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伊蘭特邦總督跋氐坐在原巴提雅城主卡加辦事的房間內,一張張寫滿數字的文卷被他拿起掃看了一眼後,又放到了一旁,隨著後面數字的遞增,他那張緊繃的臉也逐漸放松下來。這段時間吠陀全境的混亂局面已經到了失控的地步,身為掌管北部最富有邦郡的總督,他所面對的壓力是空前的。
自從南方的邦郡突然傳出神話預言中的月護 優婆羅出現在僧諦城之時,跋氐就感覺到吠陀可能要亂了。隨後果不其然,巴提雅城主卡加擅自攔截了北疆軍隊急需的糧草,並將其燒毀,之後更是率領親信以及直屬軍隊畏罪潛逃,進入了十萬大山裡面,至今不知所蹤。在卡加逃亡沒有多久,原本一名忠心婆門教的老牌帝刹家族的長老在回家的路上,被一群乞丐刺殺,當場斃命。
這一事件對整個吠陀北部邦郡的局面及其重要,由於這名帝刹家族長老非常抵製吠陀王在北部邦郡的勢力,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願意捐獻家產,組建婆門教聖軍,將吠陀王在北部邦郡的勢力徹底的趕出去。所以當這名長老突然遇刺身亡之時,絕大多數人第一想法就是吠陀王要對北方邦郡動手了。之後再聯想到從南邊傳過來的婆門教和奢那教正在開戰的消息,幾乎所有的人都極其篤定吠陀王是想要借著婆門教內的僧兵無從北顧之機,將北方邦郡徹底的納入王權統治。
在這種猜疑下,吠陀王和婆門教在北部的勢力開始出現了一些武鬥摩擦,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但是無論死傷多少,雙方的主力都沒有出場,因為他們還在等待另外一個北方勢力的決定。北方總共有十六個邦郡。其中婆門教佔據了絕對優勢,有著靠近摩雲關的八個邦郡,吠陀王在北方則掌握了靠近南方十萬大山地五個邦郡。雖然雙方所掌握的土地和兵力都有著很大差距,但是就整體實力而言,婆門教最多只是比吠陀王高出一籌,其主要原因就是吠陀王掌握了北部商貿大郡伊蘭特邦和吠陀主要的產金地達荼邦,而婆門教多年來也對這兩個邦郡是垂涎三尺。
北部邦郡除了這兩股勢力以外,還有一股不容小窺的勢力。就是薩滿教所控制的三個邦郡。早在數百年前,薩滿教的信仰就已經傳入了吠陀,當時不少信仰薩滿教的北疆異族人定居在吠陀北部邦郡,後來隨著異族人融入了吠陀的生活,薩滿教信仰也逐漸地在吠陀全境擴張開來。由於吠陀人對北疆異族強大戰力的崇拜和畏懼,使得他們認為北疆異族的強大主要是因為信仰了薩滿教,從薩滿教的神靈裡獲得神力以及勇氣,這樣一來就使得薩滿教傳播的速度極其快速。幾乎有點超出了婆門教和吠陀王的預計。
由於薩滿教中有著一條兼愛平等的教義,從根本上違反了先代吠陀王和婆門教大德聖主所定下的種姓制度,若是任由薩滿教傳播地話,有可能會使得整個吠陀的神權、王權體系全部崩潰。所以在後來,吠陀王和婆門教聯手。竭力打壓薩滿教的傳播,並且利用政令將薩滿教的傳播范圍規限在北部邦郡。然而無論吠陀王和婆門教如何打壓,薩滿教依舊在吠陀其他邦郡的民間傳播著,而且幾乎每個信仰薩滿教地人都是非常堅定的信徒。他們不惜傾家蕩產也要去往相對嚴寒貧瘠的北方居住,因為只有在那裡,他們才能夠在公開場合念誦薩滿教的經文。
隨著越來越多地薩滿教信徒湧入北方,薩滿教逐漸的在北方形成了一定勢力,數十年前北疆薩滿教總壇應吠陀民間薩滿教組織的邀請進入吠陀北部設立薩滿教的分壇。不過當時由於婆門教從中作梗,加上北疆薩滿教總壇使者和吠陀民間薩滿教組織有著一些分歧,最終建立分壇的計劃就此擱淺了。
七年前,長空婉如接手整個薩滿教。同時她將已經統一的魔門六道也融入了薩滿教之中,並且將自己的親信全部安插到了薩滿教內的重要位置,從上到下地將薩滿教掌握在手中。之後她遵從段虎
虎的王令,開始將薩滿教的影響力逐漸向吠陀境內延伸,以前擱淺的那個建立薩滿教分壇的計劃又被她重新拿了起來。在經過一連串的利誘、威逼以及刺殺之後,北部邦郡的各方勢力終於答應了長空婉如的要求,聯名以薩滿教徒眾多需要統一約束為由,請求婆門教高層和吠陀王應允了薩滿教在北部建立分壇。
北部邦郡聯名提出請求之時。正好是吠陀王謀劃對付婆門教地時候。所以吠陀王很快就答應了請求,並且派人秘密地送了一封信給長空婉如。在信中暗示長空婉如如果投靠他,將會有一些什麽好處。長空婉如很巧妙的回了一封信給吠陀王,在信中表示對吠陀王統治吠陀全境地合法性予以尊重,雖然大部分的內容都是一些華麗空泛的詞藻,但看上去卻很容易讓吠陀王相信薩滿教是支持他的,加上長空婉如將數名貞女道的弟子送入孔雀王城,這樣就使得薩滿教已經得到了吠陀王權的支持。
相比起吠陀王的表現,大德聖主就顯得極不冷靜,很好的應了那句同行是冤家的俗話。他通過婆門教在各地的廟宇宣布,薩滿教為北疆邪教,所有暗中信仰薩滿教的人都是邪徒,他們不配擁有任何種姓、土地以及財產,同時他還在四個種姓之下又擅自設立了一個不倫不類的種姓,名叫伉,吠陀語的意思是無姓氏的人。隨著婆門教在控制的邦郡中驅逐所有信仰薩滿教信徒,剝奪這些薩滿教徒的財產和土地,這些蠻行變相的使得薩滿教徒變得更加團結,而且隨著北方的薩滿教民間組織接納各地薩滿教信徒的人數越來越多,其勢力也變得極其強大。
由於已經有了王權支持,長空婉如立刻請自到吠陀北部邦郡建立祭壇以及教會組織,除了她帶過去的兩名大祭司以外。其余四名大祭司和一名總祭長的職務都是由當地薩滿教組織地頭領擔當。此外她還在吠陀王和婆門教勢力之間的三個極為貧瘠的沙漠邦郡分別建立三座祭壇,或許是時運正旺,在她遵照薩滿教的軌儀為祭壇施展祭天降神之術的時候,原本在當時那個季節不會下雨的三個沙漠邦郡同時下起了傾盆大雨,而且是極為反常的下了三天。這些雨水連同恆連山脈上所融化的雪水,形成了湍急地洪流,在山體上衝刷出了一道天然山渠,引得恆連山脈上的雪水流到了長空婉如開設祭壇的三個邦郡東側的一小片草原上。並形成了一個天然湖。
這種近乎神跡的事情,不但使得三個號稱吠陀最貧瘠的邦郡擁有了能夠維持生存的水源,還使得長空婉如的聲望在吠陀地薩滿教中高漲到了極點,她從此被吠陀的薩滿教尊稱為聖母,而那個天然湖也被稱為了聖母湖。隨著長空婉如在吠陀的薩滿教徒心目中擁有了無法動搖的聲望,之後幾年裡面她開始清理吠陀薩滿教中那些不願歸順她的人,其中四名大祭司中就有三名神秘死去,雖然有不少人懷疑這更她有關。但是面對擁有神一般聲望地她卻沒有人敢多一句嘴。
由於得到了段虎的武器支持,長空婉如得以迅速的在幾年裡面組建起來了三支人數高達三十萬的薩滿教僧兵,並且憑借這些忠心不二地僧兵以及吠陀王的放縱,那三個沙漠邦郡全部都納入了薩滿教的統治,邦郡總督也是忠實的薩滿教徒。
雖然有了聖母湖的滋潤。但那三個邦郡的土地依舊貧瘠,人口一直無法升上去。可是貧瘠的土地和艱難的生活,加上狂熱地信仰,使得這片土地上的吠陀人要遠遠比其他地方的吠陀人彪悍很多。幾乎達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這也是北部邦郡其他兩股勢力對其極為重視的主要原因。當初婆門教的一個城主因為無意中看上一名普通薩滿教徒的妻子,並且將她強搶入府,長空婉如知道後,立刻下令攻打那名城主所在的城邦,殺了將近三萬人,將城池財物掠劫一空,誅滅了那名城主滿門之後。才退兵收手。這一看似小題大做地瘋狂舉動,不但震懾了整個北部邦郡,還使得吠陀薩滿教內部變得更加團結,戰力也
隨之提升到達頂點。
面對這樣一支強硬地勢力,無論同樣身處北方的吠陀王和婆門教勢力不敢有絲毫怠慢,他們很清楚這股勢力是左右戰局地關鍵,所以幾乎同時雙方勢力的頭目都給吠陀薩滿教的總祭長寫了一封信,想要讓他站在自己這邊。再不濟袖手旁觀也好。隨後他們同時受到了薩滿教總祭長給他們的信件。表明眼下薩滿教跟北疆總壇失去了聯系,吠陀薩滿教的高層無法做出決定。所以在沒有得到總壇指示之前不會參與任何爭鬥。
這兩封意思含糊的信件雖然沒有給予雙方勢力一個明確的答覆,但是在雙方看來其中的意思已經足夠了。於是在薩滿教沒有介入的情況下,吠陀王和婆門教在北部邦郡的勢力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隨著時間的推移,婆門教的勢力逐漸佔據上風,原本府邸在北方的總督們紛紛轉移到了南方,跋氐也是其中之一,他在開戰之始便將總督府移到了巴提雅城。
由於段虎拿下了洛加城,使得北部邦郡無法和南方取得任何聯系,而摩雲關又因為巴比司家的作用,切斷了吠陀跟北疆的聯系,以至於北方邦郡變成了一個孤島。隨著北部邦郡的戰事加劇,大量的北方平民開始坐船向南方逃竄,在經過幾次大規模的難民潮之後,扼守咽喉的跋氐將自己的兵源開始放在了這些難民的身上。他在巴提雅城周圍以及紅河上,設立關卡,將所有準備南下的難民攔截下來,其中的青壯一律都被抓入了軍隊之中,補充其戰力消耗。雖然他的這一措施拆散了無數家庭,使得不少吠陀百姓對他恨之入骨,但從軍事上來看,他的軍隊在激烈的戰鬥中非但沒有減弱,反而增強了不少,總兵力擴充了兩倍有余,並且多次擊敗並攻陷婆門教的軍隊和城邦,儼然已經成為了六名總督的中心主力。
跋氐出身吠陀的一個沒落將領世家,由於是庶出,加上母親身份低下,所以一出生他就注定無法得到將領世家的帝刹種姓。因為種姓給他帶來的羞辱,也使得他極為痛恨最先提出種姓制度的大德聖主,從而對看中其能力給予其帝刹身份的吠陀王極為忠心, 並誓死為吠陀王對抗婆門教。
面對眼前的局面,跋氐看得遠遠比其他總督要遠得很。他很清楚隨著戰鬥的延續,最終的勝利者絕對不是吠陀王,也不是婆門教,開戰雙方都會因為兵力損失以及糧草耗盡,而失去戰鬥能力。到時一直充當旁觀者的薩滿教就能夠出來收拾殘局,從而把他們全部消滅,掌握整個北方十六邦,即便不能將他們消滅,也會盡最大力量減弱他們的軍力和地盤,從而擴大薩滿教在吠陀的影響力。
雖然跋氐曾多次向其他總督提起過對薩滿教的懷疑,但是卻絲毫無法引起其他五位總督的注意,這些總督都和薩滿教關系極為不錯,身邊最寵愛的小妾也都是薩滿教贈與他們的,所以每次跋氐提出薩滿威脅論時,那些被酒色財氣所迷的總督們都會顧左右而言他。
或許是跋氐感覺到其他總督跟薩滿教可能有所交易,所以他決定以一己之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場戰爭結束掉。他的想法就是聚集所有軍隊,以婆門教防禦相對薄弱的達陀平原為突破口,北上貫穿整個婆門教所控制的邦郡,與身處北疆的六十萬吠陀精銳取得聯系,讓他們南下平定北部邦郡的婆門教,最後再決定是否繼續南下攻打月護軍。也正是抱定了這樣一個主意,他將自己將近八成的軍隊全都秘密的調派到了伊蘭特邦的北方,隨時準備進攻,而進攻的最佳時機就是等待婆門教大軍攻打產金之地達荼邦的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