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巴蜀篇序
在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兩次大迂回戰略行動,一次是一九四九年三大戰役結束後,解放軍渡江作戰進軍南中國的軍事行動。偉大領袖考慮到不能讓更多的國民黨殘部逃到國外,給剿匪帶來更大的困難,決定采取大迂回戰略,先切斷西南邊境退路,以防其逃躥。為了執行這一戰略計劃,陳賡率領的第四兵團到達廣州,再從廣州北上雲南,行程達八千裡之多。
另一次大迂回戰略行動就是忽必烈的兄長蒙哥推行的滅宋計劃,在當時南宋擁有強大的水軍,長江防線很是穩固,蒙古水軍非常弱小,可以說根本就不是南宋水軍的對手,再加上蒙古軍隊在荊襄、四川、江淮等地遭到宋軍的頑抗抵抗,無法取得進展,蒙哥最終采納了忽必烈的建議,決定迂回當時的大理,為南北夾擊南宋創造有利條件。
於是,蒙古軍隊從四川西部進入大理作戰,滅了大理,準備從貴州調頭東進南下,與從川襄一帶順江而下的蒙古大軍南北夾擊南宋。要是這一計劃實現的話,無異於在南宋的背後插上一刀。幸運的是,蒙哥在進攻四川時戰死於釣魚山,這一計劃遭擱淺。
忽必烈繼位後采納郭侃的建議,決定攻打襄陽,實行中央突破,大迂回戰略才徹底放棄。
然而,大迂回戰略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果,雲南貴州相繼落入蒙古人的控制中,選成西南地區不穩,無異於在南宋的背後狠狠捅了一刀。為了打造一個穩固的戰略後方,李雋必須要消除這一影響,審時度勢,決定改變戰略進攻方向,以巴蜀為中心,穩定西南形勢,進而攻佔關中之地,再穩定淮西淮東的形勢,為進攻汴京創造更加有利的戰略態勢。
在江南大戰中,南宋的財力極大地消耗,李雋面臨著嚴峻的財政危機,他將如何解決財政危機?他將如何在因謝道清之死而引發的政治風暴中化險為夷?他又將取得哪些好處?李雋本人和全皇后都卷入了這場政治危機中,他們的感情將向哪個方向發展?是不是會結出美麗的愛情花朵?李雋將如何對南宋內部進行改革?這些問題都將在本卷中解決。
當然,本卷還要解決李雋來到這個世界後究竟發生的一些什麽事情,文天祥等人為什麽對他的變化一點也不懷疑,很是信任他?
請朋友們一如既往地支持我,我們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
[]
只要輸入-WWw.9Ζ-就能看發布的章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