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帝女商情》第152章 此話怎講
野叟雜談(吳濤)·2015-12-0515:30

秦王朝覆滅以後,天下並沒有太平,圍繞勝利的果實,展開了新一輪的戰爭。這次戰爭的主角分別是劉邦和項羽。首先由劉邦發起攻擊,趁著項羽在山東平定動亂的時候,劉邦偷襲項羽的老巢彭城。在奪取了彭城以後,劉邦以為萬事大吉,整日裡花天酒地。項羽及時回軍,把劉邦殺了個落花流水,數十萬人潰不成軍,泗水為之不流!

劉邦慌亂之中,抱頭鼠竄!老爹和老婆都被項羽給俘虜了,劉邦也顧不了那麽多了。劉邦逃跑的時候,車上還拉著他的一雙兒女,就是後來的漢惠帝和魯元公主。劉邦嫌這倆孩子在車上跑不快,一腳一個,把兩個孩子蹬到車下。趕車的夏侯嬰看不過去了,有你這樣當爹的沒有?夏侯嬰停下車來,把倆孩子又抱到車上。劉邦不會駕車,氣得跳著腳罵,也沒有辦法。由此可見劉邦逃跑時的狼狽樣!

逃著逃著,後面的追兵真的就跟上來了!劉邦一看,來將還真認識,原來是丁固,此人是薛縣人。沛縣和薛縣相距不過數十公裡,兩個人說來還算是半個老鄉。劉邦就對丁固說道:“好不容易你我兩位英雄見面,怎麽能一見面就非要鬥個你死我活呢?”劉邦緩了一口氣說道:“丁將軍,您想項羽一定能奪取天下?縱然我死,我後方開還是有數十萬將士呢,他們未必善罷甘休。如今,您不如放我一馬,萬一將來我能成大事,肯定不會忘記您!”

丁固想了想,“今天我的斬獲已經不少,足以請賞了。真的把劉三給他抓回去,項王會不會兔死狗烹呢?算了,就把劉三給放了,全當是給自己買個雙保險吧,萬一他能成事,自己對他也算是有救命之恩。”

沉吟間,丁固就放慢了追趕的腳步。劉邦得以脫此一劫!

經過了四年的征戰,終於分出了勝負,項羽自殺,劉邦稱帝。一聽到劉邦稱帝的消息,丁固立即跑到劉邦的軍中。丁固滿心歡喜地以為,自己好賴不濟也要被封個侯爵。沒想到,見到劉邦以後,已經成為大漢皇帝的劉邦,翻臉不認人!

聞聽丁固到來,劉邦立即下令把丁固抓起來。接著劉邦下令,讓人綁著丁公在自己軍中示眾,告訴大家,“這個人作為項王的將領,不忠於職守,私自放走敵人。導致項王最終失敗的,就是此人!”最後,丁固被殺!

劉邦何以會如此忘恩負義?劉邦的忘恩負義在帝王中是出了名的,功臣宿將幾乎都沒有好結果。但是,如此處置丁固,並不是簡單地忘恩負義而已。此時的劉邦,身份已經與往日不同,作為大漢皇帝的劉邦,需要臣民對自己絕對效忠。如果自己報答丁固,這就是在赤裸裸地獎勵不忠不義,對於這種腳踩兩隻船的人,必須嚴懲,以儆效尤。劉邦在殺丁固的時候下令道:“使後世為人臣無效丁公者!”

明朝末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起兵反明。努爾哈赤的勢力不斷壯大,在山海關外逐漸打下一片天下。在這個過程中,不少漢人或者被俘,或者主動投降,加入了後金的陣營。這些人中,不少後來都立下了赫赫戰功。比如李永芳,明朝萬歷年間在撫順擔任遊擊一職。撫順城破,李永芳投降。他被認為是第一個投降的明朝官員。後來李永芳為大清朝的建立,立了大功。不僅跟隨努爾哈赤征討大明,還曾幫助皇太極攻打朝鮮。李永芳的後人一直在清朝為官,還被編入漢軍八旗,深受皇帝的重用。

其他祖大壽、洪承疇等人,或兵敗被俘而投降,

或主動歸順而投降,他們都成為清軍後來入關的急先鋒。比如孔有德,祖籍山東,自詡為孔子後裔。他原來是明朝將領,後來投降清朝以後被封為定南王。清軍入關以後,孔有德作戰勇猛,一路打到廣西。後來在桂林被南明將領李定國圍困,兵敗自殺。清朝皇帝對孔有德非常感激,不僅追諡為武壯,而且太后還把他的女兒收為養女。1644年,清軍入關以後,投降清朝的人就更多了。李自成兵敗以後,清軍幾乎沒費什麽力氣就奪取了北京城。北京城中原明朝的大小官員,都被清軍控制,其中不少人主動投降,在新朝之中繼續高官厚祿。清軍一路南下,陸續投降的明朝官員,數不勝數!

對於這些投降的官員,他們投降對於大清來說,當然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清軍南下途中不斷對明朝官員進行勸降。多爾袞在大軍未到之前,就先派人給史可法送去了勸降書。

清朝初年,內地雖然因為明末戰亂而元氣大傷,但是如果沒有這些投降清朝的明朝官員,清朝想在中原立足也並非易事。因而,投降清朝的這些明朝官吏,不少人都繼續安享榮華富貴,有些後來還位極人臣!比如馮銓,後來官至中和殿大學士!

轉眼間一百多年過去了,大清朝已經堅如磐石,乾隆爺文治武功如日中天,自以為千古一人。這個時候,乾隆爺又想起了明清交替時節的那些事。當初祖宗為了奪取天下,接受了明朝官員的投降,這些人還都受了封賞。萬一將來大清朝遇到危機的時候怎麽辦?越想越覺著可怕,進而對清初投降的官員,乾隆由怕而恨。不過這些人都已經死了百十年了,如何才能出自己胸中的一口惡氣呢?

我們中國是一個史學高度發達的國度, 歷朝歷代所留下的史籍汗牛充棟。歷代朝廷也都十分重視修史。修史,一方面是為了記錄文治武功,總結歷史經驗,修史還要承擔起蓋棺定論,評價人物的功能,就是所謂的“賢賢賤不肖”。

於是乾隆爺下令,修國史的時候,一定要修一部《貳臣傳》。所謂貳臣,就是先後出仕於兩朝的臣子,大節有虧,雖然對本朝有所貢獻,但是對於他們投降的行徑,不能不受到歷史的審判。

乾隆爺在詔書中說道:我們大清建國之初,為開創大一統之規模,對於降臣不得不加之錄用,以靖人心,以明順逆。但是現在事過之後,平心而論,這些降臣都是前明的官員,遇到困難不但不能為其皇帝分憂,反而貪圖富貴而投降,怎麽能稱之為完人呢?朕以為,這些大節有虧之人,不能因為他們生前建立功勳而原諒他們,也不能因為他們的後人還都在世而避諱。今後在國史之中立《貳臣傳》,將他們出仕兩朝的事跡如實記載。這些,都是朕秉承“大中至正之心,為萬世臣子植綱常”!

乾隆完全是和劉邦一個口氣,實質都是卸磨殺驢!

《野叟雜談》(yesouzatan)第107期——

野叟者,不誤正業的大學歷史老師,雖僻居荒野,但所講並非野史。

這裡沒有高頭講章,也沒有高深的論著。有的只是對歷史的點滴采擷,對文化的一點感悟。

或高雅,或通俗,或八卦。但總會有趣,總是力圖呈現出歷史豐富的本來面目。

野叟雜談(gh_c7f0398af067)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