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文物販子在唐朝》第6卷 第6章 西洲曲
第六章 西洲曲

再次站到翠繡坊的門口,盧鴻頗有物是人非的感覺。

上次自己來時,還是在五六年前。今日故地重遊,門庭依舊,而自己已然不是從前那個抱有幾分好奇的懵懂少年了。

才到門前,早有人迎著,引著自己二人入內。只見回橋曲折,樹木蕭疏,池塘依舊。雖然天氣已冷,但這一池碧水竟然未曾結冰,映著橋影,別有一份幽然。只有橋頭小亭上,紅燈高懸,如眾芳鬥勝一般,為這小院增添了幾許春『色』。

郡守今日將這院全包了下來,酒宴乃是設在回橋盡頭的花閣之內。盧鴻與鄭昭道入了花閣,只見正中暖席上坐著的,正是本地郡守大人。

鄭昭道與郡守早就相識,互相見了禮,這才引見盧鴻於郡守。

這郡守也是世家子弟,出自太原,姓王名勝,字得之。年紀比鄭昭道略大幾歲,看來二人頗為相熟。

除此之外,席中還有幾位,都是郡中官吏及名流。王勝一一為盧鴻介紹,互道久仰,席間氣氛頗為熱鬧。

這時只聽一個略帶慵懶的聲音:“唉,才幾天沒見,這狠心的弟弟就把姐姐忘了個一乾二淨,枉顧了姐姐成天價想你想得淚眼汪汪的。”

盧鴻一聽這聲音,不由激棱棱打了個冷顫。轉頭看時,眼前麗人面如花嬌,微嗔帶笑,不是老熟人花四姑更有何人?

只見時光在這位花四姑身上,似乎是停滯了一般。比起幾年前,竟然絲毫不見衰老,依然風華絕代,光彩照人。又見她如穿花蝴蝶一般,與堂中郡守及諸人,一一招呼之後,這才又回到盧鴻身邊,面帶哀怨地道:“自古癡心女子負心漢,難不成盧九公子,也甘作薄幸,非是惜花之人?”

在座諸位,除了鄭昭道,均不清楚這花四姑與盧鴻有何牽連。只是青樓之中,自來是不怕熱鬧,就連王勝也呵呵大笑,連道“最難消受美人恩”,將盧鴻拱手讓給了花四姑,道是“寶劍名壯士,才俊屬佳人”。

盧鴻微笑著道:“姐姐就不要取笑弟弟了。前次相送,極感深情。今日再見,姐姐風采依舊,弟弟心中很是歡喜。”

花四姑聽了盧鴻這幾句話說得甚是自然,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份暖意。伸出了手,拉住盧鴻,引他入座。盧鴻隻覺玉手依然如前時溫軟柔滑,心中一『蕩』,想起第一次來時花四姑故意捉弄自己,牽著自己入亭一事,不由看向花四姑。不想花四姑也正向盧鴻看來,四目一接,同時一笑,都是想起了從前之事。

四周見他二人這般親熱,一時彩聲大起,就連鄭昭道也跟著起哄。花四姑將盧鴻按在座上,自己卻起身道:“唉,雖然盧郎才俊,可惜奴家已然是人老珠黃,不堪憐惜,也不怪沒人念想了。隻好先躲躲羞,卻讓姑娘們來相陪吧。”

王勝不由笑著說:“誰敢說四姑老來,本官就先不饒他。只是今日盧鴻乃是滎陽嬌客,四姑可也別把人家的新姑爺給搶跑了。”

眾人一聽大笑。花四姑道:“郡守大人便放心吧,尋常脂粉,盧公子又怎麽會看得上眼呢。不過今日在座諸位都是才俊名流,我這小小花坊,也得有點看家的玩藝不是?”說罷,便一一與在座諸人告別,下去安排。

王勝卻對盧鴻笑道:“是真名士自風流。盧公子少年才子,不想就連四姑也早有相識。盧公子或是不知,這位花四姑可不是尋常人物,咱們這滎陽地面上,若說能得她看上眼的人物,還真是不多呢。”

眾人也都紛紛應和,先都端起酒杯來,定要盧鴻飲此一杯。

盧鴻此時再怎麽辯才無礙,也是脫不過去,隻得幹了此杯。這時聞得門口腳步聲響,一眾女子已經進閣中來。

盧鴻抬頭看時,當中一人遍體著紅,眉目宛然,正是當年那唱曲的小紅。

小紅此時已經是翠繡坊的第一紅牌。當年得盧鴻詩曲之作,又有“小紅低唱我吹蕭”這樣的句子,居然便未再改名,至今仍以小紅為名。

小紅見了盧鴻,雖然未敢上前相認,眼睛卻在盧鴻臉上停留最久,眼波留轉,面帶紅暈。周邊眾人又待起哄,小紅卻已然開口道:“今日諸位高客蒞臨,翠繡坊上下俱有榮光。眾客俱是雅士,不敢以鄉俗俚調有汙清聽,便獻一支《西洲曲》,以佐清談。”

盧鴻聽了,不由點點頭。那《西洲曲》乃是樂府中一支名曲,相傳為綠珠所做。在盧鴻前世記憶中,後人一般認為此為偽托,其作者估計為南北朝時無名文人,據民間樂府詩修改而得。但在唐代,綠珠之說廣為士林接受,尚無人提出懷疑。

綠珠乃是西晉時富商石崇的歌女,生於越地,善吹笛,又善舞,素有美名。石崇富可敵國,以真珠十斛相易,遂得美人歸。據說綠珠能製新曲,如《明君》等即出自其手。只可惜才人不壽,美人命蹇,綠珠雖然名列四美之一,其遭遇卻是四美中最為慘烈的一個。當時的權貴孫秀暗慕綠珠,石崇失勢後,他便派人向石崇索取綠珠。遭拒後,便怒進讒言,勸當時執掌大權的趙王倫誅殺石崇。石崇對綠珠歎息道:“我因汝而獲罪。”綠珠便流淚道:“願效死於君前。”於是墜樓而死。

此曲小紅演來,毫無煙火之氣,清淡空靈,隨著妙縵的歌聲,閣上眾人也不由停下酒杯,心中一份感慨之情,慢慢隨著歌聲飄『蕩』。

欄乾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空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歌聲飄散,眾人良久才回過神來,伴著不斷地讚許之聲,又各各舉酒互敬。

王勝飲過幾杯,臉上紅暈蒸騰,微笑說道:“小紅姑娘這歌技,本官也聞名已久,只可惜一向無此耳福。今日聽來,果然名不虛傳!聞說小紅姑娘至今仍是小姑獨處,今日演此曲,莫非便是相待盧公子不成?”說著,席間眾人也一齊笑了起來。

盧鴻連道:“小紅姑娘適才所演《西洲曲》,果然大家風范,不入世俗之流。諸位可莫要信口開河,不然得罪了佳人,一怒而去,盧鴻可擔待不起呵。”

王勝一邊的一位青年儒生道:“小紅姑娘不只歌藝超群,相貌氣質,更是難得。欄乾十二曲,垂手明如玉。便古之西施、貂嬋、昭君、綠珠四大美女,也不過如此吧?”眾人一同點頭,小紅連忙上前道謝,更取酒相敬。

待敬至盧鴻時,小紅輕輕笑著道:“今日小紅所演《西洲曲》,乃是樂府舊調。今日盧公子駕臨,願更求新聲,還望公子成全。”

眾人一並道是應該。盧鴻點頭一笑,略一思索,便在小紅奉上的彩箋上題下幾句,微笑道:“可還使得?”

眾人看時,乃是一首七言四句: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回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眾人點頭稱善,小紅再奉酒相敬,又試演新聲。緩緩唱來,果然與舊調不同,多有新意。眾人紛然叫好,更是一杯杯敬了過來。

盧鴻推托不開,連飲幾杯,覺得酒力上湧,有些高了,連忙起身,借著稱要更衣,想出去透透氣。

一旁有丫頭帶著盧鴻出來,指明了所在,便由盧鴻慢慢行來。

盧鴻出來之後,也不急著回去,慢慢轉了幾步。這翠繡坊雖然規模不算特別大,但其中路徑回轉,頗為複雜。行了幾轉,一時竟然找不到了來時之路。信步走來,不知不覺到了一處小園之中,假山重疊,曲徑通幽,更是不辨東西。

盧鴻略覺疲乏,不知這是什麽地方,看來似乎是誤入了內宅來了。他斜倚在一處假山之上,略作休息,不想頭才靠在石上,耳邊忽聞有極細小的說話之聲。

隻聞一個沙啞的聲音道:“主上有令,命你無論如何設法,定要使盧鴻親事無法得成才好。四姑,你已經多次違背主人之意,此次若再無法達成,我也幫不了你什麽了。”

盧鴻心中一驚,聽這聲音,似乎便在這假山石之下,另有密室,才有聲音隱隱從石縫傳出。

只聽花四姑的聲音道:“此事四姑做不來。便告訴你那主上,若真是還念著血脈之情,便放一放手;若真放我不過,但憑其如何處置吧。你便說,有些事,既然已經過去了,總是找不回來了。這般成天算來算去,最終又能落下些什麽。我只求安安穩穩過了這生便好,其他諸事,都與我無乾。”

盧鴻不由大驚失『色』,不想這花四姑,似乎頗為神秘,其背後更似有什麽勢力,要與自己為難。一時心中震憾, 待回過神細聽,隻聞最後幾句模模糊糊的聲音,難以辨別,之後便悄無聲息,想是二人已經走了。

盧鴻不敢停留,悄悄走出小園,尋找來時之路。正找尋間,卻見適才指路的小丫頭跑了過來,氣喘籲籲地道:“唉呀盧公子,你怎麽跑到這來了。郡守大人見你久不回席,怕你借機逃席,忙著叫我找來呢。”

盧鴻笑了笑說:“我出來時『迷』了路,結果稀裡糊塗地就走到這裡來了。”

小丫頭吐了吐舌頭道:“還好公子沒走到前邊的園子裡去,不然被四姑知道了,我可指不定怎麽受罰呢。”

盧鴻心中一動,面上卻不『露』聲『色』地道:“哦?怎麽了,前邊的園子裡還有什麽好東西,怕我偷了不成?”

小丫頭笑著說:“哪啊,那裡是四姑的內宅,從來不許他人入內的。盧公子若是偷,也只是偷香竊玉,哪個會怕哦。”說罷,眼波閃閃,居然也有幾分風情。

盧鴻心中暗凜,口中與小丫頭不經意地探聽著四姑的消息,隨著回到了花閣之內。

眾人見盧鴻回來,紛紛鬧著不依要罰酒。盧鴻哪還有心思周旋,強喝了幾杯,便道身體不適,拉了鄭昭道,向王勝告辭。

一路上,盧鴻又向鄭昭道打聽這花四姑的情況。可惜鄭昭道為仕也不在當地,何況因盧秀兒家教甚嚴,對此間情形了解更少,自然沒有什麽有價值的情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