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國魂》第165章 和談
在北洋獨立混成十一協凌厲攻勢之下,11月27日,漢陽失守!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並沒有什麽值得奇怪的。英國記者莫裡遜這麽寫道:

“我看到北洋十一協的士兵們,一臉輕松的樣子,似乎他們來到漢陽是來旅遊的軍隊軍紀良好,顯然之前已經得到了不許打擾老百姓的命令。一些士兵在入城之後,常常和一些不懂事的小孩子開著玩笑

在中國,沒有一支軍隊能比北洋更加強大,在北洋,沒有一支軍隊能比十一協更加精銳。我可以這麽說,在武昌的那些革命者,、還沒有意識到十一協的強大。只要蕭天願意,他的十一協在明天就可以出現在武昌”

漢陽失守,黃興痛不欲生,黎元洪派人勸慰,請黃興迅撤回武昌,以免危險。

部分黨人對黃興不滿,要求追究責任,黎元洪勸解說:“你們要責備黃先生,先要責備我。因為黃先生的總司令是我任命的。但是大家要知道,黃興二字對革命有不可估量的力量,如果我們今天對黃先生有不理智行為,會使敵人認為革命黨內部起了分化,長敵人氣焰,滅自己威風,使獨立各省灰心。”

在黎元洪的安排下,黃興順利地離開武昌回到了上海。

此前,袁世凱曾經來人到武昌要和,但遭到黎元洪拒絕,而隨著漢陽的失守,現在局面卻已經掌握在了袁世凱手中。

漢陽失守之後,《大漢報》主編胡石庵以“全鄂士民”的名義,要求袁世凱順應時勢人心,回師北向,“漢族之華盛頓,唯閣下是望”。

黃興也致信袁世凱,“以拿破侖、華盛頓之資格,出而建拿破侖、華盛頓之事功即南北各省,無有不拱手聽命者”。

27日,在民軍失守漢陽當日,袁世凱他和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精心策劃,派英國駐漢口領事戈飛向武昌方面提議停戰議和。

當日,蕭天接到袁世凱秘密電報:

“猛攻武昌,適可而止!”

電報上只有這八個字,蕭天當即召集部下,分派任務。

28日。十一協以大部火炮,猛轟武昌。炮聲隆隆,驚天動地。

軍樂隊在武昌城外奏起樂來,十一協全體將士擺出一副大舉進攻架勢。

此時武昌城裡人心惶惶,軍政府亂成一團。

十一標彪悍異常,縱橫湖北,勢如破竹。黃興來武昌之時,何等不可一世,但遇到蕭天,卻一敗塗地,誰還可以抵擋蕭天?

黎元洪倒並不顯得如何著急,這些軍政府的人,一點政治經驗沒有,勝利時興高采烈,挫折時垂頭喪氣。

十一協看起來打的熱鬧,其實不過是在那裡以武力逼迫軍政府進行和談而已。

全國已經有十一個省份獨立,僅憑北洋一軍,很難控制局勢;而武昌雖然掀起全國獨立大潮,但在北洋凌厲攻勢之下,形勢岌岌可危,和談。成了最好選擇

而在京城裡的袁世凱,在取得大權之後,也開始著手安排一切。

在組閣的時候,袁世凱最緊要做的,是把北方和北京的軍事大權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他已經取得了近畿北洋各鎮和毅軍薑桂題等的節製調遣全權,可是北京城內還有軍谘府大臣載濤統率的禁衛軍,這個禁衛軍在北京就足以使袁世凱不能恣意作為。

這支禁衛軍是載灃做攝政王放黜袁世凱以後組成的,可以說組織這支軍隊的目的完全為了保護滿族親貴。禁衛軍全是滿人,他們待遇好,訓練好,裝備也好。袁世凱組閣後便向清廷建議,革命軍大敵當前,為了振奮軍心,為了鼓勵士氣,禁衛軍應該起一種倡導和示范作用,

皇族大臣也該為臣民表率,所以應由皇族大臣率領一部分禁衛軍出征南方。他的這個題目很光明正大,可是這樣一個提議,就足夠把載濤嚇得魂飛天外。載濤是出了名的膽小如鼠,他一聽袁世凱要點他為帥,立刻找到慶親王奕匡力,求他向袁世凱說情,這一遭免了他的“軍役”。

載濤這下子正好中了袁世凱的計!

袁世凱當然答應不調載濤上前線,同時也接受了載濤辭去軍谘府大臣的職務,並立即推薦自己的老朋友徐世昌繼任軍谘府大臣,於是禁衛軍的統率權也由皇族手中移轉到袁世凱手中了。

除了安置徐世昌為軍谘府大臣外,袁世凱又從漢口調回來馮國璋,委任馮國璋為禁衛軍軍統,以切實掌握禁衛軍軍權。同時調第二軍總統段祺瑞署理湖廣總督兼統馮國璋的第一軍。駐節孝感。

此外,袁世凱還把自己帶進北京的衛隊編為拱衛軍,派段芝貴為拱衛軍統領,負責北京城內的護衛責任,而把原來的禁衛軍調到北京城外駐扎。

這樣一來,紫禁城裡的滿清朝廷就處於袁世凱槍口的“保護”之下了!

袁世凱從歸隱洹上到臨危受命,再度出山,對他一生來說,是一個大轉捩點。人的際遇很微妙,袁世凱在這以前只是一個沒落王朝中的權臣,若清王朝繼續存在,他的功業最多也不過可望曾、左、胡、李,雖然他有野心,但也無法篡位;如今他置身於清王朝危亡的大變局中,這便給了他一個機會,使他可以無止境地揮他的野心。

天下事往往是這麽微妙,一個人的際遇就是這麽難以逆料

次後,袁世凱公開宣布,為了維護國家統一,盡早結束戰亂,由自己負責的內閣將同武昌之革命黨進行南北和談。

同時,下令前線之北洋部隊停止進攻!

萬眾歡騰,國家終於看到了和平的希望!

唯一感到不滿的。恐怕只有滿人,他們把袁世凱請回來,為的是盡快平定叛黨,穩固滿人統治。

但是袁世凱上台後做的第一件事,卻偏偏是和革命黨人和談!

但是,滿人對此束手無策,不光是袁世凱已經控制了朝廷,而且袁世凱得到了全國一致擁護!

在袁世凱回京之後,北洋軍隊散了傳單,威脅說如果袁世凱少了一根頭,士兵們會殺掉所有應該負責的人。袁世凱的軍隊已經公開打出“隻認袁世凱”的旗號。

據說在前線。蕭天指揮的獨立混成十一協,已經去了滿清旗號,公然打出“袁”字大旗。

這是蕭天根本不把朝廷看在眼裡了,可滿清能有什麽辦法?袁世凱權大,蕭天無法無天更加出名!

清廷中的改革派,也就是立憲派同樣認為,袁世凱就是他們的代言人。立憲派的領是張謇,成員大多為封疆大吏和各地的“谘議局”議員。

漢人更加擁護袁世凱,19o9年袁世凱開缺回老家後,漢人把這看成是滿人打壓漢人的證據。袁世凱此時出山,漢人人心大振。

甚至革命黨人,居然也將袁世凱看成是革命的同路人。這其中就包括那個始終以“不和滿清妥協的革命家”自居的孫文。

這可以從孫中山1911年寫給倫敦金融家,要求英國“風險資金”投資革命時的一段話看出:

“北京周圍的七個師是由直隸總督袁世凱創立的。因為他被北京政府降級,所以,這些部隊對北京政府的忠誠度被大大打了折扣。雖然在他們與我們之間並未達成任何約定,但我們堅信他們不會為滿清政府賣命。實際上也將保持中立”

袁世凱,被孫中山作為投資籌碼開給了外國人。

京城裡的人也害怕戰爭,南北戰端大開,則天下再無寧日,尤其是旗人們更是害怕,若無袁世凱坐鎮,只怕革命黨殺到北京後,第一個就會要了旗人腦袋。

外國勢力是最支持袁世凱的了。

“還沒有比袁世凱更強的人出現。”

“未來的所有希望都集中於袁世凱一人。”

“能使中國避免出現一個混亂時期的唯一力量”。

“如果人們置袁世凱政府命運於不顧,讓可以引導到一個混亂局面上去的一些未成熟的或出這個目標的政治企圖自由展,則其危險將會更大。”

這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大使們的公開觀點。

英國《泰晤士報》記者莫裡遜告訴上海的共和領袖們,指望對中國國情一無所知的孫逸仙去爭取列強對中國的盡早承認,是癡心妄想。只有袁世凱才能得到外國信任。

革命黨的領導人則向莫裡遜保證,他們一定擁戴袁世凱為屆總統。

12月1日,在袁世凱的授意下,段祺瑞和蕭天聯名通電:

“期翼及早結束戰爭,舉行和談,我前線軍人無不竭以盼”

次後,蕭天單獨電朝廷,在電報中,蕭天公開表示,若朝廷再不和武昌革命黨舉行和談,則十一協將單獨停止作戰。盡早結束內戰!

袁世凱在朝廷上公開出示了蕭天電報,並表示自己無力約束,前線將士已經極度厭戰。

在這樣的情況下,滿清朝廷被迫答應和談,並委托袁世凱全權負責。

12月9日,雙方正式簽定停戰協定,在全國范圍內,槍聲靜寂下來。18日,南北議和談判在上海正式開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