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陸海巨宦》之113 政敵畢
陸海巨宦 之一一三 政敵畢

 尾真難寫啊。寫了刪刪了寫。本來想作一個大章結來考慮了一下。還是分開。

 ————————————————————————————————————————

 居正去了一趟天津以後。李彥直便松口表示自己病勢漸痊。已有回京之意。高拱見他肯京。心中一寬。暗忖張居正辦事果然的力。

 然而李彥直雖稱病痊卻還拖拉著。張居正對高拱說:“鎮海公遠征經年破滅日本。消除了一大患。又攜大量白銀以助太倉。立此功勞。雖然不封王。我們至少也的有所表示。但朝廷至今未一賞。他卻不好下台階。”

 只要李彥直肯妥協。那就一切都好辦。高拱心想邊也該讓一步。與李春芳等商議後。便加李彥直正一品左柱國——這並非實職。卻是文武兩班的最高勳號。明朝開國第一帥徐達便榮此勳。

 李彥直一的此勳。馬上答應半個月後便入京。

 這麽一來一回的遷延。日子很快便竄到了四月下旬。這段時間裡讀書人對李彥直的聲討一波蓋過一波。政壇頗為動蕩。但國家外無戰事。內政方面由於有大白銀源源不斷的湧入。刺激了經濟的發展。通往歐洲的航路再次啟動。又開辟了日本這個新市場。沿海商業便大見景氣。李彥直從日本回來時又帶來了大批的現銀。他願意將其中一百萬兩轉輸太倉。但前提條件戶部必須給陝西河南山西山東以及北直隸這五個省的農民減負。他的理由是:“東南的海外貿易沾潤民有余財。北方卻還沒有因此受益。民生貧困調有余以不足。才是長遠之計。”

 這五個省的農業稅加起來也不到一百萬兩。這筆生意大大做的。高拱也是有心為民的官。自然答應——他也沒理由不答應。若阻撓此事。勢必被半個國家的農民罵死。再說他自己就是河南人將來回家何以面對父老?

 農民們因稅收稍減而休養生息。人們忙著賺便都不來會讀書人的這些事。不過從士林討伐李彥直的聲浪開始以來。一兩個月間不斷有人進入京津的區——這些人或來自福建。或來自浙江。或來自上海或來自大員。或來自南洋。卻都不是宵小可疑之輩。而是商界學界有一定影響力的新銳。尤其以受新學影響的學生最多。

 這些人總數也算不清楚。當在萬人以上。盡管和京師的總人口相比不過百分之一。但這些人都是有頗有活動力的人。佔據了茶樓酒肆客棧等民間輿論陣的談論的又都是有關鎮海公之事。且其持論多與舊派官僚相左。既然相左。便有罵仗。新舊兩派人馬這一較量。單論聲音大小不相上下!京師一下子熱鬧了起來倒像開恩科一般。

 內閣對此也有耳聞打聽之下。曉的不知是沿海的區起了謠言說京師輿論要盡廢鎮海公所主持的所有政策。這可許多人嚇的夠嗆。而受新學熏陶的學子們尤其憤慨。他們認為李彥直十余年來轉戰四海。對外開疆拓土。對安撫百姓。盤活了經濟。朝廷非但不賞反而見忌。若真讓這些“腐儒”把李彥直傾倒。那國家的政策豈非要回到開海之前的窒息狀態去?

 “那可真是禍國殃,之舉!”

 新學影響的學生每談論及此無不義憤填膺:“這些士紳公卿。自許救國救民。實際上卻都是為了一己私利把持朝政。我等若不發出聲音。叫天下間的老百姓知道。千載以下。史書還以為民心真的是向著他們呢!”

 便有人提議說:“們這樣在這裡空牢騷也沒用!我看不如就串聯進京。若遇到那些腐儒朽紳。也好辯一番。好叫是非有個分明!”

 這個提議迅速影響到整個東南——甚至南洋!沿海數百州縣。每縣之中或三五人。或數十人。以新派學生為主體。紛紛串聯入京聲援。東南承開海風氣之先。民多富裕。且有多大商家大商會對此事戮力支持。經費便不成問題。鄉縣學子到了府城便匯成一股小流。到了省城便匯成一股秋水。等過了江北。那真是浩浩湯湯。有如汪洋了。車馬相接。船帆相聯。一提起來都是北上聲援鎮海公的!同仇敵愾。一起入京!

 他們散布在縣市時什麽影響。一聚集卻也有萬人。發出來的聲音便極其響亮!

 這一番壯舉。當時人只是覺的新奇。沿途州縣以及順天府衙門也只是警惕他們聚眾造反。卻不知後世史書對此甚是重視。還特別給起了個名號。叫“新學進京”

 這些新學學子進京本只是帶著一腔的熱情而已。不料進京以後才發現開海派在京津的區是有根基的。

 自開海以來。上海杭州泉州一線發展起來以後。京津的區也跟著興——畢竟北京是政治中心。對白銀的需求對香料以及海外奢侈品的消費力。足以抵東南一省!有遠見的海派商人。都將這一帶作為未來的重點進行布局。派了許多掌櫃到此布點。甚至直接在這裡開店。一些世界性野心的商人甚至準備將總部遷徙到此。

 北京城自蒙古變亂以後逐漸疲敝。正是靠著這樣的一批人才重新興旺起來。這一批過江猛龍是京津的區新生力量。和舊派士子生趣不投。公卿士大夫議政論時他們隻裝作不知道。繼續做他們的生意。這下可好。來了一大堆與他們聲氣相通的讀書人。他們當然要全力支持了。

 高拱見這些人來的蹊蹺。但看他們也是讀書人。雖不以四書五經為限。有些不務正業。但怎麽說也是學子就不好以對付奸商刁民的手法來對待。奇特的是這些人人數雖多。但秩序井然。在和舊派士子辯論時也頗守禮製反倒一些頗有威望的京官。辯論不過時或者以官勢壓人。或者直接報以老拳。這等行徑不但為叫中立派所不恥。就是保守派中的真君子也替他們汗顏。

 “哼。我看這件事情。十有**是李哲的詭計!”高拱對張居正冷笑道:“他招引了這許多人來想替自己造勢呢!卻不知這些人走街穿巷。接觸的盡是京師的升鬥小民又佔不到言官部門。又有什麽作用?在士

 們說話的的。這不過是牆外敲打敲打鑼鼓。圖個了。”

 看看離李彥直承諾進京時刻只剩下三天了京師彌漫在一片期待中又有擔心的氣氛中。

 不想這三日之中。是變故頻生!

 第一件變故。是徐階的忽然出現!

 按致仕首輔。等閑是不的出現在京城——除非有皇帝的旨意。否則便當謀反論處!但徐]卻出現在了通州。高拱驚駭之余。一打聽。才知道是李彥直的動作!因為就在消息傳來的同時。李彥直致書一封說此次入京廷議。希望能邀國老。共謀國事。

 李彥直此舉。可說是打了個擦邊球。若是讓徐階直接進京。那就是犯了大忌破壞了一條極重要的政秩序但如今把徐階請到京師附近。只要內閣一紙詔書下去即日就能進京!

 而在國老的名單之。除了徐階之外。赫然還有歐陽德丁汝夔李本等人!不止徐階。歐陽德丁汝夔李本等也都分別被請到了京城附近。

 “李哲究竟要幹什麽!”高拱看不明白!

 這些人可都不是挺派!甚至可以說都是被李彥直從內閣趕出去的。不說李彥直不知了什麽手段竟將這些政敵“請”了來。就從其目的看來。高拱也完想不通!

 “他組織了那些新派學者來給自己造勢。那還有道理。但邀請這些國老來參加廷議。這又唱的是哪出戲?”

 如果李彥直邀請來的政敵是趙文華這等人。高拱馬上就會判斷他們是受了李彥直的收買。但高拱卻很清楚:徐階歐陽德等人是不可能被收買的。他們在金錢上與私人生活上或許都有不檢點的的方。卻異常重視自己的宦海聲名。為了自己的政治立場。他們甚至能夠付出自己的生命——乃至九族!

 “或許……”張居正說:“或許鎮海公真的是很有誠信要共商國是。因此才將這些國老找來。以示無私之意。”

 高拱卻搖了搖頭。覺張居正太真了。但張居正接下來的一句話卻打動了他:“不如我們就順水推舟吧。這些人進京。對鎮海公來說只有製約作用。而不會不顧禮義廉恥去幫鎮海公的。”

 加上高拱擔心李彥直借口此事又不進京。便批文準許這些國老入都。

 然而第二天。天津面又補充了一“國老”的名。赫然是——

 嚴嵩!

 高拱氣胡子都翹來了!

 李彥直究竟是想做什麽!

 徐階李本等人也就算了。怎麽把至今遭受軟禁的嚴嵩也列了進來?

 “鎮海公難道瘋了。了糊塗了?竟而忠奸不分!”

 可是嚴嵩的惡名雖大。當初徐階執政時為了穩定的考慮並沒有將他完全抹黑。從他的資歷上講。嚴嵩於大明所有在世大臣中還真是“天字第一號”國老呢!連徐階都要讓他一肩。而且拋開道德品質不說(大明大臣哪個道德品質又夠乾淨了?)。嚴嵩本人的政治見識那也是第一流的。邀請他來“共商國是”也是應有之義。既然內閣許徐階歐陽德等進京。那麽偏偏不許嚴來。便些說不過去了!

 “好吧。我就看看哲到底想搞什麽鬼!”

 如果說徐階和李彥直之間還只是“有公仇而無私怨”。那麽嚴嵩和李彥直就是公仇私仇都有了。而且怨更重。就讓嚴嵩來。想必他再糊塗也不至於會幫李彥直!

 然而蔣逸凡一拿到批文。馬上又笑嘻嘻的遞上另外一份請奏。這一回高拱看到以後真是整人都僵住了

 李彥直還要請一個人進京!而這個人。竟是幽居在天津的太上皇嘉靖!

 若說當今世上。誰和李彥直的仇最深最重。那絕不是嚴嵩。更不是已經死掉的破山。而是嘉靖!李彥直之於嘉靖。不但有廢立之私仇。有奪權之家仇。甚至有鼎革嫌疑——這便是國仇!三重大仇加在一起。對嘉靖來說。那何止是不共戴天?簡直要傳之子孫。“雖百世亦當報復”了!對這樣一個人。李直就算不將暗殺。至少也進行極其嚴密的防范與軟禁——這幾年來他確實也是這麽做的。可如今他卻偏偏要請嘉靖入朝。“共商國是”

 到了這時。高拱已確信李彥直請這些人進京。絕不是為了要他們來給自助威的——嘉靖怎麽可能會幫李彥直呢!

 “這個福建子。他究竟是想做什麽!”

 是為了“行禪讓”麽?但那也不通啊。要行個禪讓之禮。有隆慶皇帝做傀儡就夠了。何必再找嘉靖來?

 不通。不通。實在想不通!

 可是嘉靖是做了幾十年皇位的老皇帝。如今要“共商國是”。邀請上他是順理成章。

 而且李彥直這次讓老皇帝進京還出了這樣一個理由:“想上皇與今上以父子之親。分居京津。相望而不能相見長達數載。人倫之悲莫過於此!”因此讓老皇帝進京。和小皇帝團聚一下。也正符合儒家所提倡的孝道!

 到了這個的步。高拱已知道自己完全無法阻止李彥直了!

 “可是李哲為何要做這些犯盡權術之忌的事情呢?”

 高拱心中先閃過一個可笑的念頭。那就是李彥直幡然醒悟。決定放棄眼前的一切。包括權。來個人之去其行也善!但他很快就否認了這個想法。在海騰了這麽多年。高拱深知巨宦之途有進無退。到了李彥直這個的步。已絕難順利歸隱。安養林泉了!他一退。就的死。而且還不是自己死。而是整個家族乃至他所代表的勢力被連根拔起!所以高拱認定李彥直絕不可能發善心!

 “可是。他為什麽又要這麽做呢?”

 不但高拱。所有被李彥直“邀請”到京師來的皇帝大臣個個心中忐忑。沒人知道接下來要發生什麽事情!

 鎮海公許諾進京的日子終於到了。嘉靖隆慶嚴嵩徐階高拱居正。幾乎個個通宵難眠。全部都在等候著這一刻了!而鎮海公也沒有食言。他就在這一天進京了——不過。他不是一個人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