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戰神劉封》第252章 4足鼎立
第二百五十二章四足鼎立

 (感謝小莫的打賞,還有孤傲兄月票,呵呵)

 早在數月之前,大戰未開之時,徐庶就已經脫離劉備,由漢中南下入蜀,欲經益州去往荊州。

 不巧的是,當徐庶剛剛到達成都,正準備順江東下時,曹操的奇兵卻偷襲建平得手,截斷了東西的通道,同時也把徐庶堵在了益州。

 在此之後,二劉和曹操打得你死我活,益州與荊州之間亂局叢生,盡管曹操最終撤兵而去,但這一條交通線經過之地卻是盜匪趁機而起。

 這般情況下,徐庶自不敢東行,隻得暫時逗留在成都。

 其後一月間,劉封的大軍在南陽與曹軍血戰,各地的盜匪相繼被平定,荊益二州的交通線方始恢復,這時,徐庶才敢起身東歸。

 而當徐庶未抵達襄陽之時,便聽聞了南陽之戰劉封大勝的消息,這個消息,卻讓他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

 喜的是,他們共同的敵人曹操,如今已是全面受挫,實力大損。

 舊主劉備,更是借此機會,一舉翻身,全取關隴。

 憂的卻是,宿敵劉封日漸強大,對劉備而說,將來必是更加難以對付。

 “元直先生,你真是珊珊來遲啊。”

 牧府之中,劉封人未踏入堂中,欣喜而熱情的聲音便先到。

 徐庶趕忙起身,低頭不願正視劉封,微微拱手道:“庶見過劉將軍。”

 “你我之間還客套什麽,來,先生請上座。”

 劉封攜其手便請其上座,徐庶苦苦推拒一番劉封才作罷。

 賓主坐定,劉封看著飽經滄桑的徐庶,感慨道:“夏口一別,一晃就這麽多年過去了,沒想到我與先生還有再見之日,看來先生你是注定與我有緣呀。”

 徐庶苦笑了一聲,只顧低頭飲茶不語。

 劉封知他心有芥蒂,所以態度才會這般冷淡,不過這也無妨了,人都已經在這裡,感化他歸順於己,只是時間問題。

 “先生,方今我坐擁兩州,兵精糧足,故想兵進漢中,北取關隴,不知先生以為如何?”

 劉封突然間拋出了攻打劉備之說,徐庶一聽,眉頭不禁微微一皺。

 試探之詞,徐庶焉能不知。

 他沉默了片刻,淡淡道:“玄德方得關隴,人心未附,以將軍現下實力,若發兵攻打,勝算的希望自然很大。不過我想,將軍此說,只是對我徐庶的試探而己,以將軍你的武略,斷然不會行此下策吧。”

 劉封嘴角微微一揚,笑問道:“先生這話有意思,我為什麽就不能先滅了劉備呢?”

 “天下四大諸侯,曹操雖然元氣大傷,但他的實力依然是最強的。其余三路諸侯唯有聯手方能與之抗衡,如果一旦互相廝殺,只會給曹操死灰複燃的機會。劉將軍若起兵攻打劉玄德,得到的只會是一時之利,失去的,卻是整個天下。”

 徐庶也不說別的,隻從天下大局來做分析,洋洋灑灑一番話後,又道:“劉將軍你能有今天的成就,這其中的利害絕不會想不明白。所以你方才之言,不是試探我又是什麽。”

 不愧是徐庶,雖然落魄而來,但胸中所藏的那份非凡見識還是令人稱絕。

 劉封當下哈哈大笑,遂也不再拐彎抹角,直言道:“先生還是和當年一樣,一點都沒變。不錯,我確實想知道先生此番來歸,究竟是抱著怎樣一種打算?”

 徐庶沉頓了一下,正色道:“劉將軍於我有救母之恩,此恩不得不報。玄德公對我有知遇之恩,這份恩情也不能忘。所以,我只能說,我會為劉將軍效犬馬之勞,但若將軍令我去對付玄德公,我徐庶卻寧死不從。”

 原來如此。

 看來又是一個文聘。

 一個說不去對付曹操,一個說不去對付劉備,這番忠義之心,倒也確實讓人敬佩。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留著你們去對付我的那個潛在的敵人吧。

 “好,我答應先生。”

 劉封想也不多想,一口允諾,答應得如此痛快,反而讓徐庶感到狐疑。

 但接下來,劉封對徐庶的任命,便令這位智謀絕頂之士恍然大悟。

 先前文聘被委任為了長沙太守,而新歸順的徐庶,則被劉封委任為武陵太守。

 徐庶當即明白,劉封這是打算留著他們,為將來和東吳開戰做準備。

 清楚了劉封的用意後,徐庶便放下了心,在襄陽伺奉了幾天老母之後,便帶著劉封的任命,前往武陵上任。

 ……………………………

 經過兩三年間的戰爭,此時的天下大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西面,拖了東吳和劉封的福,潼關的曹軍主力東撤之後,鎮守長安的鍾繇被迫投降。

 鍾繇一降,代表著關中局面已無可挽回,隨著劉備的主力兵出斜谷,三輔諸郡太守、鎮將,無不望風而降。

 至於隴右涼州之地,曹操對這一帶的控制本來就不穩,當張頜所部投降之後,劉備便以馬超、伊籍、吳懿等趁機兵出祁山。

 天水、南安、安定等將一聽聞馬超歸來,未等漢中軍到達,歸降的使者便蜂擁而至,劉備遂定涼州。

 奪取關隴之後,劉備迅速的將自己左將軍府移至長安,自領雍州牧、大司馬之職。

 同時,委任法正為京兆尹,主掌長安所屬京兆一郡。

 升張飛為鎮東將軍,領馮翊太守,駐軍於華陰潼關一線,作為長安東面的屏障。

 原益州降將吳懿,則被升為涼州刺史。同時劉備為借助馬氏的威名,則任命馬超之弟馬岱為安西將軍,令駐軍於金城,鎮撫涼州諸胡。

 原降將李嚴,則被委任為漢中太守。原從之將趙雲,則被提為鎮南將軍,坐鎮閬中,防禦益州方面的劉封之軍。

 軍師將軍諸葛亮,則因計取關中有功,被劉備封為新豐侯,繼續主署左將軍府事。

 其余馬超、龐德等原從及益州歸降的文武官吏,皆予以重賞

 至於東吳方面。

 伏殺樂進,攻陷壽春之後,周瑜率大軍長趨直如,趕在曹操的援軍抵達前,攻陷了下邳,一舉將泰山以南的徐州諸郡盡皆納入東吳版圖。

 大喜之下的孫權,當即封周瑜為壽春侯,令其督軍繼續北進。

 就在周瑜打算揮軍北進,一舉奪取青州和兗州,劍指中原之時,曹操的援軍到了。

 於禁和曹休所率的五萬兵馬,及時的趕至徐州北境,在沛國、魯郡、梁國等兗徐交界的郡國間構建起一道新的防線。

 周瑜見敵援已至,在聽聞南陽方面劉封已經撤兵後,不願以東吳一己之力對抗曹操,故而果斷撤兵,七萬大軍分據下邳、剡國、彭城各要害,以確保對淮北的控制。

 因是淮南的失陷,原屬曹操的安豐、廬江及弋陽三個沿江之郡無法獨守,三郡盡皆歸降東吳。

 而隨著曹操南部防線的進一步向北收縮,陷入到東吳和荊州包圍之中的汝南郡也不得不放棄,在曹軍撤出之後,劉封和孫權相繼派兵進入,將汝南郡中分為二,各自瓜分。

 許縣方面,盡管曹操已將都城由許都遷往洛陽,但鑒於潁川郡是洛陽南部的門戶,且經濟富饒,擁有大量的屯田區,自然不能輕易放棄。

 因此,在朝廷北遷之後,曹操便留夏侯憞統軍五萬,坐鎮魯陽、昆陽、定陵一縣,作為洛陽之南,抵禦劉封的一道屏障。

 洛陽以西方面,曹操則命徐晃和曹真統軍五萬,屯扎於潼關與函谷關之間的弘農郡,以及相鄰的黃河岸之河東郡,以此作為洛陽以西,抵禦劉備的屏障。

 經過一番布署之後,曹操遂以都城洛陽為中心,以河北諸州為後盾,在洛陽的東南西三面重新構建起了一道半圓形的新防線。

 當曹操苦新經營他的洛陽防線時,他的三個敵人也沒有閑著。

 東吳的孫權本就出身於淮泗次等士族,其部下新老之將,多出自於兩淮一帶,因此,在周瑜打下半個徐州之後,孫權就在積極的醞釀將統治重心遷往北方。

 故此,在壽春剛剛打下之後,孫權就開始大量往淮南一帶遷民,並征發民力,進一步修鞏芍陂,試圖恢復曹操在此建立的屯田基地,以淮南之糧來作為他北進中原的糧草後盾。

 劉備就不用說了,關中之地,經過鍾繇這位治政“高手”的多年治理,早在官渡之戰時,就已經成為曹操重要的後勤基地。

 前幾年平定關中馬韓之亂後,曹操更是往關中遷了不少丁口,本來是打算將之建成他南征巴蜀的堅實基地,結果卻沒想到替劉備作了嫁衣。

 劉備在長安屁股還沒坐熱時,就下令再將漢中的五萬口百姓遷往三輔,以充實關中的經濟實力,作為他東爭天下的後盾。

 當然,劉封也沒閑著,他一面對新降的三四萬曹軍進行整編,一面也大量遷民往南陽,不但全盤接收了曹操在南陽建的數個屯田區,而且還有所增加。

 在天下混亂之後的半年多的時間裡,四大諸侯一時都無心再戰,都在埋頭忙乎著養精蓄銳,各方在短時間內,似乎都沒有再開戰的意圖。

 不過,平靜並沒有持續多久。

 這一年初夏剛至,襄陽的劉封府上,就來了一位意外的客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