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赤色黎明》第一百一十一章 作物大封鎖
  塵埃落定,一切都無法挽回。  時間就這樣進入到了181年初,當然還是農歷180年12月份。

  桂陽蒼梧民亂結束,楊璿提拔為渤海太守,從偏遠山區到繁榮的冀州,哪怕依然是太守而已是天壤之別。李煜也得了一個南中郎將的軍職,黃蓋家族為此付出了零陵的利益。

  好在黃氏在零陵本來沒有太多產業,同時由於他們的加入使得戰爭提前結束不說,各個投入了本錢的大世家也沒有損失什麽,至於小世家損失也就損失了。

  李煜擅自調兵的事情到底還是捅了出去,世家們直接彈劾,希望取消自治區,甚至把李煜抓拿歸案,態度非常堅定。只可惜這次李煜只出動了五百人,戰鬥結束就返回了自治區,甚至為當地解決了五萬難民的問題。

  劉宏當然以這個作為借口打發了那些官員,當然簡單的罰俸一年卻是無法避免。說起來扣除上次,李煜三年內將得不到俸祿。只是人家在自治區已經有商鋪,一個月的收入就頂得過三四個月的俸祿,不在乎那點小錢。

  同一個月,何貴妃成為何皇后,她的兄長何進被提拔為侍中。又過了兩天,王氏誕下一子,名曰劉協。生產當天消息傳出,雒陽全城同慶。

  只是還沒有過兩天,王氏就被毒殺,傳何氏嫉妒而為之。當時劉宏正在朝堂上,聞言頓時歇斯底裡起來,甚至要廢後。只是人已經死了再廢後有什麽意義?群臣勸諫下,劉宏這才‘打消’了廢後的念頭。

  與此同時,自治區裡面,

  隨著第一輪高產作物的豐收,大家已經意識到了這種作物的珍貴,也預料了些不想看到的事情,那就是糧食變得低賤。

  近兩年來,大漢不是天災就是人禍,很多的地方都需要用到糧食,以至於糧價走高。百姓自然是越來越吃不上飯,糧商卻是越來越高興了。官員們,尤其是所謂的清官們,他們主要依靠出售祿米來換取生活所需,是故糧食價格走高,對他們來說也是大有好處。

  但若是糧價走低呢?要知道,大漢可是以糧食作為俸祿的!若是糧食跌落到現在的十倍,甚至二十倍,那麽他們手裡的糧食,也就不值錢了!

  關鍵還是他們背後的糧商,若是糧食大豐收,他們要收糧食肯定容易。在別的百姓手裡收糧食很廉價,但為了照顧那些官員則不得不提升收購價格的話,那吃虧的還是他們。

  遠的不說,程昱已經提出,在自治區改祿米為五銖錢的概念。今年由於人口增加,所以糧食的豐收還沒有太大的感覺,最多是收支平衡。下一年高產作物的耕種面積肯定有所增加,到時候若繼續以祿米作為俸祿,那麽所有的官員都有可能會吃虧。

  在列出了詳細數據之後,就算是袁渙和陳瑀也意識到了這點。

  誠然,祿米只是整體俸祿裡面的一部分,每月還會有那麽點銀錢下發,不過卻也是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自治區,鎮長相當於別地的縣長,而李煜這個縣令則相當於其他地方的郡守。鎮長俸祿六百石,郡守俸祿一千石,大多以祿米結算的話……

  現階段還看不出什麽,但明年就難說了。今年的祿米還是朝廷負責支付,到了明年他們已經可以想象得到,自己得到的糧食裡面,高產作物肯定會佔據一部分份額。

  拒收?李煜就要推廣這些高產作物,關鍵是它們也的確是食物不假!說難聽點,官員又什麽資格拒絕食物?要知道以前發不出祿米的時候,

以小麥甚至是高粱當祿米的情況都有,難道玉米、番薯和馬鈴薯就不是糧食了?!  想要工資不貶值,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把祿米換成五銖錢了!在自治區這個地方,似乎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他們的工資不貶值……

  很顯然的,這個提案很快就得到了通過,李煜也同意了,明年也就是一個月後,將不再發放祿米,改為取一個糧價的平均值換算成五銖錢發放,以後可以按實際情況漲薪。

  與此同時袁渙就補充了句:“既然全面發放五銖錢,是否改為月俸?”

  大漢或者說很多朝代都是兩俸同軌,一方面按年發放糧食,一方面節日還會有額外的加薪,這些也會計算到俸祿裡面。到了唐朝以後,俸祿會改為雙軌制,也就是一方面按年發放俸祿,一方面也會按月發放一些銀錢。

  按照袁渙的意思,既然如今都是發錢了,那麽乾脆月發,順便也好計算節日加薪部分。李煜覺得這個提議很有道理,於是就決定自治區內的俸祿,改為按月發放!

  相關的文書自然是很快就傳達到了各鎮,有不少官員表示不理解,李煜也不得不親自向他們解釋。當然一個個太麻煩了,趁著年末都聚集到了桃源鎮,在解釋俸祿月發的緣由的同時,順便聚上一聚。

  在說明原因後,很多人恍然大悟,其實想想也是,如今大部分開墾出來的田地裡面,明年已經做好了大規模種植高產作物的準備,有三成以上的田地將種植三種高產作物。

  剩下四成種植水稻,甚至稻田養魚項目也會拉上議程。最後三成種植蔬菜或者經濟作物,主要還是以棉花為主,這玩意很多人第一次種,為此在正式種植以前,還要進行一定的種植培訓。還要把棉籽脫粒機等配套器械製作出來才行,否則手工脫粒效率太低了!

  棉籽還能榨棉籽油,直接食用的確不怎麽樣,不過用來點油燈,卻還是可以湊合。

  當然還有些土地要種植花生,哪怕是吳越之地肉食並不缺乏,不過這玩意不管是炒了下酒,還是榨油都很不錯,值得推廣!

  更別說大豆都少收成了一些,在隆冬季節連著外殼,撒點鹽煮上一些,有空就撥開下酒,也是蠻舒服的!不得不說,今年的天氣似乎比去年溫暖了一些,去年還有下雪,今年隻下了一場雪就沒有再下,只是下了冰雨。

  祖郎在入冬之後就喜歡往李煜家湊,平時他和祖茂住在一起,但要說親密,還是要算李煜這個老師。一年積攢下來的經驗,還有疑問,會趁著這個時候向恩師請教。

  不過李煜卻覺得這小子醉翁之意不在酒,沒看見他眼睛時不時朝著李伶那邊瞄去……

  關鍵是李伶似乎和他也有些小曖昧,兩個小屁孩的關系還不錯,只是想著自己認的妹子被這小子娶了去,不知道為什麽李煜居然會覺得有點不爽。

  或許是應了‘長兄為父’的說法,李煜此刻的心情和女兒即將出嫁時的父親一樣。

  大概就是:老子辛辛苦苦把女兒養大成人,居然被你這個不知道哪裡跳出來的毛頭小子娶走了!你小子何德何能,能娶走老子的女兒!

  也就是他會這樣,換做別人,甚至只要聯姻對象合適就會把女兒半賣半送嫁出去。比如蔡邕那老頭子就是這樣,也就不止一次錘李煜成親了。

  畢竟李煜不成親的話,這李文也沒辦法成親,蔡琰在李文府上也就住了幾個月了,這男女獨處一室的,傳出去不好聽啊!

  只是這黃道吉日又不是說有就有,突然有了說不定李煜又有事情需要忙。耽誤了幾個之後,李煜勉強選定了元宵之後的一個黃道吉日,沒什麽問題就把卞玲瓏給娶了吧!

  卻不想在年底最後兩天的時候,林銘那邊卻是找了上來。

  他過來找自己,一般只有兩種可能,要麽就是有好消息,要麽就是有壞消息。其實也差不多是這樣,李煜無奈,暗道:只希望是好消息就好!

  “世家全面抵製三種作物,甚至宣傳三種作物有毒!”到底是天不從人願,林銘在坐下客套了兩句之後,就把這個壞消息告訴了李煜。

  “雖然我知道他們會那麽做,但說有毒是幾個意思?”李煜不爽了。

  高產作物若是普及,唯一的結果就是糧食價格大跌。大漢礙於交通問題,俸祿都是年發,以祿米為主。若是糧食不值錢了,意味著很多人的俸祿都會貶值。

  想到自己以後的俸祿裡面,或許會出現一些玉米、番薯和馬鈴薯,只怕很多官員都抓狂了吧?而對於世家來說,尤其是大世家來說,糧食的貿易是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比如冀州甄氏、徐州糜氏、涼州鄒氏和吳郡顧氏,據說魯肅這個土豪也是糧商出身。

  糧食貶值了, 那麽世家們的收入也就下降了。比起先進的生產力,或者高產作物,低下的生產力和落後的種植技術,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利益,這就是農耕文明的副產品。

  佔據了天下最多土地的世家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糧食貶值的事實。只是高產作物就橫在他們的面前,留給他們的只有兩個選擇。

  要麽全面抵製,要麽從土地上面把目光轉移開來,朝著別的領域轉移。一個是做老做熟的產業,一個是從零開始的產業,傻子才不知道如何選擇。

  就如同明朝末期一樣,明明在兩廣JS一帶,玉米和番薯已經開始出現,但卻並沒有得到普及。人們還是在一個糧食吃緊的范圍裡面度日,世家根本不會去推廣這些作物,畢竟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

  當然,他們也擔心自治區和朝廷會推薦,於是想辦法抹黑,那就是三種作物有毒!

  他們用長了芽的馬鈴薯給狗吃,結果狗死了,他們就說馬鈴薯有毒;他們把大量的番薯給豬牛吃,結果後者拉稀了,他們說這番薯也有毒。至於玉米……既然前面兩種都有毒了,那麽肯定也是有毒的!必須是有毒的!

  這次不僅僅是大門閥發力,一二流的大世家也在發力,以至於長江以北幾乎是沒人敢種這三種作物,甚至這三種作物在這裡也賣不出去。長江以南吳越地區,不算禁止,也不鼓勵,反正沒有世家要種這個的意思,就算收購也是非常的廉價。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