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德意志雇傭兵之王》第二百五十三章 碉堡和烽火台
  馬林並不清楚薩克森軍隊具體的進攻時間,雖然,他預估是在秋收後,但他也不敢確定。要是老奸巨猾的薩克森公爵突發奇想,提前發起進攻,馬林若是沒有防備,那就悲劇了。

  因此,馬林決定派出間諜,前往薩克森公國首都德累斯頓,偵查薩克森公國的動向。其實,這個工作非常簡單,不需要打入薩克森高層,只要觀察德累斯頓的日常生活就可以了。

  如果薩克森人打算發起攻擊,那麽,他們至少要聚集起一萬多大軍。而聚集起一萬多人,顯然不會悄無聲息。別的不說,光是糧食的調動,就會很頻繁。其他物資的準備,也會引發市場動蕩。

  所以,馬林打算讓科勒,從皮包公司一般的“北海商會”裡,派遣兩名糧食商人去德累斯頓打探消息,一旦德累斯頓糧食市場發現異常,就派人匯報情況。

  當然,這只是預警方式之一。另外,國土上的防守,也非常重要。薩克森大軍過境,顯然不會是來旅遊的。大軍所過之處,必然是雞飛狗跳。而且,中世紀的軍隊,有搶光百姓糧食的惡習。每次戰爭爆發後,因為糧食被搶光而死亡的百姓人數,遠遠超過被軍隊屠殺的人數。17世紀爆發的“三十年戰爭”,德意志死了幾百萬人。其中,超過半數是因為缺糧而死。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瘟疫致死。只有少部分,是無法無天的士兵們殺死的。

  馬林可以把大部分糧食都收進城裡,但是,總要給城外的莊園裡的人們留口吃的。但如果糧食分散在莊園裡,則容易被路過的薩克森軍隊搶光了。

  之前,馬林曾想過挖地窖。但是,後來,他想了起來,這個年代的士兵,絕對是搜刮財物的老手。老百姓們又不傻,家裡財物,肯定會埋藏。因此,為了搜刮到更多的財物,很多老手士兵,都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專業尋找暗格、地下室……越是老油條的士兵,越精通此行……

  因此,馬林決定,在全國范圍內,設立若乾個碉堡,既有防禦作用,也能保護和儲藏糧食。

  而且,這些碉堡,還有烽火台的作用……

  這個年代,沒有手機、沒有電話和電報。所以,對於敵人的行蹤,很難確定。但是,華夏古代的老祖宗們,聰明地發明了烽火台這種報警的機制。

  烽火台白天放狼煙,晚上點大火,用十分明顯的信號,傳遞給鄰近的烽火台。然後,一路接一路,直到傳遞到大後方的軍營和各個城鎮。

  一般而言,根據唐法,烽火台30裡一個,但都建在高山上,好讓遠處看得見。不過,東弗裡斯蘭到處是平原,最多有幾個小土坡。因此,烽火台間的距離,肯定不能設那麽遠。

  為此,馬林決定,每隔10公裡,設立一個碉堡。碉堡既是防禦工事和藏糧食的地方,碉堡頂樓,也可以用作烽火台,用於預警……

  這一招,馬林其實是和電影裡的鬼子們學的。當初,鬼子用大量的碉堡,封鎖根據地,並使得八路軍陷入了嚴重的困難,一度被壓迫得退往山區。甚至,連左大參謀長這樣的頂級手掌都不幸遇難。所以,這種手段,是非常厲害的。

  當然,馬林建碉堡,不是為了鎮壓老百姓,而是為了防備外敵。鬼子的碉堡,還是很值得學習的。因為,碉堡的防禦能力不錯。尤其是,在挖了護城河後,碉堡和外界的連接通道只有吊橋。這樣一來,敵軍若是想圍攻碉堡,先要把碉堡周圍的河道給克服了。這個難度,並不算小。

後世遊擊隊能夠快速攻下碉堡,是因為擁有爆破筒和炸藥包等攻堅利器。而且,那可是20世紀的炸藥包,都是無煙火藥,威力比黑色火藥大太多了。  就這個時代而言,修建一個碉堡的話,以冷兵器為主的薩克森軍隊,想要攻克一個堅固的、有護城河的碉堡,絕對要花費很長時間。

  而馬林修建碉堡的意圖,就是為了防備薩克森軍隊輕易搶到糧食,僅此而已。因為,只要給馬林足夠的時間,他完全可以帶領主力擊敗薩克森軍隊。所以,碉堡的作用,只不過是拖延時間而已。

  在馬林入主東弗裡斯蘭伯國之前,東弗裡斯蘭是一個近乎全民皆兵的國家。這是因為,東弗裡斯蘭比較窮,雇傭不起正規的雇傭兵。所以,瑟克斯納家族,隻好把主意打到了農奴身上。每當遇到戰爭,就會把農奴武裝起來,拉進城裡守城。

  不過,這些農奴充當的民兵,也就只能用來守城了。讓他們在野外和職業雇傭兵對陣,鐵定會輸。但用來守城,卻能夠依靠堅固的城牆,發揮作用。

  同樣地,若是薩克森軍隊來犯。那些來不及退入城市裡的民兵,完全可以躲進各自莊園裡的碉堡,對抗圍攻的薩克森軍隊。碉堡防護力強,完全可以支撐很久。而且,薩克森軍隊過來,也不是為了攻克碉堡的,而是為了擊敗馬林的。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的情況下,薩克森軍隊一般不會和幾個鄉村碉堡死磕,而是會選擇暫時放棄。畢竟,把軍隊留下來和幾個鄉村碉堡死磕,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而碉堡不但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地榆敵人的進攻,還可以施放狼煙(歐洲戰爭一般是發生在白天,所以放狼煙的可能性最大),想遠處的碉堡示警。然後,碉堡間通過接力,把警訊傳遞到奧裡希。這樣,馬林就有足夠的時間做出恰當的反應。等到敵人大軍殺到,自己這邊早就準備完畢了。

  原本,馬林是打算把碉堡建設成更大的塢堡的。不過,馬林想起來,華夏歷史上,不少豪強,利用塢堡對抗朝廷。所以,馬林最終決定,建設規模小很多的碉堡。碉堡很小,建設成本低,用時也不長。而且,因為規模小,當地方上發生叛亂時,不可能叛亂者全部退入碉堡這樣的小建築。而塢堡則不同,發生叛亂時,塢堡能容納的人很多,讓統治者應對起來很棘手。

  所以,建立碉堡,既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也能防備讓地方勢力利用起來,對抗馬林自己。畢竟,薩克森大軍是路過的,沒工夫理會碉堡。而馬林是統治者,卻是有足夠的時間圍困碉堡。因此,碉堡是很難用來對抗統治者的。即使一時有用,但最終肯定能被鎮壓掉。

  下定了決心後,馬林簽署命令,下令在全國各地建立碉堡兼烽火台,每隔十公裡建一個……

  事實上,東弗裡斯蘭伯國面積很小,只有3000多平方公裡。因此,總共加起來,馬林只需要建立幾十個碉堡。但是,對於外敵入侵的預警能力,卻是極大地提高了。碉堡+烽火台系統建立後,無論是那個敵國,想要達到偷襲東弗裡斯蘭的目的,都是不可能的了。

  就像上次馬林偷襲東弗裡斯蘭,要是東弗裡斯蘭當時有烽火台系統,埃姆登一放狼煙,奧裡希那邊半天內就會收到示警。不說他們能不能派兵救援埃姆登,起碼,不會被馬林擁擠詐開城門了。

  不但如此,有了碉堡,還能讓馬林加強對各地的掌控。每個碉堡只要派駐十幾個常備軍士兵,馬林就能徹底監控碉堡周圍的情況。如果哪個地方有反叛跡象,消息也能很快被馬林得知。

  總之,碉堡+烽火台系統的建立,使得東弗裡斯蘭的軍事安全程度,提高到了很高的水平。起碼,邊境一有風吹草動,警訊便能很快傳到奧裡希,讓馬林又足夠的時間做出反應,避免被人偷襲成功。同時,碉堡的存在,也可以使得馬林對鄉村地區的掌控,達到很高的程度。不管有什麽風吹草動,都能由派駐到各地碉堡的常備軍將士,傳達給自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