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個個艾滋病人被治愈,整個世界似乎都少了一層陰霾,每天都有許多人對張偉感恩戴德,在兩天時間裡,未來科技公司就收到了超過三萬封感謝信,都是寄給張偉的。
張偉看了幾封,每封感謝信都寫得很長,裡面描述了寫信人曾經面臨的絕境,以及對張偉的最真誠的感謝,因為張偉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張偉看了之後,也是有些感動,然後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想要的回報,工作也更有動力了。
不過,科學研究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就算他再有動力,也不可能一夜之間就小宇宙爆發,把所有絕症都給攻克了。除非大發明家系統將這些技術知識獎勵給他,但是這顯然不可能,因為想要獲得大發明家系統的獎勵,就必須完成任務或者完成一項有意義的發明。
因此,張偉還是像以前一樣,很有規律的工作、生活,白天在科研樓研究治愈癌症的方法,下午五點則出發前往位於北京西郊的宇航員培訓基地,接受訓練。
這一天,張偉的訓練內容是在低壓艙裡呆三十分鍾以上,訓練的目的則是為了戰勝可能出現的低壓和缺氧威脅。
低壓艙裡模仿海拔5000米―10000米高度的氧氣環境,一進入低壓艙,便如同上到雪山高原,但是這種訓練卻不像上高原從容,能從低到高,慢慢適應。一進艙,就以相當於每秒15米的速度,快速提升至海拔5000米高度,直到10000米高度時,才能戴氧氣面罩。
這對張偉來說是很嚴峻的考驗,因為他的身體經過強化之後,新陳代謝速度遠超常人,對氧氣的需求量也更多,進艙之後,隻過了三分鍾,他便開始喘著粗氣,胸悶、頭痛、惡心,然後連忙戴上了氧氣面罩。
“呼!”
從低壓艙裡出來後,張偉吐了一口長氣,剛才那感覺,真心不好受,如同經歷了一次生死考驗。
不過,張偉並不打算放棄,他相信只要多訓練幾次,自己就會慢慢適應低壓缺氧的環境,另外,他也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嘗試利用基因技術,讓自己適應低壓缺氧的環境,畢竟用科技來強化身體才是王道。
休息了幾分鍾後,張偉又進入了低壓艙裡,然後又出來,一次又一次,他的適應能力的確增強了一些。
“呼!”
張偉從低壓艙裡出來後,再次吐了一口長氣。
這時,身邊有一個高大但不帥的年輕人遞過來一瓶礦泉水,“張博士,給。”
張偉接過礦泉水,好奇的看著年輕人,“你似乎不是這裡的員工。”
張偉雖然好奇,但是並不擔心年輕人會對他造成威脅,因為這裡是國家的宇航員培訓基地,安保措施異常嚴格,這個年輕人能夠進來,就代表他並沒有危險。
“我的確不是這裡的員工,我是專門來找您的,您不是在發布會上邀請人才加入未來科技公司嗎?我覺得我的研究方向和才能都符合你的要求。”
年輕人微笑道,“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李梁……”
李梁還沒說完,便被張偉打斷道,“這裡不太方便,我們找個安靜的會議室再談吧。”
好吧,張偉主要是想掌握對話的主動權。
很快,工作人員便安排好了一間安靜的會議室。
張偉坐下之後,笑著說道,“你還是第一個跟我說要毛遂自薦的人,挺有意思的,我最喜歡像你這樣自信主動的人。”
“俗話說得好,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你等伯樂發現千裡馬,概率不知道有多低,所以最好的出路就是自薦。在我們這個時代,更是如此,如果不主動,就會錯失大把的機會。”
李梁頓了頓,接著說道,“重新介紹一下,我叫李梁,三年前從麻省理工大學博士畢業,回國發展,成立了一家創業公司,研究方向是納米醫療機器人,目前我在納米機器人的動力系統方面取得了部分進展,在實驗環境中,可以讓納米機器人直接從血液中獲取能量,我采用的方法是讓納米機器人配上電極,利用血液中的電解液就可以變身為一節電池。
不過,我目前的研究已經遇到了困境,在納米機器人的智能控制方面和生物相容性方面遲遲無法取得進展,資金也面臨短缺,公司已經辦不下去了,所以想加入未來科技公司,繼續研究納米機器人,不知道您對這個領域是否有興趣?”
張偉聞言眼睛一亮,納米機器人也是他以後準備研究的方向之一。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未來科學無非是繼續向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進軍。”而納米機器人領域則是人類正在研究的一種分子大小的微型機器,它們使用分子甚至是單個原子作為零件,在非常細小的空間構建物質, 這意味著:人類可以對原子和細胞結構做出任何改變。
科幻電影裡也有類似的幻想,比如《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裡面的納米機器人,原本是用來治療癌症的,但是經過改造之後,就成為了一種可怕的武器,可以通過吃掉金屬來進行自我繁殖,可以說,在這樣的納米機器人面前,變形金剛、終結者什麽的都是渣渣,如果納米機器人無限複製的話,毀滅一個星球都是輕而易舉的。
不過,現在的納米機器人技術還處於初級階段,遠遠沒有那麽牛逼。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由DNA分子構成的“納米蜘蛛”微型機器人,它們能夠跟隨DNA的運行軌跡自由地行走、移動、轉向以及停止。它的大小僅有4納米,比人類頭髮直徑的十萬分之一還小。不過,這種納米蜘蛛的能力僅僅局限在DNA上面行走,而且比較慢,只能走50步(100納米距離)。
“你是想加入未來科技公司,然後繼續研究納米機器人?那麽你的公司呢?”
張偉饒有興趣的看著李梁,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