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陸海巨宦》之37章 市舶
朱載雖然還是個少年,但畢竟也有十四歲了,這時扮演著監國的角色,便也承擔了這個角色的責任。

 他的皇帝老被強盜抓走,讓他提前做了代理皇帝,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可惜“好事”的後遺症很多,至少有三個大問題,少年朱載一想起來就一個頭兩個大!

 第一個問題當然是錢的問題。

 雖然通州已經打通,南方的物資賦稅也如期到達了京師,讓北京政府免了斷炊的困厄。

 可是從嘉靖二十年以後,這個老大帝國的財政便總是入不敷出,到了近年更是年年赤字!也就是說,南方的錢糧一運到北京,馬上就要去填補京內京外大小衙門的財政缺口,徐階雖然有能耐,可他也沒法變出錢來啊,只是拆了東牆補西牆,饒是如此也沒法完全搞定,只能先搞定最緊急的,就像風雨之,第一個要補的屋頂是臥室,因為要睡覺,客廳的就且放個盆在下面接水。

 這種情況如果是在平常年景,挪來挪去或許也能應付過去,應付不過去就先拖著,但今年卻有些麻煩,因為皇宮被洗劫,要把監國(朱載住在宮裡但還暫時不是皇帝)的生活設施補齊了這筆預算砍了又砍,但至少還是得有兩百萬兩銀!這銀從哪裡來?徐階犯愁了,小監國也為難。

 沒了錢,不但皇帝的日常生活成問題,就是第二個問題國防問題也沒法解決!

 西北對蒙古如果要擴大戰果,得投錢!東南對“倭寇”總得追趕啊!皇帝還在他們手頭呢!所以呢,也得投錢!就是現在還滯留在京畿附近的那十幾萬部隊,要繼續訓練就得養著,要遣散也得弄點遣散費啊要不然就這樣把人趕跑,讓這部分人成了流民。甚至成了流寇,那可是要變成治安問題的!這些也要錢!

 可徐階手頭沒錢!

 怎麽辦?

 武百官都沒辦法,最後大家說:“問問李侍郎有什麽主意吧。”

 李彥直回到北京後,暫時還沒升官呢。不是監國和內閣有意壓他,而是因為他的功勞太大,暫時還想不出怎麽安置他。就且拖著,隻先給他追封了祖宗三代。贈了陸爾容一品誥命夫人,那是告訴李彥直:別著急,朝廷記得你。

 “殿下,閣老,諸位大人,”在內閣會議上,李彥直愁眉苦臉地對朱載、徐階、李本以及兵部尚書、戶部尚書說:“蒙古的問題,現在不追擊可惜了,不過收縮防線的話。暫時也沒什麽大問題。但東南那邊一定要窮追猛打啊!陛下還在東狩南巡呢!咱們總得想辦法迎接回來啊!而且海防不整治的話,海寇便隨時可能衝上岸來,這可是國之大患啊!”

 這追剿王賊、迎回嘉靖,便是朱載所面臨地第三個大難題了!

 在王直事件之前,海寇的危害性被大大低估了。而此事發生之後,海寇的危害性卻被大大地高估了!現在包括監國在內的大部分君臣士民,都已覺得海寇之患,重於胡馬了!

 朱載也暗暗點頭:“是啊,那該怎麽辦呢?”

 “海防南北萬裡,光是防守,是防不住地!”李彥直說道:“太祖洪武皇帝建立了星羅棋布的沿海衛所,可海寇一來,又有什麽用呢?所以臣以為。在海洋事務上。應該主動出擊!將東海南海都變成我華夏之內湖,那才能真正地斬斷病根!”

 戶部尚書一聽有些慌了:“那不又要花錢?”

 李彥直歎了一口氣:“那也沒辦法啊。”

 朱載一聽。臉上更犯愁了,眼睛眨巴了兩下,竟然紅了:“沒想到……沒想到國家窮到這地步了啊!”

 徐階和李彥直歎氣也罷,愁眉苦臉也好,他們的哭窮都是假地!這些大臣家裡的誰沒個百八十萬地?滿屋裡,也只有朱載這個代理皇帝是真窮!

 不過,士大夫的錢是他們自己的,要他們拿出來貼補國家那顯然是不可能的!要他們忠心可以,要他們貼錢辦差那就萬萬不行!在錢這件事情上,士大夫從來都是公私分明。

 “這樣吧,”徐階說:“海防還是得著手辦!既不能節流,就只有開源了。”

 “開源?怎麽開源?”戶部尚書有些警惕起來:“別是要加賦加餉吧?”

 朱載一聽嚇了一跳,他雖然年少,卻也知道加賦加餉可從來都是亡國亂天下的前兆啊!不到萬不得已時萬萬行不得!

 “如今天下初定,人心未安!豈可妄加賦稅餉銀?”徐階的話讓朱載松了一口氣,接著他又說:“所以這件事情,得另想辦法。”跟著就把這個燙手的芋頭扔給了李彥直:“所以我想,安置勤王軍和整肅海防這兩件事情,就交給李侍郎來負責吧。”

 李彥直忙問內閣撥多少銀讓他辦這件事情,徐階說道:“沒銀,你自己想辦法吧。”

 雖然徐階是李彥直的老師,但他一聽這話就叫了起來:“恩相!你太看得起學生了!不給我米卻叫我煮飯,學生不是神仙啊!”

 朱載、李本、丁汝夔等聽了,也都暗為徐階感到害臊,心想你這個江東佬真會坑人,連剛剛立了大功的大將也這麽坑啊!虧人家在你面前還自居學生呢!你哪有點恩師地樣?

 徐階卻正色道:“說什麽看得起、看不起?我輩為國家效力,就算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碰上一點小小的困難就這麽叫嚷,像什麽話!總之這頓飯是肯定要做的,沒有米,你自己找米去!”

 他說的義正詞嚴,但李本等卻都想你這話才不像話呢!這些人都是國家重臣,就算沒徐階這麽本事,帳目還是會算的,知道徐階交給李彥直地這兩件事情。沒有二三百萬兩白銀休想完成!現在你一分錢也不給,要人家光靠一顆忠心來幫你辦事?誰敢接這差事?

 就連朱載也為李彥直叫屈,但看看徐階那一臉正氣的樣不敢開口。

 李彥直漲紅著臉,不敢答應。又不敢不答應,好一會才說:“恩相,你佔著大義。這責命下來了,學生不敢不聽。但你也總得給學生一條走得通的路才行啊。”

 李本等都道:“不錯。總不能讓李侍郎無生有啊!”

 徐階卻不肯讓步,依然道:“總而言之,如今朝廷沒錢給你,但這事情還是得辦!這差事你是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太倉如今沒錢,但太倉是死地,人是活的!你只要肯接了這差事,想出辦法來,只要不花太倉的錢。不犯祖宗規矩,我們內閣、部盡量配合就是!”

 這句話算是挑明了:我們讓你乾,你就去幹,要錢沒有,要權就給你!

 李彥直抬頭看看朱載。小監國正滿臉期待地看著自己,再看看李本、丁汝夔等老上司,這些老家夥雖然也覺得徐階太為難人,卻也都有些希望李彥直能再次創造奇跡!李彥直沉默了一下,似乎在盤算著什麽,終於跪下了道:“既蒙監國如此信任,恩相如此看重,李哲焉敢再辭?何況為國家效力,亦是人臣之本分!”

 朱載的眼睛亮了起來:“李侍郎有辦法?”

 “臣盡力而為!”李彥直頓了一頓。又說:“不過得請朝廷開個方便之門。”

 “說!”徐階地聲音裡充滿了決斷的魄力。

 李彥直面向朱載:“臣請監國下旨。重開市舶司。且將市舶司地年歲收入,暫歸我作理軍剿賊之用!”

 李本和戶部尚書對望了一眼。均想:“也虧他想出了這個主意。不過就算重開了市舶司,只怕也填不了這個窟窿!”他是按照明朝舊地征收體制來考慮市舶司的收入,所以認為市舶司一年最多只能收幾萬兩銀,比起整頓海防地百萬之費來自是杯水車薪卻不知如今經濟局勢已經大變,市舶司若是由李彥直來經營,每年所能征收之關稅,豈可限量?

 朱載看看內閣和兵部戶部諸大臣,最後眼光落在徐階身上。什麽是市舶司他知道,可能不能開市舶司他就搞不明白了。

 徐階見他如此,便給他一一解釋。原來自唐宋以降,國的對外貿易日益發達,因應這種形勢,朝廷便在廣州、泉州等重要的通商口岸設立市舶司,檢查進出船舶蕃貨、征榷、貿易等事務,其執掌權力類似於後世的海關!

 市舶司自唐朝開設以來,歷代都有,自宋迄元,未曾斷絕,明代亦於沿海各處置市舶提舉司,掌海外各國朝貢市易之事,同時征收賦稅,但到了嘉靖年間,卻爆發了“爭貢之議”(此節在本書第二卷第十三章已有詳述),嘉靖皇帝認定“禍起於市舶”,便武斷地撤銷了市舶司,斷絕了對外貿易,就此禁海,而海寇之為禍,根源自也在此!

 這時徐階向朱載說明,自然沒說你老爸如何如何的胡鬧,更沒說因為他這政策搞得東南民不聊生,只是說:“陛下出於對當時局勢的考慮,暫時關閉了閩浙兩省的市舶司。”輕飄飄一句話就帶過了。

 李本等人一聽,心裡就都知道徐階也是讚成開海的了!否則不會是這等語氣!

 又聽徐階問諸大臣:“李哲的提議,諸位以為如何?”

 若是眼下還是嘉靖當朝,諸大臣考慮到皇帝地好惡,多半不敢開口,但如今一朝天一朝臣了!朱載雖還沒登基,但那也是遲早的事情了!國事又都由徐階處理,眾大臣自唯他馬首是瞻!

 李本琢磨了一下,便說道:“市舶司自宋以降,歷代都有,本朝設置市舶司亦有百余年,只是因爭貢之役,倭寇惹事生非,皇上這才禁斷,但那也是暫時之舉!若李侍郎有把握製得那倭寇,這市舶司也未必不可重開!”他這是老狐狸,雖然是讚成了提議,卻還是安個附加條件:“李侍郎有把握製得那倭寇”若市舶司重開以後卻又出倭寇之事,那也與他無關,因為他已有前言了嘛。

 兵部、戶部兩尚書也點頭稱是。

 朱載雖然不大明白市舶司是怎麽回事,但這時他心裡是支持李彥直的,就問:“那這事犯祖宗規矩嗎?”

 “不犯,不犯。”李本說。

 “那就好啊!”小監國叫道。

 聽到小監國這聲稚嫩的響應,李彥直一時竟然怔住了!

 今天的事情他其實都早有預料,但真正發生時,他還是忍不住心頭澎湃!

 禁海禍亂東南二十余年,為了這件事情,李彥直和他地學生們賭上了前程,許棟李光頭拚掉了性命,王直卷入這個漩渦無法自拔!

 然而隨著朱載這一聲“那就好啊”那麽多東海男兒的身家性命,那麽多聰明才的陰謀陽謀,卻一瞬間就好像可以畫上一個句號了!

 李彥直忽然之間甚至有些難以接受,因為這件事情他們努力了太久,付出了太多,而朱載的這個句號,卻畫的好像太過輕巧了!

 然而這就是朝堂啊!

 皇帝一言泰山移!內閣一票黃河改!

 上百萬人的生計,數十萬人的性命,在這裡也就是輕輕巧巧的一句話而已。

 徐階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按李哲所議,重開市舶司吧。至於這市舶司如何運作,回頭你擬個條陳,呈兵部、戶部、內閣批複吧。”

 從南直隸到浙江到福建到廣東,那些深受海禁之苦的軍民聽到這個消息只怕要激動地放聲痛哭吧!

 李彥直內心深處也有這樣地衝動!然而他沒有,他不知是平靜了,還是麻木了,或許是擔心事情又有變化而強壓著吧,臉上淡淡地,就說:“領命。”

 然而他出宮以後, 李義久來接,李彥直也沒上轎,愣愣地就走回家去,從人見他這樣都有些奇怪,也隻好在後面跟著,又把消息傳出去,風啟蔣逸凡聽說都趕來看他,問他出了什麽事情。

 “哦,沒什麽。”李彥直說:“監國和內閣都決定了,開海了。”

 風啟蔣逸凡等一愣,又問:“什麽?開海?”像他們這樣聰明的人,一時之間也還沒反應過來。

 “是啊,開海了。”李彥直又重複了一句。

 忽然之間,三個人竟一起跳了起來大叫:“開海了!開海了!”

 他們竟然都忘記了自己地身份、自己的年齡、自己的地位、自己的修養!竟然就抱在那裡大吼大叫:“開海了!開海了!”

 隔壁的孩聽到嚇得大哭,蒙古人兵臨城下時,王直打到北京時,也沒見李彥直像今天這樣激動,陸爾容趕緊命伊兒過來瞧瞧怎麽回事,伊兒抱著個肚趕來一望,見三個大男人在裡頭瘋狂,嚇得跑回去叫道:“不好了!小姐,他們只怕是瘋了!瘋了!三個人都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