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城下之盟
李綱聞聽之後,也立即氣的吹胡子瞪眼,要求趙栩不能答應徐毅的要求,在他看來,徐毅的兵將即便是再厲害,畢竟他們主要兵力還是被牽製在靖海國北方,金國一日不滅,靖海國的徐毅便不敢同時發動南北兩面的戰爭,畢竟他們靖海國現在新立不久,國力尚且比較空虛,如果真的撕破臉的話,大宋發傾國之兵,不見得就打不過他們。
一聽李綱的這席話趙栩就來氣,如果按照他說的那樣的話,那麽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情,趙栩比誰都清楚,你倒是舍得一身剮,敢把皇上拉下馬,但是被拉下馬的可是他趙栩,不是李綱!
於是趙栩立即將李綱呵斥了一頓,將他趕回家閉門思過去了,眾臣見李綱都這樣了,於是都屁也不敢再放一個了。
接下來他們詳細將徐毅提出的條件仔細商議了一番,最後集眾人智慧,得出這麽一個結論,徐毅這次提出的條件雖然苛刻,但是總體上來說,他和金人還是有所區別的,起碼在兩國邊境駐軍方面,徐毅並沒有所單方面要求大宋不得駐軍,而且也表示了簽訂共同進退的同盟條約,一致對外,這方面說明還是徐毅總體上還是傾向於兩國罷兵永世修好的意願。
至於開放邊境城池設立榷市一事,似乎對兩國都有好處,也不見得就是靖海國都佔便宜的事情,還有就是開放沿海口岸的問題,也是比較對等的關系,雙方都可以利用那些口岸進行交易。
只有幾條讓他們比較為難,一是賠償數額太多,大宋一下拿不出那麽多錢,另外一個就是瓊州割出一個港口,給靖海國使用的問題,有點喪權辱國的感覺。
最後幾經商討之後,趙栩才想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訂下了這次議和大宋可以接受的方案。
吳敏在接到了趙栩派人送來的底線之後,總算是心裡面有了底,於是立即進王宮面見徐毅,雙方就靖海國提出的條件開始了交涉。
其實徐毅當初在提出這些條件的時候,也沒想過要趙栩全盤接受,畢竟談判嘛,有來有往還是可以討價還價的,之所以當初不跟吳敏作出讓步,就是因為要逼迫吳敏將這個談判底稿傳回大宋,減少大宋討價還價的空間。
而現在吳敏來找他做最後的商討,其實等於已經是趙栩可以接受的最後方案了,於是經過一番你來我往的反覆商討之後,最終雙方終於在新年前的最後一天達成了協議。
具體協議如下:
大宋對靖海國救援大宋,抗擊金軍,驅逐胡虜於大宋國境表示感謝,特賞賜靖海國白銀一千萬兩、黃金五十萬兩、絹帛二百萬匹,因為數額巨大,這些賞賜將會以部分實物抵償。
大宋和靖海國結成兄弟之邦,建立聯盟關系,永世交好,一致同意不在兩國邊境百裡之內布置正規軍,隻許少量守備軍維持各地治安,專司緝捕匪盜所用,相互不威脅對方安全。
雙方以遼國舊土為界,劃分兩國邊境,靖海隊退出現在所佔大宋國境的土地,撤回燕山府以北地區。
大宋在兩國邊境一線,開放不少於五處口岸,開設榷市,雙方派出榷市官共同進行管理,不得限制兩國平民相互交往。
大宋和靖海國各開放港口,供對方商船和商人進行貿易,並互派官員在對方港口設立代辦處,負責處理兩國商務交往中出現的問題。
大宋每年賞賜靖海國三十萬兩白銀,三十萬匹絹帛以資靖海國使用。
靖海國效仿安南土倫港方式,以每年一千兩白銀的價格,租賃瓊州一處海灣,
享有永久租賃權,可以進駐靖海國水軍。兩國保護對方商旅們自由在對方國家經商旅居的合法性。
大宋按照靖海國需求,選派萬名工匠,半年之內北遷入靖海國,協助靖海國戰後重建,並令這些工匠永久居留於靖海國。
兩國結盟之後,無論任何一國受到其它國家的侵犯,另一國都有義務幫助盟友共同對付敵國,並有權選擇要求盟友派出援軍共赴戰場一致對敵。
……
雙方務必遵守盟約,不得違反……
大宋在完成以上約定之後,靖海國撤軍退回靖海國內。
此盟約後世被稱為中興之盟,就此奠定了靖海國和大宋的結盟關系,措辭上面大宋討了不少的便宜,似乎大宋才是主導國家,靖海國從措辭上似乎有點低於大宋半格。
但是徐毅不在乎這些文字遊戲,大宋出了這麽大的血,讓他趙栩佔一點口頭上的便宜也好糊弄一下大宋的子民,總好過他沒法給大宋國民交代的好,只要自己靖海國撈取足夠的實惠,至於誰嘴巴上佔點便宜算不得什麽。
於是吳敏和馬哲主筆,各自歡天喜地的起草了合約書,並代表兩國簽字用印,最後相互交還了合約書,雙方皆大歡喜,這件事就這麽敲定了下來。
徐毅為表示慶祝,專門賜宴款待了吳敏一行人,盛情邀請他們在靖海國這裡過年,而吳敏他們早已是歸心似箭,大年初一便辭別徐毅,上路離開靖海國返回大宋東京汴梁複命去了!
處理完這件事之後,徐毅也可以放心南面邊境了,這份合約的履行尚需一些時間,但是起碼他不用再操心大宋那邊的事情了,他的精力再次轉向了和金國的決戰方面上。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之後,徐毅還是決定要從兩方面用兵,主攻方向自然是北方的龍化州的宗翰軍,而大同方向的兀術軍,也不能都交給大宋去處理,畢竟那邊還牽扯一個舊遼西京道全境的問題,他現在其實已經和大宋初步定下了繼承舊遼國境的協議,既然如此,那就不能放著西京道不管了。
他在新年接受百官朝賀之後,便立即召集軍中眾將在大定府商議起了這個事情,各軍主將都參與了這次會議。
在一副畫師新繪製的巨型地圖前面,徐毅先是給手下這些大將們通報了和大宋簽訂合約的細節,並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不管怎麽說,靖海國和大宋都是同根同源,他不希望兵鋒指向大宋方面,去屠殺自己的同胞們,這一點他必須要讓手下諸位大將們都知道。
而這些人雖然多少有些不理解徐毅這麽做的目的,但是對於這次從大宋獲得的實惠他們還是相當滿意的,所以也沒有提出什麽異議,畢竟現在金國未滅,他們需要打的仗還很多,也不急著找大宋當對手。
徐毅看到諸將都表示服從他的安排之後,便指著地圖對他們說道:“從這次和大宋的合約上面,大家可能已經意識到了,我們靖海國將會繼承舊遼國的遺產,接管舊遼的疆土,眼下我們雖然已經佔領了中京道、南京道和遼東一帶,但是這也只是大遼以前十分之一不到的地盤,下一步我們將會逐步將金國吞並掉,接管這些區域。
對於前段時間定下來的開春攻打龍化州的計劃,原則上可以不變,但是孤經過一番思考之後,還是決定,開春之後要對西京道大同府方向的殘存的兀術的大軍用兵,徹底解決了他們,接管整個西京道。
這樣一來,我們又要兩面用兵,所以諸位壓力會更大一些,具體怎麽打,大家不妨商量一下也好!”
於是諸將立即興奮了起來,現在他們這幫家夥不敢聽到打仗,一聽說打仗就興奮的過頭,紛紛七嘴八舌的議論了起來,發表自己的意見。
作為軍中主帥的楊再興摸著下巴聽他們說了一陣之後,出言說道:“既然主公聖意已決,那麽我等自然會聽從主公的安排,微臣看來,西京道這邊的兀術軍應該不是什麽問題,不需要我們派出太多的兵將過去就能解決他們。
現在大宋已經和我們簽訂了和議,那麽我們南線的黑虎軍便可以啟用起來,抽調黑虎軍精銳,加上留守在燕山府的三兵團所部,組成一支兩萬人的西征軍,從奉聖州下手,只要打下奉聖州,那麽西京道便等於門戶大開,以我軍的攻堅能力,打下奉聖州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
另外大宋那邊的種師道軍也在和兀術軍交戰,有了上一次的教訓之後,微臣以為大宋官家這次不至於再出昏招,令宋軍裹足不前了,如此一來,兩國兵馬夾擊之下,兀術軍沒有不敗之理,所以西征西京道應該不需要我們太擔心。
倒是北方的金國現在已經知道他們的窘境了,故此他們也定會在年後一開春,便集結大批兵馬再次對我們作出反撲,困獸猶鬥之下,我們也不得不防!畢竟金軍現在還有不少兵力,即便都是烏合之眾,數量上卻還是佔據著優勢。
所以微臣以為,我們主要關注的方向還是應該在北線方面,二兵團現在儀坤州牽製著完顏斜也的大軍,不能善動,開春之後,可能會面臨斜也大軍的瘋狂反撲,壓力會比較大。
而一兵團現在集結在湯州和成州一帶,向東北方向威脅通州的宗英軍,想西北方向又監視著龍化州的宗翰軍,壓力也不小,所以二兵團現在是我們手中的預備隊,將要擔負著主攻的任務,只要如同當初主公所說的,打掉宗翰軍之後,那麽金國基本上就算是氣數已盡,龍化州一破,通州的宗英軍定會陷入我們的包圍之中,斜也軍也會受到牽製,再也無力反攻儀坤州了!
所以我們開春之後動作一定要快,打下龍化州之後,立即要吃掉完顏宗英的兵馬,這樣一來,只剩下一個完顏斜也,他便孤掌難鳴了,而金國也徹底會胸腹大開,任我們宰割了!
只是現在有一個問題,我們幾個重要的將領都在北線,開春起兵之後,西線那邊缺少一個統帥,謝斌雖然這些年歷練之後,能力不錯,但是要指揮一場這麽大的戰役,恐怕還是力有不逮,這個西路軍領兵的人選上,是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聽罷了楊再興的話之後,眾人紛紛點頭,徐毅微笑著拍手鼓掌道:“精彩!再興這次的分析實在精彩絕倫,把事態分析的很透徹,確實是這樣的情況,我們主攻方向不動,增加了西路軍出征西京道,可以按照再興的計劃實施。
至於南線方面,謝斌要鎮守河間等地,在大宋沒有完成協約之前,不能離開那裡,西路軍的統帥,孤以為還是由孤帶上龍威軍親自走一趟吧!”
“這怎麽成?主公現在已經是一國之主,豈能每次都禦駕親征呢?不行不行!這一次還是我去吧!”李波一聽就不幹了,覺得徐毅這麽做還是有點冒險,畢竟謝斌手下的兵馬沒有三個兵團的精銳,徐毅這次西征的話,等於只有大牛的三千龍威軍堪稱精銳,而兀術的金軍也並非弱到一點抵抗力都沒有了,生怕徐毅出了危險。
“不行!你們幾位開春之後,都要將精力放在北線上,務必要配合再興打好這一仗,我雖然現在當了王了,就不能帶兵了,何況這次出兵,我還另有打算,你們都不必再說了,事情就這麽定下來,西征的事情由我來主持,你們隻管打好北線的一戰足矣!”徐毅搖頭說道。
眾人看徐毅態度還是堅決,知道他的脾氣,勸是勸不住的,於是也就點頭都不再多說什麽了,畢竟徐毅比起他們,在控軍方面和大局方面都隻強不弱,指揮西路軍西征,應該不會有什麽差錯!
說來可笑,徐毅現在還是沒有一點當王上的自覺性,動不動就想親自領兵上陣,還真有點馬上皇帝的感覺,不過這樣也好,他們跟著一個銳意進取的老大做事,遠比大宋的那些將領們痛快,要是現在讓他們去大宋領兵的話,估計光是鬱悶,都足以讓他們鬱悶到死!
事情定下來之後,諸將紛紛離開大定府,趕回各自的軍中開始準備了起來,這次入冬之後,諸軍都在進行整頓操練,而且按照楊再興的安排,進行精編,看似兵將數量有所減少,但是戰鬥力卻在精編之後,更加強了許多。
各軍都展開了冬季練兵的活動,一大幫精壯的將士們吃飽之後便整日操練不停,使軍中的配合更加完善了許多,所有人都卯著股勁兒,期待著春天的到來,好再上陣和金軍大乾一場。
整個冬季北方雖然寒冷,但是卻沒有能擋得住這裡如火如荼的重建和戰爭準備工作,大宋在簽訂了同靖海國的合約之後,趙栩可以說是克服了萬難,想盡了一切辦法,完成這個協議。
對於國內,他昭告天下說大宋和靖海國是兄弟之邦,現在靖海國新立,正處於困難之中,而且對大宋抗金功不可沒,在這個時候大宋自然需要照顧一下這個兄弟之邦了,故此將賜予他們一些財物,以示大宋的寬厚雲雲。
這樣的托詞相當程度上減少了大宋上下對此事的不滿,雖然明眼人一眼可以看出大宋現在不敢和靖海國翻臉,想要通過金錢外交,拿回失地,但是大部分人還是很容易被蒙蔽的,畢竟對於老百姓們來說,花錢總比打仗死人要強吧!
所以趙栩想盡辦法,從南方各路調運了相當多的錢物,開始源源不斷的運往北方,進入到靖海國境內,而徐毅專程將熟悉理財的杜撫遠從流求島抽調過來,在燕山府設立了臨時接收衙門,專司負責接收大宋運送來的各種錢物,清點分類之後,轉運到大定府和流求島去。
兩個月之中,大宋共向靖海國輸入了大約六百萬兩白銀,三十萬兩黃金,大大充實了靖海國國庫,至於缺口部分,趙栩實在拿不出來,於是便以兩方商定的協議,以實物衝抵,將大批靖海國所需的原料物資,從南方諸地直接運送到廣州、福州、溫州、明州、杭州、揚州等地,在那裡裝船,交付給靖海國,然後由靖海國轉運至流求島或者是獨龍島去。
這些物資中以金屬為主,銅、鐵、錫、鉛、水銀不一而足,基本上都是重要的軍事物資,如此一來,也大大的緩解了流求島和獨龍島的儲備缺口,使靖海國的戰略儲備大為增強,各種火器的生產也提高了產量。
除此之外,流求島不能自足的硝石、硫磺、藥物等物也佔有很大的比例,令靖海國短期之內,不會出現這種物資的短缺。
還有就是有關一萬名工匠的問題,讓趙栩也頗為頭疼,於是發動各地官府,搜羅靖海國開列出來的所需各種工匠,反正一萬名工匠對於大宋來說不算太難解決的問題,北方戰爭使許多大宋北方的民眾大批南逃,其中不乏各種工匠,
為了達到讓這些工匠們願意北上到靖海國定居,官府蒙騙他們,說去靖海國援建,每個人給予一定的安家費,並允許他們攜帶家眷,路途上由官府提供食宿照顧,對於這些逃到南方的工匠們來說,這種許諾有相當的誘惑性,他們在逃到南方之後,令許多地方勞動力嚴重過剩,對於大宋地方官府們來說,他們已經成為了不安定因素,一是搶去了本地居民的大批工作崗位,而是使地方承受了比較大的安置壓力,北方人又不服水土,生病的人也多,還使物價飛漲,許多北方人逃到了南方之後,居無定所,根本無力養活家庭。
而官府在得知了朝廷的這道旨意之後,當然樂於將這些北方人送返一批到靖海國去,減少一下他們的壓力,所以收羅這些流民中的工匠們,開始遣送到靖海國去。
說是一萬名工匠,真的搞起來的時候,靖海國卻發現接收的工匠數量短短兩個月時間中,便大大超出了他們的預計數量,而且為了防止大宋那邊隨便送來一些沒有專業技能的人,杜撫遠專門在燕山府設立了一個工科考試,凡是被大宋送過來的工匠,都要以他們所報專業,委派專業人士,進行考試,然後決定他們的去向,對於那些為了求得一日兩餐,而濫竽充數之人, 就地刷掉,隻接收那些通過測試的工匠和他們的家眷入境。
這便開啟了靖海國一個全新的工科考試的先例,凡是普通百姓無法讀書參加科舉考試的人,多了一條可選擇的出路,就是從小學習各種工匠技藝,然後參加工科考試,入選的人便可以進入到靖海國國有工坊之中就業,薪酬也相當可觀,在相當程度上,讓靖海國開始初步出現了工學的雛形。
徐毅對於這樣的工科測試,給予了相當的肯定,並決定以後靖海國每年都要開工科考試,成績優秀者可以跟讀書人一樣,錄用為靖海國工部人員,從事專業的技術工作,使那些原本根本沒有機會當官的普通工匠們也有了一個晉身的機會,於是大大得到了工匠們的支持,可以說又讓靖海國盡得天下工匠之心。
但是工科考試帶來了一個很大的負面影響,就是在大宋遣送來的這麽多人之中,有大批不過關之人被刷掉,不得記入大宋輸送工匠數量之中,於是一時間在靖海國南方一帶,滯留了大批被刷掉的宋人,這些被刷掉的宋人立即便失去了依靠,大宋那邊不再為他們提供夥食供應,頓時令這些想要到靖海國討生活,又沒有什麽一技之長的宋人斷掉了生路。
頓時在靖海國控制區之內,形成了一股難民潮,被刷掉的這些宋人整日聚集在各地城中,沿街乞討,哀鴻一片。
徐毅得知此事之後,卻心中大喜,立即著令杜撫遠和大宋負責此事的吳敏進行協商,給大宋施壓,要麽他們接收這些被刷掉的流民返回大宋,要麽就給這些流民們打開方便之門,讓他們進入靖海國定居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