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酒徒》三百四十九章煙羅谷的新主人
第349章 煙羅谷的新主人

 蕭睿最終決定還是不再插手姐姐蕭玥的事情。她愛誰、喜歡誰、想要嫁給誰,都是她的自由,蕭睿所能做的,只是盡可能地尊重她的選擇。

 在都松芒布結的莊園之內,蕭睿望著這個已經改名為杜晨的前吐蕃王,神色非常複雜。

 杜晨心裡沒有一絲懼怕和慌亂,清朗的眼神平視著蕭睿,語氣淡淡地,“郡王說得不錯……但當初我之所以選擇退位,卻不是一時衝動……你永遠無法了解,做一個毫無作為的傀儡王是多麽地令人悲哀……那種提心吊膽的日子我已經厭倦了……”

 “請不要拿我跟那些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帝王相提並論,吐蕃——哎……”杜晨長歎一聲,微微黝黑的臉色一陣抽搐,“時到如今,吐蕃被大唐所統已成不可逆轉之定局,憑吐蕃王室微薄之力又如何能與大勢相抗衡?所以,我的心早已死了,我早已不是一個吐蕃人,而是一個普通的唐人——我倒是希望,吐蕃早日能夠納入大唐版圖,因為這對於清苦的吐蕃人來說,是福不是禍……”

 杜晨往前行了一步,“郡王推行之新政,杜晨以為甚好。既然這天下非大唐皇室之天下,那麽,吐蕃又豈是吐蕃王室之吐蕃——既然西域諸胡能入大唐版圖,吐蕃又何以不能?杜晨心裡唯有期望大唐能一視同仁,真正實現郡王新政中天下大治民族融合的前景……”

 “郡王所憂者,無非是因為杜晨出身吐蕃異族——其實,真正論起來,當年文成公主嫁入吐蕃,我吐蕃王室也流淌著大唐皇室的血液……而縱觀大唐權貴,哥舒翰、高仙芝、夫蒙靈察諸大人也都出身蠻夷,何以他們能在大唐做官娶親,而我就不能?”杜晨面色漲紅起來,“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郡王已經準備征伐吐蕃了,吐蕃統入朝廷治下已經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郡王又何必擔心杜某人懷有什麽叵測之心?”

 杜晨冷笑起來,“既然郡王都能放棄皇位,郡王又何以不信杜某是真心舍棄吐蕃王位?杜某隻想安安靜靜地在大唐渡過余生,像一個普通唐人那樣娶妻生子……這樣的要求很過分嗎?難道,就因為蕭玥是蕭郡王的姐姐……”

 蕭睿默然良久,突然歎息一聲,“我不想再說什麽。但是你要知道,我只有一個姐姐,我不會干涉她的選擇,但我不會看到她受到任何傷害,只要我還活著。希望你能像你說的這樣,給我姐姐帶來幸福而不是其他……”

 “我會的。”杜晨輕輕道,緩緩走了過去,而那廂,蕭玥已經緩緩走了進來。

 蕭睿喟歎一聲,

向蕭玥投過柔和的一瞥,飄然而去。

 ……

 ……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去,李琦登基後的第一屆科考順利結束,而杜晨也如願登科。一個月後,杜晨被任命為洛陽政務司主管錢糧的七品小吏,而與此同時,蕭家也為他跟蕭玥操辦了一場非常低調的婚禮。新婚的第三天,夫妻兩人就帶著幾個隨從趕赴洛陽上任。

 送走了蕭玥夫妻,蕭睿又面臨著一個重要的抉擇:如何安置李隆基。李隆基畢竟是李琦和李宜的親生父親,還是名義上大唐的太上皇,雖然已經退位,雖然前番已經接受了一場巨大的打擊,但恐怕誰都明白,太上皇複辟之心火並沒有真正熄滅。

 如果要是讓李隆基繼續留在后宮,不要說蕭睿了,就算是新皇李琦也心不甘情不願。

 禦書房裡,李琦跟蕭睿還有章仇兼瓊、裴寬四人已經秘密“商討”了多時,還是沒有能拿出一個妥當的“方案”來。接過了這些日子的適應,李琦已經對新政不再像以往那樣從心底裡排斥,慢慢開始接受。

 而事實上,他擔心的不過是蕭睿奪權,但見到蕭睿並沒有真正插手朝廷的管理大權,而新成立的政務院也好,監察院也罷,都在按部就班地推行著新政,大唐一天一個新氣象,國庫也漸漸開始充盈起來,慢慢走向衰老的大唐盛世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李琦心裡也安心了不少。

 當然,知道新政已經鋪開大勢無可阻擋,李琦也不得不順應形勢。新政推開後,朝廷的新政令次第密集發布,而每一項都事關民生和大唐繁榮,完全沒有出自蕭睿或者是章仇兼瓊等哪一個人的私心,合民心得民意,他這個皇帝繼續頑固下去,對誰也沒有好處。

 新政推行到現在,大唐雖不至於有脫胎換骨的變化,但一切都走上了快車道,譬如不再被視為“不入流”的商業,譬如農耕,譬如軍備器械,都在朝著良好的方向快速前進。

 目前,起碼是有兩大群體擁護新政:一個是對大唐經濟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千萬大唐商賈,被調動起積極性的商賈們注定要生意做大做強,商業興則稅收足則國庫盈,朝廷就有大量的錢財去投入到富國強兵的諸多領域;另一個是無數農民,被重新賦予了土地的龐大農民群體,無不對新政感恩戴德,讓佔據主流的普通百姓擁有了自己的土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對大唐複興起到無與倫比的推動價值。有了這兩大群體民眾的擁護,新政已經注定不可能回頭。

 還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朝廷效率的大幅提升。在章仇兼瓊等人雷厲風行的新政推行下,人浮於事屍位素餐的官僚衙門作風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而有了監察院無孔不入和對口的監察監督,各級官吏們不得不打起十萬分的精神來處理國事和政務。

 唯一的不和諧聲音是,一些大唐權貴們的反對之聲。因為貴族利益被平民“瓜分”去了一部分,這些既得利益小集團當然是心裡煩悶的緊。只是面對朝廷的鐵腕手段和民生歡欣鼓舞的浪潮,他們就成了秋後的螞蚱再也蹦躂不起來了。

 好在新政並沒有完全剝奪貴族們的特權,而只是相對有所削減,大抵還在貴族們能夠接受的范圍之內,也不至於引起他們太大的反彈。雖然貴族們每人讓渡出的利益並不是很大,但匯集起來就是一個巨大的蛋糕。

 這便是蕭睿聰明的地方。他明白,在這個時代推行新政,想要徹底剝奪貴族的特權,那幾乎是癡人說夢,只能是逐步的改良。現在,他所能做的就是開一個好頭,至於將來如何,那只能依靠後人的努力了。

 見蕭睿始終在保持沉默,李琦不由有些氣苦道,“蕭郡王……你何以……”

 蕭睿猛然回過身來,方才,他已經沉浸入新政初見成效的美好前景中去了,也無怪他興奮,上元節一過,朝廷發布了墾荒令,凡無主的荒地山林,本著誰墾荒誰受益的原則,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了農人的積極性。不說其他地方了,就連長安城外,那些原本長滿荒草的地方,都被熱情高漲的農人開墾出來,種上了糧食和菜蔬。

 “皇上——”蕭睿淡淡笑了笑,“臣以為,不如讓太上皇移駕煙羅谷頤養天年吧。”

 李琦眼前一亮,猛然站起,拍了一下桌案,“很好,朕早該想到了。煙羅谷裡清幽淡雅,又有玉真皇姑遺留下的諸多宮室,的確是太上皇頤養天年的好去處。”

 章仇兼瓊心裡暗暗一歎,心道,讓太上皇去煙羅谷?虧蕭睿能想得出來。玉真死在李隆基手上,再讓他去煙羅谷裡豈不是……

 章仇兼瓊瞥了蕭睿一眼,歎了口氣道,“皇上,倒是不錯,只是臣擔心,太上皇不肯移駕煙羅谷喲。”

 李琦眉頭一皺,擺了擺手,“讓朕去跟太上皇說吧……朕想,太上皇會答應的。”

 ……

 ……

 出乎李琦和蕭睿等人的意外, 李隆基並沒有任何的抗拒。三日後,朝廷舉行了一個簡短的儀式,太上皇帶著百余宮女太監和護衛悄悄出了長安城,移駕煙羅谷。煙羅谷裡被廢棄的宮室終於迎來了它的新主人——大唐太上皇李隆基。

 而煙羅谷,旋即被大唐朝廷化為禁區,李嗣業專門安排了一支數百人的羽林軍常駐谷外,充為太上皇護軍。在大唐百姓看來,太上皇一心向道專心在煙羅谷裡隱居修行,而對於滿朝文武和大唐權貴們來說,誰都明白,太上皇被皇帝和蕭睿幽禁起來,從此徹底退出了大唐的視野。

 不過,對於現在的唐人來說,太上皇李隆基的存在與否,已經不再那麽重要了。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未來的生活能不能變得更富足、更美好。

 煙羅谷外,絢爛的陽光下,蕭睿一身青衣緩緩走進谷去。谷中谷外景物依舊,清幽依然。變化的是,一座小小的軍營佇立在谷外,一面獵獵軍旗迎風招展;而在明媚的景色裡,鄰近山林或者坡地中,隱隱傳來農人開荒耕作的歡聲笑語和山歌聲。

 蕭睿心頭一陣寧靜和淡然,他抬起頭來,望見李隆基背靠在煙羅谷宮室長長回廊的盡頭,正用一雙渾濁而迷惘的眼神向自己望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