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桓侯再生》第4卷 潛龍出淵震9州 第170章(下)
第四卷潛龍出淵震九州第一百七十章(下)

議事廳內傳出一陣陣憤怒的咆哮聲。

“劍閣、涪城、綿竹……有這麽多城關險要,居然讓荊州軍攻到雒城,幾萬兵馬難道都是擺設不成?”劉璝氣極攻心,失態地吼叫道,“吳懿、馬漢、劉晙他們,是不是已經投降了劉備?”

兩盞茶的工夫,劉璝除了怒罵守軍無能,就是喝問為何荊州軍能夠攻到雒城,甚至還懷疑起吳懿等將是否已經背叛,而真正有意義的問題————如何拒敵,卻一句也沒有涉及。

這樣失態的表現,不要說黃權、王累等人心中暗暗冷笑嘲諷,就連張松也看不,出聲提醒道為今最要緊的,還是商議如何退敵……”

“敵情不明,也不知有多少敵軍,由何人統領,空談退敵,又有何用?”劉璝連張松的臉面也不顧,大$無$$小說(www).(qule)d.(com)聲呵斥道。

張松面色一滯,忍耐住的性子,繼續進諫道且不管敵軍有多少人,當務之急是要守住雒城。增兵雒城一事,耽誤不得片刻!”

“成都城內也只有不到兩萬兵馬,再派出一部增援雒城,豈不是要讓成都形同虛設?”劉璝連連搖頭,反駁道,“成都城堅壁厚,但要堅守,不懼敵軍來攻。

以我之見,還是急招各路兵馬回援,以破敵軍!”

聽了劉璝這話,張松面色微變。連連苦諫,希望對方能打消這個消極無比的應戰策略。努力了許久,張松才讓劉璝松了些口————距離較近些地孟達軍將被招回成都拒敵,而劉璝也應允派出5000人增援雒城。

雖然從頭到尾都沒有插口,但黃權卻張松的提議無疑是正確的————一旦雒城告失,想要守住成都並不是劉璝想象的那麽簡單。

誠然,成都有堅城高壁。更有近兩萬駐軍。但由於多年未遭遇戰火洗禮,成都的士民對戰爭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經相當脆弱。

此外。劉璝對西川的掌控本來就不穩固,又有劉備方地細作不時地煽風點火,也就是依靠最近戰事上的“順利”,才不至於引發出騷亂。但所謂地戰事順利如今已經成了一個笑話,黃權敢肯定,到一早,荊州軍即將兵臨城下的消息就會傳遍全城。到時成都勢必亂成一鍋沸粥。在民心、軍心極度不穩的情況下,想依托成都的堅城展開防禦,無異於癡人說夢。

所以,正如張松所言,最明智的應急之策就是不惜代價增援固守雒城,拒敵於成都之外。

不過,黃權自然是不會去提醒劉璝的。



散議之後,王累直接登上了黃權的車轅。隨其一同來到主簿府。

進到書房後,黃權揮退了仆婢,與王累對面坐下。

“公衡,沒想到還真被你猜對了,這裡面果真另有玄機……”王累大為興奮地說道。

黃權先是點點頭,隨即神色複雜地說道可是。荊州大軍究竟是如何來到得雒城?不說劍閣天險,就是涪城、綿竹也不是那麽容易攻克地。

更奇怪的是,此前竟一直沒有消息,居然直到荊州大軍將至雒城時,才被發覺。

士連不覺得這其中大有蹊蹺麽?”

王累沉吟片刻,猜測著說道莫非吳懿、馬漢等人當真投靠了荊州大軍?”

“這似乎也不大可能!”黃權微微搖頭,“且不說馬漢、劉晙都是劉璝的心腹,就以吳子遠來說,他與廬江朝廷並無交結,家眷老小又都在成都。而且扼劍閣天險防守無憂。會輕易地改弦更張?”

“那究竟是回事?難不成荊州大軍是飛進來的?”王累愕然地說道,

“皆稱征西大將軍張飛用兵如神。難不成他真有鬼神之能?”黃權沒有回答,起身到房內的書桌上翻來找去,尋到了一張地圖,攤放在幾案上。

王累拿過一盞油燈,放置在地圖之上。

仔細地在地圖上搜尋著,黃權眉頭深深蹙起,許久之後,才帶著幾分不確定說道士連,你看荊州軍會否走的是這條路……”

王累楞了楞,半晌才會過意來,詫異地說道這是……陰平棧道??!!

這不可能!陰平棧道行走難比登天,莫過軍伍,就是山中獵戶藥民也無法安然渡過。況且,陰平棧道已經有十來年沒有修繕過,是否還有都成問題,連地圖上都沒有這條路。”

“這倒也是!”黃權緩緩點頭,略顯失望地說道,“700余裡的陰平棧道,就算能通過,至少也得有一個月,上也不夠。難道張飛真有神鬼之能?”

近一個月戰事上的平庸表現,令身為西征大軍主帥地張飛的用兵才能,大遭西川文武的懷疑,劉璝、張松等人更是肆無忌憚地嘲諷詬病,直稱所謂的“威震華夏”不過是浪得虛名。黃權、王累等人也逐漸由希望變失望、無望……

誰料曾想,所有人都被欺騙了。在三路大軍寸步難進的偽裝下,一支奇兵居然神不知、鬼不覺地攻到雒城。令人震驚之余,更多出無數敬畏!

“此事只需劉璝、張松等賊操心便可,我等不必費心思索。”王累突然轉沉默為興奮,“公衡,此事於我等是極大的良機。

城內人心大亂已無可避免,正可乘亂行事,聯同忠摯之士,一舉誅除劉璝、張松等賊。為季玉公血仇,複我益州朗朗乾坤。”

黃權肯定地點了點頭……



不出黃權地預料,荊州大軍行將兵臨城下地消息,幾乎在之間就傳遍了全城。

整個成都城,就如同炸開的大鍋一般。在有心人士的推波助瀾下,各式各樣的謠言四處傳播。甚至有傳言稱,征西大將軍張飛是天神下凡。以六丁六甲之術運兵入川。

劉璝一派的官員士族猶如末日降臨一般奔走哀號,其余官員則是惶惑中帶著幾分期待。關系密切的官員們相互拜訪。商議如何應對這一突來的巨變。

守城軍卒則更多地是驚恐。在先前的一年多裡,大量地精銳川軍士兵折損於西川地內戰之中。劉璝現有的兵馬,有近一半地新近征召的,莫說上戰場,就是必要的操練都欠缺。

僅余的精銳軍卒都已被吳懿、孟達、楊懷帶上了前線,作為大後方地成都,駐守軍卒中竟有八成是新兵。誰能料到。大後方居然會變成前線?

幾個月前還是普通百姓,這些新兵怎敢面對那些有如神兵天降的敵軍?當校尉卓膺奉命挑選5000兵馬增援雒城時,被選中的軍卒簡直如喪考妣。

百姓的反應最為直接————關門閉戶,深藏家中。

昨日還熱熱鬧鬧的成都街市,變的空空蕩蕩,人跡難尋……

………………………………………………………………………………………..

劍閣

“娘的!呂蒙這混蛋……”吳懿雙目紅赤,一拳捶在桌案上,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冷靜。失態地怒吼道。

廳下,一眾部將噤若寒蟬,誰也不敢接口。

由於荊州軍對劍閣地攻勢從未停止過,吳懿起先並未異常,直到一連半月沒有得到江油的糧草補給時,他才生起疑惑來。連派了幾批信使都杳無音訊後。吳懿派遣了千余軍卒回返,這才發覺了敵軍的驚天陰謀。

一支敵軍奇兵居然翻越陰平道攻進了蜀中腹地,虧還得意於將劍閣守衛得滴水不漏,得悉消息的吳懿差點吐出血來。

到了這光景,繼續固守劍閣已經再無半點意義。憤怒過後,吳懿迅速做出了決定。

“傳令……”

是夜,吳懿留百余軍卒虛張聲勢以迷惑敵軍,則率領僅余的7000軍卒星夜兼程趕赴江油。

翌日清晨,代呂蒙執掌大軍的偏將軍凌統敏銳地察覺到敵軍關隘地異常,稍做試探後。立即揮大軍展開猛烈攻擊。半個時辰迫使守軍開關投降。

問明情況之後,凌統即留1000軍卒扼守劍閣。則統率大軍朝川中腹地。



夕陽西垂,天色將昏。晚風吹拂起片片塵土,席卷而來。風中,隱隱約約帶著一股血腥氣息。

在數倍之敵的包圍下,一支殘破的敗旅正在最後的困獸之鬥。

督軍校尉卓膺以手中長槍撐地,不停地喘著粗氣。一支深插大腿的弩箭讓卓膺基本喪失了行動能力,腰間一道深幾見骨的傷口正汩汩地流淌著鮮血,頭盔早已丟失不見,鬢發散亂地披落在面頰上。

在卓膺的身旁,僅余不足500名軍卒,而且個個惶惑不安,似乎隨時都有可能崩潰。

卓膺眼神迷離茫然,簡直不願想起一個時辰前所遭遇的伏擊戰。狡猾的敵人早已預料到會有援軍前來,在雒城與成都之間,尋了一個看似不可能設伏的地點,精心安排了一個埋伏,成功地打了卓膺一個措手不及。

更讓卓膺心驚地是,設伏地敵軍僅隻3000余人,甚至比不上卓膺的援軍。但就是這3000余敵軍,在短短地兩盞茶內,將5000川軍完全擊潰,過半兵卒當場棄械投降,其余人則四散奔突。

想起那些敵軍猛如狂獅、動如疾電的攻擊,卓膺直感覺不寒而栗。

這時,在外包圍的敵軍讓出一條道路,一名衣甲破損嚴重、卻仍自威風凜凜的敵將策騎橫刀立於陣前,昂然衝卓膺喝道帶著一幫新兵,能堅持到這模樣,你做的算不了!

我呂蒙以大漢平南將軍之身,準你歸降!”

“準你歸降!”呂蒙這番近似狂妄的話語,在卓膺聽來卻是再正常不過了。

有如此絕悍的勁旅,有如此精妙的用兵,呂蒙自有狂妄的本錢。這已非狂妄,而是發自內心的自豪自信。

正是憑借這份自豪自信,荊、揚軍團才能橫掃大江南北。

“呼……”抬頭看了看血色的西天,卓膺長長地吐出一口氣。片刻後,他將手中長槍摔落一旁,雙膝跪地,心甘情願地伏下頭來。

“啪~!”卓膺身後跪成了一片。



在心驚膽顫中度過難熬的,廣漢太守費觀早早地起身,離開郡守府前往四城巡視。

還未抵達東城時,費觀便聽得一片喧嘩之聲,心中生疑,急忙趕到城樓上。在城兵的指引下,費觀看到原本應該是駐守成都的督軍校尉卓膺正引數千川軍,與敵將呂蒙並騎立於城外。

“卓校尉,你何故降敵?”費觀心下駭然,卻又無法,大聲衝城外呼喊道。

“劉璝勾結奸賊曹操,弑殺蜀公(劉璋),更引曹軍禍害我川中子民。這等奸佞,人人得而誅之,我投張征西大軍,正是順應天子之詔,何來降敵一說?”卓膺雖然面色有些難看,但聲音卻相當洪亮,“費太守與高將軍都是川中忠摯之士,為何不應天子之詔,順川中萬民之心,起兵共討奸佞?”

費觀雖然有心反駁,但看了看城外的情形,話到了嘴邊又收了。

停頓了片刻,費觀略顯艱難地問道你可是奉命前來增援雒城的?”

“正是。 ”卓膺點了點頭,“我領了一萬人,皆已歸順呂蒙將軍麾下。”

城樓上一片嘩然,守卒們面面相覷,眼中滿是絕望之色。

費觀發怔了片刻,緩緩轉過身,恰好迎上了守將高沛的目光。

高沛的面龐上,同樣滿是失望、悲觀。

一個時辰後,費觀、高沛開城出降。

雒城,成都北面的最後一道門戶,正式落入呂蒙之手。

消息傳回,成都的恐慌升級。許多士族官員秘密遣使出城,試圖聯絡呂蒙大軍約為內應,城內百姓也出現了外流的人潮。

劉璝雖然下令閉城戒嚴,但對城中的混亂卻是於事無補。

……………………………………………………………………

與孟達“僵持”到第32天,包括我計劃的張任、嚴顏在內,川軍甚至是荊州軍中的許多將領都紛紛向我請求————發動真真正正的進攻。

僵持,對人的耐心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更令人難以接受的,卻是孟達那小人得志的張狂辱罵。他曾三次遣使送信給我,以極盡戲謔的言語嘲諷我浪得虛名。

我看了倒沒覺得,陳到、向寵這些部將卻是險些將肺氣炸,三番兩次請戰。

同樣“陷入僵持”的黃忠軍也遭遇了類似的情況。

就在這一天,一羽飛鴿落在我軍的大營————呂蒙偷渡陰平成功,業已攻克江油、涪城、綿竹,正在朝雒城進攻。

第四卷潛龍出淵震九州第一百七十章(下)

第四卷潛龍出淵震九州第一百七十章(下)是由【無*錯】【小-說-網】會員手打,更多章節請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