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杭州!
汪伯彥拋出了一個驚人的意見。
“遷都杭州!”趙樸臉上閃過驚訝、茫然、不知所措等,心中卻是明亮道理極點。
這是文官集團們,提出了遷都主張!
汪伯彥,是文官之首。他提出的意見,不僅僅代表了他一個人主張,更多是代表了朝堂中多數文人的主張。
汪伯彥道:“陛下,此戰金軍敗退而回,江南遭受了大劫,唯有遷都,才能安定人心,這是其一;其二,江南是我大宋賦稅根本,北伐之根本,不容有一絲疏忽,遷都可利用財稅;其三,建康距離長江太近,一旦金軍渡江,危在旦夕,此戰建康失守,便說明建康不可為都城;其四,唯有杭州處在江南中央,可以從容掌控江南…………”
汪伯彥說了一大堆的理由,有些牽強,可趙樸沒有反駁,只是靜靜的聽著。
君王需要太多的傾聽,而不是太多的爭吵與辯駁!
最後,趙樸道:“遷都之事,明日再議!”
………………
“遷都,杭州!”回到了寢宮中,趙樸還在為思考剛才的事情。
都城,在何方?
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的國策。
定都長安,有利於掌控西域,掌控絲綢之路,同時對中原、河北等地形成強烈威懾,隨時出兵平叛。歷代,定都長安,很多程度是是為了對東部的世家豪強形成戰略威懾,對西部、北部的草原民族形成軍事威懾;
定都洛陽、汴梁,居中央,有利於統禦中原,也可以在中原王朝勢力衰弱時,避開北方少數民族鋒芒;
而定都建康、杭州,有利於掌控財稅,保證中央財政富足;
而定都北京,則是有利於掌控東北。壓製北方少數民族;缺點是不利於掌控南方,會使南方形成藩鎮割據。
而不論是定都在哪裡,都沒有人定都在襄陽。
正所謂,不東不西,不是東西!
歷朝歷代,都是看到了襄陽的重要性,可是卻從來沒有人遷都到襄陽,因為襄陽隻適合藩鎮割據,但是不適合掌控天下。
趙樸問道:“舞兒,你說。定都在襄陽合適嗎?”
“不好!”一旁的王武月道。“歷代。從未有定都襄陽,定都襄陽的,多是割據政權,壽命不長!”
“只是。襄陽不行,又有那個地方行!”趙樸搖搖頭道,“建康,風水不好,定都建康的王朝,向來短命;而定都杭州,也不行,似乎只有吳越,定都在杭州。只是空有強大財力,卻是不戰而降。總之建康、杭州,我都不看好,都是短命王朝;唯有襄陽最為合適,只是襄陽距離前線太近了。只要金軍一個奇襲,幾天的奔襲,就可殺到襄陽城下,朝不保夕!”
最為中意襄陽,只是襄陽距離前線太近了,安全無保障。
就像上次,根本沒有一絲征兆,金軍就殺到了襄陽,就開始圍攻武備學堂。若不是他準備妥當,早已經命喪當場了。
都城,第一要素,是安穩!
有可靠的屏障,可以阻攔敵軍。不然只有在都城附近,囤積大量兵力,就好像汴梁一般。
而襄陽,處在中部地帶,是好的中轉站,戰略要塞,但不是好的都城。
“陛下,謀事在人,定都在何方並不重要,重要在於人!”王舞月勸說道。
趙樸卻是道:“世人皆是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實差了,民心可以收買,人和可以爭取,然而地利上的劣勢,卻是極難彌補,若是強行要彌補,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而要挽回天時,挽回天下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