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赤色黎明》第四十三章 荀采要出嫁
人人小說歡迎您的光臨,請記住本站地址:,手機閱讀,以便隨時閱讀小說《三國之赤色黎明》最新章節...

五萬人的編制就是這樣,李煜已經決定以後不再親自率軍出戰,是故沒有準備自己的部隊。趙風已經真正成為親衛隊,麾下裁撤為三百人,轉為武警編制。

他的地位不會因此降低,只會不斷提升。將士們出征在外,用生命賺取功勳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自治區不能沒有李煜,沒有李煜或許自治區就沒有了,至少沒有了自治區百姓能夠信服和膜拜的精神領袖。

趙風的職位,就顯得非常重要,外出作戰的將士沒了,那麽補充便是。但的李煜保護不了,那麽對自治區絕對是非常強大的打擊。故而就算趙風這三百人全部死光,都必須要保證李煜的安全,這是必須的。

也因為這個關系,就算是黃忠或者李文這類職位高,或者身份特殊的將領,對趙風也是非常敬重。對於趙風來說,他本來就是一個遊俠,沒有學習太多的兵法韜略,讓他統兵打仗那是害人,不過作為保鏢,他有一千種方法能保護好自己要保護的對象。

親衛隊長這個職位,不得不說,非常合他的胃口。

徐庶本來按說也可以擔任校尉,不過他對參謀制度最近也是非常感興趣,於是提交調職申請,希望能夠進入參謀部學習幾年。對於這種好學的下屬,李煜自然是非常歡迎,於是批準了他的申請。

如此一來,卻是幫程昱分擔了不少的工作。畢竟後者如今已經是督郵,本職工作也不容忽視,沒有那麽多的精力去兼顧參謀部那邊。

軍隊的確有被打散重編的嫌疑,這樣無疑對軍隊的戰鬥力有很大的破壞。不過好在中高級軍官並沒有更換,這就能確保重新訓練的效率。對於中低級的軍官和士卒來說,有過在別的軍隊服役的經驗,可以讓他們更加了解對方的情況,以後配合起來也能更容易些。

目前而言,從184年到189年董卓入京這五年多的時間裡,吳越地區暫時不會有什麽戰亂需要頭痛。李煜需要頭痛的是,五年後是否會有一批人過了服役的時間。畢竟四年前就有不少三十歲的人,再過五年不少人已經四十歲,體能已經大幅度下降。

對於普通士卒,甚至伍長來說,若是到了四十歲還沒辦法升為什長,退伍是最好選擇。把這種體力和力氣跟不上別人的士卒和軍官拉上戰場,不僅是對他們生命的不負責任,更是對他們所在部隊的不負責任。

“仲德,你說規定二十歲以上的年輕人,都要進入軍營服兵役,並且要接受為期三年左右的軍事訓練,三年後根據成績,根據個人意願有限選拔為志願軍,你看怎麽樣?”李煜直接把程昱叫了過來,當然一起旁聽的還有袁渙、荀衍、歐陽行和徐庶。

“漢律規定,年二十三即入軍營服役。”程昱沒有直接回答,只是把漢律搬了出來。哪怕如今這個制度已經處於半廢棄的狀態,但卻好歹提供了法律依據。

“二十三歲太久,二十歲就好,在地方接受訓練三年,作為預備役。三年後根據表現轉為志願軍,進入軍隊服役。伍長以下志願軍,超過四十五歲退役,戰爭年間可延長到五十歲,如何?”李煜提議道。

“若志願軍報名人數不足如何?”徐庶很快就想到了一個問題。

“提高軍人待遇,提升軍屬待遇,加大宣傳力度。若這樣還不識抬舉的話,那麽就按照作訓成績,擇優強製錄取!”李煜想了想回道。

“財政開支會很大!”袁渙提醒了句。

“將來五年,自治區的軍隊財政預算要佔財政總收入的四成,再以後將會進一步提升。最高的時候,可能會達到五成,甚至是六成,大家要以這個作為基礎,製作好將來十年的預算,不要太樂觀,給我擠壓每一文銅錢!”李煜鄭重的說道。

“五年後,要打仗嗎?”程昱很快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保守估計是五年,或許是六年後,甚至是七年後,戰爭規模或許會逐漸提升。真正會到達哪個程度不得而知,但只能說是未雨綢繆吧!”李煜歎了口氣。

若是以前,歷史基本上還在自己認知的范圍內。董卓入京是在五年後,諸侯討董差不多就是在六年後進行。但如今卻讓他知道了,不少歷史上沒有的東西,比如劉宏在巴蜀安排了後路雲雲。

仔細查看這幾年的歷史,若沒有自己出現,若黃巾軍沒有出現那麽多的變故,若張修和馬相他們起義失敗,一切按照歷史進程來看的話。

劉宏的計劃不斷失敗,但是他又不能動用國庫去實施計劃,所以只能進一步斂財。世家顯然也意識到了他背後的小動作,所以不斷的勸諫,說是為了忠義為了大漢,但實際上若劉宏真的那麽做,那麽他的死亡說不定還要提前一兩年的時間。

打著祖宗家法,打著為國為民,打著什麽不與民爭利的口號,不斷削弱皇權,哪個朝代的臣子不都把這一手玩溜了?何謂民?到頭來百姓的利益依然是得不到維護,真正在背後吃飽吃肥的還是各地的世家而已……

如今自治區每年提供的稅收可不少,這也刺激到了各地州郡的稅收,居然也有小幅度的‘提高’。國庫充裕,關鍵還是內帑充裕,劉宏的日子應該比歷史上的好過了不少。

關鍵巴郡已經完全被張修和馬相他們經營成了大後方,前段時間朝廷派了盧植過去討伐,結果三萬人在山林裡面被伏擊,損失殆盡。是否會進一步組建軍隊,還要看劉宏的心情。盧植也因此被革職,沒有下牢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劉宏也的確狠辣,為了打擊盧植,把三萬多士卒給填了進去。不考慮那些世家出身的軍官,三萬條生命就為了政治鬥爭犧牲,什麽名將什麽謀主,和政客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既然是以戰爭作為背景,那麽別說全員兵役制度,就算全部年輕人,甚至十六歲的少年加入軍隊裡面,都很合理。就兵源而言,自治區的百姓受教育程度更高,體質更高,更懂得服從和刻苦。以前都說丹楊兵戰鬥勇猛,但要做最合格的兵源,只怕還要數自治區。

自治區目前有人口二百七十萬,這是經過初步統計後的結果。不考慮武夷山一帶的生番,符合規定的年輕人大概有五十萬左右,就算是按照預備役的方法來訓練,只怕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好在最關鍵的糧食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

沒有人會懷疑李煜的話,只能判斷為他知道了些不為人知的消息。

五年後又要打仗,關鍵看起來規模還會不小,袁渙和荀衍不免有點擔心,李煜是不是打算造反,就算不是也不值得高興,上次他如此重視軍隊建設,結果不多時黃巾作亂就爆發了。而如今看起來,下一次的戰爭,其規模只怕還要在黃巾作亂之上!

大漢江山還能得到安寧嗎?大漢的傳承還能得到存續嗎?兩人不免有點迷茫起來!

“說起來,舍妹荀采,即日將大婚,還請大人賞臉!”即將離開的時候,荀衍突然想起了什麽,直接來到李煜面前,遞了一張請帖過去。

“陳韜要當新郎官了?”看了看新郎的名字,李煜不免帶著調侃的語氣說道。

當初在潁陰,陳韜本來只是打算結束一場鬧劇,誰知道卻是把自己給搭了進去。荀采首先是來到了自治區,在這裡玩了幾個月,也曾經加入過墨家學會進行學習和討論。

這幾個月下來,她對自治區開始有了更多的興趣,不打算回去了。和自治區比起來,潁川那邊雖然學風也是非常濃厚,但學習熱情比不上這裡。關鍵那裡學習都是世家或者少數寒門子弟,這裡卻是自下而上,哪怕是普通百姓都能接受啟蒙。

留下來需要有一個借口,本來荀采打算應征當一個秘書,據說女秘書是李煜發明的。奈何新任的幾個縣令,卻是遮遮掩掩,請的都是男秘書,頓時就讓她鬱悶了很久。

這不剛好陳韜忙完了手頭上的軍務,想起似乎家裡還有個客人需要招待……

結果到底是為什麽,兩人居然打算成親了這點……李煜說真的這一個多月下來幾乎就沒有關心過。又不是明朝的錦衣衛,誰關心下屬的隱私問題。到底是酒後亂.性,還是酒後被逆推誰管他!咳……李煜表示真的沒有覬覦下屬的隱私,只是那件事鬧得有點大……

“安邦允文允武, 才華出眾卻也是難得的英才。本來家父打算在背後推動一番,讓他能夠入京為議郎,只可惜他並不肯離開自治區,卻是甚為可惜。

昔日家父和家叔,與陳太尉也算有舊,兩家關系也還可以。事已至此,放任一下去不管對安邦還是對舍妹都不好,經家父同意,允許二人成親。”荀衍也是頗為不好意思。

果然陳韜是被逆推的麽?李煜不免八卦起來……若是如此,荀氏女倒是真性情中人!

話說你荀氏什麽意思,還打算在背後挖我的人?李煜不免有點不爽,對荀氏的戒備又升了一級。不過想想也是正常,自治區官職再高也是地方官,尤其還是吳越這種蠻荒之地。

兩人成親之後,陳韜也是荀氏的女婿,誰不想讓他能更進一步,這樣荀氏也有面子。要說只能說,誰讓陳韜背後的陳家,和自己已經徹底掛鉤。

荀衍更不知道都是,陳韜更是李煜的虔誠者,且已經加入了墨門內門。對他的忠誠,李煜並不懷疑。

“說起來令兄荀悅是否會南下?”李煜好奇的問道。

荀悅雖然是潁川荀氏,但早年喪父,家裡的環境並不好,和郭嘉的情況差不多。雖然都是世家子弟,但卻更接近平民百姓,這也使得他更關心百姓的情況。

在荀氏子弟裡面,荀悅是混得最不好的,甚至不少思想和當時也是格格不入。不過很巧合的是,和墨門的思想有不少相似之處,李煜對他的興趣可以說比荀彧和荀攸還大!

關鍵是,若荀氏真的有可為他所用之人,那必然是荀悅無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