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戰神劉封》第235章 無毒不丈夫
第二百三十五章無毒不丈夫

 合肥城——

 距離被吳軍包圍,時間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半月。

 周瑜的“老鼠”作戰計劃,並沒有如先前預想的那樣起到決定性作用。

 合肥城的糧食雖然被這數萬隻老鼠消耗了不少,但由於張遼等及時的組織全城軍民,開展“講衛生,滅四害”活動,大部分的老鼠都及時的被撲滅,剩余的糧食,仍足夠一城人支撐半年之久。

 似乎,合肥的曹軍又成功的躲過了一劫。

 但就在張遼等人,剛剛松一口氣,打算嘲笑周瑜的荒唐把戲時,真正的劫難接踵而至。

 時值夏末秋初交替之際,正是疫病多發之時,城中的老鼠雖然被撲滅了,但到處都是死老鼠的屍體,城內很快就開始爆發瘟病。

 周瑜算得很準,他等得就是這一刻。

 在探聽到城中開始發生瘟疫後,周瑜果斷的借著夏末最後一波降水,掘開了淝水,水灌合肥城。

 當年的劉馥把合肥城打造得異常堅固,且該城所在的位置並非低窪地帶,吳人雖掘開了肥水,但也並不足以衝垮城池,城水積水,不過剛剛沒到腳面而已。

 若是平常,這掘肥水以淹合肥之計,根本就不會起到什麽關鍵的效果,但在這樣一個城中瘟疫爆發的時刻,作用卻是致命的。

 攜帶著瘟病的老鼠屍體,在髒水中這麽一泡,迅速的向全城擴散,城中的飲水很快便被全面汙染,水一被汙染,瘟疫自然就跟著急速傳播。

 僅僅隻半月的時間內,城中便有三分之一的軍民被感染各種疫病,重者支撐不了幾日便斃命,輕者上吐下泄,嚴重脫水。

 一月之間,合肥城竟已變成一座瘟瘴彌漫的死城。

 這才是周瑜正在的計劃。

 只要能攻破這座通往北方的軍事重鎮,即使殺光一城人,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也再所不惜。

 合肥城經受著煉獄般的折磨時,壽春方面,曹操還在加班加點的修築芍陂堤壩。

 因是夏末最後一波降水比往年更為猛烈,大水暴漲之下,將原本修補好的堤壩又衝垮了數處,曹操大軍南援合肥的日期不得不再往後推。

 就在曹操這邊日夜趕工,搶修著堤壩時,合肥方面傳來的消息卻一次比一次糟糕。

 最近的一次急報,則是由護軍薛悌發來,言是張遼與樂進盡皆染病,無法視事,城中守軍,有七成為病魔所困,基本喪失了戰鬥力,合肥城已是危在旦昔。

 雪片似的求救急報,讓曹操的心情愈加沉重,他確實沒料到周瑜竟會這麽狠,為得到合肥城,不惜用此等毒辣手段。

 合肥方面的情況糟糕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曹操的想象,張樂二人的染病,使他意識到,恐怕合肥方面已經等不到自己這邊修好堤壩,大軍趕去援救的那一刻了。

 在經過再三的權衡之後,曹操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下令合肥守軍棄城,突圍向壽春方面撤退。

 圍城的周瑜似乎早算到曹操會有此決定,故而在不久之前,就下令撤去了城北之圍,主動的給敵人讓出一道口子。

 幾天之後,城中的薛悌收到了曹操的密令,這道密令,讓所有人都松了口氣。

 當天晚上,薛悌攜著病體虛弱的張樂二將,率領著尚有戰鬥能力的兩千部眾,借著夜色的掩護,悄悄的由北門而出,走陸路向三百裡外的壽春撤去。

 次日天明,當城中剩余的文武官吏,得知主要將領,及刺吏等高官盡皆棄城而去後,果斷的打開城門,向吳人開城投降。

 圍城兩個多月,周瑜終於將他的大旗插在了合肥城頭。

 合肥城中的居民,十之都為疫病所染,對於如何處置身患瘟病的人,周瑜做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決定。

 他先是下令,在城外十裡另設一處隔離營,將那些未曾染病者的平民遷往隔離營,防止他們向外界傳染。

 對於那些已經染病的平民,周瑜則撥給他們數日的口糧,並分給他們一些陳舊的,行將淘汰的船隻,驅趕他們沿肥水北上,自行前往曹佔區。

 周瑜這又是一手狠招,分明有逐禍北上的意思。

 這數萬的疫民,一旦北上壽春一線,進入到人口密集的曹佔區,必將引起相當大的恐慌,一旦他們所攜帶的疫病擴散,後果必將非常嚴重。

 而這些人身為曹操治下的百姓,你曹操如果對他們見死不救,拒而不收,必將大失人心。

 如果你收留了這些疫民,介時卻處置不善,引得疫病在淮北一帶擴散,一樣要引起人怨。

 無論曹操如何應對,面對著周瑜這手狠招,曹操總歸要付出代價。

 屯兵壽春的曹操,本待打算修好芍陂之堤後,大軍揮師南下,一舉收復合肥,向吳人報復血仇。

 但是,陸續從合肥逃歸的數萬難民,卻成了曹操棘手的難題,逼得他不得不放棄南下的念頭。

 曹操當然清楚周瑜這麽做的“陰險”用心,面對著這數萬如定時炸彈般的難民,曹操並沒有猶豫太久,他很快就做出了一個殘酷的決定。

 所有難民,統統驅趕入設立在遠離城市的荒野隔離營,隻為他們提供有限的口糧,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為了防止這些難民逃脫,曹操下令在各處隔離營附近深掘數道深壕,原本打算南下和吳人作戰的大軍,嚴密的守備在各隔離營周圍,一旦有人膽敢出逃,則一律將之射殺。

 曹操當然知道,他的這般做法,勢必會引起民心抱怨,甚至還會遭到那些他的反對者,用那些仁義道德標之詞,利用輿論大肆的攻擊自己。

 但曹操也知道,那些無知的百姓,最善長的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痛”。

 今天,他們可以因為自己這殘忍的做法而抱怨,抱怨過後,只要給點甜頭,他們轉眼又會對自己感恩戴德。

 於是,基於這種考慮之下,曹操遂以朝廷的名義下令,減去淮南經受戰亂地區百姓三成的賦稅。

 果然,減賦令一下,淮南民心大悅,原本溺沸沸揚揚的輿論,也因此而漸漸消沉。

 只是,淮南經受連番大災,曹操苦心經營的屯田區遭受重創,在此不利因素下,曹操只能暫時放棄南進合肥的打算,著力於恢復淮南的經濟。

 ……………………

 成都城。

 州牧府中,劉封端詳著案幾上擺著那道,剛剛從東南方面送抵的情報,眉宇之間流露著一種感慨。

 他是真的沒想到,周瑜方一出山,就上演了這麽一出大戲,給曹操這個幾年前的手下敗將又一次迎頭痛擊。

 “想不到周郎手段如此狠辣,我們的曹公這下可是輸慘了,合肥一失,不亞於當年的赤壁之敗呀。”

 劉封搖頭感慨,心中隱隱覺得,這個“死而複生”的周瑜,似乎比先前的那個美周郎更加的可怕。

 劉封自認為自己也算“不擇手段”了,可是跟周瑜這招水淹淮南,疫破合肥的狠辣程度相比,他劉封已經算是十分的厚道。

 “主公,合肥失守,淮南震動,此番曹操必會被拖在東南一線抽不開身。相信一時無力再威脅荊州,咱們正當趁機此時機北進,掃滅劉備張魯,全據巴蜀,然後北攻關隴,一統天下。”

 階下進言之人,正是孟達。

 作為東州士人中的一支,孟達與法正同屬關中扶風士人,他們這一小撮人日夜所思的就是打回關中老家。

 即使如今孟達歸降了劉封,而原本的戰友法正則成了敵人,但孟達的政治初衷卻從未曾改變過。

 “劉備已是喪家之犬,不足為慮,張魯乃坐守之徒,二人就算同流合汙,也掀不起什麽風浪。眼下益州大戰方息,滿目瘡癔,我以為主公當偃旗息鼓,先休養生息,積蓄實力,而後再發兵攻取漢中,到時定可馬到功成。”

 和孟達不同,黃權並不支持立刻北進,作為純種的益州士人,在家鄉飽受戰爭創傷之後,他代為益州士人的代表,自然而然要站出來維護益州人的利益。

 其實劉封原本就傾向於休養生息,其中固然有益州飽受戰亂所禍,並不足以支撐他發動一場掃滅劉備和張魯的戰爭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合肥之戰結束後,荊州可以遭受到曹軍的壓力。

 但是現下合肥意外的失守,讓劉封又看到了機會,這個時候,對於是否向張魯開戰,劉封確實有點拿捏不定。

 正自權衡之時,侍衛匆匆入內,神色凝重的將一道帛書獻上。

 “主公,荊州剛剛送抵的急報。”

 劉封拆開那帛書一看,本是平淡的表情,瞬時間凝固成冰。

 劉琦,死了。

 原以為堅硬如鐵之心,在這一刻,卻是一種無法克制的痛。

 那個和自己有著同樣不幸身世的人,那個曾經舍生忘死,替自己擋下致命一箭的兄長,那個並肩而戰,殺出一條生路的朋友,就這樣去了。

 早在劉封離開荊州之前,劉琦就已經病體垂危,那個時候,劉封就有過心理準備,他預感到劉琦沒有辦法撐到自己歸來的那一天。

 但是,現在當預想的事實發生之時,劉封還是覺得萬分的難受。

 “兄長,兄長……”

 心中默念著這個稱呼,沉默良久,劉封方才放下那帛書,對階下的孟達道:“子度,看來你的北取漢中的計劃要暫時隔置了,我必須馬上回荊州。”

 孟達神情不安的問道:“主公,荊州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劉封輕歎一聲,默默道:“子德兄長故去了。”

 這一語,讓在場的所有人陷入了沉默。

 本是躍躍欲試的孟達,這個時候也不得不放棄了自己先前的主張。

 荊州是劉封的根基所在,他正是借著為劉琦恢復基業為名,興兵奪取的荊州。

 眼下劉琦一死,劉封就等於失去了一面招攬劉表舊部的大旗,為了確保荊州的穩定,劉封必須回到荊州,妥善的應對劉琦之死因起的負面影響。

 而劉封一回荊州,這北攻漢中的計劃,自然就只有暫時擱置。

 劉封是不得不回荊州,但益州方得,他在東歸之前,也不得不做了相應的部署。

 益州各郡太守,乃至州府的治中別駕等職,劉封基本都采用蜀人治蜀的政策,所用多為黃權這等益州本地士人。

 如此,雖然有利於拉攏益州士族,但為了確保他對益州的控制,劉封又不得不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

 劉封先是以益州牧的名義,委任黃忠為梓橦太守,統兵一萬鎮守益州的北大門,同時,他又委任馬謖為巴郡太守,統兵一萬鎮守江州要地。

 此二郡皆處要害,劉封以信任的荊州人鎮守,則可確保蜀人治蜀的同時,又不必擔心他們尾大不吊,心懷不軌。

 …………………………

 當劉封東歸荊州時,一支百余步騎的隊伍,卻行進在北上漢中的山道上。

 高頭大馬上,劉備灰白的臉上湧動著一種不易覺察的不安。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有這樣的表情。

 投奔過呂布,投奔過曹操、投奔過袁紹……

 算起來劉備也已經是輕車熟路了,但不知為什麽,每一次他仍然會心懷忐忑。

 “主公無需擔心,一切盡在我們掌握之中。”

 身邊的法正洞悉了劉備的心思,低聲的寬慰道。

 當初密謀迎奉自己入蜀的三人小組,張松因事泄被劉璋所殺,孟達則歸降劉封,對自己反戈一擊,只剩下了法正,依然在逆境中追隨著自己。

 種種變故,使劉備對眼前這個心高氣傲的扶風人並不盡信,但在眼前這般困境下,他卻只能選擇相信法正。

 “有孝直在,我自然放一百個心。”劉備呵呵一笑,表情變得輕松了很多。

 說話間,前方一騎斥候飛奔而來,報說張魯的人馬已經出了陽平關,距離只剩不到二十裡的腳程。

 “張魯帶了多少兵馬?”

 “大約有三千步騎。”

 “三千……”

 劉備默念著這個數字,神情又凝重起來。

 法正淡淡笑道:“我說過,一切盡在我們掌握之中,張魯就算帶了一萬人來又有何懼。”

 明明是以身犯險,而眼前的法正,卻如此的自信,仿佛毫無一絲擔憂。

 此人,是個天生的賭徒。

 劉備捋須一笑,神色恢復如常,欣然道:“我劉備什麽樣的梟雄沒見識過,又何懼區區一個張魯,走吧,我們去會一會他。”

 劉備拍馬快行,一百多人的隊伍加快了行軍速度,向著陽平關的方向匆匆趕去。

 此刻,二十裡外,三千漢中軍已扎營於曠野。

 為了表示對劉備的重視,張魯特意出陽平關前來迎接,但為了以防不測,在馬超的建議下,張魯也做了相應的安排。

 陽平關上的守軍此時已增加到一萬,由自己的親信楊柏統領。隨行而來的,除了馬超之外,還有從弟張衛,而這三千兵馬,則盡皆是漢中精銳健兒。

 盡管如此,張魯也未敢出關太遠,只在陽平關以南三十裡扎營,等候劉備的到來,同時廣派斥候進入益州境內偵察。

 黃昏時分,張魯收到了劉封即將抵達的消息,斥候回報,劉備果然如約定的那樣,隻帶了一百余人前來。

 張魯總算是徹底的放寬了心,遂是下令在大帳中備宴,準備為劉備洗塵接風。

 天黑之前,那一百余人的隊伍終於抵達了大營。

 張魯在馬超和張衛,以及一眾健兒的環護下,親自迎出轅門。

 “久聞玄德公大名,今日得見,實乃三生有幸啊。”張魯笑著迎上前來。

 滾鞍下馬的劉備,緊步上前,拱手道:“張師君仁義之名,遠播於天下,備現在才來拜見,還望師君恕罪才是。”

 明知這是客套話,但張魯聽著還是十分受用,笑呵呵道:“玄德過獎了,若論仁義,我豈及玄德。”

 “豈敢豈敢。”劉備表現得相當恭敬。

 張魯心中愈發得意,當下春風滿面的與劉備攜手入內。

 入得中軍大帳,酒宴已備齊,主賓坐定,張魯高居上座,馬超和張衛則分立左右,另有十余名全副武裝的甲士環立帳中四周。

 張魯做這般安排,顯然是對劉備不放心。

 劉備斜瞟了一眼張魯右首的馬超, 問道:“我看師君旁邊這位將軍氣宇軒昂,甚是不凡,不知尊姓大名?”

 “我乃西涼馬超。”

 馬超冷冷的回了一句,口氣中對劉備似乎是充滿了敵意。

 一聽說是馬超,劉備神色一震,忙道:“原來是西涼馬孟起將軍,失敬失敬。”

 見得劉備一臉驚容,張魯不禁面露得意。

 聞名天下的錦馬超,成了我張魯的部將,大名鼎鼎的劉皇叔,也馬上要入我麾下,不得意才怪。

 劉備對馬超似乎極為欣賞,馬上舉杯上前,笑道:“備久聞將軍大名,今日能一睹將軍風采,實為榮幸,來,備敬孟起將軍一杯。”

 劉備是客氣之極,但馬超卻冷哼了一聲,“超奉命保護我主,職責在身,恕我不能飲酒。”

 一番好意,卻碰了一鼻子的灰,劉備的臉色頓時大為尷尬。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