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錦衣殺明》【第六百四十七章】便宜嶽父沒腦子
【第647章】便宜嶽父沒腦子

(0647)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

如果沒有京師三大營的默許,甚至是配合,福王黨是絕對不敢發動政變的。須,京師三大營的戰鬥力,就算再爛,要收拾一群手無寸鐵的家夥,還是很容易的。如果三大營以篡位謀逆的名義,逮捕福王等人,他們的政變,立刻就要敗亡。

當然,東林黨的配合,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出於對宦官的厭惡,在太子正式監國以後,東林黨已經毫不掩飾的放出風聲,一旦太子繼位,就要對后宮太監,進行大清洗。所有的宦官,都要被清算。這給所有的宦官,都造成了極大的恐慌。

你不給人活路,別人當然不會給你活路了。太監們未必個個都願意和文官作對。在文官的面前,太監還是很自卑的。但是,在危及自身性命的情況下,《無》《》小說.ulu.om他們必須奮起一擊。否則,他們就要全部完蛋了。不要以為東林黨仁慈。這幫家夥整起人來,可要比東廠、錦衣衛都凶悍多了。

“便宜嶽父沒腦子啊……”

徐興夏只有默默的惋惜的歎息一聲了。

老實說,他這位便宜泰山的個人能力,真的是不樣。

估計是因為過於東林黨的忠誠和實力,泰昌皇帝一直忽視了對其他實力的整合。無論是在后宮、內監、軍隊方面,都處於絕對的劣勢。特別是極度的仇視宦官,又對軍隊將領不信任。這些,都讓泰昌皇帝非常的孤立。他只在乎的正統名分。他自以為有正統的名分,就可以順利的繼位,對其他的因素,都沒有注意。

特別是泰昌皇帝太過仇視宦官,給這次政變,製造了最重要的推動力量。從各方面的情報分析,太監,這個特殊的群體,在這個政變中,充當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萬歷皇帝身邊的太監群體,除了王安之外,其他人幾乎全部投靠了福王。這些太監掌握的權力,在特殊的情況下,發揮了難以想象的作用。

在軍隊裡面,唯一可以和太監對峙的,就是各級軍官。如果他們死心塌地的效忠於太子,福王黨還是沒戲的。然而,泰昌皇帝對於武將,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軍隊中,太子幾乎沒有勢力。這主要是受到東林黨人的影響。

東林黨人以文製武的思想,太過濃鬱,以至於將武將當做是純粹的工具,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完全不在乎他們的感受。可想而知,在關鍵的情況下,會不會有武將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了。如果福王再派人稍加yin*,他們的選擇,是不言而喻的。老實說,就是徐興夏去當軍官,都不願意跟著東林黨做事。

當這些被忽略的因素,全部聚集到一起的時候,泰昌皇帝想要不付出代價,都不行了。福王的半路殺出,就是他為此付出的最沉重的代價。自家人搶奪自家人皇位,相殘,無論最後是誰勝出,大明朝,只怕都要一蹶不振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這個正統的皇帝,在實質性的權力上,似乎反而是處於劣勢。

當然,徐興夏覺得,這次政變的主要責任,並不是的便宜嶽父沒有本事,實在是受到了東林黨的太深的影響。事實上,在便宜嶽父的背後,就是東林黨這個群體。太子和東林黨的關系,太過密切。更多的時候,所謂的太子,所謂的泰昌皇帝,其實都是遵照東林黨的利益做事而已。可以說,東林黨的優勢,就是泰昌皇帝的優勢。而東林黨的劣勢,同樣是泰昌皇帝的劣勢。

東林黨人做事,太過注重形式,太過關注的好處。他們的野心太大,

總想掌握全部的權力,總想將所有的好處,都集中到的私人腰包裡。毫不客氣的說,這個群體,對於國家的發展和長治久安,是沒有任何貢獻的。他們做出的所有政策和法令,都是為了讓他們得到好處。又或者是,避免他們自身的利益受到損害。事實上,東林黨還過於清高迂腐,過於狂妄自大。福王黨暗中掌握了這麽多隱藏的權力,東林黨還沒有提高警惕,以為掌握了大部分的文官,只要太子是正統諸君,他們就一定可以笑到最後。殊不知,在軍隊的屠刀下,大部分的文官,其實都是靠不住的。而所謂的正統諸君,也是可以混淆顛倒的。連朱棣都能為靖難戰役找到合理的借口,福王要找一點借口,有難度?

張天豪忽然若有所思的說道葉向高加賦,真是難得的機會啊福王居然用加賦首惡的名義,來對付葉向高等人,當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說起來,這個罪名,還真是強大。”

徐興夏隨意的笑了笑,不緊不慢的說道或許,這是葉向高也沒有想到的吧?無小說網不少字活該身家百萬,yin亂霏靡,卻總是想著從老百姓的身上撈錢東林黨的這群蛀蟲,真是沒有比他們更加貪婪的了。這次福王黨居然讓他安全跑出了京城,實在是太可惜了北直隸的老百姓,不打死他這個王八蛋呢?”

張天豪笑著說道估計是認不出他來。要是認出來的話,就是一百個一千個的葉向高,都全部打死了。加賦首惡啊,這個罪名,葉向高這老小子,一輩子都休想洗掉了。”

兩人說說笑笑的內容,涉及到一段小小的典故。

今年年初,葉向高回到朝廷,正式擔任次輔。按理說,次輔的權力,肯定是要弱於首輔的,很多事情,都要看首輔的臉色做事。但是,方從哲很會做人,自從葉向高朝廷以後,他這個首輔,立刻自動退到第二位,事事都是以葉向高為主。事實上,葉向高才是真正的首輔。朝廷決策,基本上都是以葉向高為主的。

葉向高回到朝廷以後的第一個動作,就是下令加賦。在他看來,除了加賦,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有效的迅速的增加朝廷的財政收入。二月初,朝廷正式頒布法令,每畝田加收一錢三分的銀子,稱作“練餉”,也就是組織團練的餉銀。按照這個法令,朝廷每年可以增加至少八百萬兩的收入,充作額外的軍費開支。

有關練餉的法令,得到了大部分各級地方官府的支持。現在的各級地方官府,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沒有正當的理由,從老百姓的身上撈錢,以充實的私人腰包。現在,有練餉的名義,他們自然也要搭順風車,狠狠的撈上一筆了。練餉的數目增加一點,各種輔助費用增加一點,這是肯定要的。辛苦費嘛,能沒有?

個別地方官府,在增加各種費用的同時,還發布法令,提前征收三年的練餉數額,要老百姓一次性全部繳納。如果無法繳納的,將采取任何可能采取的手段,催促繳納。包括但不局限於挨板子、坐牢、發配、流放、宮刑等手段。法令下來,北直隸、山西等靠近京師的地方,頓時哀嚎遍野,板子打得啪啪響,民憤震天。

明朝的這些地方官員,絕對是聰明人。他們看中目前的朝廷,最需要的就是餉銀,只要能夠盡快解決練餉的征收,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放在一邊。因此,提前征收、預先征收、先征收再返還……之類的項目,層出不窮。反正一句話,就是要將土地上的收成都全部拿走。而且,全部拿走還不夠,還必須另外再倒貼一大筆。

毫無疑問,練餉的出現,讓本來就已經民怨沸騰的各地,越發的民怨沸騰。每畝地增加一錢三分的賦稅, 簡直是要命。因為,白癡都,這種征稅,絕對是層層加碼,芝麻開花節節高的。法令說加收一錢三分,到了基層,絕對不可能還是這麽數。如果不狠狠的翻上幾番,你都不好意思出門見人。

每級地方官員,都要將這個數字“合理的”擴大一些,為謀求一些好處。這是人之常情啊,無論哪朝哪代都是如此的。在各級層層加碼之下,到了最基層的官府手裡,最低都要變成五錢三分。大部分的地方,都在七八錢左右。有的地方,甚至超過了足足一兩加上原來的稅收,足足超過二兩

當時的每畝地的產出價值,哪裡有二兩銀子這麽多?在一般的情況下,有個五錢銀子就差不多啦。特別是北直隸、山西、河南等地,由於長期的乾旱,土地歉收。不要說每畝地二兩銀子,就是二錢銀子,都不一定拿得出來。江南的水田產出稍微高一些。但是,每畝水田拿出五錢銀子,也已經是極限了。

更要命的是,所謂的按照每畝地征收練餉,到最後,往往變成按照每個人頭征收。地方各級官員都很清楚,大部分的田地,其實都在地主、士紳、官僚的手裡,他們是不需要繳稅的。按照田地數量來征稅,根本征收不到。只有按照人頭征稅,才能獲得好處。至於尚未出生的小孩是否需要征稅,這個官府倒是可以網開一面。只要你還沒有生出來,這個稅收就免了。

【求訂閱】

【第647章】便宜嶽父沒腦子

【第647章】便宜嶽父沒腦子是由【無*錯】【小-說-網】會員手打,更多章節請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