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桓侯再生》第4卷 潛龍出淵震9州 第165章(上)今天第2章
訂閱似乎下降了,挺受打擊。大家給點動力吧,膜拜了……

 。。。。。。。。。。。。。。。。。。。。

 突如其來的延期,宛如一盆涼水澆上了熱身子,讓那些對朝會滿懷期待官員頗覺無趣。詢問了原因後,才知道是伏太后身體微恙,無法臨朝聽政,故而延期。

 到了下午時,宮中又傳出消息,伏太后是感染風寒,服藥後身體仍未見愈,需要靜養,朝會再次延期。

 感覺到一絲異樣的氣氛,許靖、秦翊、徐邈等人聯袂造訪司空府。

 “孔才兄,你看這其中是否有詐?”許靖沉吟著對劉助說道,“為何偏偏這要緊時候,太后染恙?”

 “我已派人問詢過伏子常(奉常卿伏德),太后應該真是鳳體有恙。”劉助不以為意地說道,“而且就算有恙,也至多是以此為緩兵之計罷了,不足為慮。”

 “司空大人所言正是!”太宰令徐邈附和道,“有日蝕天兆,改製一事已是勢在必行,任誰也無計可施。”

 “不妨再將此事鬧大一些,鼓動各州郡大吏、士族門閥聯名上書,奏請改製!”中散大夫秦翊眼珠一轉,提議說道,“屆時,縱然劉玄德手臂通天,也難阻眾望所歸。”

 “是個辦法!”思索片刻後,許靖點頭說道,“試舉、功民二製,對各士族門閥俱有所害,料想心生怨念者不在少數。

 可先聯絡就近的壽春、丹陽、廣陵、章陵四郡。若有需要,再行聯絡其他州郡!”

 “恩!”劉助沉吟著點了點頭。

 “那我這就去安排!”許靖當即起身,拱了拱手,舉步離去。許靖與其從弟許劭早年便名動天下,在荊、揚兩州也知交頗廣,由他來安排此事自然是最為適宜。

 …………

 一個時辰後,徐邈幾人正準備向劉助告辭離開,卻見許靖興高采烈地急步而返。

 “文休何故欣喜?”劉助詫異地詢問道。

 “適才聽聞到消息————兗、豫諸州亦起傳言,稱日蝕之降,正是因為朝製違天,激惹天怒而起。”許靖興奮地說道,“此消息正可助我等一臂之力。大事可成,大事可成!”

 很顯然,消息傳得越廣,所造成的壓力就越大,就越有可能迫使朝廷答應改製。

 就在其余眾人盡現喜色時,劉助卻面是微變:“文休,此非福音,不足喜也!”

 “這是為何?”許靖愕然說道。

 “兗、豫兩州所起傳言,極可能是曹操所策劃,且又與我等上書表奏之事如此相近。鬧個不好,很可能會讓人以為是與曹操勾連!”劉助皺眉說打破。

 突然想到了什麽,劉助急對許靖問道:“文休,你聯絡壽春、丹陽幾郡的信使可曾派出?”

 許靖點了點頭。

 “快將信使招回,此時不宜再聯絡外郡,否則更容易被他人坐實!”劉助急切地吩咐道。

 許靖轉喜為憂,略一思索,當即起身離去。

 望著許靖的遠去的背影,劉助眉頭蹙起,心中不知為何地升出一股不安的感覺。

 。

 “什麽?城門關了?”劉助震愕地說道,“酉時未到,怎會關閉城門?”

 城門突然關閉,許靖招回信使的企圖自然落空。

 “據聞是魯子敬家中失竊,丟失重要物事。為防竊賊逃逸,城門校尉提前一個時辰關閉城門以助擒拿!”許靖無奈地回道,“孔才兄不必擔心,此事只是偶然罷了!”

 “希望是如此!”劉助語調略顯沉重地說道。

 ……………………………………………………………

 翌日,黃門傳訊,朝會恢復。

 劉助、許靖、秦翊等人乘馬車來到宮門之外時,已有數十位官員在此等候,其中便有司徒盧毓。

 或許是不想卷入朝爭,不少官員對力主改製的劉助等人顯得也不似往日裡那麽熱忱,也僅僅是略做寒暄,就俱自躲回一旁。

 許靖似乎也明了這些人心中的想法,心中暗自冷笑,隨即上前與盧毓見禮,並借寒暄之機,隱晦地重提了前夜造訪時所請之事,待盧毓笑著點頭後,才滿意地回到劉助等人那裡。

 天空中濃雲密布,低低的仿佛要壓到地面。宮牆外光禿的樹木在獵獵北風下,搖曳不已,發出哭嘯一般的聲音。

 這時,又是數輛馬車驅馳而至。徐庶、諸葛亮、龐統等人相繼下車,朝宮門處走來。

 “見過劉司空、許宗正!見過列公!”諸葛亮帶著陽春三月般溫煦的笑容,客氣地上前與劉助、許靖等人見禮。

 “見過諸葛大人!”劉助、許靖等人也俱自拱手回禮。

 避開諸葛亮的視線,劉助也向徐庶、龐統微微拱手。不知為何,面對溫和無害的諸葛亮時,劉助總是有一種被完全看穿的感覺。尤其在朝爭事起後,這種感覺便得愈加強烈,哪怕諸葛亮並未參與朝爭。

 。

 將其他朝政大事商議完畢後,朝會的主題又回到了近日來爭執不休的改製之事上。

 許靖、秦翊等人接連上表,奏請改“試舉”、“功民”二製,複祖製以平息天怒。

 出乎意料的是,徐庶、龐統、孫乾等人並未展開反駁,似乎是在朝野內外的壓力下,選擇了妥協。

 而事先答應配合的盧毓也沒有出聲表示什麽。不過,這似乎已經無關重要了。

 就在許靖洋洋自得之時,多日來一直作壁上觀的廷尉卿張昭突然打破了沉默,參劾前太史令張進欺君罔上,以天命之名禍亂社稷。

 朝堂上波瀾頓起,一片議論之聲。

 多數朝臣只是感到奇怪,不知道張昭為何有此一奏————未能及時預報日蝕之兆,張進確實失職,罪過甚大,但說“欺君”、“禍亂社稷”,就未免有些誇張了。然而,眾人也知,張昭為人一向嚴謹不苟,絕不會無的放矢。

 劉助與許靖對視一眼,皆看出對方心中的駭然。

 事實證明,張昭確實不是無的放矢,一個令人震撼的“陰謀”逐漸逐漸地展現在了群臣面前————前太史令張進早在兩日之前,就已預測出“日蝕”將會發生。而且,非但如此,同受牽連而罷官的前太史丞(太史令的主要佐官)王峰也曾預測可能會發生“日蝕”,並提醒過張進。

 在完全可以事先預報的情況下,張進故意隱而不報,以至於使朝廷錯失“修禳”的良機。

 經廷尉府查證,從張進府中尋獲了未及銷毀的‘日蝕’預測記錄。同時,被遣返鄉的前太史丞王峰也被尋回,從他那裡也得到了類似的記錄。

 人證、物證,一樣不差,鑿鑿的證據面前,一切皆無可辯駁。

 隨即,張昭奏請伏太后與大將軍,當朝提審張進,追查隱報‘日蝕’一事的主使之人。

 到了這一刻,劉助、許靖等人已經無法保持冷靜。

 “張進欺君禍國,罪不容赦,必誅其九族,以息天怒人怒!”中散大夫秦翊首先按捺不住。

 秦翊這一開口,劉助、許靖就差點嘔出血來。在這樣的情況下,說出這樣的話來,分明就是不打自招,承認自己與此事有關。

 “哈哈哈……好一個‘誅其九族’!”殿外突然響起一個悲涼憤慨的聲音。

 秦翊不敢置信地轉頭看向聲音傳來的地方。劉助、許靖等人更是面色灰白。

 在兩名羽林衛的押解下,素衣葛袍的前任太史令張進步履沉滯地走進殿內。

 雙膝跪地,向天子行叩拜禮後,面色蒼白的張進抬頭怒瞪著不遠處的秦翊:“張進欺君,罪該萬死。但‘誅其九族’這話,天下人都說得,但是你秦翊便說不得。”

 秦翊渾身一顫,不敢看向張進。

 “罪民懇請告發司空劉助、宗正卿許靖、中散大夫秦翊借‘日蝕’天兆之名,行改製爭權之實……”張進長身伏地,高聲呼喊道。

 “張進以萬死之身,胡亂構陷朝中重臣,其心可誅!”許靖忙不迭地辯解道。

 到了這一步,朝堂上的眾大臣就算再愚笨,差不多也將事情猜了個不離十。

 萬般朝爭隻為權!

 一些附同改製的官員,已經明了自己成了爭權的工具,看劉助、許靖等人目光便有些不善了。

 “臣有表上奏!”執金吾、前將軍劉磐舉步出班,行禮後奏報道,“昨日傍晚時分,北軍巡戍之時,捕獲數名行跡異常之人,並尋得數封密信。乃是準備遣送往壽春、丹陽、廣陵、章陵四郡,以鼓動郡守及地方士族生事。”

 看到劉磐拿出的那幾封絹書,許靖險些癱軟下去。劉助面色鐵青,知道自己這一眾人的行動已經完全落在了他人的算計之中。

 閱覽完那幾封內容大同小異的絹書後,大將軍劉備只是看了看劉助、許靖,並沒有說什麽。

 絹書很快被其余朝臣傳閱,不少人當即認出了是出自許靖之手。許靖本是清流名士,入朝前後都與許多朝臣有書信聯系,他的筆跡及行書方式再熟悉不過了。

 名士風流的許靖已經風度無存,渾身顫抖,幾乎站立不住。秦翊則直接跪倒在地,俯首做請罪狀。

 。

 看著朝堂上這一幕幕鬧劇,我微微搖頭,已經失去了繼續看下去的興趣————一群有心無膽的權欲之徒,還沒等廷尉府進行審訊,就已經開始了互咬。身為主首之一的許靖,甚至開始向大哥乞憐, 希望得到寬恕。

 論起朝堂之爭,許靖之流恐怕連諸葛亮一成的本事都沒有。諸葛亮的應對之策隻進行到了一半,就已經把魑魅魍魎逼迫得原形畢露。

 這時,仍然在苦撐的劉助突然發難,大聲呵斥大哥把持朝政,欲行篡立,甚至連曹操都不如。

 居然又落在了諸葛亮的算計中。我略帶憐憫地看了看劉助。

 不提曹操還罷,一提曹操,只能是將自己陷得更深。

 。。。。。。。。。。。。。。。。。。。。。。。。。。。

 友情推薦:起點三國書籍風雲再起,且看江東孫策如何翻雲覆雨!敬請關注凝楓用心之作《孫策》,書號157942,這裡推翻歷史和演義,孫策、郭嘉、龐統、周瑜、趙雲、魏延等人組合在一起,看他們如何縱橫三國、調戲諸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