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悠閑唐朝》第21章 匆匆1瞥
  “三郎快下來。”隨著一聲輕柔悅耳的聲音,一個纖弱的女子走過來扶著那個熊孩子從三輪車上下來。  “我家三郎不懂事,還望公子見諒。”那名女子牽著那個小孩子的手,對著葉文歉意的說道。

  葉文看到這名女子,差不多十四歲了,面色顯黃,但面目清秀,鵝蛋臉,柳葉似的眉毛,臥蠶眼,小巧的鼻子,薄薄的嘴唇,葉文覺得稍微打扮一下,絕對是一個現代青澀的小美女。

  “不礙事,我給他開玩笑呢,結果卻當真了。”葉文來最內心的笑著說道,葉文認為愛笑的男人女人緣不會太差,而且現在葉文的容貌也不差,為了風風光光的參加元正大朝會,葉文還花費了一點時間特地打扮了一下,穿上李二給自己的官服,怎麽說看著也是玉樹臨風風流倜儻英俊瀟灑才高八鬥貌似潘安。

  那女子面目羞紅低頭暗說一聲抱歉,拉著小男孩飛也似的跑開了。

  看到女子低頭不知道說了什麽卻害羞的跑開了,葉文得意的笑笑,如果手裡有一把折扇,葉文就會裝模作樣的扇上一扇,接著看到自己的三輪車葉文心裡一暗,暗道:“這破三輪太沒面子了,到時候開著一輛法拉利那才有面。”

  葉文接著又想到自己忘了一件事,暗罵自己道:“虧自已還在這裡洋洋得意,以為自己是個情聖,連那個小妞的地址都沒有問,看你以後辦。”

  對於這只有十四歲左右的小女孩,葉文也想自己怎麽會下的去手,但唐朝的風俗是十幾歲就能結婚了,想跟二十左右的結婚那就只有找寡婦了。

  看她青澀的模樣應該是個雛,跟後世那些去幼兒園找雛的人來說,葉文還是很正派的,葉文很無恥的拉那些可憐的人來墊底,也就沒有了一點心理負擔。

  再說了,自己不要,那就要讓那些不懂得審美的人給糟蹋了,還不如葉文呢。

  看她的服飾跟那面色饑黃的小臉蛋,毫無光澤的大眼睛,應該是平民家的孩子,才開坊沒多久,應該不是別的坊的,到時候葉文多去平民區轉轉,也許就能碰到了,到時候葉文再養個一兩年,又是一個水靈靈的姑娘。

  也不知道她許沒許人家,如果許了的話,那自己就是在瞎想,而且自己有沒有把握再次遇到還是兩說,想到這裡,葉文心情有些沉悶,心裡感覺塞塞的,黯然的坐上自己的三輪車,騎著三輪車朝著皇城騎去。

  也許還沒許人家呢,葉文鼓勵一下自己,提起神來,按說葉文這麽耽誤,應該已經遲到了,希望到那裡不會挨板子。

  葉文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一路上還嘗了一些早餐,基本都是蒸餅,味道還行,唐朝還沒有鹼面,味道有些酸,葉文主要嘗的是餡,倒是新奇一點。

  葉文吃個大飽,也就不會老遠的聞到美食的味道就轉進坊裡去嘗上一嘗,開始專心的趕路了,路上也會遇到官府人員的詢問,但葉文穿著官服,帶著文書等證明自己身份的東西,官府的人也不會為難葉文。

  到了皇城,侍衛攔住了葉文,葉文說明了來意,侍衛奇怪的看著葉文,騎得的東西奇怪不說,人家參加大朝會深怕來的晚了,而葉文這不急不忙的,晚了那麽多,也不怕丟了官,甚至腦袋也不保。

  奇怪歸奇怪,身份已經驗證過了,沒有問題,侍衛也不會不放行,別到時候被葉文反咬一口說侍衛不放行才導致遲到的,那倒霉的是自己,今天是元正大朝會,是萬國來朝的時候,也是大家都紛紛獻上祥瑞的時候,

也許葉文獻的是祥瑞,那自己攔住了人更脫不了乾系。  葉文接著騎著三輪車,朝著皇城裡騎去,進了皇城,葉文知道這是自己第二次進皇城,第一次進皇城解決了戶口的問題,希望這次能解決再次升級的問題。

  來的時候,葉文還特地查了一下資料。

  唐代規定元正之日要舉行“大朝會”和“大陳設”。所謂大朝會,就是皇帝在皇宮正殿召見文武百官,會見各地前來匯報工作的“朝集使”以及各國使者的禮儀活動。在元正大朝會上,皇帝要接受各地朝集使的進貢,要接受各方出現祥瑞的匯報。在大朝會上,皇帝要頭戴垂著十二串白珠的袞冕,接受臣僚們的拜賀。

  元正大朝會並無實際的處理國家政事之功能,更多的是一種禮儀活動,以表示唐朝皇帝威加四海,澤被九州。“元日爭朝闕,奔流若會溟。路塵和薄霧,騎火接低星。門響雙魚鑰,車喧百子鈴。冕旒當翠殿,幢戟滿彤庭。積歲方編瑞,乘春即省刑。大官陳禹玉,司歷獻堯蓂。壽酒三觴退,簫韶九奏停。太陽開物象,霈澤及生靈。”參加過元正早朝的唐代詩人司空曙對大朝會的場景有這樣的描述。從詩中的描寫可以看出,從入朝時的熙熙攘攘,到朝堂上的鍾鼓之樂、臣僚禮服,整個過程都烘托出這一儀式的神聖性。

  除了要舉行大朝會外,元正之日還要在皇宮正殿舉行“大陳設”,將“歷代寶玉、輿輅”以及“宮縣之樂”等象征著國家最高級別的禮器陳設出來,以彰顯大唐帝國的國體。儀式舉行時,皇帝、朝廷官員與各地朝集使、皇室宗親都要身著舉行重要禮儀活動的服裝,並且依照等級次序,先後由皇太子、三公(司徒、司空與太尉)上前拜賀, 然後由中書省的長官中書令將地方各州的賀表上奏宣讀,接下來是門下省的黃門侍郎上奏各地的祥瑞情況,而後由戶部尚書上奏各州的進貢物品名單、禮部尚書上奏周邊各國的進貢情況,太史局的太史令匯報天象。這一切程序完成後,由門下省長官侍中宣布儀式結束。這時,中書令要帶領中書、門下兩省的中高級官員一起上前向皇帝拜賀,一時“萬歲”之聲不絕於耳,大陳設的莊嚴性體現無遺。

  大朝會與大陳設,是皇帝與朝廷迎接新年的固定儀式,對民間並無真正的影響。真正與民間有關的,是元正大朝會上的大赦令。在新年的開端,以大赦的形式表示對犯罪者既往不咎,希望他們重新開始一段別樣的人生,也算是古代君主的一項仁政。

  唐太宗李世民在某年的元正之日,就寫下這樣的詩篇:

  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

  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璫。

  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

  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穆矣熏風茂,康哉帝道昌。

  繼文遵後軌,循古鑒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豔昔年妝。

  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

  作為一代明君,唐太宗並沒有沉迷於元正大朝會營造出的祥和歡樂,而是感受到自己肩頭的責任。也許,在作詩的同時,他正在思索新一年的施政舉措,打算將“貞觀之治”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