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文物販子在唐朝》第2章 各展神通
第二章 各展神通

與西線戰事迅速結束不同,東征奉子的李世績卻終於遇上了一塊硬骨頭。

在東征前半程,可說是勢如破竹,連戰連捷。但當大軍推進到安市城時,李世績本來並未將這小城放在眼中,揮軍攻城。不想這小城雖然看來不大,但城牆卻甚是堅實,更兼守軍上下一心,連著攻打數日,依然未見破城之機。

此時,奉子援兵已至,領軍乃是北部耨薩高延壽、高惠真。耨薩本是官員,相當於都督之職。二人帶著十五萬大軍,晝夜兼程,欲借唐兵攻城不下之時,兩相交攻,將唐軍困於城下。

唐軍聞得此信,盡皆大驚。李世績卻不以為然,大師回頭正面迎擊援軍,另派偏師,直『插』敵軍身後,以十萬對十五萬,大破奉子軍。高延壽、高惠真走投無路,隻得率軍投降。此戰中,領兵出戰的小將薛仁貴白袍銀戟,一馬當先,衝潰敵營,一戰成名,威名遠揚。

此時西線戰事已平,國內眾人,俱將目光集聚在奉子戰場上。官報因為有隨軍采訪同行,雖然山高路遠,信息略為滯後,但依然不時有戰況見於報端。待薛仁貴在安市城下勇名大振時,朝廷也有意將忠勇事跡,大加宣傳,因此這些時候,報紙連篇累櫝,俱是薛仁貴的英勇事跡。更有文人墨客為之作詩歌詠,連李世民也多有誇獎之詞。

“小九,聽說了沒有,你們范陽前些時候有個戲班子,居然還排了一出《白袍征東記》什麽的戲,過幾天居然要到長安演來了。”祖述笑嘻嘻地對盧鴻說道。

盧鴻點頭。這事他自然知道。事實上,寫這劇本的還是太極書院的幾個學生。范陽一地,離遼東本就近些,因此當地人對戰事的關注也頗高。當薛仁貴的事跡流傳時,當地的戲班子正發愁沒有合適的戲演,結果便有人心思一動,求人給寫了個劇本,將薛仁貴家貧從軍、賢妻勵志、從軍剿賊、東征奉子成名之事,聯綴成篇,居然就湊了這出戲出來。

要說這等戲本,無論詞曲還是唱念表演,與京城中盧鴻、祖述、鶯娘的組織自然是無法相比。但出自民間,也自有其特點。表演中『插』科打葷,百般熱鬧。又正合了眼下形勢,因此一亮相便大受民眾喜愛。其他班子見了,過來說合,也取了本子去,整個范陽,幾家班子同時上演這出戲,弄得轟轟烈烈。

“此事我也清楚,便是城中幾位富商,不忿你那班子,本地又無可以抗衡者,因此才有了范陽班兒進京一事。前些天報紙上也登了不少這些事情,現在只要是與東征有關的消息,都萬人矚目,這出戲火起來,倒是很得人心啊。”

“呵,說來不過是個草台班子,一群雜七雜八的人弄出來的,好能好到哪去?”祖述一臉的不服氣:“任哪都沒辦法和咱們比。我們商量著,這些天是不是也該弄出新戲了,小九你看——”

盧鴻搖搖頭道:“祖兄此言差矣。若說詞曲文雅、台風規矩,那班子拍馬也追不上你們。可你也不能小瞧了這些民間來的東西。不信你瞧,這戲表現絕對差不了哪去。與其唱對台戲,還不如你們也好好看看人家的東西裡邊,有沒有什麽可以借鑒的。對咱們的戲曲,也有好處。”

看祖述不以為然地表情,盧鴻笑道:“孔夫子還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戲在范陽能大受歡迎,必然有其道理。祖兄乃是詞曲大家,難不成還有瞧不起這下裡巴人的意思麽?”

聽盧鴻這麽說,祖述用手撓著頭,嘿嘿笑著道:“啥事讓小九你一說,總是有道理的。也罷,老黑這便回去叫人那班人,一齊準備去看看這《白袍征東記》有什麽名堂便是。”

過了幾天,那家名叫“燕社”的戲班子在長安首演了《白袍征東記》。因為是幾家富商『操』持的,自然不會在戲院中上演了。好在班子本來在范陽也是跑大台的,在長安這的戲台上也沒放得很開。幾場下來,雖然在士林中影響不大,但卻很受長安百姓的歡迎,一連演了十幾天,場面也是非常熱鬧。

自此以後,自編自演成了大唐各地戲班子一個非常普遍的情況,各地各類戲曲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直到後來,由鶯娘等所倡,在長安專門開立了一所戲坊,負責培養人才,整理各類資料,使得戲曲行業更加繁榮,不斷發展。

大唐國內戲唱得熱鬧,奉子境內兵爭也是到了緊要時分。雖然李世績正面退敵,但那安市城,連著攻打了一個多月,搖搖欲墜,但就是未能攻破。

李世績心中憂慮,在大帳中與幾位副將商議。這奉子境內不比大唐,天氣寒冷,一至深秋,便要天寒地凍。大唐士兵,並未準備過冬衣物,糧草供應也日漸緊張,這場仗是不能拖下去的。此時還阻在安市城下,距離平壤尚遠,若再過數日還不能破城,便需另做打算了。

正在商議之時,門外士兵來報,道是高延壽、高惠真有事求稟。一邊的右衛大將李思摩皺眉道:“這倆小子有什麽事來?”

李世績道:“此二人久為奉子戰將,說不定倒有些心思呢。”說罷,命人傳他二人進來。

高延壽、高惠真進來後,見帳中數人團坐,連忙上前施禮。高延壽開言道:“李將軍,這幾日咱們全力攻城,隻急切間不得下。適才我二人商議,倒不若由我二人再領一師,徑自直『插』安市城後的烏骨城。這烏骨城主,老朽無能,我軍出其不意,必然建功。”

李世績清臒的臉上毫無表情,只是兩道長眉卻不由抖動了一下。一邊的李思摩卻喝道:“二位將軍所說,卻有些冒險了吧。目下咱們雖然暫時受阻,但這安市城也已經是再無余力,指日便將破城,何須再行此險?”

李世績雙目一展,伸手止住李思摩,面帶微笑對二人道:“二位將軍心系軍務,本帥極是心喜。所獻之計,亦是高妙。只是如何行事,尚需再做研究。只是二位將軍所說烏骨城,咱們軍中卻少有資料,不知能否為本帥一解心中之『惑』?”

高延壽聞了,眼中『露』出喜『色』,連忙將烏骨城的位置、城池、守軍等情況都講了一通。若有不甚清楚之處,李世績便細細追問。中間一些細節,高延壽不太了解的,高惠真便在一旁補充。這一番說,直說了有大半個時辰,方才結束。

李世績呵呵一笑道:“倒有勞二位將軍了。二位之議,卻有可取之處。只是事關重大,還須再作商議。無論如何,二位將軍之功,本帥定然不會忘記便是。”

高延壽二人對視一眼,臉上喜『色』不加掩飾,謝過之後退下。李思摩疑『惑』地道:“大人,此二人新投我軍,若真依其計行事,恐有其詐,還需小心行事。”

李世績微微一笑道:“此二人降唐之事,奉子皆知,若說再生反覆,卻是不會。不過也難保他二人存了自保的心思。若真容他二人領兵在外,我們勝了,他們自然是首功一件;若我們兵事不利,他們能掌握軍隊,也是一項資本。只是所說分兵之策,卻是大可研究。來來,咱們再商量商量這些事,說不定便有些門道呢。”

“李世績這一手玩得倒是很漂亮啊,一眨眼三城皆破。估計此時,應該已經到了平壤城下了吧?”盧鴻笑道。

李治點頭道:“這消息已經是十日前的,估計此時大軍,應該已經兵臨平壤城下。只是平壤城高河深,急切間怕是難圖。若二月後再不能破城,今年就難再打下去了。”

盧鴻道:“是呵,李世績大軍孤軍深入,便是要速戰速決。若一旦糾纏其中,時間長了,自然是對我軍不利。”

李治呵呵笑道:“那就看李大人還有沒有別的手段了。 這次他用分兵之策,先偷襲烏骨城得手,然後又偽裝求援士兵,突襲建安。最後又將兩城官員百姓驅於安市城下,動搖對方軍心,乘『亂』強攻取城,連環用計,可謂妙不可言。父皇看了戰報,都是讚不絕口呢。”

盧鴻點頭道:“李大人用兵,確有鬼神難測之機。只是平壤不比其他城市,蓋蘇文擺明是背城借一,做困獸之鬥。何況他知道我大軍堅持不了多久,更是不會輕易放棄的。”

李治點頭,又說道:“不過據李大人說道,已經派人前去百濟,準備說動百濟國王,相助我軍攻打奉子,或是說動其提供我軍棉衣糧草。若得成事,倒也未必不能做長久之戰。”

盧鴻一聽頗為驚訝道:“若能得成,此計自然大妙。即便不成,也可以此動搖奉子軍心。只是那百濟與奉子本是盟友,此次因大唐加兵,未敢相助奉子。只是要說動其反過來打奉子,也不太容易吧?”

李治道:“本王也如此想。不過李大人說道,乃是一個隨軍幕僚提出此議,更親去百濟做說客的。這位幕僚還是庶子族中之人,名喚盧佔臣,前幾年時因科舉入仕,一向能言善辯。若真能說動百濟出兵,倒也是一大助力。”

盧鴻聽了點點頭,這位盧佔臣他也知道,乃是當年太極書院中觀嵐閣中人,也曾隨崔三醉學習過,一張嘴能把死的說活了。此次出使百濟,說不定還真能讓他立下奇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