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國魂》第101章 冉閔故裡!!
  1908年4月18日,整個中國都似乎停止了呼吸。  每個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一個地方:安陽!

  4月18日,日本通牒限定期限最後一日!

  安陽方面沒有任何消息傳來,一切都似乎已經停頓住了。

  北京、上海、廣州......所有的城市都呈現出了靜止狀態。

  戰爭,真的會來臨嗎?

  1908年4月18日,晨六時。

  “全體都有,集合!標統大人訓話!”

  一身戎裝的蕭天出現在了士兵們的面前,腳下的皮靴鋥亮,指揮刀懸掛在腰間,身板挺得筆直。目光在士兵們身上一一掃過,蕭天語氣低沉平靜:

  “弟兄們,今天就是日本所謂最後通牒的最後期限了。十一點,一切都會揭開謎底。現在我命令你們,一旦日本人率先進攻,還擊,堅決還擊!

  我知道你們許多人心裡害怕,自從道光年間開始,咱們失去了幾乎所有的對外戰爭,任何一個洋人國家,英國、法國、美國、日本、俄國,意大利,奧地利,甚至一些在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國家,在朝廷眼裡都是不可戰勝的。任何一過彈丸小國派上幾個士兵,一艘火輪,咱們就得答應他們的要求,就得割地賠銀子!

  可是,現在這一套在安陽不行,行不通!要想讓我們賠銀子,從我們的屍體上踏過去!

  中國很大,可是那麽大的國家,安陽卻得不到朝廷任何支持,那麽大的國家,我十一標卻只能孤軍奮戰。

  安陽很小,可是我們卻正在得到全國民眾的支持。上海、廣州、南京,所有的中國人都在看著我們!看著我們如果為了國家尊嚴和外國軍人作戰!

  軍人的職責是什麽,你們每個人心裡都知道。日本人也許很快就會進攻,現在我命令你們,以機槍對機槍,以刺刀對刺刀!每一個士兵在戰死前,刺刀上必須見到敵人的血!”

  然後蕭天沉默了下:

  “去吧,北洋第三鎮第六協十一標的兄弟們,去吧!”

  這是1908年4月18日,晨6時10分......

  ......

  內黃,6時20分。

  “報告長官,日軍已擺好進攻陣型!”

  “全體都有,進入戰鬥崗位!”

  “全體都有,進入戰鬥崗位!”

  士兵們忙碌的運動著,焦慮、期待、緊張,清楚地寫在了每個人的臉上。誰也不知道會是一個什麽樣的結果,誰也不知道戰鬥會不會打響。

  處於第一陣的指揮官楊天雲平靜的擦著刺刀,似乎即將發生的一切和自己毫無關系。

  連自己在內,一共八十九個兄弟,在這個叫小黃灘的地方,也許早已將自己和弟兄們的命運注定。

  “知道不,這內黃可是鼎鼎大名,四朝古都,咱們中華始祖三皇五帝中的顓頊、帝嚳二帝和商中宗太戊都建都建陵在此,是咱中華尋根祭祖的聖地。商鞅、冉閔就出生在這,楚霸王項羽奪軍救趙、破釜沉舟也在這。嶽飛嶽爺爺從小也長在這!”

  這聲音又是程德遠在那賣弄自己的知識了,楊天雲也被吸引了過去:“怎麽,冉閔也出生在這?”

  “可不。”眼看隊官也向自己請教,程德遠頓時得意洋洋,邊上魏常好奇地問道:“冉閔,冉閔是誰啊?”

  “一個大英雄,大豪傑,殺胡夷的大英雄!”楊天雲的目光裡寫滿了向往:

  “冉閔故裡,大英雄的故鄉!咱們能在這裡作戰,

死了也值了!”  程德遠悄聲說道:“隊長,知道不,就在離這不遠的地方,還有個冉閔廟呢。”

  楊天雲怔了一下:“走,帶我看看去!”

  一座小小的的廟宇,已經顯得非常破敗,廟外雜草叢生,不知道多少年沒有人來過了,楊天雲走了進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冉魏皇帝的神像。

  這座廟不知道是誰建的,不知道建在什麽時候,甚至當地人也早忘了有這麽一座廟的存在。

  神像殘敗不堪,邊上是幾塊已經斷裂,記載著冉閔這個大英雄事跡的石碑。

  楊天雲撣去了上面的灰塵,模糊地能夠辨認出幾個字:

  “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

  殺胡令!

  “帝左操雙刃矛,右執鉤戟,騎朱龍,每戰衝鋒在前,勇猛無敵......”程德遠輕聲念著另外一塊石碑上的字,神色之間也是無限向往:

  “......首戰漢騎三千夜破匈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裡,斬匈奴首三萬;再戰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三戰以漢軍七萬破眾胡聯軍三十余萬;四戰以萬人斬胡首四萬;五戰以漢軍六萬全殲羌氐聯軍十余萬;六戰以步卒不足萬人敵慕容鮮卑鐵騎十四萬......十戰十捷, 名動天下......”

  “十戰十捷,名動天下,冉閔故裡作戰,雖死何憾!”楊天雲緩緩跪倒在了地上,朝那尊冉閔神像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

  “冉魏皇帝在上,佑我得勝,重塑中華風采!楊天雲若能不死,必然整修神廟,重塑金身!”

  “冉魏皇帝保佑!”程德遠也跟著跪了下來,大聲說道。

  當楊天雲重新站起來的時候,已經什麽都不害怕了。這裡是冉魏皇帝故裡,楊天雲堅信皇帝在天之靈一定能夠保佑全軍!

  冉魏王朝時間很短,大臣多自殺殉國,沒有人給冉閔寫書立傳。後來統治北方的北魏在史書上把冉閔大罵一頓,而後代又只能根據以前遺留的資料來整理。所以,某些“史學家”據此強調冉閔的殺胡,而不說明冉閔殺胡的原因。

  試想冉閔一聲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無月不戰,日日相攻。殺胡令順應民意。

  冉閔皇帝昭告天下,邀四海豪傑奮起殺胡。屠胡令所到之地,中華子民紛紛響應,正因為冉閔,漢族方才免於重蹈古印度人之悲劇。

  而在內黃,在冉魏皇帝之後,又有一個英雄振臂一呼,號召中國軍民奮起抗擊異族侵略,這個人的名字,也必定會和冉魏皇帝一樣名傳青史:

  蕭天!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