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德意志雇傭兵之王》第二百五十九章 造船廠的新船
  這天,馬林正在給傑弗裡送過來的各項文件簽字蓋章(西方不流行蓋章,隻流行簽字。但馬林前世習慣了蓋章,所以文件批閱,都是簽字+蓋章)。突然,一份文件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

  這份文件上說,特塞爾島特霍倫徹的造船廠,兩艘新船下水了……

  “特塞爾島的造船廠……”馬林陷入了回憶……

  說起來,這家造船廠建立了兩年多了。從1496年年底就開始籌建了,1497年年初就正式建廠。當初,造船廠是由幾名葡萄牙聘請來的造船大師和幾百名熟悉木工的農奴組成的。

  1497年當年,這個造船廠幾乎沒有造出一艘海船。在葡萄牙造船大師的指揮下,那些從沒造過船的農奴們,天天在那造小艇和小漁船,熟悉船舶結構和造船工藝……

  後來,馬林從威尼斯人那裡,換來了200名造船工匠。從1498年開始,這家造船廠正式開始製造海船了……

  但是,馬林要求他們製造的是16世紀後期英國人的蓋倫船型。而葡萄牙人隻熟悉卡拉克帆船和卡拉維爾帆船兩種型號。威尼斯工匠更悲催,只會製造適合地中海的槳帆船……至於那些農奴學徒工匠,就更不用說了,啥都不會……

  最後,三方合力之下,結果造出了兩艘“怪物”……

  好好的兩艘200噸級的船隻,糅合了卡拉克帆船、卡拉維爾帆船和威尼斯槳帆船三種船的特點。聽起來好像很全面,事實上就是個四不像……

  然後,因為設計不合理,和工藝不太過關(主要有幾百新手參與其中),導致船舶在海上航行的時候,竟然一跳一跳的。當然,這可不是飛剪船那種因為航速過快,在海上一跳一跳,而是純粹因為結構不合理,速度慢了也容易抖動和跳躍——這分明是兩側結構不對稱,加工工藝不過關,外加設計不合理……

  1498年全年,這個新的造船廠,就把時間都浪費在這兩艘“跳跳船”上了。這也導致,當馬林想要兩艘跑條頓騎士團國航線的商船時,不得不在呂貝克的造船廠訂購了兩艘柯克帆船。

  不過,造船廠也不是沒救了。這兩艘“跳跳船”造成功後,那幾百新手造船匠,總算也有了造大船的經驗了。

  至於那明顯不適合搞大航海的“跳跳船”,馬林最後把它們低價處理給了漁民,拿來在北海上打漁去了。

  “跳跳船”航行時不太穩,容易讓人暈船,但這對於漁民而言,並不算什麽。因為,他們的小船在遇到風浪時,比“跳跳船”顛簸得更厲害。起碼,跳跳船很大很穩,不容易被北海上的風浪刮翻船。而且,船大,也能拖更大的拖網,裝得下更多魚。

  1498年年底的時候,馬林派去條頓國做生意的兩艘船,除了帶回了不少錢,也帶回了不少東歐產的適合造船的橡木(風乾時間足夠長的)。於是,第二批兩艘船,再度在造船廠鋪下龍骨……

  到了1499年6月份的時候,兩艘新船終於下水了……

  根據上報的文件,這兩艘新船,按照馬林頒布的新度量衡,排水量都是250噸的樣子……

  “2個250……”馬林對於這個噸位,有些趕到無語。你弄個240噸或者260噸都行啊,幹嘛用250的……

  但是,新船下水後,完全克服了去年兩艘船一跳一跳的毛病,航行很是穩定。於是,造船廠就派人來報喜了……

  馬林非常感興趣,

連忙下達命令,讓那兩條船開到埃姆登港來,讓他親眼看看……  幾天后,馬林在埃姆登港,看到了這兩條“250”的新船……

  看到船後,馬林並沒有興奮的感覺,當然,也不失望……

  馬林一再強調,讓他們製造出英式的蓋倫船。甚至,他還把後世“憲法號”風帆戰艦的數據給他們作為參考。

  這個年代,卡拉克帆船、卡拉維爾帆船和柯克帆船,一般長寬比都在3比1左右。比如說哥倫布發現美洲的旗艦“聖瑪利亞號”,長度是23.66米,寬度是7.84米,長寬比很接近3比1。而達伽馬的旗艦“聖加布裡埃爾號”,長度為27米,寬為8.5米,長寬比也接近3比1。

  而馬林記憶中的“憲法號”,長度為62.2米,寬為13.6米,長寬比高達4.57比1,比這個時代的帆船“瘦”了許多。當然,也快了許多。要知道,“憲法號”的航速,可是能達到13節的。而這個時代的帆船,普遍在七八節左右,快船也不超過9節。

  當然,“憲法號”出現的時間比較晚,都是18世紀末了。那個時候,船隻設計理念也是偏向於更瘦、更快。到了19世紀中期,更是直接產生了在海上“飆車”的飛剪船,其長寬比直接達到了6比1以上,“瘦”得跟麻杆似的。但是,也因為太“瘦”了,導致飛剪船連火炮都不能安裝了。因為,這麽“瘦”的船,側舷上要是岸防火炮,火炮齊射時的反作用力,幾乎能把飛剪船給掀翻……

  馬林顯然是不想早飛剪船的,因為,飛剪船沒有任何防護能力,容易被海盜打劫。19世紀中後期的飛剪船之所以沒事,是因為大英帝國的戰艦那時遍布每個海域,到處追殺海盜船,導致航線安全性大大提高了。要是海盜橫行的17和18世紀,你弄飛剪船運輸試試看?什麽德雷克船長、基德船長、摩根船長……分分鍾派船隊在一些重要航線上把你攔下來,然後,把水手們都裝進麻袋裡扔下大海。至於財物,則搶個精光……

  所以,即使弄出飛剪船,那也是主要用來傳信的,不能用於運輸太貴重的財物。除非,這條航線上有足夠的戰艦巡航。不然,一旦船隻被人想辦法攔下來,就跟待宰的羔羊沒啥區別。

  當然,這要看什麽地方的。比如,像馬六甲海峽這樣的關隘似的水道,飛剪船就很容易被攔下來。在英吉利海峽或直布羅陀海峽這樣的地方,只要船只夠多,也能攔下飛剪船。但如果是在太平洋上,想攔截飛剪船,那就做夢了……

  出現在馬林眼前的兩條船,在馬林看來,並不是他想要的英式蓋倫船,而是西班牙式的蓋倫船……

  這艘船的長寬比大約在3.5比1的樣子,看來,設計師們還是沒有聽進馬林的話,把馬林當成了“不懂亂指揮”的外行領導者……

  不過,其船頭的艏樓倒是按照馬林的建議拆除了。但是,船尾的艉樓卻是保留了……

  馬林找來隨船而來的設計師一問,葡萄牙籍的老設計師卻是振振有詞——海戰需要,另外,船長也需要登上艉樓觀察海情……

  “尼瑪……”馬林氣得想罵人——還海戰需要,這分明還停留在接舷戰的老舊思路上啊……

  至於船長觀測問題,只要在船尾樓頂搭建一個瞭望塔似的高台就行了,根本沒必要建那麽寬的三層樓啊,這得多大風阻力……

  而且,觀察海情,還可以派幾個苦逼水手,爬到桅杆上上觀測。當然,這樣稍微有點危險。

  甚至,馬林前世還看過這樣的觀測方式——船尾艉樓頂上弄一個粗的旗杆,旗繩上懸掛這一個類似電梯間的木盒子。船長或大副需要登高觀測了,直接鑽進這個類似電梯間的木盒子裡,然後,幾個水手像升旗那樣把木盒子升到高處,讓船長或大副上去用望遠鏡觀測。觀測完了,再由幾個水手用降旗的方式放下來……

  高船尾樓的設計,明顯就是西班牙人的思路……不對,這本來就是葡萄牙人的思路,西班牙人只是這種船造得比葡萄牙人多,後世才把這種船稱為西班牙大帆船的……

  果然是葡萄牙出身的設計師,馬林都提供了具體數據了,他愣是還搞出了“西班牙大帆船”這樣類型的船來……

  但不管怎麽說,這兩艘船的設計,已經是超過了這個時代的其他船隻。根據估測,這兩艘船的航速,也達到了9節,比英式蓋倫船的10節,也只差了一節而已。

  馬林登上船隨船航行了半天,發現果然比上次的跳跳船穩太多了,和呂貝克造得柯克帆船差不多穩了。

  但是,在火炮位的布置上,葡萄牙設計師老頭又犯強了。他設計的炮位,竟然是船尾居多,多半分布在船尾的艉樓上。然後,船頭上也安放了四門火炮的炮位。至於中段側舷,基本沒啥炮位,更沒有開窗伸出炮口的下層火炮甲板……

  最讓馬林無語的就是,按照傳統,船上的廁所,竟然是設立在船頭下方的……

  帆船一旦航行起來,必然迎面有風。但是,船頭的廁所飄出的味兒,直接順著迎面風撲來……那味道,比老乾媽都要“酸爽”……

  按照馬林所知道的,後來的飛剪船,船頭部分,都是特地做的空心的,方便船頭上浮,適合在航行過程中“跳躍”,以降低海水阻力。

  看著眼前這個一副“我是專業的,你是業余的”表情的頑固的葡萄牙老頭,馬林下定了決心——下一次,這老頭要是還敢不聽自己的意見,造船廠廠長就換個聽話的來乾。下一次,一定要造出英式的蓋倫船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