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赤色黎明》第一百六十八章 和平的演變
  想當年,呂布的起家,似乎也是依靠暴力革命,對吧?

  打土豪分田地,這個的確是非常快,但是失去了世家階級的鎮壓,百姓在獲得啟蒙後迅速上位。他們大部分人根本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不通禮儀的同時,也根本不懂得為國為民的大義,更多是不過是私欲罷了!

  認為好的就讚成,認為侵害到自己利益的就想方設法去破壞!關鍵是他們本來就一無所未有,所以根本不需要有任何的顧慮!

  世家和百姓的不同就是這裡,家族越大顧慮越大,百姓則根本不需要顧慮什麽。

  就如同《隋唐演義》裡面就有句‘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在電視劇《水滸》裡面,那些所謂的梁山好漢,豁出去的時候何嘗不會說句‘頭砍下來碗大的疤’。

  說到底就是豁出去了,反正已經沒什麽好失去了,根本沒什麽好顧慮的。

  為何李煜要容許世家的存在,一則給了百姓一個參照的對象,讓他們什麽叫做高等社會,免得暴發戶氣質暴露無遺;二則也是借助世家的力量,來製衡來自民間的力量。

  呂布這邊只有純粹的民間力量,新的世家根本沒有形成,甚至就算有條件形成世家,不少身居高位的存在,也不敢和親戚們有太多的接觸,免得被當成世家給逮捕。

  徐州軍政府裡面沒有世家,幾乎所有的世家都被消滅,最後甚至擴大到只要有大量的族人聚集到一起,都會被認為的世家的萌芽。若非陳斯極力控制打擊力度,說不得軍政府裡面的社會關系,會變得非常的單一,甚至親戚見面都得如同陌生人一樣。

  祖祠不敢建立,祖墳也不敢建立,對於華夏民族來說,這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這個誰知道?大部分的百姓只知道,這種政權太不人道,而且太不自由了!

  世家的本質就是家族,人類只要繁衍就會有世家的出現,這是無可避免的結果!

  軍政府的高壓,對民生和經濟的不重視已經使得不少百姓有了怨言。他們可不同於以前麻木不仁,就算心有怨言,也只會乖乖承受,直至承受不下去才會造反。

  已經接受過啟蒙,甚至不少還進修過的百姓,開始組織起來進行遊行,號召軍政府停止軍事調動,全面發展民生和經濟。同時放棄對海軍的投入,減少科研和軍事的投入。

  不少明眼人看得出來,軍政府之所以沒錢,主要是其潛力還沒有徹底發掘出來。畢竟如今的民生和經濟,主要是依靠華夏共和國的支援。只要給徐州軍政府十年的時間發展,僅僅依靠與華夏共和國和大漢共和國接壤這個優勢,就能夠通過貿易,源源不斷獲取利潤。

  有了錢,自然可以投入到農業,和工業上面,科研經費和軍事經費,甚至教育和衛生經費都會寬裕起來。而如今的軍政府更像是一個賭徒,把絕多數的資源,甚至早期洗劫到的錢財,都投入到了軍事和科研上面,這樣的政府是不健康的!

  這次遊行背後完全沒有華夏共和國的影子,畢竟這種幫助別人強大起來的動作,怎麽可能回去做?哪怕或許會引發呂布的憎恨,只要有可能會讓對方重視起來,就不能隨便亂搞,這可以說是最基本的原則問題!

  這次行動完全是愛國者自發組織起來的,看得出來軍政府還是有不少擁護者的!

  這不奇怪,通過訴苦和打土豪分田地,他們這些原本受到壓迫的百姓,至少得到了屬於他們的田產,日子過得也好了不少,關鍵是社會地位也有所提升。

  如此有尊嚴的或者,這是以前他們不敢想的。到底是淳樸的百姓,知恩圖報,小富即安。他們本身沒有太大的野心,也不會去考慮上位的問題,只是出於對軍政府的感激,所以他們組織起來,希望呂布能夠看到他們的想法,然後好好重視這個問題。

  呂布會買帳嗎?實際上他不會,因為他覺得這個國家是他建立的,應該圍繞著他的意志進行轉動。民間的遊行的確是善意的,但這是挑戰他的威嚴!

  在這方面呂布和項羽很像,哪怕是正確是,只要是膽敢質疑他的決定,甚至傷害到他那微不足道的尊嚴,就容易暴走!

  完全失去理智的情況下,呂布做出最大的昏招,便是強行驅散遊行,並且逮捕發起人。類似的事情,在原本的歷史上他做得多了,陳宮在他麾下雖然受到重用,但呂布真要任性而為,他的話也不會有任何作用。

  一次次給呂布擦屁股,最終上演了白門樓的一幕,最終落得個陪著呂布殉葬的下場。其實某種角度來說,陳宮何嘗不是一個剛愎自用的存在?!

  暴力的阻止遊行,根本沒辦法改變什麽,反而是徹底把原本的矛盾給徹底激發了出來。很多人都意識到呂布根本不會在意他們的看法,甚至反感他們有看法。於是謠言成為了事實,很多人都覺得,呂布根本是一個殘暴不仁的暴君,他曾經描述的所有美好的事情,都不過是一個虛無縹緲的謊言。

  根本沒有什麽平等,根本沒有什麽自由,所有人不過是呂布的玩物,受到他的支配!

  很多人不由得覺得,自己的脖子上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出現了一條看不見的枷鎖。這條枷鎖的那一頭,就拿在呂布的手中!他們根本不是人,就如同被飼養的家畜一般!

  這樣不對吧?這樣的政府明顯不對吧?這樣的世界顯然不對吧?!

  反感,強烈的反感!厭惡,強烈的厭惡!或許這樣的情緒隻發生在少數人的身上,但對於呂布的不滿卻是實際存在的!而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那麽多人,只需要少數人發起,那麽就很容易形成從眾效應!

  說真的,呂布的確很厲害,把軍隊幾乎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親近華夏共和國的軍官,幾乎沒有能夠登上高位。至於政府方面,他也在積極把忠誠於他的存在放在高位。

  問題來了,誰能保證誰是忠誠的?幾句效忠的言語和誓言就能稱之為是忠臣了?李煜若是沒有系統的話,他也沒辦法判斷誰才是忠誠,誰才是隱藏在忠誠面具下的逆賊!

  或者說,對於政治家來說,誓言和承諾反而是最廉價的存在了吧?這幫家夥總能夠給自己找到一個很好的借口,比如‘良禽擇木而棲’或‘棄暗投明’什麽什麽的,太多了!

  高呼著‘正義’做著最不正義事情的人,便是政治家本身了!

  於是‘二次革命’的口號被提了出來,這次革命又被稱之為‘皿煮革命’。突然有人就這樣跳了出來,宣傳軍政府控制並且壓迫百姓,限制百姓的輿論和言論,甚至限制人們的自由,這樣的政權的不皿煮的,必須要推翻他。

  實際上這一切,暗中卻全部都是華夏共和國進行引導的結果。甚至在這種故意引導下,遊行事件鬧得全國皆知,二次革命的口號也是廣為流傳。

  總有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存在,或者打算通過出賣國家,來獲取更大好處的存在。這或許就是‘家國天下’思想的一種遺留,對於他們來說是本國人統治,或者外國人統治其實根本無所謂,只要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得到實際的利益,那麽就可以了!

  當然,這種情緒會隨著幾個外族人統治過這片大地,變得更加強烈。好在這個時代還沒有發生過這種事情,所以其實大多數人更希望的,是建立一個有著良好秩序和約束力的皿煮政府,而不是如今所謂的獨裁政府。

  只是誰也沒辦法否定的是,內戰和外戰的不同的概念,比如說把徐州軍政府賣給華夏共和國這點,其實大家並不排斥……實際上,李煜也正好的利用了這種心態。

  不過若非華夏共和國,已經向世人表現出了他的強大,只怕要做到這點還真不容易。

  隨著二次革命的號召出現,各地的百姓居然自發的組建起了革命軍。革命的概念是呂布第一次傳遞出來的,沒想到的是他自己也享受到了這個待遇!

  最初只是少數人,隨著羊群效應卻是有更多人加入了進來!各地都有親近華夏共和國的存在,甚至有不少政治家也想要把軍政府賣出一個好價錢!崩裂甚至四分五裂的軍政府是不值錢的,所以趁著它還完整,最好就快點把它給賣掉!

  沛郡郡守宣布沛郡政治獨.立,之後是廣陵郡郡守,最後這個宣言幾乎遍布了各地。尤其是青州和兗州地區,那裡的百姓對呂布一點好感都沒有。

  緊閉城門,向華夏共和國求援,甚至組建起了遊擊部隊,襲擊呂布軍的糧道。軍隊內部也發動了起義,超過二十萬大軍宣布脫離呂布控制,加入到革命軍之中。

  這些士卒大多都接受過陳斯他們的宣傳和啟蒙,同時也接受了他們潛移默化的宣傳。對於華夏共和國,有著更高的認可和親近。關鍵是他們更加明白,他們家人的好日子,其實根本不是呂布給的,而是華夏共和國的幫忙!

  到底要為誰效力,這基本上是一目了然了吧?強大的軍事和科研實力又如何?隨著民心渙散,一切都將一文不值。

  本來再過五年的話,或許演變的過程會更加順利,甚至都不需要出兵進行戰鬥。不過就算是這樣,也直接導致呂布在九江郡邊境,立刻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不知不覺間,他身邊的士卒只剩下三萬上下,這些都是最為親信的存在。其他地方估計也會有那麽幾萬大軍還能聽從他的命令,但卻進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而軍政府實際控制的地盤,也只剩下了九江郡當地,政府內部的官員是否和他一條心,也不得而知。

  “為什麽,會這樣?”呂布頹然的坐在壽春城的府衙裡面,整個人如同老了十歲。徐州直接獨立,他的家人肯定也落入了暴民之手,生死未卜。

  偌大的勢力驟然消失不見,在九江以外的那些屬下只怕也是凶多吉少!說難聽點,除了壽春周圍幾個縣,南部似乎都已經不聽他的命令!

  “很簡單,從一開始你對自己能力的評估就錯了!”楊浪出現在他的面前,緩緩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