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世家天下》第一十二章 世家的嘴臉
  五千經歷過沙場的精銳士卒,給陽翟縣當保安員,放在現代說出去只怕會笑死人。  但在這個時代,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別說是東漢,就算是漫長的封建時代,除非已經進入了諸侯割據,將領擁兵自重的情況,否則文官對武官的使喚就沒有缺過。

  潁川郡雖然只是一郡之地,但上面生活的世家卻在朝廷,甚至是軍方都佔了不少位置。又或者祖上曾經顯赫過,留下一大堆的門生故吏,好歹也是一份可以使用的人情。

  如今都快要到夏初,黃巾之亂使得春耕出現了問題,所以必須要在夏初到來之前,最快的把東西種進去,否則的話秋收必然要減產。但那些黃巾賊到處亂晃,使得這些世家想要派人搶種都不行,心裡自然是非常不爽。

  剛好朱儁部就在附近,自然借助他們的影響來,要求朱儁前來平賊。一則這本來就是他的責任,二則他們也不會直接命令,而是通過地方郡守,以公文的方式提出申請。

  很顯然,朱儁要不要清剿這些黃巾賊也是他的事情,但別人已經放出話來,他若是無視的那麽就相當於得罪了潁川郡的那些世家。小世家他朱儁或許可以不管,但那些老票世家若是怠慢了,天知道會出現什麽事情。

  這年頭,世家還不太懂得把收入來源側重到商業上面去。絕大部分的收入,都依靠土地的產出,故而今年若是收成不好,那麽可想而知他們心裡會多麽不滿。

  抵達陽翟縣後,朱成本來打算前往潁川書院看看,哪怕招不到人,見識見識這個三國時代非常出名的私學也是很不錯的。

  楊浪已經派了出去,查探陽翟縣周邊的黃巾賊,同時朱成麾下的軍侯們四散而出,前去圍剿和征討這些遊兵散勇。

  時不時會有斥候前來向他匯報,就目前看來,這周圍的黃巾賊的確都是三五百規模的小部隊,甚至二三十人的也有,匯聚起來能超過五千就不錯了。而且拖家帶口的,實際戰鬥力能有多少很難說。

  他們也很少敢攻打那些有家丁兵鎮守的世家宅院,但是那些在外面的田地他們卻能肆無忌憚的破壞,就像麻雀或者烏鴉一樣討厭。

  朱成的確不打算把他們放在眼裡,想著趁著這三天時間做點自己的事情。誰知道很快就有別的事情,直接把他的計劃打亂。

  “和世家子弟起衝突是什麽意思?”朱成看著眼前這個前來匯報的斥候問道。

  “據說是有世家子弟辱罵了張軍侯,或許是激怒了張軍侯,結果就頂了一句回去。誰知道對方便要家丁打張軍侯,結果引發了鬥毆。再後來,陽翟縣的縣尉就出動,把張軍侯連同五十多個弟兄給抓了,其他弟兄見是官兵,且對方表示若敢動手將以逆賊論處,故不敢動手,只能匯報給將軍!”斥候誠惶誠恐的回道。

  “喲謔!打了我的人居然還動用官方來欺負到頭上來了?”朱成頓時不滿起來。雖說哪個時代都不缺這種‘二代’一樣的角色,不過卻沒想到居然給自己碰到了。

  “走,且去陽翟縣看看,誰敢抓我的人!”朱成當即就要起身離開。

  “主公,或許應該了解一下事情的始末,還有了解一下是哪個世家的子弟出面好些!”楊浪難得回來不多久,就在朱成身邊,見狀當即攔住了朱成。

  “他們抓了我的屬下,難道我還要忌憚他們?”朱成有點不爽的問道。

  “兵法有雲‘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主公連敵人是誰都還不知道,

如何以雷霆之勢反擊?隨便撞上去,會不會撞傷自己姑且不說,也拿不到對方的要害,這買賣不劃算”楊浪依然攔住朱成的去路,耐心的勸諫道。  “那好,給我調查一下,看看誰敢在本校頭上動土!”朱成見狀只能大手一揮回道。

  調查的結果在當天晚上就出來了,那個公子哥是襄城韋氏子弟,襄城韋氏只是一個小家族,爺爺那一輩當過縣令,且如今他的父親也當著縣主簿。關鍵是他乃潁川書院的學子,有著一大堆有能耐的同窗,而且和陽翟郭氏、辛氏,甚至和荀氏也有一定的聯系。

  說是聯系,其實是類似依附關系,弱小的世家會組成同盟,共同對付大世家的蠶食。同時又依附於一些大世家,繼而獲得政治援助。比如郭氏和辛氏,從以前開始就和汝南袁氏來往密切。

  “已經詢問過當時與張軍侯在一起的士卒,他們表示那韋氏子弟不僅辱罵他們為狗,吆喝他們驅趕黃巾賊的同時,不斷辱罵黃巾賊是一群‘賤民’之類,反正那些話多少都有些不堪入耳。

  若是這樣,本來張軍侯並不打算和對方計較。張軍侯好歹也是禁軍出來的,他知道這些世家子弟的脾氣。說到底,不過是打算通過這樣來表現他們的優越性罷了。

  誰知道之後他們卻把您給罵上了,說您到來陽翟,也不拜訪拜訪他們,一看就知道是不懂規矩是野狗。張軍侯氣不過,就頂了一句,誰知道對方就派人來打,說‘替你家狗老大調.教調.教不聽話的下屬’。

  無奈的是,當縣尉到來的時候,對反反咬一口說是我們先動的手。當時人多手雜,或許有兄弟氣憤不過反擊了,結果卻招來了縣尉。韋氏子弟卻咬定是我們先動手,縣尉也更願意相信他的話,於是就把張軍侯他們給抓了。”楊浪把事情的始末說了出來,聽得出來,此刻他的心情也非常不好。

  “這倒有趣了,難道本校來到本地還需要拜訪那些世家大族了不成?”朱成氣笑了。

  “並沒有明文規定,但私下部隊開拔到當地,軍官往往會私下拜訪這裡的世家。主要是希望這裡的世家不要給他添亂子。實則這年頭地方的問題,過半都是世家子弟鬧出的。”楊浪無奈的回道。

  就算是老牌的世界也會有不肖子弟,偏偏處於仁義道德,綱常倫理,就算有不肖子一般都是內部處理。若是外部有誰膽敢動手,相當於和整個家族為敵。正是因為這樣,封建時代的官員對於這種世家子弟的案件,往往是非常棘手。

  造成這一切的,說來也好笑,恰巧便是董仲舒提出的三綱五常和倫理道德。

  “所以說,我要是直接去找縣尉或縣令要人,還不行了?”朱成想到了一個可能。

  “的確如此,操作不好,甚至很有可能會被陽翟的世家聯名彈劾。”楊浪搖頭回道。

  陽翟的世家或許並非就全部朝中有人,但地域性的利益圈決定了他們哪怕面和心不合,在對外的情況下必然是一致的。而朝中的那些大人,隨便附和一句也不需要付出什麽代價,卻能夠較好這些世家的人,那自然不建議說句話。

  雪中送炭到底稀少,所以才難能可貴,但落井下石卻是不落人後,也算國人的陋習。

  “為何這些世家居然如此肆無忌憚,別人也就罷了,我等保家衛國的士卒都如此對待,難道就不怕寒了那些保衛他們的將士的心?”朱成感歎道。

  “大漢早已不是二百年前的大漢,近幾十年來朝廷內部風雲變化,陛下換了一個又一個。君權早已旁落,閹黨和外戚輪番上場,世家趁機做大。至於軍人,早已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在朝廷上雖有立錐之地,卻也沒有話事權了。”楊浪提醒道。

  昔日太尉只能是由軍方擔任,但如今太尉都以文人來擔任。好在楊賜還算護短,饒是這樣也只是把軍方,看做是自己養的奴才和狗而已。

  君不見朱儁雖然出身軍方,卻也走諫議大夫和太中大夫這種文官路線?就連孫堅也是走縣丞這種文官路線,文官吃香軍官受罪的印象早就深入人心。

  “說起來,為何叔父沒有這樣做?”朱成立刻想到了一個情況。

  “中郎將持節,對地方官員誰人不服可以直接斬殺。是故地方官員不討好已經不錯了,誰會找他麻煩?且中郎將也並非沒有拜訪,地方大世家他似乎都有派人送去禮物和拜帖。”楊浪搖了搖頭回道。

  好吧,既然朱儁都不能免俗,朱成自然也只能遵守這種潛.規則。

  好在他也有屬於他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他並非出身寒門。 有點能耐的都能知道他的朱儁的侄兒,但來自哪裡和出身如何卻不得而知,否則也不會欺負到他的頭上。

  當晚,他便是來到了荀氏的府邸,這裡當然不是荀氏的老宅,而是由於荀儉在潁川書院擔任祭酒,所以在這裡買了一套房子給他居住而已,也算是荀氏在陽翟這裡的落腳點。

  “吳郡朱成,前來拜訪!”朱成擺出了世家的行頭,甚至穿上了儒袍,來到了荀府的大門前,向門房遞上了拜帖和禮物。

  朱家其實不是老牌大家族,主要是孫策入主江南之後,以朱治這個旁系和朱桓這些武將的幫襯下才成為著名的武將世家。在此之前,虞、魏、顧和陸姓才是吳郡四大家族。

  但就算這樣,朱家在吳郡也有一席之地,算是中等世家。拜訪荀氏有點僭越,故而朱成的姿態放得很低。

  和寒門出身的朱儁不同,朱成可是正經八百的世家子弟。雖然是旁支子弟,卻也是在朱家族譜上的存在。

  寒門固然可以被世家看不起,但世家絕對不會看不起世家,朱成姿態放得那麽低,荀儉自然不能趕人,反之若朱成只是朱儁侄兒這點,那麽見不見就隨別人心情了。

  “沒想到賢侄年紀輕輕居然已經是校尉,說來陽翟一方安全,還多得賢侄費心了!”荀儉自然知道朱成的職位,只是沒想到他還有這等身份。

  不過他的態度之所以那麽好,朱成覺得應該還是那份禮物起了效果……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