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球長》第四百八十五章 亂戰江南
李定國在大西軍內部的權位是安西將軍,這個西字就說明了很受重視,雖然三十來歲的人,卻很有威望說話是管用的,在張獻忠偶爾互相給義子們互相摻沙子的情況下,哪怕是孫可望手下也是有他的部下的,當得知自己與後方失去聯絡後,李定國軍隊上上下下很是糾結。

 長老會派人給李定國送的勸降信當然不止一封,對於李定國來說,還是很有些感激的,本次他孤軍深入南明,就是因為背後不斷搗亂的帝都奸商,但同時,他又覺得,那些長老們做事情非常光棍又講道理,居然沒有任何氣憤的感覺。

 而且,如果依然對抗長老會,人家的兵只是去南洋打仗,又不是不回來,同時對於南方那地方,人少地多的情況也是很有了解,他在長江南岸,經常可以見到整船的移民,被鼓舞著鼓動著,前去海外尋找自己的生存機會,每個人幾百畝的土地,哪怕是他手下的老兵都動心了,目前僅有維持士氣的方式,就是海外之地見不到祖墳多麽淒涼。

 看著這些從本土跑掉的壯丁,沒有一家不是眼饞而無奈的,尤其是南明開始了自己的碎片化道路,也就是不斷分化成不同的軍閥,五位親王之間彼此攻擊,他們也都沒有料到,大家打的是一個主意,事實上這也是長老會有意無意造成的,不斷的騷擾下,他們忽然想到,也許只有躲在軍營裡,才能保證安全了吧。而大大小小的豪強,也開始紛紛自稱什麽將軍,更是加大的亂源,尤其是有些人的聖旨居然是真的。

 李定國看完了長老們給他的信,又看了看那份簡單的軍事地圖,哀歎了一聲,下令對於長江上的移民船不再監視,然後準備隨時放棄江陰,將主要戰場放在他最熟悉的陸地戰方面,同時開始聯絡五位親王。

 其實李定國很清楚,無論是福王、潞王、唐王、魯王、桂王,還是那十幾家自立的頭目,對於帝都軍(在感情上他們無法接受中央軍之類的稱呼)是毫無戰意可言,哪怕人家此時並無軍隊護從,只是一些做生意的人,卻也是絲毫不敢賴帳,反而是不斷的封官許願。

 他可是知道,小福王家的那個兒子,為了求著帝都方面擁立他為皇帝,灑出去不知道多少官位,哪怕是殺父之仇也不在乎,而其他的王也差不多,在他們看來,帝都沒有皇帝,只要接受自己當皇帝,那就什麽許諾都可以做。

 卻是眼下,包括他的江陰的部隊,雖然也可以湊出十萬當兵吃糧的漢子,但吃的就是帝都長老賣給他們的食鹽,都以裝備帝都武器自豪,哪怕整個長江並無帝都的軍艦,帝都旗號的運輸船也受到了最大的尊重,無人敢惹。

 這仗根本沒法打,即便是他強撐著要打,只怕士兵們的士氣也崩潰,可以說,只要長老會真派自己的戰船過來炮轟一陣,全城就很難鼓起勇氣作戰,這不是因為怯懦,而是實力差距太大,反抗也就是浪費時間啊。

 也絕對守不住,最終只是白白的撕破臉,落得一個兵敗的下場,與其這樣,他倒還不如明智一點,最重要的是,在形成了江西、直隸、揚州、安徽等集團後,大家雖然彼此明爭暗鬥,對於李定國這個造反派卻是不約而同的抵製,當然了,這抵製也是與拉攏一起來的。

 當然了,也不是沒有好消息,地主的逃亡使得李定國可以直接授予農民田地,可以說是不費一槍一彈,便進入到了江陰周邊地區,並且很快便將這個影響力對外進行輻射,而那些帶路黨也給力的很,雖然沒有大戰,但小規模的戰鬥中,李定國的精銳老兵還是給這些腐朽的江南人好好上了一課,而有了穩定的地盤和稅源,也就可以開始於帝都方面做生意,采購軍火了。

 李定國順便還將軍中的一些老弱裁撤掉,包括陝西老弟兄以及左夢庚家的人,讓其歸農乾活,在心底並不看好自己的目前面臨的情況,而他現在的情況是,敵人很弱,很菜,但就是那麽討厭的多。

 在這段時間,那個讓他恨的牙癢癢的北方工業公司各路的業務員,在江南各州府瘋狂活動,以剛好把你兜裡的錢搶走的價格,兜售各類武器,從鋒利的刀劍,到那些可怕的火器,只要肯給錢,帝都方面可以輕松的調配過來。

 而武裝起來的地主們,雖然那些家丁依然很菜很面,但卻也是武裝起來的家丁,而小股部隊的小衝突很快就讓李定國目瞪口呆,雖然依靠著精銳的士兵取得了勝利,但是這樣的勝利再來幾百次,他就可以變成光杆司令了。

 發生第一次衝突的原因很簡單,雖然江陰的糧食不缺,食鹽等物資充足,但是缺乏營養的他們對於副食品的需求是渴望的,而這次的衝突起因很簡單,佔據江陰的李定國軍,此時還有三萬余,環顧四周皆是敵人的情況下,他們的糧秣倒也可以保持一段時間,雖然想盡辦法,也不能滿足這些士兵吃飽飯之外吃點下飯的菜的欲望,於是在各地進行采買,從一開始就是在軍紀的刀尖上跳舞的過程。

 江南可沒什麽菜籃子工程,標準化養雞場,菜場。

 原本在朱元璋的規劃中,一個農民大概可以種植十幾畝的水澆地,然後搭配幾畝雖然不是很肥沃,但是可以種菜的地,這些地裡的菜,往往滿足自身之外,還可以賣給城市裡的人,補貼家用。

 但是朱元璋死後,這套制度立刻瓦解,對於儒生來說,凡是不允許他們貪汙腐敗的皇帝,都是暴君。

 朱元璋是徹徹底底的農民子弟,打下天下後,所做所為都對得起農民子弟這個頭銜。在朱元璋的治理下,社會生產力不僅得到了恢復,還得到了極大發展,朱元璋親自下令要進行全國大移民,要讓土地和人員的分配更合理,而且政府大力扶持農民開荒,開出來的土地都是自己的,政府還送耕牛等開荒器械,今天長老會的所謂宅地法,不過是因循舊製而已,作為農民的兒子,朱元璋深深的明白,一個農民要是能擁有一塊自己的土地,那該有多麽幸福。

 這對於政權的穩定也是多麽的重要。

 但是人亡政息,是非常正常的,對全國有利,對老百姓有利,不一定對掌權權力的儒生有利。

 朱元璋臨死前,進行過的土地和人口普查,普查的結果是明朝的耕地總數為800余萬頃,以他的手腕,這個數字應該不會錯漏太多。

 朱元璋死後,他的寶貝孫子朱允炆隻做了四年皇帝,就被他的叔叔朱棣趕下台了,可令朱元璋萬萬想不到的是,在朱棣上台後,也進行了一次全國土地普查,這次明朝的土地,從帳面上看竟然只有700萬頃了!土地,在當時的情況不能荒廢更不可能平白無故的減少,那這100萬頃消失的良田,自然是被那些貴族土豪吞並了,土地少了就意味著明朝的稅收也會跟著變少。

 一個朝代越是發展,寄生在這個國家身上的害蟲越是多,明朝有個規定,地方鄉紳和考中科舉的讀書人是不需要繳納賦稅的,原本是打著少許人才有的權力,但有了規矩,自然就會有鑽漏子的人,那些地方高官、豪強,為了鑽空子開始大量的兼並土地,還有人數越來越多的皇族子弟也加入了侵佔大軍,瘋狂的把利益據為己有,腐蝕帝國的根基,到了明朝中期,也就是正德年間,明朝耕地帳面上的數字只剩380萬頃了,連朱元璋時期的一半都沒有了。

 土地自然不可能真的消失,只不過是被侵佔了而已。

 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明朝的賦稅來源越來越少,而然為了維持帝國的運轉,朝廷只能加征農民的賦稅,而那些豪強卻不用出一毛錢,全部的擔子都壓在了農民身上,百姓的壓力越來越大。土地大量被吞並的現象,一直持續到萬歷年間,此時的張居正力排眾議,進行了清丈土地運動,對全國的土地進行重新清查,最後得出的數字是890萬頃,雖然其中還是有不少水分,肯定還有一部分土地沒有清查出來,取得這樣的成果,張居正已經很滿意了。但是在張居正去世後,朝廷裡之前被張居正打壓的勢力開始反撲,廢除了張居正的所有新政,結果明朝耕地帳面上的數字迅速下滑到了400萬。

 這樣的情況下,國家陷入了惡性循環,不斷失血的財政,只能把稅務要求壓在農民身上,而農民支撐不住,逃亡造反,使得更加嚴重,而越來越被削弱的國家機器,也進一步無法阻止土地被瘋狂侵佔。

 此時,江陰的土地大部分都集中在少數地主手裡,雖然他們不敢與李定國對抗,但是對於各種副食品的買賣,卻也是混亂的,而到了周邊州府,就更是拿錢也買不到東西的。

 李定國的軍紀沒問題,但帶著錢的士兵,到了一處地主的莊子,卻是根本買不到菜和雞蛋,癢癢然的,但過了一會,發現另外一夥人得意洋洋的拉著車離開,卻是滿滿當當的,這些西北漢子可沒有會吃虧的,直接動手,殺了幾十個嘴巴上利索,但手上很不利索的家丁,雙方頓時便鬧得是不可開交了起來。

 李定國得知消息後登時大怒,立即訓斥了這些士兵,但聽到了具體發生了什麽之後,也是歎息一聲。

 拉攏當地豪紳重要,但是不能寒了自己人的心,弄成外人比自己人還高貴,最後自己人寒心,外人更加囂張跋扈,如同舊時空某辦造成的問題那樣。

 此事發生之後,李定國軍是無不破口大罵,他們打下這城後,沒殺沒搶,可以說比朝廷的兵強吧,這些東西明明是花錢去買,讓自己用來和官軍打仗的,要知道,比起經過一個地方,就可以讓當地的經濟下挫的大明官軍,他們的軍紀已經是好到不可思議了。

 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之舉,而李定國本人卻對此事似乎束手無策,周邊的敵情太過複雜,時而四面皆敵,時而四面皆友,一些人甚至於同時向十幾家輸誠表示支持某人當皇帝,李定國知道,在這種亂戰的時刻,先出手未必是好選擇,特別是北方工業目前活動越來越頻繁了。

 幸好李定國為了顧全大局,召集部將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諸將曉以利害,總算是勸服了這些手下軍將們,令其彈壓住各自麾下的兵將,這才沒有在當地鬧出大亂子來。

 隨著一旦開打,怎麽停住的了,偏巧江陰附近,還都是野心勃勃的家夥,長老會幾年不動手,確實讓一些原本膽小的野心家成長起來,同時來自帝都的大規模武器銷售,固然掏空了他們的財富,但也讓一群烏合之眾看起來好像幾分正規軍。

 江陰的富庶,倒是大半建立在錫澄運河的繁榮上面。

 錫澄運河是一條連通無錫和江陰之間的運河,理論上,也是從太湖到長江的口岸,不知道多少人以此發財,要知道,那可是太湖,是這個時代最精華的土地!

 李定國雖然采取了開明政策,對於太湖出運河的商船並不為難,但是任誰看著這裡,都是眼紅的很,只需要在這裡收稅,就足以養活眾人,更別說長老們帶來的廉價食鹽,也使得大家輕松的很。

 江陰以西是常州府,以南是無錫,以東是常熟,而分別是唐王、潞王和魯王的小弟,而在各府之間,也各有兵馬拉著不知道誰給的聖旨,支持誰當皇帝。

 目前沒有大打起來,主要還是沒有分清楚主次,鬼知道自己動手打人,會不會下一刻被人包圍老家,比起被後世軍事小白嘲諷的日本戰國的“村長”戰爭,這個時代的地主們,也高明不了多少。

 李定國佔領江陰之後,算是第一次遭遇到了明軍頑強的抵抗,哦不,不能說頑強,而是耍賴式的試探與無賴式的賴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