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球長》第四百九十八章 無屍骸
公務員是一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崗位。

 任何事情,一旦到底文牘階段,那麽就是巨細無遺輕松甩鍋,天然練就了“錯誤都是別人的,功勞都是自己的”的本事。

 其中最經典的故事案例,自然是某人的屢敗屢戰的勵志大戲了。

 從福州發出的公文,很快被送到了一艘返回北方運人的船上,而後在幾天內到達上海後,原本一次卑鄙的關押,變成了“震驚!福州胥吏惡意抓捕帝都商人,居然是為了……”

 “福州在哭泣,福建在哀嚎,中國在流淚,你不知道的……”

 這些報告,夾雜著平時就有的,許多商人抱怨福建乃至南方舊文人舊胥吏的控訴,也許只是要求一點好處費,請吃請喝什麽的。

 在以前這些都是很簡單的事情,就好像呼吸和喝水一樣正正經經,胥吏不收好處費,那還怎麽活啊。

 但是在帝都經受過人權洗禮,完全摒棄了老祖宗士農工商的良好傳統的人士,自然是起了大作用,傳統,傳統!

 只有傳統文化熏陶出來的中國人才是人嘛。

 總之,在添油加醋之下,福州已經成了中國商人的地獄,雖然江南各地因為起兵匡扶大明社稷天下的人太多,而對大商人沒人敢下手,而直接勒索小商人幾乎是家常便飯。

 雖然長老會盡可能的保護小商人,但礙於精力不足,幾乎做不到。

 在士農工商的旗號下,一位親王登基後,抹眼淚,然後宣布天朝艱苦,再苦我民一年,於是就收了最窮老百姓的稅,他們畢竟都是大戶豪強推舉出來的人物啊。

 在這種憤怒情緒下,哪怕南洋的事情千頭萬緒,長老會也調集了駐扎在高雄的幾艘戰船,開始前去福州。

 這樣事情就擴大化了。

 帝都以為福州出了大事了,而鄭氏卻對此非常畏懼,他們可從不認為,會有任何的官府,為卑賤的商人出氣殺人。

 害怕被斷掉福州這個全省核心,鄭家自然也關注起來。

 趙宇對此是完全不知情的。

 他能夠活著回來,是靠著鄭家說話,而回來後,之前被差役將自己和夥伴的錢財抄家一空,搬運回去。

 那胥吏將那些縫紉機和零件瓜分,卻是各自分潤。

 不過,這縫紉機的操作還是需要一點技巧的,因此那衙役,轉過頭就帶著刀槍上門,要求趙宇去做培訓。

 趙宇看著這些衙役,憤怒道:“你們無故關押我,還搶東西,現在還要我教你們如何用搶走我的東西!”

 “乾不乾吧,那印度洋大爺可不高興,聲稱要實行治外法權,對中國進行炮艦外交,外國人!洋大爺!你不怕嗎,分分鍾殺你全家都沒罪!你不過是個商人,怎麽敢和洋大爺對抗!”

 趙宇雖然憤怒,卻也只能在家養傷,同伴被他連累,卻是只能咬牙而做。

 去給搶劫了自己的衙役胥吏教導他們如何使用這些搶劫來的東西,雖然咬著牙,但是他們意思很明白,這年頭胥吏衙役弄死一個卑賤至極的商人,那是再簡單不過了。

 史愛民自從戰鬥結束,得到了幾百個殷第安俘虜後,也是時刻沒有休息,一邊是更多的移民越來越多的到來,好在這些移民的訓練更模式化,設備也增多,而其中素質也在提升,很快人口就越來越多。

 他也可以更多的照顧自家,除了幾十畝的土地外,其他的地養了幾匹後方送來的馬兒和其他牲口,預計幾年內,第一批西部牛仔就要誕生在這個世界上了。

 將分田的第一線任務交給了其他人,那些新到達的移民,在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後,將一塊塊田地丈量出來,然後標定記號,抽簽分地,最後得到了突然然後拚命工作。

 同時他們對聚居地進行重新選擇,既然確認附近似乎有土著部落,那麽保障移民安全,自然也很重要,這一切自然需要馬匹的幫助,在這個時代,人多好辦事,士氣高耕田也快,人們互相幫助,而且也可以充分的利用現有的工具,而對於水資源的利用自然也是各有主意。

 有些晚來的人,看到其他人佔據的是沿海的土地,自然有些懊惱,不過內陸的世界也很精彩,因為對土地的渴望,最終還是不斷的拓展土地,舉家開始搬遷,在終於將“吃”“喝”“睡”這幾個字交給殷第安俘虜後,工作終於告一段落了。

 這些移民所謂的搬家,實在是簡單極了,本來他們就沒多少財產,都是標準版的種子,口糧和工具,扛上便算是搬完家了,至於他們的房子,北美大陸什麽都缺,就是不缺木頭,而西海岸天然的溫暖,也使得過冬不太難。

 縝密的工分計算制度,使得新人老人之間配合的不錯,有手藝的人也開始逐漸發財,當然了,這年頭人人都會點手藝,用子彈去打獵,獲取肉食也成為了主流,甚至形成了一個簡單的子彈黑市,畢竟遠遠的萬裡之外運子彈過來也麻煩的很,而長老會其實不希望在勢力范圍外出現第二個軍火中心。

 他們隻想著只要他們有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地之後,日子總是能好起來的,每個人對於未來,都充滿了憧憬,同時又對長老會充滿了感激。

 特別是長老會控制北方以後,從來不恃強凌弱,後來雖然出了不少地主造反和恐怖襲擊的亂子,而那些地主各種傳播造謠長老會,也使當地的老百姓對長老會產生了誤會,但是後來,在長老會的經濟打壓下,北方地主的土地產出越來越不成正比,地越多越窮的怪圈逐漸加大。

 地主們不理解,為什麽帝都不搞科舉了,他們習慣性的養幾個秀才,教導自家後人考試,只要有個舉人,就可以開始兼並其他人,只要有個進士,那都是可以當場畫圈子把全縣土地霸佔的架勢啊。

 但是在這樣的經濟攻勢下,種地會賠本,遼東的廉價糧食,在財政補貼的砍刀下,幾乎把北方地主逼死了。要麽直接造反,要麽投靠帝都,要麽就如同喪家之犬一般的逃離此地,要麽就乾脆被長老會直接掃滅,使得這塊飽受創傷的地方還有深受其害的老百姓們,總算是長松了一口氣,過上了安穩的日子,即便是窮點,也比起以前天天提心吊膽的過日子,生怕生活被地主看中,要強多了。

 而且長老會承諾的都會做到,確確實實的開始將田地分給他們,這日子總算是都覺得有了盼頭。

 日子只要有盼頭,那就沒什麽過不去的了,老百姓們即便是再辛苦,再難以度日,但田裡的莊家越長越多,當地的局面也就安穩下來了。

 史愛民一邊騎著馬,一邊審視著兩旁的田地,這裡的田地只有極少數種上了麥子,大部分人還是種了比較容易成長的土豆和紅薯,但是大部分還都荒蕪著,從他們所經之地,已經可以看到有些地塊被插上了界標,顯然這些土地已經分配了下去,這裡不少的荒地都是生地,需要花時間深挖灌肥,只是新移民們要關心的事情太多了,加上還得防備遠方的土著,以至於大家都趨向於種一季自己維持生活的口糧就足夠,洽談的土地都荒蕪了下來,以後開牧場養牛養馬也好啊。

 史愛民下了馬,走到一處田地裡面,蹲下身看了看這裡的土質,他可是農民出身,閉著眼摸一摸那泥土就知道這土質如何,適合種什麽作物。

 “怎麽樣?這田地裡面的土還算是可以吧!”

 那新移民忙碌幾日,來不及歸攏出正經的田畝,就搶種了許多種子,此時捏著一撮土看了看,笑道:“這地簡直是太好了,這五十畝地一年下來,要是只打一季糧食的話,起碼養活個兩三十個人是沒問題的,要是一年能打兩季糧食的話,那就好了!”

 “這種子能適應這裡的天氣嗎。”

 移民一聽這個,便打開了話匣子,對史愛民說道:“這個呀!鎮長算是問對人了!咱們這兒要說種什麽的都有,各家自己打主意,主要還是種土豆多一點,地都是自己選好了,一起抽簽的,有的地不好澆水,土豆這東西耐旱,所以有保證一些!有些好田裡面,種水稻都沒問題,大米好吃不假,但是這東西呀!太用水!人手不足!所以,還是得多種小麥。這麥子,還是等到冬天前種的冬小麥好呀!產量大一些,一畝地能如果年景好的話,好地塊裡面一畝地能打四五百斤糧食,這以前可都是要拿去交租用的,只能留下點高粱米過日子!眼下好多地還荒著,好地塊裡面開春要趕緊耕出來,種上春小麥才行!

 不過我可還是有個主意,那就是可以留出一些地,趕到開春,就種下一些蕎麥,這東西好呀!蕎麥這東西長的快,熟的快,四月間就熟了,熟了之後春荒也就解決了,便能撐到夏天春小麥和高粱熟了,然後地塊騰出來,還能種上秋糧,比方說黃豆之類的東西,那樣的話,就可以養活更多的牲口……”

 移民如數家珍如數家珍一般的給史愛民說起了種田的事情,史愛民聽罷之後也是更加的安心,其實在他問移民之前,他自己也有一些想法,那就是那些俘虜專門吃什麽食物的問題。

 之所以史愛民會想起這件事,自然是之前那批俘虜如何處理的問題,那些俘虜大概有三百人,之前的那次突襲,由於打的很巧,真正殺的人不多,而這些土著可不傻。

 他們在被帶回來後,以驚人的速度學習著語言,很快就可以簡單的交流,而一些男子也把主意打在了他們身上,女土著大概有五六十人,基本上都很年輕,有的人就把主意打到了他們身上了。

 總之這些俘虜立即便被史愛民視作重要的人物,嚴令鎮子任何人不許騷擾虐待他們,並且安排一些女人保護,特別是那幾個看起來身份不一般的,更是被他送去棉被,以免被凍壞,每天他還專門過問過此事,專門修了房子讓他們住著,熱水供應也足。

 但是,另一個問題也暴露了。

 而對於史愛民來說,雖然他的培訓說不上好,但也被長老告知的,這些北美土著是不可能被奴役的。

 他們天性愛自由,對於別人要求他們乾活的行為很是抗拒,事實上,就是這個原因,導致了那些白人歷史上要去非洲運輸黑奴到美洲,原因和體力可沒有關系啊。

 根本原因還是印第安人所處的時代,雖然還處於部落時代,但已經很明顯有了國家化的預兆,歷史上和美軍打到最後一人的部落,基本上都是在某位雄才大略的酋長的指揮下作戰的。

 按照長老會的既定方針, 印第安人將作為幾千年前的遠親,殷商遺民遠赴海外的遺留人種,妥妥的華夏苗裔的自己人,而可以證明的是,這個族裔對於海外思想還是不排斥的,改造成自己的難度不大。

 當然了,目前移民點連養活自己都難,更別說改造他人了。

 好在按照公約,壯小夥勞動力每年都要聽從長官的命令,保衛自己的勝利果實,死去一人後,自然也開始更加的有向心力。

 而玉米和紅薯這兩種東西,本來就是美洲特產,都是比較耐旱好活的東西,很適合忙碌的移民種植,特別那些田地,許多人都是匆忙簡單規整一番就趕忙搶種,更適合種植這些東西。

 而且這兩種東西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畝產量高,玉米後世的時候畝產量可以達到一千多斤,而帝都來的優選種子本身就比美洲的好,但是產量也絕對不會低於這個時代大明朝常種的各種糧食作物,特別是它耐旱和不擇土壤的特性,不必深耕,便十分適合在這裡推廣種植,應該是一種非常難得的救災糧,而且吃起來口感也不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