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羽林大將軍》第109章 虛以委蛇
仆人們上來收拾東西,把那些殘羹剩炙倒到一個桶裡,拿著收拾完的東西往外走。

 他們每一個人都注意到屋裡的氣氛有點不對勁,可是誰也沒有說話,好似一個個都是啞巴,機械而又快速的各自忙著手中的活計,有拎桶的,有抹桌的,有收拾碗筷的。乾完活又是一句話不說就走,沒人試圖說一句話,好使屋裡不對勁的氣氛變得對勁起來。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只是收拾碗筷的仆人,不是調和氣氛的弄臣,這就好比雞蛋就是雞蛋,石頭就是石頭,各有各的用處,一點馬虎不得,若有一天你明明是個雞蛋卻想成來一塊石頭,唯一的下場便是蛋殼碎裂,甘腦塗地。

 收拾東西的仆人離去,端茶遞水的仆人又上來,在每人面前擺了一個大碗,倒上碧綠的茶水,冒著熱氣,飄出茶香。也是一句話不說,乾完就走,留下屋裡的一群人各懷鬼態。

 劉一手給十個勇士使了一個眼色,意思再明白不過,一會要有什麽變故,全部撲向多同。所謂擒賊先擒王,雖然他們的兵器早在入宮之前便被收繳,可他們還有手,掐巴掐巴也能把多同掐死。

 徐勝利端起茶碗,吹了吹上邊騰起的熱氣,淺淺嘗了一口,在嘴裡左跌右撞之下慢慢咽下。“好茶!”他說。

 茶確實是好茶,聞起來香,飲下去後齒頰留香。他沒有說謊。這句話似乎把剛才緊張地氣氛緩和了一下,又好像沒有緩和,氣氛比剛才更緊張起來。總管乾笑兩聲,衣袖裡藏著的兩件金器碰撞之後發出的聲響讓他覺處自己應該說點什麽,還未開口。多同已道:

 “剛才。徐中郎將說什麽,我沒聽清,可否在說一遍?”這一次,他沒忘記中郎將這個拗口的詞,清清楚楚的問道。

 總管給徐勝利狂使眼色。希望徐勝利能夠別再提剛才之事。他家這個大王他了解地很。人是個好人。心腸也軟,可是多年以來被周邊幾個小國捧得生出老子天下第一地怪脾氣,容不得別人對夜郎國不敬。

 “我剛才說。希望夜郎國能夠歸附大漢,稱臣納貢!”徐勝利道。

 “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歸附就是從今以後夜郎不再叫夜郎,對外宣稱得叫大漢。稱臣納貢就是每年得給你們那個皇帝上貢?對了,長安在巴蜀的什麽地方,你得給我說明白了啊,免得納貢時找不到長安?”

 長安在巴蜀的什麽地方?徐勝利愣了下來,不知道多同一直以為所謂的大漢就是巴國或者蜀國地別稱,也許是巴蜀兩國地合稱,還以為多同地話另有玄機。想了一下,想不出多同的話有什麽玄機,正要開口告訴多同,長安在關中平原的什麽地方,並非在巴蜀兩郡地什麽地方,只聽多同突然又喝道:

 “大漢與夜郎孰大?它有什麽資格讓我稱臣納貢?”

 徐勝利很想笑,

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問拖拉機與寶馬哪個貴,不過他忍住沒笑,十分嚴肅的道:“大漢大!”

 “大漢大?”多同看徐勝利地眼神有些鄙夷,用嘲諷的口吻問道:“大漢的王宮有我的王宮大嗎?”

 “我們那裡不叫王宮叫皇宮,而且不止一個皇宮有兩個皇宮,現在第三個皇宮也正在建造中。以前的兩個皇宮,一個叫末央宮,是皇上住的地方。一個叫長樂宮,是太后住的地方,太后就是皇帝的母親……”徐勝利試圖講道理,可是卻被多同不禮貌的打斷,冷笑的問道:“兩個王宮算什麽,只要我願意,十個八個王宮也建得,只是不想勞民傷財罷了。”

 徐勝利微笑著,等到多同把話說完,又開始不急不慢的講了起來。有理不在聲高,他得讓多同明白大漢有多麽的偉大,夜郎是多麽的渺小,語氣異常輕緩的道:“當然,像王爺這樣所謂的王宮,建上十個八個自然不在話下,可我卻一見王爺的王宮就為王爺擔心。”

 “擔心什麽?”多同問道。

 “第一:擔心王爺的安全!王爺這個王宮的城牆太矮,屬下們若是有弑君之心,根本用不著領兵攻打,翻牆就可以進去。第二:王爺的王宮太小,裡國的房間顯示不出王爺的威嚴來,還少的可憐。就這幾間屋,也不知夠不夠王爺的嬪妃們住,擔心嬪妃們因為住房的優劣而打起來,攪得后宮不得安寧,王爺頭痛不已。第

 徐勝利再次被多同不禮貌的打頓,十分有涵養的微笑看著對方,繼續洗耳恭聽對方在說些什麽,等到對方冷笑道:“這麽說來,你們的皇上的皇宮一定很大了?”

 徐勝利想細細的給多同形容一下皇宮的雄偉壯觀,可這一形容起來只怕三天三夜也形容不完,打了個生動比喻,道:“這麽跟你說吧,未央宮之大,比整個夜郎國國都都還要大上一些,裡邊除了睡覺用的寢宮,還有供嬪妃們遊玩的池園。說句不好聽的話,末央宮裡的茅房只怕都要比大王的大殿大上許多!”

 “一派胡言!簡直是一派胡言!一個皇宮比都城大,那百姓們住在哪裡?”多同氣得直哆嗦,嘴角都開始打顫,一想到自己的大殿還沒人家的茅房大,恨得牙癢癢!

 “百姓住在長安城裡啊!”徐勝利笑了笑,露出潔白的牙齒,如同一個學富五車的老師正在給一個什麽也不懂的小學生上課,道:“長安城之大,遮天蔽日五百裡,裡邊住著上百萬的百姓。城中街面之寬。別說並排過下幾輛牛車,幾十輛馬車都著一字排開地過。屋宇層疊,牆高兵壯,掌管著整個天下。剛才,大王問大漢與夜郎哪個大。我十分想笑。大漢的疆域。向東直達大海,向南可到南越,向西可抵蕭關,向北連著陰山。北邊,有一條長城。以東邊的大海為起頭。沿著山脈。連綿不絕,一直到達極西的臨洮,有一萬裡那麽長。將西北的匈奴,東胡。扶余,大宛,烏孫,月氏……等等國家全部拒之長城之外。大王身居夜郎,被群山環繞,好比坐在井底地一隻青蛙,能看到地只有井口那麽大的一塊天,不知道天下之大,完全出乎你的想象。我所以讓大王對大漢稱臣納貢,是為了大王好,那些不知比夜郎大幾十倍乃至於百倍的國家,都對大漢稱臣納貢,夜郎這麽小的一個國家,如果不稱臣納貢,陛下一怒,還不派百萬大軍前來將夜郎給滅了?”

 徐勝利說地話裡許多詞多同第一次聽到,例如大海啊,長城啊,大宛啊,烏孫啊。有些詞以前聽過,比如南越。從徐勝利地敘說中,他感覺自己還真有點井底之蛙地意思,天底下竟還有那麽多的國家,還有一條萬裡長的城牆。乖乖,一個城牆一萬裡長,這如何讓人相信,所以他覺得徐勝利在吹牛。

 覺得徐勝利吹牛除了萬裡長地城牆外,還有南越。按照徐勝利的說法,南越很可也是對大漢稱臣納貢地,如果大漢真的有徐勝利說的那麽強大,那麽對付一個小小的閩越,南越王為何還來他的夜郎請兵。可見,大漢並非徐勝利說的那麽大,人口多的一個城裡都能住下一百多萬人。

 不過,多同也確認一件事,最少大漢不止巴蜀那麽大。既然不止巴蜀那麽大,軍力方面同樣不能小覷,商人們能乘般來夜郎買賣東西,大漢的兵馬也一定能乘船來夜郎,不得不防啊!既然得防,就得搞清楚對方的兵力虛實,多同問道:

 “大漢的兵馬有多少?可與別國打過十萬人往上的大仗。”

 在多同的印象之中,十萬人往上的仗已是大得不能再大的仗了。他父親,當年西征滇國就禦駕親征,率領五萬人馬大破滇國,逼得滇國對夜郎稱臣納貢。他爺爺當年打哀牢國,領了三萬五千人馬,直攻到哀牢國都,逼得哀牢國王簽下城下之盟。還有他爺爺的父親,爺爺的爺爺,也都帶兵打過邛都國,笮都國,也都是禦駕親征,領著四五萬人馬不等,也都勝了。

 在他有生之年,一直也想禦駕親征一次,羨慕巴蜀的產出物美,又見商人們不是太胖就是太瘦,偶爾泛起攻打巴蜀的念頭。不過,因為路途遙遠,只是想想罷了,並沒有提上日程。現在,既然那邊的人來了,城外的漢軍又都衣不蔽體,身上連盔甲都沒有,覺得這是一個可欺的國家。如果兵馬不是很多,又沒打過十萬人往上的大仗,說不定可以試試。

 這只是多同內心極其深處的陰暗想法,並沒在臉上表露出一絲一毫來。徐勝利當然沒有看出,不過也覺得這正是一個嚇唬一下對方的機會,或能促成多同速降,於是扳著指頭數了起來:“駐守長安的南軍、北軍,名加郎中署,衛尉署,衙門司的人馬,一共大約十五萬左右。長城沿線布置的人馬大約在三十萬至五十萬之間,中原各郡的兵馬少些,每郡大約也就一兩萬,邊郡如雲中、豫章,巴郡,蜀郡,每郡人馬多些,大約在七八萬。”

 “慢!”聽到徐勝利提到巴蜀,在後邊加了個郡字,多同問道:“什麽叫郡?”

 “郡的地位就相當於一個小國。”徐勝利開始打起了比方,道:“如果你現在歸附大漢,那麽你就算是個依附在大漢的一個小國,依然是夜郎的一個國王,每年所收的賦稅大多由你處理,大漢只是派來一個丞相幫你治理國家,還會派來許多工匠,幫你改善百姓生活。如果你不依附的話,陛下派兵打過來,那麽夜郎就不再是一個國家,而你也不再是一個國王,夜郎就會成為一個郡,由陛下派來的郡守治理,所有的賦稅交由大漢。”

 “哦!”多同明白了。對方這是在威逼利誘。不過南越地事讓他有理由相信,南越應該就算是徐勝利嘴裡所說的依附在大漢身邊的一個小國,還在支撐著他的信心,大漢就算有徐勝利吹噓的那麽厲害,觸角還至於真能伸到夜郎這麽遠。自己完全可以抵禦得了大漢地侵略。皮笑肉不小地道:“像巴蜀這樣的郡,大漢有多少?”

 “有多少我也說不準,每過幾年都會增加一兩個郡國,現在可能有五十多個郡國了吧。全國的兵力加起來,大約在一百五六十萬的樣子。這還只是在平時。到了戰時。兩三百萬也說不準。還有。剛才我說的還只是正兒八經地兵馬,就是在軍中吃糧拿餉地人是這麽多。各個郡裡縣裡平時還都訓練一些百姓,戰時這些百些拿起武器就成了兵馬。真要打仗地時候,最少也能調集四五百萬的兵馬吧。”

 四五百萬。這是一個天文數字,多同以及夜郎的其他大臣全都怎舌,有些不敢相信。四五百萬不僅是他們所能組織起兵馬地十多倍,也是他們全國人口的兩倍半。然而,因為外邊漢軍無盔無甲地事實,可見其戰鬥力不會太強,多同還能坐得住,並不顯得如何驚慌。

 “至於可打過十萬人的大戰,這可就太多了,數也數不過來!”徐勝利把是不是大漢的事都往大漢上套,略微有些誇張的道:“當年,秦國與趙國打,一戰就殺了趙國四五十萬兵馬,雙方投入的軍力怎麽的也過百萬了吧。哦,秦國就是現在的大漢。再說巨鹿之戰,兩邊的兵馬加起來就有一百五十萬往上。還有,彭城之戰,雙方兵力也在百萬之上。垓下之戰,更是將雄師百萬的項羽逼得烏江自刎。”

 徐勝利端起碗,大口灌了幾口,解一下嗓子的乾渴,又道:“遠的不說,咱說近得。前不久,馬邑之戰,匈奴人傾全國之力,出動了數十萬騎兵。騎兵,你知道嗎?”

 多同搖了搖頭,以示不知。

 夜郎有驢而無馬,不過有一支五百人的象兵。這個徐勝利知道,於是假借象兵道:“所謂的騎兵就跟夜郎的象兵一樣,一個兵的跨下騎著一匹高頭大馬算是一個騎兵。匈奴人派來近五十萬騎兵,我們的陛下組織了近百萬騎步兵,兩國在馬邑打了一場大戰。結局當然是大漢贏了,不然我也不會坐在這裡跟大談歸降的事情。那一戰,直殺得匈奴人哭爹喊娘,逃得連鞋都跑掉了。”

 多同聽的一臉愕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五十萬的騎兵被大漢殺得屁股尿流,而他只有五百象兵,這仗怎麽打?大漢就是一塊堅硬的石頭,夜郎就是顆卵蛋,拿一顆卵蛋往石頭上碰,下場是什麽他不敢想。

 諸位大臣一個個呆若木雞,想站起來反駁徐勝利簡直是胡說八道,天底下哪有這麽強大的國家,若有這麽強大的國家,為什麽從來都沒聽說過!可,他們的雙腿打著顫,怎麽也站不起來,站都站不起來更別談反駁了。還有,如果徐勝利所說非虛,因為自己的一句話惹惱了大漢,大漢的皇帝一聲令下派來百萬大軍,給夜郎帶來滅國之虞,這樣的責任沒人敢背,或者沒人想背。所以,還是不說話的好,不說話的好!

 總管也是呆若木雞,過了片刻,道:“如果我們投靠了大漢,有什麽好處!”他的這句話,惹來其他不敢或者不屑說話大臣的鄙視,也惹來多同的怒視。不管怎麽說,夜郎也算是個大國,在這片地土皇帝當慣了,怎能任由對方兩句話一說,就講出投降這種有辱國格的話來。不過,也沒人怒斥總管,看似漫不經心,一個個都豎起耳朵來聽有什麽好處,當然,不光是聽對夜郎有什麽好處,重要的是聽對自己有什麽好處!

 “好處嗎?多的是!”徐勝利呷了一口茶,慢慢道來:“首先,你們夜郎國的安全今後由大漢來負責,有哪個國家敢來攻打你們,而你們又打不過,大漢將派兵支援你們,以保證你們的領土完整,百姓不受別的國家奴役。”

 “那……南越算是歸附你們大漢了嗎?受大漢地保護嗎?”多同道。

 “也算是!”徐勝利道。

 “哦!”多同點了點頭。不再說話。在他眼裡這不算什麽好處,前兩天南越還跑他這裡求援呢,所以對於這個所謂的好處並不上心。

 “其次,大漢將派來工匠,幫助你們改進農工。促進生產。看到夜郎的百姓。衣不蔽體,腳不著鞋,我很痛心,真的很痛心。你們放心,只要歸附了大漢。我保證。兩年之內。所有的百姓都有鞋穿。三年之內,所有地百姓都有衣穿!”

 這樣地好處,對於多同以及諸位大臣來說也不算好處。所以並不上心。再說,徐勝利本人也是衣不蔽體。還談什麽讓夜郎的百姓有衣穿有鞋穿,聽起來倒像是個笑話。

 “最後,外邊的那些東西看到了沒!那是大漢給你們的賞賜,不僅今年有,以後年年都有!”

 這才是多同以及諸位大臣們所關心的,一聽年年都有這麽多地好處,一個個笑顏逐開。多同畢竟是當大王當得久了,手底下還管理著幾個小國,沒有完全被喜悅衝暈了腦袋,明白這世上沒有白給地東西,有得到必有付出,笑到後牙槽酸痛後,道:“那麽,我夜郎每年給大漢地貢品是多少?除了貢品之外,還需要盡什麽義務!”

 徐勝利不是大鴻臚,也沒在大鴻臚手下當過一天的差,自然不知道藩國每年得向大漢納多少貢品,另外還需盡什麽義務。不過,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況且還從劉安那裡得到了這邊藩國的一些信息,信口開河道:“貢品納多少,也沒一個定數,只是走個形勢。我大漢乃是天朝上國,還在乎你們那些小東小西?每年隨便往長安運點你們這裡地土特產便行,數量的多少,存乎大王一心爾!至於義務嗎……”他頓了頓,又道:“也沒什麽義務可盡地,有也是大漢與他國開戰時,你們得派些兵馬做為支援!”

 百姓們有句話說的好,除了割肉疼便是出錢疼。對於一國之君來說,兵馬就是他們的心頭肉,是用無窮無盡的錢養出來的。一想到,自己出糧出錢養出來的兵馬,卻要送給大漢使用,多同的眉頭不由的一皺,心生不快這個細微的動作沒有逃過徐勝利的眼睛,他馬上又道:“仗也不是年年打,十年八年的偶爾打那麽一次。再說,也不是讓你們窮全國之兵,僅僅象征性的出一些兵馬而己,以示你們與大漢是一心的,同氣連枝,打斷骨頭連著筋,讓敵國不能小覷。真有了戰事,你們出一千也是出,出五百也是出,到時意思一下便是。就像前不久,馬邑之戰時,淮南國屯兵三十萬,不就只派了五百兵馬!”

 多同緊皺的眉頭又舒展開來,笑了笑,道:“就這些義務,再無其它?”

 徐勝利搖了搖頭,正要說沒有其它了,又想起過去都流行扣押人質,又道:“還有一點,夜郎國可立太子?”

 給國家找個繼承人是大事中的大事,如不立太子,哪一天君王突然嗝屁朝涼,兩腿一蹬,那國家還不亂了套。夜郎當然也不例外,多同點了點頭。

 “歸附大漢之後,太子得搬到長安去做。大王千萬不要誤會,並沒其它的意思,只是想讓太子去長安學習學習,玩樂一段時間,所需一切費用都用朝廷供應,並不用夜郎出一個子

 徐勝利說不要誤會,多同又不是個傻子,哪能看不出這是讓太子去長安當人質?夜郎立太子沒有立嫡長子的習慣,所以多同選了個最喜歡的兒子立為太子,如今讓最喜歡的兒子去還不知道在何處的長安,而且一去便不知還有沒有回來的可能,這不是剜他的心頭肉嗎?不,這不是要把他整個心剜出來嗎?多同的臉色頓變,當即就要發彪,總管連忙拽了拽他的衣服,使了個眼色,道:“剛才,徐中郎將說大漢的兵力如何如何強大,可我看城外的兵馬並沒什麽了不起的,而且都不著甲。兵不著甲,就無法保護自己,自己都保護不了自己。如何殺敵?真是讓人奇怪,百思而不得其解,使人懷疑大漢究竟有沒有徐中郎將說地那麽厲害。”

 “哦,這其中是有原因的,為了能多帶糧食。我便沒讓兵卒著甲。”徐勝利把從大漢到夜郎路途如何的艱難細細說完。笑道:“所以,我們到這之後,衣衫全被荊棘尖石劃破,形似乞丐一般,倒讓諸位笑話了!”

 “哦。原來如此。我與大王以及諸位大臣去後堂商議一下。是否歸附大漢一會給徐中郎將一個答覆。諸位且在此稍作歇息,我們去去便來!”總管道,給憤憤不平的多同打了個眼色。一行人去了後堂。

 門當的一聲關上,徐勝利馬上回過頭。指著一名勇士道:“你,馬上出城去,買通那些送飯地兵卒,讓他們給咱們地人多送些乾飯,並與城門守將搞好關系!”

 “得令!”那名勇士拱手就要離去,徐勝利道:“且慢!”把那名勇士上上下下看了三遍,又道:“如何買通那些送飯兵卒,又如何與城門守將搞好關系?”

 “他們喜歡金銀就送他們金銀,喜歡錦緞就送他們錦緞,喜歡漆器就送他們漆器,喜歡……”

 “好了!”徐勝利打斷那人繼續喜歡下去,讚賞的點了點頭,道:“出城前,若有人攔下你,不讓出城又該如何回答!”

 “就說奉了大人命,前去拿幾件玩意給大王瞧瞧!”

 “好!”徐勝利拍了拍那名勇士的肩頭,道:“你會成為一名將軍的,去吧!”

 等到那名勇士走得遠了,趙燕不解的問道:“你,這是什麽意思?”

 “多同推三阻四,一點也不爽快,不如一刀殺了他!”徐勝利冷冷一笑,對劉一手道:“一會,多同出來,我假意領著他們前去看大漢兵器地厲害,一箭射殺多同之後,你領勇士迅速製服其他大臣,尤其是那個宮廷總管!”

 “明白!”劉一手點了點頭,很快又道:“可,小臣手裡沒有兵器……”

 “到時候你會有兵器地!”徐勝利說完,把黑漆匣子從背上解下,輕輕地撫摸。

 趙燕打認識徐勝利開始,就一直見對方把這個黑漆匣子當寶貝一樣背在背上,僅有一次瞧見從裡邊拿出過一件虎符,再沒見過拿出其它的東西,好奇裡邊還裝著什麽。但,現在她沒有時間去好奇裡邊到底裝著什麽,而是奇怪徐勝利為何一定要殺多同,感覺上這個老頭還不錯,並沒犯非殺不可的大罪!道:

 “為何非殺多同不可?雖說他推三阻四,猶猶豫豫,可只要假以時日,一定會投靠大漢地!”

 “等不了!就算我等得了,南越也等不了了!咦,莫非南越的國王並非趙姑娘地父王,夜郎的多同倒是你的父王!”徐勝利陰陰側側的一笑,朝上了門的後堂望去,道:“解麻要快,必用亂刀!殺一派,立一派,夜郎之事立定,省得給以後留下什麽麻煩!我知道他們在裡邊商量什麽,以為我是三歲小孩,好糊弄。嘿嘿,你多同要往刀口上撞,就別怪我心狠手辣!”

 進了內堂,門一關上,多同便氣急敗壞的握拳朝桌子上狠砸三下,怒道:“讓我兒子去長安,何不要了我的命!你!”他指著總管,怒斥道:“為何要攔我!”

 “我知道大王要幹什麽,大王要罵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可大王罵完之後,他們扭頭一走,那些如山的東西可都又離開夜郎了!”總管道。

 “可他們要拿我的兒子當人質,這一走,我死之前只怕再也見不到他了,我那苦命的兒啊!哦,我明白了,敢情那是我兒子,不是你兒子,為了那些東西你竟忍心讓我兒子,你們未來的大王孤零零的去長安?什麽東西能比得了我兒子,那些東西我不要了,讓他們趕快從夜郎的地盤上滾出去。他不是要打我嗎,讓他們來啊,我倒要看看所謂的大漢究竟有沒有他吹噓的那麽厲害!”

 “大王息怒!”幾個大臣勸道,讓他們放棄如山的好東西,還真有些舍不得。

 “大王。我倒有個辦法,既可每年都得到如山一樣地好東西,又可不讓太子去長安!”總管沒像那幾個大臣一樣,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勸多同息怒,反而笑道。

 聽總管有辦法。多同讓幾個大臣松手。幾個大臣把手松了,有一個哭的太過傷心,沒有聽到。或者聽到了因為大哭而導致腦子糊塗,一時沒明白過來意思,手依然拽著多同的衣袖。這邊用力往前拽。那邊用力往後扯。年久的王袍裂開老大一道口子。把多同心疼地要死,一腳把那位大臣踹翻在地,問道:“什麽辦法!”

 “我們假意答應他們地要求。簽上和約,同意成為他們的藩屬國。”總管道。

 “這算什麽辦法!”多同憤憤的道:“和約一簽。我兒不是就得前往長安了?”

 “和約一簽,他們便會把東西留下。東西一留下,我們找個借口,對姓徐的說太子得了某種不知名的瘟疫,恐將瘟疫傳播到長安去,暫時不能前往長安。等過些時候,太子地病好了,那時再去長安不遲。”

 “你兒子才得了瘟疫呢!”多同怒斥一句,轉念又一想,總管這個辦法還真不愧是個好辦法,笑道:“接著往下說。”

 “那個徐中郎將肯定也沒辦法,只能如此去長安覆命,太子不就留在夜郎,不用再去長安?”總管嘿嘿笑著,道:“到了第二年,他們再送來賞賜,我們還說太子有病,再次地推辭,不讓太子去長安就成。”

 “哪有年青人一病病一年地,這個托詞不好!”有個大臣搖了搖頭。

 “年青人身強體重,得一種病得一年的例子確實不多。可天底下的病何止千萬種,來年再編另一個名目地病便可!”總管道。

 “說太子生病,此招用一年兩年可以,用三年四年也行,一用用五年只怕不行吧。那時大漢派兵前來攻打夜郎,又該怎麽辦?”另一個大臣道。

 “太子裝病僅是權宜之計,難道三四年裡,我們還想不出一個讓太子永留夜郎的辦法?如果真地是那樣的話,只能證明我們的腦子不夠使,沒有本事在朝中為大臣,那時大家都辭官歸田好了。再說,”總管頓了一下,將目光環掃了周圍的人一遍,道:“大漢派兵來打夜郎又怎樣?剛才你沒聽那個姓徐的說,來夜郎一趟,歷經千辛萬苦,差一點全死在高山峻嶺之中。他們打我夜郎能派多少人來,五十萬?五十萬到了夜郎運氣好的,能剩四十來萬,運氣不好的只能剩二十多萬。就算五十萬一個不死的全來到夜郎又有什麽?不過是五十萬身不著甲,餓得兵器都拿不動的乞丐罷了。我們高興了,派一支兵馬殺出去,如虎入羊群,殺得這些漢軍片甲不留。我們不高興,閉城不出,堅壁清野,餓死他們扔到河裡喂王八!簽一個和約對於我們有什麽損失,漢人拿我們沒辦法,而我們最少能白白領四五年的賞賜。”

 “總管說的不錯!”大臣們紛紛附合。

 “那就這麽辦?”多同用疑問的口吻問道,巡視在座的大臣,有一位大臣提出了自己的擔憂:“臣還有最後一個心病!那些巴蜀的商人既能駕船來我國販賣貨物,漢人若用戰艦載兵而來,又該如何辦?”

 “你多慮了!”總管笑道:“我可以從兩個方面證明漢人並無戰艦。其一,從我夜郎開國至今,諸位見到過巴蜀的商船,可見過漢人的戰船?沒有吧,連一條戰船都沒見過,可見漢人並無戰艦。其二:那個姓徐的,為何領著一萬人馬,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翻越高山峻嶺?這說明,他們並無戰艦,若有戰艦為何要冒這等危險!”

 “有道理!”那個提出疑問的大臣點了點頭, 總管又道:“既使漢人有戰艦又怎麽了?說起水戰來,我們可謂是祖宗,打滇國,打哀牢國,打邛都國,打笮都國,哪一次不是水軍決勝。打水戰,漢人能打得過我們?”

 “這個總管還真是有些用處,什麽事到了他的手上都能說得一碼是一碼,井井有條!”多同在心中暗道,笑了笑,道:“這麽說,大家都同意按他說的辦了!”

 “都同意!”一想到如山的好東西,大臣們全都滿意的點了點頭。

 “那咱們這就出去跟姓徐的簽個和約,同意歸附大漢?”多同道。

 “全憑大王做主!”幾位大臣道。

 “那,咱們就走吧!”多同前邊帶路,走出後堂,遠遠的看到徐勝利,呵呵而笑,迎了上去!

小提示: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00sy”或者“00sy”訪問本站。本站地址為:。為了方便下次閱讀本書,你可以點擊下方的“加入書簽”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直接閱讀本章節!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手機用戶請訪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