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文物販子在唐朝》第5卷 第22章 算學題解
第二十二章 算學題解

貞觀十六年,五月。

此時的長安,天氣已然頗為炎熱,但國子監臨時搭起的算學競壇四周,卻是人山人海。由國子學組織的大唐首屆各學院算學競賽,正在壇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算學競賽這事,實在是個新鮮玩意。本來喜歡研究算學的人就不少,官方如此鄭重其事的舉辦競賽,參加者又是來自各地的學院代表,這就更能吸引大家的注意了。事實上,從本月初開始,便陸陸續續有各地精於算學的學者來到長安。各大學院,也將此次競賽視為學院實力的一次比拚,自接到競賽邀請通知開始,便礪兵秣馬,挑選學生中精於算學之人,組織突擊培訓等,務求在競賽中拔得頭籌,光耀門面。

據說來自杭州的西子學院,重金請得了當地有名的“神算子”曹嘉出山,代表本院出戰。這西子學院本是由杭州當地郡守倡議,本地幾位富豪出資興建的一所新興學院。由於大唐時各大學院多由北地世族大家所辦,相應的南方卻是相形見絀。此次西子學院作為南方不多見的參賽隊伍,早就立志要一鳴驚人。那學院山長本是由當地郡守兼任,這位太守思路靈活,不拘一格,與各出資商會談時,提出要不惜重金,立起西子學院的金字招牌,得到了各富商的首肯,以及大量的財力支持。太守提出了“借雞生蛋、廣引外援”的參賽思路,四處邀請高手,臨時加入學院,組建參賽隊。那曹嘉已經有五十來歲了,胡子都已經是花『色』斑白,居然也言稱是西子學院“研究生班”的高才生,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

西子學院此舉引起了其他學院的不滿和抗議。國子學有關主辦組織人員,也向西子學院進行了交涉。但西子學院方面功夫做得甚是扎實,將這幾人何時加入學院、就學了何種經義以及相關資料準備得相當完善。由於事先考慮不是很充分,引致規則上沒有明確限定學生的條件,國子學也是無話可說。因此這一屆,就出現了一邊選手白發皤然,一方選手年不過十幾余的祖孫輩同場競技的場面。到了第二屆,國子學主辦人痛定思痛,將學生資歷、年齡等限制一一列明,光參賽資格說明就寫了足有三大張紙,引得各學院看得雙眼發直,成了一件笑談。

另一件令各學院以至於全長安都感到新奇的事,就是來自范陽的太極書院。太極書院除了兩名領隊、四位選手代表出戰外,當地太守更組織了多達五六十人的助威團,與參賽隊伍同行。這些助威團,都是太守精選的北地豪兒,一個個膀大腰圓,體態雄健,個頂個可說是胳膊上邊能跑馬的主兒,黑壓壓地站成一片,手中各『色』旗幟飛舞飄揚。這助威團才入場時,各學院都看傻了。邊上有幾個膽小的暗自直嘀咕,是不是這太極書院準備文的不行來武的,軟的不行來硬的,算學比不過就要用拳頭說話,演出一場全武行來?最後還是國子學方面人員出面,限制了各學院代表入場人數,經過反覆工作,將太極書院的助威團名額縮減到了20人。就算是如此,在第一場正式比賽中,太極書院代表隊入場時,助威團“威武太極”的雄壯口號,依然是響徹全場,大大的震撼了對手一把,也使得太極書院的人氣之高,令其他各隊望塵莫及。

除了官方的助威團之外,范陽當地富商自組的觀光團也不在少數。范陽本地由於太極書院定期的辯論以及體術競賽等活動,開展時間早,形成了大批的熱心觀眾。此次太極書院遠征長安算術競賽,得到了本地人的極大關注。便有那當地商會中人,組織車隊,結隊前往長安,一來觀光,二來為家鄉學子助威。不想三親六故,遠親近鄰,規模越搞越大,最後足足拉了十幾輛馬車,如長龍也似,追在代表隊及助威團後,一同赴京。

這觀光團較之助威團,其影響力還要更上一層樓。因為其中多有商人富戶,到了長安之後廣為聯絡,宴會集結等活動,搞了不少。這些人除了大肆宣傳太極學院的代表隊實力不凡之外,更是將平日范陽全城空巷,共觀辯論及體術大賽等事,說得天花『亂』墜,一時竟然讓長安中人,有坐井觀天之歎。一時之間,范陽幾乎成了長安人們心目中,文化繁盛之都,新『潮』湧動的中心。

而這些商戶中,最多的便是經營文房四寶以及各類精印書籍的。這些年來,范陽當地受奚家影響,各種紙墨筆硯作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雖然其技藝水準,距離盧鴻及奚家的工藝尚有差距,但放眼大唐,也足以笑傲群雄。尤其是這幾年的印書行當,更是財源滾滾。由於『毛』邊紙的生產量越來越大,奚家的低價油煙也漸有余力供應市場,因此范陽當地的印書坊發展極為迅速。雖然活字印刷這幾年還沒有流出奚家之外,但諸如石印、泥板印等新方法已經開始出現。這些新方法成本較低,雖然質量不高,但印刷一些話本、邸報等簡單材料,也是綽綽有余,因此極受讀者的歡迎。

因此觀光團帶來的大量優質范陽特產,借著這次算術競賽的東風,一下子在長安刮起了一股范陽熱。最值得稱道的是幾個印書坊的老板,在賽前就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將范陽從前辯論賽的精彩對局,重新挑選,刊印成精選集,在長安推出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本來辯論之風就極盛的長安,一下子被這些精選集『迷』住,連呼“辯壇寶典”、“經義新標”。

而奚家此次也是重磅出擊,集合了太極書院多名算術高手編著成就的一部名為《算學題解》的小冊子,在算術競賽開始前,如春雨般灑滿了長安的大街小巷。這部小冊中並不是枯燥的算術原理,而是一些趣味『性』頗強的算術小難題。在每道題的背面,給出了答案及題解思路或結論。由於恰好迎合了此時競賽的氣氛,本身又印刷精美,價格低廉,一下子便受到了長安人的熱烈追捧,幾天的功夫就賣得脫銷。

“形勢不妙啊。”杭州隊下榻的客舍中,一個枯瘦的老頭,眉目緊鎖,連連搖頭。

只見這個老人身材不高,兩道眉頭呈倒八字,兩隻眼睛半閉著,微微眯成一線,看著手中的《算學題解》,發出幾聲長歎。

這個老人,正是杭州西子書院重金請來的“神算子”曹嘉。此人雖然貌不驚人,卻有一招“袖裡吞金”的絕技。此人本是學徒出身,算術不需竹籌,隻以手指在袖中掐算,運算神速,萬無一失。後來他癡『迷』算學,出入諸算經,善解難題,故有“神算子”的美名。此次西子書院不惜重金,請了神算子及其他兩名當地久負盛名的算學高手,對其寄望頗深。本來曹嘉等人,也是很有信心,覺得以自己的絕技,力壓群雄應不在話下。但才到長安,見到了奚家印書坊的這部《算學題解》,不由大驚失『色』。

聽著曹嘉這話,屋內其他兩名代表隊成員也是一臉苦『色』。對面一名胖胖的儒衣老人皺眉說道:“曹先生,難道以諸位的技藝,還怕他們一幫年輕士子不成?”

曹嘉緩緩地翻動著手中的線裝書,喃喃地說道:“韓信點兵……雞兔百足……唉,領隊大人有所不知,這些題目,若說以尋常學子而言,已然是千難萬難。但觀這部題解,居然將解法一一列明,顯然是對這類題目,不以為然。由此可見,范陽那邊的算學水平,必然大大超出我們的預料。在下本以為,當代士子多精研經義,對算術涉足不深。而我等日以此為業,總有些優勢。雖然也曾聽聞太極書院在那盧九公子指點下,算學精深,遠超時下,但卻想不到能有這般造詣。”

那領隊一時有些發呆,急道:“這卻如何是好?曹先生,此次競賽,郡守大人是志在必得,何況各位東家,都是出了血的,若是沒有個好結果,只怕回去沒法交待啊。會不會這書是奚家印書坊自己搞的小動作,也許那太極書院,也不過是唬人呢?”

曹嘉用力搖搖頭說:“那奚家與盧家的關系,世人皆知。撿在這個時候出這本書,擺明了是要給各隊一個下馬威,要我們自『亂』陣腳。若其中真是有用的東西,他們怎麽肯大白於天下?領隊大人還是預先有個打算才好。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真要是所料不差,藝不如人,咱們也是無法。”

領隊深吸了一口氣,站起來在室內踱了幾圈,然後說:“既然如此,就需得先做些功夫了。總要想方設法,在前兩輪不要遇上太極書院的隊才是。只要我們能拿個第二回去,多少也能交差了。我這便去想想辦法,諸位先生還是多多謀劃,總要搏個高低,切不可丟了士氣。”

說罷,領隊便急急出門,尋找門路,活動去了。參賽的三人,一人手中一部《算學題解》,一邊研讀,一邊讚歎不絕。

其他代表隊中,也都上演了相似的一幕。《題解》中的許多難題,在很多以算學高手自居的代表眼中,也具有相當高的難度。然而書中,提出了許多巧妙的解題思路,將這些難題一一輕松攻克,更是給各隊極大的震憾。此書帶來了兩個效果,一來使各代表隊對太極書院的算學實力,有了一個重新的估計;二來書中一些公開的難題,也使各代表隊對自己的準備工作,不得不重新修訂了方案。

但是許多代表隊想不到的是,其實此書透『露』出的太極書院的算術水平,不過是冰山一角。事實上,這部書的原型,是書院中幾個算學學生為義學編的一本趣味算學入門教材,經充實後出版的。其中的內容,基本上書院的普通學生都能輕松地解出來。在算學這方面,太極書院確實是遠遠地將其他代表隊拋在了身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