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赤色黎明》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的波瀾起
  任何人都沒辦法拒絕權力的誘.惑,哪怕如今看來,誰都能意識到,劉辯比劉協更有能耐。但已經成為皇帝的劉協,不可能會放棄這個位置,他不肯,把他扶上位的門閥也不肯。

  於是他們就這樣對峙了起來,然後大漢共和國就花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直接把函谷關封死,看來除非他們把元氣恢復過來,否則的話西征不過是一句空話。

  呂布留給了大漢共和國一個爛攤子,整個青州和兗州東郡都已經糜爛,大量的百姓需要安置,當然也有大量的世家需要安置。於是返鄉團出現了,一大堆世家在其他門閥的支持下,回到了青州或者兗州,把這段時間的委屈,全部發泄到百姓身上。

  搶掠他們的財物,甚至是他們的女性親眷,不少參與暴動的百姓直接變成了奴隸,畢竟大漢共和國並不禁止蓄奴,當然表面上的稱呼叫做家丁或者佃戶什麽的。

  青州的百姓還沒有真正享受過解放帶來的好處,結果就立刻體會到了壞處,對呂布自然不會有任何感恩,只會更加痛恨。不過本身他們也在私下勾連,想著如何自我解脫。

  公孫瓚和劉備都有提升,連帶著他們麾下的部屬,甚至是親友都得到了提升。唯一可惜的是,劉備沒有幾個親友,勉強有一個出身寒門的好友簡雍,因為他本身的德行和身份,就算提升了,也不過是在兗州當了主簿,想要更進一步只怕不容易。

  好在昔日孔融的麾下,孫乾和國淵前來投靠,更有名士華歆前來投效,到底是把政治班子給解決了。

  袁閥也派了沮授過來擔任別部司馬,主要目的是分權,但不能否認的是,沮授的政治才華軍事才華,的確毋庸置疑。更有魏郡人審配前來投靠,感覺上劉備逐漸繼承了歷史上袁紹的那套班子。

  作為代價肯定是有的,劉備與袁閥聯姻,娶了袁隗的侄女,也算是袁紹和袁術他們的族妹,算是成了袁家的人。比起純粹投靠袁閥成為小弟,聯姻劉備自然是歡迎之至,反正對他來說,女人不過衣服而已。

  軍事方面劉備招募到了譙國譙縣人許褚,更有名為文稷的寒門武將入伍。劉備當然不知道文稷是誰,更不知道文稷的兒子文欽,還有第三代的文鴦卻都是一代比一代強。又有小將呂蒙入伍,在連同袁閥配給過來的一些武將,倒也是把武將班子也給弄了起來。

  唯一讓他鬱悶的是,在軍中有監軍。大漢共和國逐漸開始擴大對地方軍隊的掌控,最初首先是派遣監軍,最終目的當然做到軍政分離,換言之就是未來劉備要麽乖乖當兗州刺史,要麽就直接當鎮東將軍,不可能繼續兼職。不過現階段而言,當然不會告訴他們。

  監軍其實就是政委,主要的責任就是宣傳忠君愛國的思想,然後告訴他們軍餉是朝廷發放下來的,和劉備其實沒有什麽關系,說穿了就是讓劉備成為一個朝廷的武將,但至少不會讓他成為一個軍閥。

  監軍除了思想教育,解決軍隊的日常問題外,幾乎沒有別的權力,只有在將領造反的情況下,才能組織軍隊對這個將領進行逮捕。這是陽謀,所以劉備就算不情願也得接招。除非他現在就宣布脫離大漢共和國,建立屬於他的勢力,顯然那是作死,他也不傻。

  “所以說,郭嘉投靠了曹操?”這一切當然都通過情報系統匯報到李煜手中,得知他最看重的郭嘉居然投靠了曹操,他心裡真的有點痛,要知道他可是已經派人五次邀請。

  結果耐心邀請的他不鳥,反而主動投靠了曹操,這讓李煜如何能夠服氣?就算歷史上他的確投靠了曹操,但如今曹操不過是劉辯麾下的征西將軍,他卻是一個國家的元首,難道一個元首還比不上一個區區將軍不成?

  “元首勿惱,奉孝也有他的考慮。現在華夏共和國的軍事培訓制度已經非常完整,軍事參謀的培養,甚至是軍官的培養都在軍隊之中直接進行招生,不再對外招生。

  奉孝就算過來,也得從基層開始做起,就算再有才華,也需要數年時間才能逐漸爬上來。可元首麾下人才濟濟,他今年也不過剛剛及冠,就算能夠得到提拔,驟然上位,以後只怕也很難和同僚們相處。

  關鍵還是這些年,元首也好,屬下也罷,把共和國的軍事和參謀情況誇得太好了。奉孝年紀尚輕,難免有點想要比較比較的想法。對於他來說,成為元首的敵人,遠遠比成為屬下更有意思。

  元首只需要明白,這天下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那麽就可以了!”戲志才無奈,只能向李煜進行解釋。

  意思也很明確,郭嘉就是少年心性,想要和李煜比較比較誰更厲害。是完善的體系,還是一個強大的參謀更能主導一場戰爭的勝負。

  如果他贏了,那對於華夏共和國以後的參謀培訓工作,會有很大的影響;但若是輸了,也能證明共和國制度的優秀,關鍵是到時候他也不再年輕,甚至在戰場上已經打出了威名,再過來也不至於因為年輕被別人看不起。

  經過戲志才的一番解釋,一個倨傲不羈,就算明明知道敵人很強大,也打算討教討教的浪子形象,在李煜腦海之中浮現出來。他不得不佩服郭嘉的膽量,但也絕對會讓後悔自己今天做的這個決定。

  郭嘉的問題就這樣揭過,畢竟一個歷史人才而已,在如今華夏共和國有著完善的人才培養,還有後期強化培訓制度的大環境下,這樣的人才每年都會出現。

  不少寒門出身,甚至佃戶山民出身的百姓,只要他們得到了培訓,才華其實未必沒有郭嘉他們差,甚至說不得還能出現幾個關羽張飛一樣程度的存在,只能說時運不濟,在這個時代得不到任何表現的機會就已經早早失去,或者就這樣被埋沒。

  歷史人才的好處,就是他肯定是個人才,而且性格什麽的李煜根據歷史資料也能夠了解。比如說許攸,若是按照基本培訓,那麽他肯定是個人才,而且肯定能夠到高位。但是他本身貪婪,那麽就很容易出問題。

  等問題出來再解決不是不想,反正共和國同樣有著很完善的反.腐和監督機制。不過一個在高位的官員若是出現了問題,那麽造成的影響會牽扯到一系列的人物和利益。甚至若他們串聯勾結起來,那麽要彌補這個問題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手段。

  相比之下,知道許攸是什麽貨色,從而加強對他的監控,甚至安排他到合適的位置上,一則不浪費他的才華,以至於讓他在不合適的崗位上浪費太多的時間。二則也能避免出現重大的問題,這就是招攬歷史人物的好處。

  “有空給他寫封信,告訴他‘不要後悔’就好!”李煜歎了口,對戲志才說道。

  “唯!”戲志才笑了笑,欣然領命。

  事實上李煜最近也有這種感覺,在這十一年下來,他把華夏共和國各項制度逐漸完善之後,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制度已經逐漸完善。在這個基礎上,那些走野路子出身,哪怕空有一身武力的歷史武將,越來越不能適應他的要求。

  別說是那些武將,就算是那些歷史名人,只要沒有接受過共和國培養和考核的。只怕就算是諸葛亮過來,哪怕他很有才華,只怕也未必能夠得到重用。

  畢竟不管是思想,行為和執政模式,都帶著很濃厚的三國氣息,這個氣息會讓他們的選擇,甚至是執政措施受到很大的影響。東漢末年是糧本位的時代,是故對如何發展農業和輕工業,或許不少官員都懂,但如何提升本地的經濟,很多時候他們就是依靠市場的自然規律來進行解決,本身卻不會做什麽措施。

  諸葛亮執政的時候,主要也是農桑為主,創造的諸葛錦的確聞名天下,但實際上他也就是這樣而已,並未進行任何經濟方面的改革,所謂的經濟發展也是建立在農桑和輕工業方面。在這個基礎上,商人和工人,尤其是匠師的地位其實都沒有提高。

  以這個作為前提,那麽就算諸葛亮才華才好,除非他是在華夏共和國的培訓機構之中產生出來的人才,又或者經過後天學習並且能夠完全重塑三觀,否則只怕很難適應共和國的要求,然後直接從人才變成庸才,至少也要從頂級人才變成普通人才。

  如此說來,其實還真強求不得,從郭嘉開始,李煜也不再強求什麽歷史人物加入的麾下,也不會去故意征辟誰。有能力的自然脫穎而出,沒有能力不能適應社會的,自然就會被社會所淘汰,不管什麽時代都是這樣。

  “那我們說說下一步的事情好了!”李煜把戲志才叫過來,當然不可能僅僅是因為郭嘉的事情,後者怎麽說都是堂堂總參謀,怎麽可能在工作時間把他叫過來說這種私事?

  “如今根據最新的情報,武陵蠻,其實也就是常說是五溪蠻,連同桂陽和零陵的山民再次造反。劉辯到底還沒有完全收復荊州,哪怕王睿是他的人,當然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在劉辯派出的夏侯惇部的圍剿下,武陵蠻已經陷入困局,下一步說不定劉辯會全面征討和招撫地方蠻族,徹底漢化他們。但本質上,蜀漢和以前的大漢沒什麽區別,對這些山民同樣看不起,就算招撫並且漢化,地位也會比漢民要低得多。

  五溪蠻的蠻王,就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直接派出使者與我軍接洽,希望率領四郡二百余萬子民,全部投奔華夏共和國,甚至幫助我們奪取荊南四郡,卻不知道志才以為如何?”李煜把情報放在戲志才的面前。

  “元首已有決斷,我等只需要從命便是!”戲志才只是簡單看了看,便笑著回道。

  “別耍滑頭,有什麽說什麽!”李煜沒好氣的說道,什麽叫做已有決斷,且不說還要通過人大代表大會才能決定,隻說這甩鍋算幾個意思?還真當他自己是吃乾飯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