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德意志雇傭兵之王》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塊平板玻璃
  羅梅尼是之前威尼斯賣給馬林的簽了終身合同的玻璃工匠,是馬林安排的玻璃溫室的主要負責人。

  之前,莫日根和巴特爾曾經帶來一批東方草藥的種子,吩咐羅梅尼修建玻璃溫室,培育這些種子。於是,羅梅尼就接下了這個任務。

  在特塞爾島上,羅梅尼修建了一個規模不大的玻璃溫室,用來培養莫日根和巴特爾帶來的各種草藥。

  後來這些培育成功的草藥,還在特塞爾島外面進行了試種,大部分都存活了下來。而且,其中最不起眼的臭蒿,還被馬林專門安排了一個莊園去種植。

  馬林可是很清楚的,那可是傳說中的青蒿啊,治療瘧疾的青蒿素的來源。所以,馬林佔領了東弗裡斯蘭,並定都奧裡希後,在城北養馬場邊上新建了一個莊園,專門用來種植青蒿。當然,其他草藥也都進行了種植。可以說,這個在養馬場邊上的莊園,成了草藥基地。

  不過,馬林最近突發奇想,還要種植香料和蔬菜。於是,羅梅尼就被從特塞爾島叫到了奧裡希,讓他再建一個玻璃溫室,試種生薑、胡椒等香料。另外,等到冬天的時候,馬林也能吃上新鮮的蔬菜。

  馬林的口味,這個年代的人差異很大。這個時代的歐洲人,特別重口,尤其是男性貴族,特別喜歡吃胡椒。烤肉要蘸胡椒粉,吃個麵包,都喜歡蘸點香料。好像不吃香料,不能顯擺他們的貴族身份似的。

  而且,男人們大多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蔬菜。這個難怪,因為,這個時代的歐洲人,蔬菜是生吃的。蔬菜生吃啥滋味?當然很不好了。所以,沒什麽人喜歡吃蔬菜。

  但馬林知道,吃蔬菜,有助於補充維生素,有利於健康。而且,蔬菜炒得好,也很好吃。尤其是冬季,當蔬菜缺乏的時候,成天吃肉,很是難受。這幾年冬天,馬林經常很想吃蔬菜……

  之前,因為要種植草藥,加上手裡食鹼不多,製造玻璃無法成規模。但現在不同,馬林從威尼斯買了很多碳酸鈉回來,多得用不完。於是,馬林打算開始打量製造玻璃產品,並多建造幾個玻璃溫室了。

  於是,羅梅尼帶著一群威尼斯玻璃匠,開始燒製玻璃,用來在奧裡希城北建造新的玻璃溫室。

  馬林沒事的時候,還特地去觀看他們燒製玻璃和修建溫室。但是,到了那兒後,馬林才發現,羅梅尼等人燒製的玻璃塊,有點小……

  小到啥程度呢?比巴掌大一些……

  至於為什麽這麽小?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羅梅尼等工匠,在製造玻璃片的時候,都是吹製的……

  是的,這些玻璃產品,都是工匠們吹製的。每個玻璃工匠,在玻璃液冷卻下來前,用一根特製的管子,以特殊技巧,吹製那些將要冷凝下來的玻璃液,吹製出他們想要的形狀……

  在這些能工巧匠的加工下,玻璃液被吹成了杯子、瓶子,或是其他藝術品的形狀……

  然而,平整的玻璃片是如此得小,在修建玻璃溫室時,一個玻璃溫室,都是由很多玻璃片拚湊而成的。所以,羅梅尼主持修建的玻璃溫室,框架是如此密集。然後,框架間的空隙是如此之小,正好安放巴掌大些的玻璃片……

  可是,因為框架密度太大,導致透光性大大降低了……

  馬林突然想起來,大塊玻璃生產技術,貌似是1688年才出現的,好像使用的是輥壓法。就是把將要冷卻的軟化的一團玻璃液,用金屬輥水平軋過,使之平整。

  雖然,最終金屬輥軋過的上表面會有些不平滑,但沒事,用砂紙打磨光亮就可以了。不像之前的吹製法,因為玻璃液冷卻快,根本沒有時間吹製出大塊的玻璃。

  因為輥壓法的出現,使得大塊玻璃不但能夠生產了,而且成本也低。畢竟,吹製玻璃是一門比較高深的手藝,一般人做不來。要是每塊玻璃都是大匠師吹製出來的,成本的確挺高的。而輥壓法只要普通的工匠就能輕松辦到,而且效率極高,自然成本就低了。

  馬林把輥壓法一提,立即引起了羅梅尼的極大興趣。於是,他們做了一個兩邊平行的凹槽,和一根光滑的銅棒。

  當玻璃液在坩堝裡熔化後,工匠們就會把玻璃液倒入另一個容器,等到液態的玻璃液開始漸漸變稠的時候,倒入凹槽裡。然後,銅棍擔在兩邊平齊的凹槽邊上,像石滾一樣輥壓過去,把凸出面壓下去。這樣,就形成了整個大塊的像平板一樣的大玻璃塊。

  接著,成型的大玻璃塊就會連著凹槽一起送進退火爐裡退火。退火完畢後,工匠把下面平整,上面稍微有些毛邊的大塊平板玻璃取出來,用砂紙進行打磨。這種砂紙,不是後世那種工業生產出來的砂紙,而是就是鯊魚皮。鯊魚皮本身就很粗糙,正好可以用來當做天然的砂紙……

  砂紙把上表面磨光後,一塊平板玻璃就誕生了。當然,因為工藝的原因, 有時候可能整塊玻璃出問題,但即使如此,大部分玻璃都是合格的,可以用來當門窗玻璃了。

  最關鍵的是,他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了。一個普通的工匠,就能快速地生產大塊的平板玻璃。不像之前,玻璃大小,純粹看玻璃工匠的肺活量。肺活量大的玻璃工匠,吹出的玻璃片大一點,肺活量小的,只能吹出巴掌大的玻璃片……

  有了大塊平板玻璃後,馬林農莊裡的玻璃溫室立即被修改了。原先的密集的玻璃框架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間隙很大的玻璃框架。這樣,玻璃片越大,框架越少,玻璃溫室的透光性就越好了……

  至於玻璃溫室內種植熱帶作物需要高溫,這個也很容易,天氣冷的時候,弄點煤球爐子在溫室裡燒水就可以了。熱水的水蒸氣,彌漫在整個溫室裡,完全可以提升溫度。就是白天的時候,為了更好的得到光照,需要派一些婦女,經常進去用抹布,擦拭玻璃溫室內側的玻璃面。因為,水蒸氣附著在玻璃內側,會造成模糊的現象,導致陽光照不進去。而晚上則不需要如此,玻璃糊就糊了,只要等第二天早上太陽升起時派幾個農奴婦女進來定時擦玻璃就行。

  雖然說,修建溫室成本挺高的。使用煤炭作為燃料,費用也不少。但是,還能高過把香料什麽的從遙遠的印度運過來?

  事實上,玻璃溫室種植香料作物,馬林只是略有興趣。而他對種植反季節蔬菜,滿足他的口腹之欲,更加感興趣一點……

  大塊平板玻璃,僅僅是因為馬林想吃反季節蔬菜,就這麽出現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