劃。從近處看來,這一建議有助於緩和漢、越兩族之間的矛盾,穩定會稽、乃至整個江東的局勢;而從遠處看來,則是為徹底地同化山越族奠定最堅實的基礎。

 乍一看,似乎山越族從中得益,但真正的收益者卻是大哥。

 這一提議,幾乎可以算是後世“民族區域自治”的改化版。

 經過一番縝密的問詢、討論後,大哥最終認可了魯肅的建議,並決定由魯肅和對此很感興趣的諸葛亮(已由荊州返回)兩人共同負責增設越郡的具體事宜。

 ………………………………………………..

 許昌城外,祭魂台上,一道巨大的靈幡在風中飛舞,時爾高高飄揚,時爾又緩緩落下。

 曹操一身白衣,孑然立於台頂,凝望南方天空,沉默無語。

 台下數千名頂素盔素甲的軍士,各持一面白色小幡,肅然靜立。自魂台南望,一片白茫。

 以曹丕、曹彰、夏侯敦、曹仁、夏侯淵、曹洪為首的曹氏、夏侯氏宗族及一眾武將分列於魂台右側,以荀彧、荀攸為首的一眾文臣則列於魂台右側。人人皆腰系白綾,面容肅穆。

 “身既死矣,歸葬山陽。山何巍巍,天何蒼蒼。山有木兮國有殤。魂兮歸來,以瞻家邦。

 身既歿矣,歸葬山阿。人生苦短,歲月蹉跎。生有命兮死無何。魂兮歸來,以瞻山河。

 身既沒矣,歸葬山麓。天何高高,風何肅肅。執乾戈兮靈旗矗。魂兮歸來,永守親族!”

 忽地,曹操仰天長歌起來,聲極洪亮,透著深深的蒼涼悲戚之意。

 附和著曹操,台下肅立的數千將士也輕聲吟唱起來,低沉哀戚的歌聲回蕩在四野不息。

 。

 丞相府,議事廳

 “若不能將馬家殘逆全部誅殺,如何對得住子和在天之靈!”夏侯淵須發皆張,厲聲怒喝道。

 由於北疆和幽州方面暫時無戰事威脅,夏侯淵和夏侯敦二人為祭奠在上庸陣亡的曹純,特地從並州和冀州星夜兼程趕回了許昌。

 曹純是曹仁親弟,從曹操起兵時便跟隨他南征北戰,更親手創建了曹軍第一勁旅虎豹騎。也因此曹操對其倚重非常,可以說,曹純是除夏侯敦、夏侯淵、曹仁之外最被曹操信任的宗族大將。

 戰場外的曹純性情溫和,與曹氏、夏侯氏宗族諸將關系極佳。故而,此次曹純戰死後,即便相隔數百裡,夏侯敦和夏侯淵也要趕回來參與祭奠之事。

 “丞相,洪願請精兵一支,將馬家殘逆擒拿至丞相駕前!”性格急噪的曹洪立即舉步出列,激聲請命道。

 曹操背向眾人,長身負手而立,沒有說一句話。

 “丞相……”曹洪還要繼續請命,卻被一旁的曹仁以眼神喝止。

 廳中一眾文武重臣將目光放在曹操身上,皆默然而立。

 許久,曹操忽然轉過身來,沉聲對賈詡問道:“文和,可曾探到馬岱兄弟現在何處?”

 “啟稟丞相,馬岱兄弟似乎已隨關羽、張飛去了壽春……”賈詡迅速回道。

 “壽春……”曹操低聲喃語了幾句,面上沒有一點表情,“死了一個馬超,居然還有一個馬岱……”從許褚那裡,曹操已知當日殺死曹純的人並不是馬超,而是馬超的堂弟馬岱。撤軍後,曹操命賈詡利用在荊州的細作網進行仔細的探查,才知道馬超已死的事實。

 “丞相,請準曹洪領軍出征壽春,擒拿馬岱,為子和血仇!”曹洪仍不願放棄自己的念頭,再一次出列請命道。

 “出征壽春之事非同小可,需要從長計議!”曹操擺了擺手,回絕了曹洪的請命。

 頓了頓,曹操繼續向賈詡問道:“文和,劉備和劉琦那裡的情況如何了?”

 “荊州的局勢已趨於安定,襄陽諸郡似乎忙於農耕,此外劉琦正在招攏先前潰散的荊州兵。照目前的勢頭下去,三、四月後荊州當可恢復戰前的分元氣。”賈詡不慌不忙地回道,“劉備方面似乎正在忙於遷移治所,據聞劉備有意將治所由壽春遷往廬江。”

 “遷移治所?”曹操眉頭微皺,凝神思索了起來。

 “壽春毗鄰兗、徐、豫三州,本來就是四戰之地。設治所於壽春,形同戍邊,縱然劉備自己不介意,他麾下的文武也不會答應……”笑了笑,荀彧捋須說道,“先前劉備兩面受敵,遷與不遷並無多大分別。但如今江東平定,南面的威脅已經消除,此刻遷治其實在意料之中!”

 “恩……”曹操點了點頭,應聲說道,“文若所言與我所思相同。”

 “若僅為安全著想,劉備應該將治所遷過江去,為何隻遷到廬江?”曹仁想了想,有些不解地說道。

 “如果當真遷過了江,劉玄德也就不配做曹某的對手了!”曹操神色複雜地說道。

 。

 “丞相,攸有一計,或許能不費吹灰之力取了那馬家殘逆的性命……”忽然間,許攸語出驚人地說道。

 “哦~~?”曹操頗為詫異地看了看許攸,好奇地問道,“子遠有何良策?”

 “前幾日劉備曾遣使至許都,向天子為關羽、張飛求取前將軍、右將軍兩職……”許攸拈著頷下短須,笑著說道,“以攸之見,丞相可以天子聖旨回告劉備,道馬氏一族身犯謀逆大罪,理誅三族。並告之劉備,若其願將馬岱兄弟首級奉於天子,即可應允其求官之請。”

 “關羽、張飛都是追隨劉備謀叛的魁首,怎麽能拜他們做前將軍和右將軍呢?”曹洪旗幟鮮明地反對道。

 “正因為劉備是謀叛之人,他若是鐵心要晉升關羽、張飛職位,完全可以將天子置之一旁。故而天子允與不允,對劉備其實並無多大分別……”許攸狡黠地一笑說道,“既然劉備自己上表,不妨就試上一試,成便是最好,不成亦可借機離間劉備與馬岱兄弟的關系。何樂而不為?”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