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第1489章 要講策略
臨安皇宮後殿的氣氛有些沉悶,在座的除了趙昺,還有陸秀夫、文天祥和王應麟,及兵部尚書陳任翁、樞密院副使韓振列席。這次會議應該算是特別會議,專門商討‘閬中事件’的應對之策。

 此時兩份文卷在幾個人手中傳閱,一份是川蜀製置使劉師勇及第十軍都統張達兩人關於閬中事件始末的聯名上書和一份來自蒙元方面的所謂‘捷報’。而在趙昺手中還有一封來自事務局川蜀站的報告,這份報告是在‘閬中事件’發生的次日第一時間就通過自有渠道傳回了臨安,比之蒙元朝廷獲悉還要快上兩日。

 來自現代的趙昺同樣清楚通訊的重要性,他在收復江南後就利用蒙元方面設置的完備驛站系統重建了自己的消息傳遞網絡。同理,每收復一地最先恢復的就是驛站系統,以便朝廷能夠在獲知後盡快做出反應。以致軍中皆言,最快的船和最好的馬都不在軍中,而是歸驛傳系統所有,可驛站就是皇帝家的產業。

 所以趙昺已經通過事務局方面最先了解到閬中事件的內容,但是探子們終歸不是軍事出身,對於戰鬥經過描述的有些含糊不清,但也足夠他對事件的性質做出判斷。而劉師勇兩人的上書則詳細描述了戰鬥的始末,更為專業,也便於判斷失利的原因。

 結合三份報告,可以看出事件的發生是件有預謀的,而主要原因則是來自於蒙元方面的內鬥和汪氏對利益的爭奪。因而起因絕非是汪惟孝所稱的是突發事件,也不是劉師勇所說的雙方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發生的遭遇戰,應該算是件政治事件。

 趙昺據此分析,還原了事件的本來面目。事件的起因應該是在雙方和議簽署後,汪氏不願意放棄既得利益,而與試圖獲得儲位的甘麻剌一方相勾結。闊闊真方面因為鐵穆耳長期滯留大宋,將此歸結於汪氏,從而栽贓陷害汪平昌,以此打壓汪氏,試圖逼迫其遵旨退出西川。

 至於這場戰鬥宋軍遭受了不小的損失,但也絕沒有蒙元方面捷報那麽誇張,反而是他們的損失要大的多。不過歷來戰爭都是這樣的,虛報戰功也是難以消除的頑疾。不過其中也有個規律,越是宣揚的大勝,其實往往背後就是慘敗;而彼方宣傳損失慘重,其實卻不一定有那麽大。

 不過趙昺也從這場戰鬥中看出戰鬥形勢的改變,而其中也有教訓。據張達報稱,此次與汪氏發生衝突的是第十軍三師二團,他們受命乘船溯江而上前往閬中地區接收。因為汪氏一直不肯遵守和議退兵,雙方時有衝突,因此各部都十分警惕,他們一邊遣人與汪氏方面聯絡,一邊在渡口構築了營壘。

 汪氏方面當然是拒絕退兵,理由自然是千千萬萬,於是宋軍派出先遣營向閬中城偵察前進,途中遇到敵兵正驅趕城外百姓向漢中方面前移。要知戰爭的起因雖然各有不同,但古代戰爭的目的皆是人口、土地和資源,而宋蒙間的協議是不準遷民,不得破壞耕地及生活、生產設施和房屋。

 先遣營見狀上前阻止敵軍驅民,而蒙元方面不但不停止,反而開始屠殺不肯走的百姓。宋軍與敵爆發了衝突,己方兵力佔優,但仍然保持了克制,雙方只是發生了打鬥,敵軍不敵撤退。但很快又有大批敵軍趕到,仍然試圖將百姓擄走。

 這時形勢反轉,敵軍兵力佔優。為首者稱城外百姓皆是汪氏家族的驅口,乃是私產,不在協議禁止之列。宋軍上前與其理論,他們不僅不聽,反而繼續屠殺百姓。宋軍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開槍製止,擊斃擊傷敵軍十數人,敵軍眼見不敵,裹挾著剩余的百姓退走。

 宋軍為搶回百姓,隨後展開追擊,當他們追擊數裡後,突然發現周圍高地上伏有至少兩個千人隊的敵軍,旗號乃是汪氏統領的軍隊。他們居高臨下俯瞰整個戰場,佔據了戰術優勢。宋軍領兵的指揮使作戰經驗還算豐富,知道一旦後撤就會遭敵的追殺,但他們所處的地方平坦無遮,只能面向敵軍排開橫隊列陣,與敵對峙。

 但是敵軍並沒有即刻發起進攻,而是以逸待勞,不斷的擊鼓鳴號進行騷擾,而宋軍只能在夏日午後原地備戰一連幾個小時,不免露出疲態。而這時敵軍發起了衝擊,而宋軍手中的槍炮當然也不是燒火棍,當他們推進到射程之內時,槍炮依次開火。

 汪氏將領還保持著身先士卒的傳統,結果各級將領竟然在第一輪射擊中紛紛殞命,上百名士兵也非死即傷。可是汪氏軍隊士氣高昂令他們很快穩住了態勢,並沒有潰退,他們硬是頂著宋軍的槍彈向前推進,並不斷發射弓箭攢射。

 但是在付出巨大的傷亡後,敵軍推進緩慢,而後他們改換了隊形,以縱隊形式用盾牌遮護向前攻擊。宋軍的火槍穿透力也只能在射穿盾牌後,擊斃或擊傷持盾者,也無法傷及後邊的人。而他們裝備的重武器也只有百子銃和迫擊炮,火力有限,難以對敵造成大規模殺傷。

 敵軍以這種不計傷亡的戰術,前赴後繼的向前推進,在兩軍相距不足二十步的時候,他們借著射擊產生的煙霧遮護,齊聲呐喊發起了最後的衝擊。宋軍士兵在打出最後一輪彈雨後也上刺刀與敵展開肉搏,但他們經過嚴格的拚刺訓練,在對戰中並不落下風,居然守住了戰線,卻也開始出現大的傷亡。

 不過宋軍領兵的指揮使這時發現敵軍隊形愈發密集,有援兵不斷的加入,判斷敵軍兵力肯定是數倍於己,若是在耗下去必會全軍覆沒。所以果斷下令炮班打出所有炮彈,士兵將攜帶的手雷全部拋出,借敵軍出現混亂的時機撤退。

 當然在敵眾我寡,且兩軍已經接觸的情況下全軍安然撤退已經不可能,指揮使親領一個都的士兵斷後,但是也只是堅持了不到兩刻鍾就被敵軍所淹沒。而他們用犧牲自己贏得的短暫時機,也讓其余各部得以成功突圍,其後在尋來的友軍接應下退回了營地。

 此戰宋軍陣亡指揮使以下軍兵二百余人,傷者過百,但他們也殲敵上千。看似總體上來說傷亡不大,可在北伐之後,一個營付出如此大的犧牲也是十分罕見,所以在川蜀各部中引起的反響也是很大,對趙昺來說也很震驚。

 劉師勇和張達在戰後總結中認為失敗的原因,主要是最近進展順利,各部產生了麻痹大意的思想,以致被敵引誘中伏。再就是他們過於低估了敵軍的戰鬥意志,在發現中伏後就應該積極準備交替撤退,並派人求援。而領兵的指揮使過於自信,以為敵軍兵力即便數倍於己,在付出大的傷亡後,就會潰散,是難以攻破他們的防線的。

 而另一方面的教訓是他們以為當前使用的戰術尚有改進的余地,面對敵軍使用減少被彈面積的隊形時,可以放棄輪射,而采用全營同時射擊給敵於最大的殺傷。此外也要注意敵軍戰術的改變,敵軍還會設法誘使我軍過早的開槍,然後利用射擊間隙發動進攻。另外他們在遭到我軍齊射時,除了采用隊形變化外,有的敵軍已經有意識的俯下身子,在射擊完畢,火力弱下去之後才重新起身……

 “陛下,臣以為蒙元方面遲遲不肯執行和議,還挑起事端,給我軍造成重大的傷亡,必須要予以回擊!”王應麟看罷戰報後,首先言道。

 “嗯,王相所言不錯。”陸秀夫點頭道,“此事性質十分惡劣,若是我們不做出有力的回擊,只怕蒙元方面會更加變本加厲。”

 “臣也同意要對蒙元實施懲戒,讓他們盡快履行和議,退出西川!”文天祥也表態道。

 “不錯, 我們不能放任蒙元肆意妄為,但是如何懲罰,程度如何把握,又要達到什麽效果,還需仔細商議!”對於三位重臣強硬的態度,趙昺還是十分滿意的,起碼表明接連的勝利,已經讓他們有了可以戰勝蒙元的信息,他沉吟片刻道。

 “臣以為我朝剛剛轉入休養生息,不利於再發動大規模得戰爭,而是以在局部發動攻擊與敵懲戒為上!”陸秀夫言道。

 “陸相所言正是,我軍可以發動一場有限度的戰爭,既能對蒙元表明我朝的態度,又不影響我朝當下即行政策。且可以采用緩開榷場、懲辦禍首及賠償損失等向蒙元方面施加壓力!”文天祥言道。

 “王相以為呢?”文天祥的話讓趙昺深感欣慰,過去其可以說是個直性子,敢想敢乾,缺乏策略。而經過主持川蜀戰事,已經成熟許多了,能夠換個角度考慮問題,聽進其他人的意見了。

 “臣以為此次事件罪在蒙元,我朝除了興兵問罪之外,還可以借此機會打擊蒙元方面對我朝向來強硬的一派勢力,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王應麟答道……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