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農家內掌櫃》第四百五十章 捐助
“當然!你看沒有錢給,別的人可能看著你或某人的面子,偶爾寫了一點方塊字,不可能總是寫吧,況且這個質量時好時壞的,也不可保證!也許會因為興趣給你們寫稿,但是寫稿總是有時間代價的,是個費腦子的事情,給一點稿費也是鼓勵吧,特別是所謂的文學青年和大詩人。”華珺瑤繼續說道,“據我所知,有的人很可能會為那麽幾塊錢給你們投稿的,這涉及到面子的問題,你想啊,碼字掙稿費是不是有點名作家的味道。你們是小刊物,自然沒什麽錢,這就要靠質量,質量提上去了,自然就有人願意花錢買了,這樣你們就有錢了。另外你們還可以向教授們約稿啊,他們會很願意的。這也就擴大了你們的影響力。反過來又促進了你們的銷售。這樣才會良性發展。你們有沒有調查一下學生喜歡看什麽?感興趣的話題。”

 被洗腦的蕭靖恆點點頭道,“有道理,原來要做這麽多的準備工作,我回去找他們商量一下。”視線轉向華國慶道,“親家小叔,還得勞動您繼續投稿。”

 “當然!”華國慶應道。

 華珺瑤貢獻出自己的資料,“小堂哥,都已經翻譯好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沒問題!”華國慶應道。

 蕭靖恆長出一口氣,“總算完成他們交代的任務了。”

 “合著說了半天,這事情落到了我的頭上了。”華國慶指著自己的腦袋道。

 “呵呵……”蕭靖恆笑道,“麻煩您了親家小叔。”心中也想著要學好英文,這是誰會都不如自己會,總麻煩別人也不是個事。

 後果果然很快就顯現了,有閑情逸致給別的學校投稿,怎麽不想著自家學校,夏靜姝帶著任務回來,考慮到華珺瑤的實際情況,兩、三個星期寫一篇篇幅不大的稿子,投到自家學校。

 &*&

 眨眼間就到了79年元旦,這一年的元旦,同一天有三件大事,一是中央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二是停止對金門的炮擊;三是中美正式建交。

 “和全球最大的貿易國家,美國建交,這意味著經濟將飛速的發展啊?”華國慶看著報紙道,上面大篇幅的報到中美建交。

 “由明戰,轉為暗戰了。”華珺瑤感慨道。

 “是啊?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明槍明炮改成了糖衣炮彈了,將會更加的防不勝防。”華國慶歎聲道,“遊戲規則是人家定的,想想都覺得憋屈。”

 “所以啊?得需要我們盡早的熟悉規則。”華珺瑤嘴角輕翹,扯出一抹詭異地弧度道,“按規則辦事很好啊?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規則。”

 “也對!總比沒有規則強。”華國慶點頭道,賊兮兮地笑道,“規則也是人定的,既然是人定的就有漏洞,就可以合理的利用規則。”

 華珺瑤笑眯眯地點點頭道,“對頭。”

 華珺瑤從不認為這是不對的,你按規則行事。就拿商標來說,問題是外國如果將其注冊為商標,並且將產品銷往中國時,怎麽辦呢?她可不希望搞所謂的國民待遇就是最卑賤的待遇吧?搞洋人超國民待遇吧!

 “弟妹!”夏靜姝在門外喊道。

 “姐,進來吧!”華珺瑤揚起聲音道。

 華國慶起身挑開了簾子道,“親家姑姐。”

 “你也在啊?”夏靜姝看見華國慶笑道。

 “我不在才奇怪呢?”華國慶嬉皮笑臉地笑道。

 “姐,坐。”華珺瑤向炕裡面移了移道。

 “不用,我不坐了。”夏靜姝看向華珺瑤道,“弟妹有沒有不穿的衣服,最好是棉衣。”

 “有,幹什麽?”華珺瑤隨口問道。

 “這不是天*安*門廣場上聚集了很多知青,這大冬天的看著讓人心疼。”夏靜姝唏噓道。

 華珺瑤整日裡在家裡養胎,還真不知道,不過經夏靜姝這麽一提,到真是想了起來。

 這一年的年底,不應該說去去年年底,是知青政策發生最重大變化的一年,這一年的年底國家知青政策開始發生重大轉變,但此時政策還沒有太大變化,但是矛盾的激化開始顯露。一些人通過正當或非正當的手段回了城,但能考上大學,不在刨地球的只是少部分人,更多的人都盼著返城回家,擺脫現在困苦的生活。

 “看著真是……”華國慶則搖搖頭道,“我們學校也有自發的行動,支持他們。”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那裡早就擠滿了人。在人群中,有一批皮膚黝黑衣著單薄的青年男女,一面皺巴巴的大旗在刺骨的寒風下迎風飛舞,一行醒目的大字寫著:“雲南農墾知青首批赴京請願團”。

 這些人正為他們的返城之路而風塵仆仆地趕到首都。

 這些來自亞熱帶邊疆的男女知青, 出發的時候,身上隻穿著單薄的衣服,在這寒冷的北國,凍得瑟瑟發抖。

 越來越多的京城市民和知青家長以及從全國各地回京過年的知青,紛紛趕到廣場來聲援這些知青,食品、飲料和禦寒衣物堆成了小山。

 這讓這些從數千裡的南疆遠道而來的知青們,熱淚盈眶。請願團的知青受到鼓舞,打起精神,將自己的苦難的一一向圍觀的人群道來。

 這些人來自雲南大多是1969年前後從京津滬及部分省會城市來到邊疆的,年數長達七八年以上,常年生活在條件艱苦的基層連隊,看不到前途,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他們要求返城的願望比插隊的知青更迫切,更強烈。

 然而,粉碎三公一母,兩年過去了,國家的整體情況在好轉,唯獨知青的生存狀態未得到根本改善,這就必然導致他們對有關政策強烈不滿。一些了解知青尤其是兵團知青內情的人不無憂慮地說:“知青狀況如果不從根本上加以解決,我看遲早要出亂子!”果然,就在1978年的年底,震撼全國的雲南知青大返城運動爆發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