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赤色黎明》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業新高度
  卞玲瓏懷孕,按照現代的說法,若她要繼續工作,完全可以繼續工作到產前,通過休產假來完成生育和坐月子。之後更是有一年的哺乳期,可以提前兩小時下班。  不過這是東漢,卞玲瓏也只是一個傳統的女人。得知自己已經懷孕的事實,她也在猶豫要不要繼續工作。她現在隻想在家裡,好好當一個賢內助,然後好好養胎。

  本來李煜打算樹立新女人形象,作為逐漸解放婦女對方一種嘗試。不過難道就因為這樣,就能忤逆卞玲瓏的想法,強迫她繼續上班?這樣已經不算愛情了,李煜覺得自己不能那麽自私。

  誠然,要說也能說卞玲瓏這是受到封建余毒的殘害,所以缺乏獨立自主的意識。不過此刻在李煜看來,卞玲瓏沒有什麽自卑的想法,她只是想要安安穩穩當個母親而已。

  沒有誰規定過,婦女解放就必須是先進的,它只是代表一部分婦女打算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象征。這個自然是可以有,但也沒辦法全盤否定婦女的弱勢地位。至少絕大多數的婦女,本身就有依附強大男人需要,這是潛意識和生理的需要,和思想無關,和國界無關。

  強迫每個女人站起來,強迫她們必須要爭取更多的自由和權力,這已經是被害人思想,真的算得上是自由和皿煮?

  退一萬步說,女人的權力要提高到什麽程度才叫做自由平等?凌駕於男人頭上,回到母系社會才叫做自由平等的話……請允許李煜不敢苟同!

  最終,卞玲瓏還是回去繼續當起了家庭主婦。或許以後會出來工作,但此刻她隻想當一個被丈夫呵護的妻子。李煜同意了她的決定,只是讓家裡的傭人好好照顧她。

  如此一來,李煜和卞玲瓏能見面的時間就少了不少。以前大家一起加班一起工作,好歹可以朝夕相處,如今只有下班回去才能和她見上一面。有時候看著空蕩蕩的辦公室,難免覺得有點別扭。

  只是要讓他另外招募一個秘書,卻也未必有卞玲瓏那麽貼心。最後想了想,還是把歐陽行給轉正了,讓他成為自己的秘書,現在身邊待上一段時間。後者對這個安排也是非常滿意,哪怕他也知道,從今天開始,他的工作將更忙。

  李文等人自然也是送來了賀禮,尤其是李文,他到底是陵陽李氏的族人,家族有後可以說是最值得高興的事情。只可惜蔡琰年紀還小,李煜並不希望她太早當母親,這樣對身體和後續發育都非常不好。

  之前也和李文說過,後者也表示理解,雙方目前也是相敬如賓……卻也是苦了李文,蔡琰時不時就拿出詩詞歌賦,要麽就是彈上一段曲子給他品鑒,以至於李文也是苦不堪言。

  久而久之,這詩詞歌賦和音樂水平也是迅速提高,他本身也多了幾分以前沒有的儒雅。這讓李煜不由得感慨:果然文青女子還真不是什麽人都能娶的,自己只怕受不了這折騰!

  眼看到了春耕的時節,所有百姓又開始忙活著起來。

  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官府不僅提供全鐵的農具,而且還提供耕牛。耕牛是從更南方的山民那裡買來的水牛,不同於北方那種老黃牛。

  每一個承包了土地的百姓,只需要分期付款,就能獲得這些農具。全鐵的構件,前端更是鋼質結構,比以前那種木質結構的農具更好受力,挖起來自然也更加容易。

  更別說還有耕牛幫忙,也只需要分期付款就能夠獲得,甚至可以兩個人商量著分期付款。共同持有和養護,

這些官府都有明文規定,避免了一些財產糾紛的問題。這也多得了程昱這個法家人才,逐漸的把自治區的法律體系給完善了起來。  不同於土地公有製,李煜可不會設置什麽生產大隊,然後創造出工分和集體勞動制度。後者可以有,但絕對不是大鍋飯的那種。私有製是公有製的補充,李煜還是很認可的。

  土地是官府的,但是農具卻可以讓百姓自由買賣,包括耕牛。當然類似國營農場這種存在,或許可以提供農具,畢竟在這個前提下,所有在這裡工作的百姓,本身就是雇工。他們通過出賣勞動力,來獲得工資和一定程度的分紅,這必須要和個人承包土地區分開來。

  當然,這些李煜都還在摸索著進行,理論肯定是有,但如何把理論具現化,關鍵是如何結合東漢的實際進行改良,才是他需要操心的事情。

  已經成為桃源陳氏的陳家倒是買了不少農具,甚至買了三頭耕牛。畢竟他們也承包了一塊不小的農場,有三成打算種植高產作物,其他七成似乎是打算種子花生和棉花的樣子。

  整個自治區的農田已經統計了出來,並且已經規劃好今年的糧食田畝數量。這部分田地只能種植水稻或者高產作物,免得大家都種植經濟作物,使得糧食又開始漲價。

  “這樣的田壟可以了嗎?”稻田那邊,今年要采用新的技術,那就是稻田養魚,為此田地的四周要夯實,田壟要拔高,百姓以前從未嘗試過,難免需要經常詢問。

  “這樣就沒問題了,準備開始灌水!”李煜點了點頭,說真的他也只是根據資料來說,具體行不行很難說。按說資料都是前人總結出來的先進經驗,不過似乎也有地域性的說法。

  必須要做好今年沒有收成的準備,這是李煜的想法。為此至少有一半的稻田沒有采用這個技術,目的就是搞砸了,至少也不至於讓自治區缺乏糧食。

  魚苗是在長江那邊捕撈起來的,拜托了墨門的人專門去收購。雖然這些魚苗裡面或許也有寄生蟲,但可能性比湖水裡面的要低得多。以後只要煮熟了再吃,想來影響不大。

  李煜也拿了一些殺寄生蟲的藥物投放了進去,至於有沒有效果不得而知。

  對於很多百姓來說,在農田裡面養魚簡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很多人認為魚會吃掉莊稼,實際上比如草魚,往往會先選擇吃掉昆蟲後,才開始吃草。只要投放密度不是那麽誇張,那麽自然出現的昆蟲和雜草,一般已經滿足它們的需要。

  不過這些理論還沒有得到證實,誰也不知道東漢的草魚或者鯉魚,和現代的是否一致。

  養得好,不僅收獲水稻還能收獲一批魚;失敗至少也收集到了一些寶貴的資料,且本身對自治區的糧食產業並不構成重傷,所以李煜還是進行了嘗試。

  曲轅犁他還沒有弄出來,擔心被人惦記上,這玩意能提升耕種的效率,不僅是吳越地區,中原地區也能用得上。然而對於世家來說,落後的生產力和極低的糧食產量,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唯有這樣才能把糧食高價出售。

  作為低生產效率的直接受益人,其實地主並不希望改革農業,所有百姓都餓肚子才好!

  不管死了多少人,和他們無關,畢竟那是國家的事情,在官府的事情。他們只需要把土地租出去,然後定期收取地租就好!偶爾減免一點地租,甚至還能博取‘仁義’的美名,至於災荒或者別的什麽問題,就是官府,是朝廷的事情,和他們沒有半點關系。

  在封建時代,地主大抵是這樣姿態。明末就更不必說,明明番薯和玉米已經傳入,卻由於他們故意的封鎖,以至於沒辦法全國推廣,反而是讓滿清佔了便宜。所謂的康熙盛世,幾乎都是靠番薯和玉米什麽的堆出來的。

  “本來以為你的學識已經足夠龐雜了……”林銘到底是找到了李煜,實際上這只是例行匯報,工業區的研究方面有什麽進展,他就會過來找李煜匯報一下情況。

  “很驚訝嗎?”李煜知道他說的是什麽,沒有系統的話他的確做到不,畢竟他不是百科全書。不過如今,他卻是有了裝X的本錢。

  “的確很驚訝,你們家族到底是怎麽樣的存在?當然我不是說隴西李氏!”林銘非常嚴肅的問道。

  就算一個人的天賦再傑出,也不可能在二十年的時間裡,學會工業、農業和商業等一系列的技術。本來初步接觸的時候,他就發現李煜,似乎不是那種天賦比較好的存在。

  如此說來,到底是怎麽樣的教育,才能夠讓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掌握那麽多的技術?就算是一口氣填進去,能像現在這樣熟練應用,甚至能教導給別人?!

  這讓他對李煜身後的那個家族感到好奇,要麽就是李煜有什麽事情在瞞著他!

  不得不說,林銘的猜想的確很接近現實,只可惜缺乏證據支持的情況下,他也只能保持著懷疑的態度,卻沒辦法去證明什麽。系統可以在短距離進行空間傳輸,把物品傳輸出去,以至於幾次他想要追查那些黑科技的來源,都一無所獲。

  “隱居起來的人就還會很閑, 很閑了就要找事做,否則會瘋掉。兩百年下來,到底會發生怎麽樣的變化你可清楚?別的不說,回頭找那些曾經隱居過一段時間的長老們問問,他們在隱居的時間裡,到底研究了什麽,不就好了?”李煜看向林銘。

  “這也算是一個解釋……”林銘也不得不接受這個解釋。

  說來慚愧,墨門的機關術、武術和理論之所以能夠提升,其實也多虧了那埋頭鑽研的長老們的默默付出。沒有這種埋頭鑽研的付出,也沒有墨門如今的成就,他也只是撿便宜的存在。僅僅是學習墨門現有的技術和理論,已經幾乎是佔據了他所有的腦容量。

  也難怪墨門要分開成钜子和傳承者,若還要讓他花費時間,學習武技和暗殺技術的話,只怕就算有所成績,也肯定是泯然眾人,根本達不到今天這個成就。

  “其實也不要羨慕我,我不會任何武技,甚至騎馬都不會,和你一樣只能算是家族文化的傳承者,甚至有不少知識也只是囫圇背了下來,其實也沒有實踐過,也不知道在家那邊成功的例子,在這裡是否也會成功……”李煜也不由得感慨道,其實他能說自己作為一個現代的普通公民,根本不需要學習武技來自衛嗎?

  再說生活在一個熱武器時代的人,除了特種兵外,近戰能力已經弱化到了一個極致。傳統的武術都變成了舞術,沒有了劫富濟貧的‘俠士’,倒也是讓社會治安穩定了不少。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