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宋之梟雄盧俊義》第79章 耗盡倭兵
2016年1月日本電視台推出堺雅人主演的大河劇《真田丸》,然後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了,然後發現

不懂點歷史,大河劇根本看不懂。。。

所以專門找《日本簡史》來看,下面是筆記↓↓↓,題主看完後應該會對日本歷史有個大概的印象。

如有誤,還請指正。

————————分割線————————

——————————
繩人時代(原始社會)
——————————
考古發現的最早期的日本原始人是繩紋人,關於這些原始人從何而來,目前較為一致的看法是歐亞大陸北部的原始人為追逐大型野獸到日本,之後定居,後來大陸橋消失,留下來的成為了繩紋人,時間大概在後期舊石器時代。

——————————
彌生時代
(約公元前三世紀~公元二世紀)
——————————
日本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考古發掘出更為先進的文明,包括新型陶器、水稻農耕、金屬工具、階級國家等等,這個時期的文化被稱為“彌生文化”。

學術界有個較為普遍的說法是,這個時代正值秦朝統一及迅速崩潰時期,家喻戶曉的徐福率眾多童男童女去海外尋找仙藥的民間傳說就發生在這一時期。另外,農耕技術先出現在西南的北九州地區,然後逐漸向東北方向發展,也可以看出當時大陸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
古墳時代
(約公元三世紀末~公元七世紀初)
——————————
關於這一時期的考古發現了大量規模較大的墳墓,由此得名。並且從這些象征權威的古墳可以推斷至少在西日本地區已經出現了統一的政治聯合體,史稱倭國或大和政權。通過朝鮮半島間接或直接與中國政權(魏晉南北朝)的接觸,這一時期大陸文化陸續傳入日本列島,推動了日本列島國家的成熟。具體地說,就是形成了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型政治體制。

——————————
飛鳥時代(公元593~710年)
——————————
蘇我馬子利用是否推崇佛教問題清除物部氏,在592年殺死崇峻天皇,後擁立日本歷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天皇——推古天皇,即位之初,推古天皇立聖德太子為皇太子,總攝朝政。在聖德太子的支持下,女皇推行了一系列加強王權的改革措施。孝德天皇(596~654年)在位時期進行的一系列政治改革被稱為“大化改新”,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為藍本,參酌日本舊習,從經濟到政治方面進行了改革。

公元694年,天皇朝廷遷都藤原京,藤原京成為日本歷史上最早的京城。697年,持統天皇與藤原不比等一道主持編制《大寶律令》,於701年完成這部法典。

——————————
奈良時代(公元710~794年)
——————————
公元710年,天皇朝廷遷都平城京(今奈良),至794年遷都平安京(今京都),這段時間被稱為“奈良時代”。這一時期,天皇朝廷不斷開疆擴土,到八世紀末基本控制了四國島、本州島和九州島。但天皇的統治地位依然不穩,政治上大受藤原家族的把控。

——————————
平安時代(公元794~1192年)
——————————
莊園與攝關政治形成,

“攝關”即“攝政”與“關白”,區別在於,天皇年幼時輔佐者稱“攝政”,天皇成年後,輔政者稱“關白”。直到11世紀末,藤原家族利用擔任“攝政”及“關白”職務獨攬朝廷大權的攝關政治持續了二百余年的時間。進入十世紀之後,武士集團誕生並且壯大(莊園武裝的演變),其中以關東地區的桓武平氏和畿內地區的清和源氏實力最強。

939年,平將門發動叛亂,自稱“新皇”,成為日本歷史上唯一一位公然反叛天皇自立皇號者,後被平貞盛所滅。平氏一族的平忠常於1028年發動叛亂,但因源賴信武名不戰而降,源氏家族由此開始進入關東。

源氏武士集團在十一世紀末期成為支配日本全國的武裝力量,源氏家族首領也以“天下第一武勇之士”出入朝廷。在此背景下,地方各國的行政事務官逐漸由武士擔任,武家社會的色彩已初見端倪。

平氏再起:平正盛通過進獻莊園進入政界,其子平忠盛因平定海盜有功得到鳥羽上皇器重,獲得貴族身份。到平忠盛之子平清盛一代,平氏家族的勢力達到鼎盛。

平治之亂:在“保元之亂”中立有大功的源氏首領源義朝不滿受封官位低於平氏首領平清盛,拘禁上皇和天皇,後被平清盛打敗,其家族幾乎全遭株連,只有年僅13歲的源賴朝幸免一死,被流放伊豆半島。

源氏再起:源賴朝與其嶽父北條時政發兵討伐平氏,敗,退居關東,以鐮倉為基地集結兵力。1181年平清盛去世以及西日本地區災荒嚴重打擊了平氏政權。1183年,源賴朝堂兄源義仲打敗平氏軍隊,並在同年7月將平氏趕出京都。但由於源義仲未處理好與後白河法皇的關系,後者挑起源氏家族內亂,源義仲於1184年戰死。隨後,源賴朝奉命征討平氏,在一谷之戰中打敗平氏軍隊。1185年3月,源賴朝之弟源義經率兵攻打平氏,平氏家族成員與安德天皇沉海死亡。後白河法皇欲再次挑起源氏家族內亂,後以源義經之死結束。1189年,源賴朝親率大軍滅掉奧州的藤原氏,由此確立了源賴朝統治日本全國的地位。

國風黑暗時代:日本文化受唐文化影響,當時出現了許多優秀的漢詩集。

——————————
鐮倉時代(公元1192~1333年)
——————————
1192年,源賴朝從二條上皇處得到征夷大將軍的稱號,正式成立幕府,史稱鐮倉幕府。
源氏斷絕,北條掌權,將軍成為虛設。

1221年,承久三年,後鳥羽上皇向各國武士頒布討伐北條義時的院宣,但響應者不多,朝廷軍隊很快就被幕府軍隊打敗,京都也被佔領。幕府立新天皇,三位上皇被流放,並處死參與計劃的貴族與武士。這種事件前所未有,被稱為“承久之亂”。此後,朝廷喪失了擁有軍隊的權力,皇位繼承和朝政也由幕府決定,國家權力嚴重向武家傾斜。

元軍征日:文永之役+弘安之役,兩次均由天氣原因失敗。

鐮倉幕府於1333年倒台,北條家族800余人自殺,武士領袖足利高氏因倒幕有功而被賜“尊”,稱足利尊氏。

——————————
室町時代(公元1336~1573年)
——————————
南北朝時代(公元1336~1392年)
——————————
足利尊氏不滿後醍醐天皇,將其廢黜,擁立光明天皇。1336年,被廢黜的後醍醐天皇在京都南部組成另一個朝廷,形成南北朝局面。

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1368年執政後,采取各種措施成功地削弱了稱霸一方的守護權力,進一步鞏固了幕府的統治基礎。1392年,足利義滿呼籲南北朝統一,並得到了南朝的積極反應,南朝後龜山天皇將象征天皇權威的三件神器(八咫鏡、草薙劍、八阪瓊勾玉)交給北朝的後小松天皇,南北朝局面結束。

因鐮倉末期和南北朝時期的社會混亂,西南沿海地區許多生活沒有著落的武士和農民組成武裝集團,侵擾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這些海盜被稱為“倭寇”。

1406年,明成祖派使赴日,帶去永樂年號的勘合一百道,並賜足利義滿“日本國王”金印一枚。

由於守護大名的崛起和下層人民的反抗鬥爭,在整個室町時代,除了足利義滿執政時期有過短暫的穩定,其余時間日本均處在動亂中。

1573年,織田信長罷黜足利義昭的將軍職務,室町幕府正式滅亡。

——————————
戰國時代(公元1467~1615年)
——————————
1467年,關於將軍的繼承問題,朝野形成兩大武裝集團,自這一年爆發了長達十年之久的戰事,這場武裝衝突被稱為“應仁之亂”,日本戰國時代開始。
——————————
安土桃山時代(織田、豐臣時代)
——————————
1568年,織田奉天皇和足利義昭之邀進入京都,廢除幕府將軍足利義榮,扶植義昭為將軍,挾天皇和將軍號令天下。

1575年,織田與德川聯手在三河國長篠城與武田勝賴進行決戰,敗之,排除了關東地區的勁敵。

1582年織田開始西征,派遣羽柴(豐臣)秀吉進攻備中國的高松城,但陷入重圍,織田率軍前往救援停留本能寺時,家臣明智光秀叛變,被迫自焚而死,史稱“本能寺之變”。

織田死後,秀吉繼承其統一事業,先後打敗明智光秀、柴田勝家,後與織田信雄、德川家康聯軍發生戰鬥,未分勝負後講和。

1585年秀吉征服四國,1586年獲天皇賜姓“豐臣”,1587年南征九州,1590年出征關東,迫使北條氏自殺,1591年將“關白”讓給養子,自稱“太閣”,1593年統治北海道南部的松前氏歸順,將北海道南部劃入日本版圖,至此統一大業終於完成。

1592年,豐臣秀吉派15萬大軍入侵朝鮮半島,初期陸軍進展順利,很快攻佔漢城和平壤,但在朝鮮軍民和明朝援軍的打擊下,戰局發生逆轉,日本軍隊被迫在1593年求和。但豐臣對明朝封其為日本國王並許可朝貢的條件大為憤怒,於1597年1月再次派軍入侵朝鮮,海上初戰告捷,但朝鮮重新啟用李舜臣後,日本水軍大敗,陸上軍隊也節節敗退,龜縮在半島南端一隅。

1598年豐臣秀吉病死,“五大老”決定結束侵朝戰爭,同年底日軍撤回國內。

1615年,德川家康於大阪夏之陣打敗豐臣秀賴,豐臣氏滅亡,日本戰國時代結束。

——————————
江戶時代(公元1603~1867年)
——————————
1603年,德川家康獲征夷大將軍稱號,在江戶(今東京)建立幕府,亦稱江戶幕府。

1605年,德川家康讓將軍之位給其子秀忠,以表示家天下之意。

1623年,秀忠讓將軍之位給其子家光,退居幕後掌握最高權力。

1629年,秀忠立其外孫女為明正天皇,成為時隔859年的又一名女天皇。

從1685年開始,德川綱吉為獲得男性繼承人,聽信單讒言,禁止殺生,陸續頒布以《憐憫生類令》為首的60個愛護動物令。

1688~1703年的元祿時代成為江戶幕府時期經濟、社會最好的時期。以町人文化為特征的“元祿文化”不僅使得現實享樂主義文化得以出現,而且也形成了日本獨特的文化。

1853年7月,美國以炮艦威逼日本打開國門,史稱“黑船事件”。後日美兩國簽訂《日美親善條約》。隨後又與英國和俄國簽訂了類似條約。

1858年6月日美簽訂《日美修好通商條約》,隨後英、法、俄、荷也相繼與幕府簽訂了類似條約,這些條約被稱為“安政五年條約”。

——————————
明治時代(公元1868~1912年)
——————————
1868年底,新天皇頒布“王政複古大號令”,宣布廢除幕府,命令末代將軍德川慶喜“辭官納地”,與此同時, 倒幕派組成了新的政府。德川慶喜不甘心交出政權,發動“戊辰戰爭”,以失敗告終。

1868年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大力學習西方,開始明治維新。

——————————
大正時代(公元1912——1926年)
——————————
該時代的根本特征,是大正民主主義風潮席卷文化的各個領域。大正前期為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前所未有的盛世。並於當時歐戰結束,民族自決浪潮十分興盛,民主自由的氣息濃厚,後來稱之為“大正民主”。

——————————
昭和時代
(公元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
——————————
昭和是日本天皇裕仁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是日本年號中所用時間最長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經濟景氣。但戰後隨著經濟大衰退後,社會不安加劇。經濟蕭條之後,為轉移國內矛盾,日本開展了對中國的大規模侵略。日本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遠東以太平洋戰場上的主要侵略者。最終在太平洋戰爭中全面失敗,日本戰敗後衝繩群島及多個太平洋島嶼分別被美國與聯合國托管。

1946年1月1日,日本天皇發表《人間宣言》。11月3日,日本國憲法公布。

1956年12月18日,加入聯合國。從五十年代中期開始,日本的經濟在美國的扶植下得到了騰飛。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病逝。1月8日,日本改年號為平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