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戰神劉封》第103章 不打無把握之仗
  “看來是父親的封賞令到了,念出來吧。”  劉封酒醉三分的臉上,立時湧上欣喜之色,黃魏二人的表情,自然也平憑了幾許期待。

  親兵得令,便當著三人的面,將劉備的那道急令逐字道出。

  短短數語,頃刻之間,黃魏二人滿懷期待的表懷,便變成了如霜打的茄子一般,各自的眼眸之中,分明閃爍著失望之情。

  “怎麽會這樣!”

  劉封同樣一臉的吃驚,他以為自己聽錯了,情急之下一把奪過那軍令帛書,反反覆複的細看了數遍,驚訝的臉龐,漸漸變得同樣失望,到最後又湧上幾分愧色。

  這確實是一道升賞令,但升賞的內容卻讓所有人都無法滿意。

  原本被劉封舉薦連升兩級的黃忠,僅僅隻得到了一些象征性的財物賞賜。

  至於魏延,雖然被委任了正式的官職,卻僅僅只是個陷陣都尉。如果先前劉封沒有跟他提到舉薦他任裨將軍之事的話,以平民出身的他,一躍成為都尉已經算是不錯,但是現在的官職卻比期望中的矮了足足三級,如此大的落差,自然令魏延心生失望。

  劉封自己則被提拔一級,由校尉變成了中郎將,雖然看似得到了升職,但在諸人看來,劉封幾乎在不費一兵一卒的情況下拿下湘東二郡,如此功績,至少也得升到裨將軍一級,如今卻隻得到了個中郎將的職位,顯然與他的軍功是不太相符的。

  至於劉封的部下馬謖,同樣隻升了一級,變成了校尉,另一人軍假司馬陳到,或許是由於夏口的那場大火失職的緣故,雖然跟隨劉封南征立功,但官職和黃忠一樣並未得到提升,僅僅也只是得到了些財物上的賞賜而已。

  如果不是劉封那封“自作聰明”的舉薦信,也許劉備的這一道升賞令就會令所有人都各得所需,但是現在,事實卻恰恰相反。

  這正是劉封所要的效果。

  “唉——”劉封長歎了一聲,面對黃魏二人,不禁愧然而笑:“沒想到父親的回復是這樣的,看來我是跟你們說了大話了,真是有點對不住你們。”

  劉封的這份自責,立時又打動了那二人。黃忠忙道:“大公子何出此言呢,你的舉薦是看得起我們,我等自是感激不盡。然則我等畢竟是新歸附之徒,主公能有封賞,我等就已經很知足了,又豈敢有所怨言。”

  魏延也跟著豪然一笑:“都尉就都尉,官職大小都無所謂,只要能跟著大公子並肩而戰,就算讓我魏延做一名馬前小卒又有何妨。”

  盡管這一切,劉封暗中做了些手腳,但此刻聽著黃魏二人誠懇之詞,劉封的心頭又豈能不為之一熱。

  他的臉上,感動之色在澎湃,深深吸過一口氣,平伏下心緒,方道:“你們能理解我自然很好,但你們畢竟都是堪當大任之才,父親的這個任命實在是有些委屈你們,我不能坐視不理。這樣吧,我馬上再寫一封信給父親,向他陳明你們的才華,一定要勸他重用你們。”

  劉封說著就吩咐親兵去備筆墨,黃忠見狀,趕忙起身上前,拱手鄭重道:“大公子的心意我等銘記於心,不過大公子還是不要衝動,上次因為單騎會你答應我寫一封勸說信,結果惹得主公對你不悅,眼下若你再違了他的意思,必定會惹得他大為惱火,若是在遷怒於大公子,我等於心何安呀。”

  “可是,如此委屈你們,我心又將何安!”劉封流露出為難的表情。

  這時,魏延也起身勸道:“黃老將軍說得對,

大公子不必為此小事惹得主公遷怒於己,至於官位什麽,只要我們跟著大公子,何愁殺拚不出一個屬於我們的功名利祿,將來的機會還很多,大公子也不必急於眼下。”  劉封的堅持有演戲的成分在內,但黃魏二人卻是真心的相勸,劉封執著了半天后,便順著梯子下房頂,歎道:“既是如此,也隻好暫時委屈你們了,不過我劉封向你們保證,只要有我在,不久的將來,你們定有大放光芒之時。”

  劉封最後那一句話,已然含有些許暗示,黃魏二人卻是無法體會。

  “不提這些煩心事了,來,我們今日喝他個一醉方休。”劉封抖了抖肩膀,仿佛把一身的煩惱驅散了一般。

  “一醉方休!”

  在劉封的巧妙布局下,劉備的一封升賞令,非但沒有贏得長沙文武之心,反而進一步的讓人們對劉備產生了反感的情緒。不過,在這一道升賞令下,劉封的官職得到提升,這也使他可以名正言順的擴軍練兵。

  光擴軍是僅僅不夠的,打仗拚得不僅僅是士兵的勇氣和將領的智慧,更是拚後勤和經濟。當初劉琦在江夏積谷數十萬石,足夠兩萬兵馬數年消耗,如此巨大的軍資,眼下卻盡數落入了劉備的手中。

  長沙郡的經濟雖然是荊南四郡中最發達的,但相比江北之地還是要落後很多,尤其是郡中庫府所積軍資錢糧更是少得可憐,根本無法支撐劉封長期與劉備對抗。因此, 劉封眼下所要做的,不單是要擴軍練兵,還要囤積為未來開戰所需的糧草軍資。

  加賦是不可能的,向地方豪強地主強征也是不現實的,這樣只會把那些原本就並不是鐵了心擁護劉封的士民,統統趕向劉備的那一邊。

  在經過一番思量,以及與劉巴的商議之後,劉封決定立即在長沙郡實施屯田。這一手段曹操在北方早已實行多年,正是憑借著屯田所積蓄的糧草,才為曹操南征北戰剿滅群雄提供了堅強的後勤保障,這也是劉封所能想到的,在短時間內解決糧草供給難題的最佳手段。

  不過劉封很快又面臨另一個難題,那就是何來的屯田人口和土地。

  曹操能在北方推行屯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軍閥混戰,一方面造人千裡無人煙,出現了大量無主的土地,另一方面則是家園被毀後,四處逃難的流民。曹操既有屯田的大片荒地,又有許多喪失土地的流民,兩者一結合,正為曹操所用。

  長沙郡受戰爭影響較少,現有的土地不是歸編戶所有,就是被地方豪強趁著戰亂兼並,順便把那些喪失土地的雇農變成了自家的僮客。

  編戶是糧賦的主要繳納者,劉封當然不可能把他們變成屯田戶,這樣只會激起民變。而豪強則在本地擁有著強大的軍事潛力和政治影響力,劉封要跟劉備開戰,必須得獲得這些人的支持,所以這些人也不能動。

  那麽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就是,既無土地,又無人口,如何屯田?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