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武俠朋友圈》第563章 季陽的底氣
劍晨穿著官府,佩戴英雄劍率領一隊人走出京城,腦子裡還回想著季陽的話。他回頭看向京城。心想:減農稅增商稅,這都是有利於百姓的好事,可惜師傅還是離開了。

 無名看到徒弟投效朝廷,心灰意冷之下答應不再插手朝廷的事情,重新隱居。沒有無名的領袖,少林武當昆侖華山這樣的大門派,都無法阻止季陽改製門派的決心。

 少林寺要改成少林書院,武當派要改成武當書院,昆侖派要改成昆侖書院……季陽允許少林武當這樣的佛道門派,保留佛學和道學的傳承,但是必須增加儒法,格物,政史等學科。

 師徒傳承改成師生傳承,再加上政史教育,相信天下會,無雙城這種私自征伐的事情再也不會發生了。因為一個書院並不是一個利益體,而是為國家教書育人,學習的目標從江湖中的爭名奪利,轉移到朝廷開設的科舉上面。

 除了強有力的軍隊之外,季陽還給各門派送去了一些有利於他們發展的政策。

 凡是改製為書院,可以得到朝廷的承認和扶持,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的門派,改製為書院之後朝廷將注入一些教育資金,幫他們招收更多學生,光大門楣。

 大多數門派都面臨資金不足,自己又不會賺錢的困境,教育資金對他們來說誘惑很大。教育需要大力投資,這一點季陽是不會吝嗇的,但是改製必須貫徹落實。

 所以每一個改製為書院的門派,季陽都派了人去指導,其實是監督。哪個書院要是敢陰奉陽違,取消朝廷規定的課程,或者在思想教育中夾雜私貨,別怪季陽不客氣。

 季陽一手大棒一手芒果,完成了一項舉世矚目的教育革新。

 而原先民間一些私塾,書院,大部分教的都是儒學心學,心學也是儒學一個分支。民間私塾書院很少傳授武功,他們追求的只有思想政治,而沒有軍事武力。

 也就是說,儒學心學散播在中原各地的私塾書院,並不傳授武學。這一點令季陽很不滿意,書讀的再多,要是沒有強健的體魄很容易犯渾。

 很多人說書生軟骨頭,不就是因為他們不鍛煉身體,身體強弱是會影響意志的。身體強健的人精力充沛,如果文化水平也很高的話,肯定比那些體弱書生好得多。

 當然,隻學武不讀書也不成,所以季陽的一貫思維是文武並濟。

 但他沒有強製改革原來那些私塾書院,季陽只是在科舉當中增加了一門軍事考試。軍事考試不僅考兵法,考國內軍事國際格局,還考武功。

 根據新科舉的規定,無論考文官武官,每一門學科都要達到基礎分。

 基礎分很低,一百分的試卷只要達到四十分就行了。

 如此一來,原來那些私塾書院不得不根據季陽頒布的新科舉考試科目,增加教育學科。新科舉的改革當然也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考了十幾年幾十年,一輩子都在學八股文。

 結果季陽整出十門學科來,很多文人都崩潰了。

 但是季陽一點不介意,因為他暫時不缺人才,蜀川西域吉州一百五十多家星宿書院,上百萬學子,每一個都是按照他的要求教育的。

 星宿書院有十萬人參加科舉考試,舊時代的文人幾乎都被擠下去了。這十萬人就算只有一半人及格,都能滿足朝廷對新鮮血液的渴求,只是稍微放低一點要求罷了。

 至於舊時代的文人,管你們謾罵哭嚎,想回歸時代趕緊學習去。這一年科舉,不知多少舊時代文人喝的爛醉如泥,跳河自殺,有的罵過哭過罪過之後,重整旗鼓從新學習,有的則一蹶不振。

 這些變化都通過報紙傳開了,季陽並不介意民眾知道這些事情。

 “舉人方能為士!”

 原來那些秀才老爺淚流滿面,寒窗苦讀十年,本以為要享福了,結果季陽一下拔高了士的要求。有人不滿意也有人來了勁,要求越高說明士的身份越高,反而能滿足一些人的優越感。

 官府下鄉,稅制教育,分別觸及到官製,稅制,教育制度的改革。三種制度改革都影響了無數人的利益,官府下鄉影響了一大片地主士紳的利益,稅制影響了一大片工商的利益,教育革新影響了一大片武林門派和舊時代文人的利益。

 三種制度一起改革,可見中原正在發生怎樣的波動。

 這要是換成前朝,中原早就亂的一塌糊塗,但是季陽可以壓住。

 武林門派牛嗶是吧,用軍隊和教育資金壓製。舊時代文人能說是吧,用星宿學子和報館壓製,衍聖公和心學都幫季陽說話。

 工商有錢是吧,中原南北最大的星宿商會和九邊商會都在季陽的控制中。地主士紳頑固是吧,欽差大臣和錦衣衛,整個官府,所有老百姓的力量都在壓製他們。

 這就是季陽除舊革新的本錢,他可以壓製一切反對勢力,又不會把他們逼到造反。季陽使用各種靈活手段,剛柔並濟,把這個千年難解的死局漸漸盤活了。

 剛意味著砍頭和流血,柔意味著新的利益集團。

 “皇上,這是抵製革新的名單。”徐元一送了一遝名單上來。

 季陽接過名單閱覽,上面記載了中原各地的官員,士紳,商人,大文人是如何抵製革新的。官員陰奉陽違,士紳糾集鄉裡,商人逃稅,有些大文人更是煽動言論。

 根據這些人的抵製程度和手段,季陽用毛筆分別在名單後面打叉或者打勾。打叉的直接拿下,打勾的則積極引導,如果錦衣衛介入之後還不願順從,那也拿下。

 “徐元一,我授予你臨時緝拿權,有異常情況可以當機立斷!”季陽把名單還給徐元一,並給了他一枚麒麟令牌。

 這麒麟令牌是季陽成為皇帝後特製的令牌,見令牌如見聖武帝。

 之所以特製這種令牌,自然是因為季陽養了一頭火麒麟。

 “卑職領命。”徐元一回道。

 因為季陽一開始沒有給予錦衣衛緝拿權,很多人都以為錦衣衛只是看看。季陽只能說這些家夥太愚蠢了,緝拿權,季陽一句話的事兒。

 徐元一親自帶領錦衣衛去抓人,戶部尚書溫永思一個入獄,震動京城,一時間人人聞風喪膽。這一刻他們終於回想起來,曾經被錦衣衛支配的恐懼。

 說起溫永思也是智商問題,季陽都說了不用擔心錢的問題,他還私下抵製官府下鄉。可能還有其他利益糾葛,季陽也不想去追查了,反正出頭鳥就是找死。

 除了制度改革之外,季陽最關注的就是國內的基礎建設。鐵路只是一部分,關鍵還是城市建設,水泥路建設,由旗下兩大商會在南北主要城市率先進行。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絕對不會錯的。

 南江嶺南一代的發達城市,基礎建設是最快的,其中又以香港,泉州,寧波,杭州等地為最。現在整個南洋都在季陽的掌控當中,西方殖民者根本進不來,所以沿海每一塊地都是屬於太昊皇朝的。

 星宿商會為了進一步提升名譽和聲望,在沿海主要城市分別建設了星宿會館。這是一種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就拿杭州的星宿會館來說,總共五十七層,在古代絕對是一枝獨秀。

 杭州的星宿會館上過報紙,起初很多人不相信有六十多丈高的大樓,報紙介紹後還是將信將疑。許多人忍不住好奇心去看,結果到了杭州泉州香港等地的星宿會館之後,紛紛震撼不已。

 有大詩人上樓之後,眺望杭州景觀,詩興大發讚頌星宿會館。借著現代化的建設技術,星宿商會聲望蹭蹭蹭上漲,在南方可以說無人不知。

 在沿海主要城市,水泥路和樓房已經較為常見了,季陽發起了城市建設活動,破爛不堪的民居直接拆除,全部建設公寓樓給老百姓住。

 這公寓樓還是比較得民心的,結實耐用,不懼風雨,所以賣得不錯。

 當然,比較漂亮的院子,中國式建築,季陽是不會拆除的。現代化建設要搞,中國風也要保留至少一半以上,不然失去了民族風格太可惜。

 據說杭州有一位大富豪,對星宿會館那種裝著玻璃的現代化大廈十分癡狂。大富豪哪懂得保留中國風,竟然出巨資請求星宿商會的建築公司幫他把府邸拆除重建。

 這個要求被星宿商會拒絕,大富豪原來的府邸可謂雕梁畫棟,古色古香,三十多個院子閣樓佔地七十多畝。星宿商會的建築公司是有眼界的,豈會把這麽好的宅子拆掉重建,於是在另一塊地皮給他建設了一座佔地相差不多,全是現代化建築的宅子,跟他換下這棟宅子。

 建築公司給他新造的“宅子”只花了不到十萬兩銀子,換回來大富豪的古宅子,價值何止一千萬兩。這麽好的生意,聽說還不止一個有錢人做,星宿商會和九邊商會的建築公司都快幸福暈了。

 古宅子和現代化建築的價值差距,目前主要體現在材料上面。水泥石頭磚塊和玻璃多便宜,古宅子用的上好木料,上好雕工,豈是水泥轉頭能比的。

 等將來現代化建設更廣的時候,古宅子會逐漸喚起人們對民族文化的回憶。到時候就多了一層文化價值,身價定然再次暴漲。

 當然,民間也有很多人看得出古宅和現代樓房的差距,因此並不為之所動。會傻到用古宅換水泥大樓的,多是一些暴發戶,沒什麽欣賞眼光。

 搞基礎建設是一項很費錢的政策,若不是季陽對兩大商會控制力強,他們不一定樂意。季陽除了用威嚴讓兩大商會出錢之外,也向他們輸出各種蒸汽設備,織造蠟燭水泥肥皂印刷罐頭餅乾方便麵等等,兩大商會幾乎涉及所有行業,利用蒸汽設備批量製造。

 除了向他們提供先進設備,季陽還積極打通南洋各國,甚至西方的市場,給他們提供傾銷市場。賺了南洋諸國和西方國家的錢,分出一部分在國內搞建設,總體來看兩大商會還是大賺的,所以他們才願意跟著季陽做事。

 季陽興工商,絕對不是搞資本主義,他也不會讓資本影響國策。工商再牛嗶,也只能成為季陽手裡的武器,尤其是關系到國家命脈的產業。

 比如鹽鐵糧食,現在應該說是鹽鋼和糧食,以及先進技術。

 季陽的策略也很簡單,國家命脈一定要拿穩,其他枝節隨便他們去搞。等於是把資本主義圈起來了,在一個可控范圍內,這個圈子裡工商發展興旺。

 卻說劍晨成為欽差大臣,前往各地巡查改革情況,果然遇到了許多情況。幾乎每一個地方官,得知劍晨這位欽差大臣來了之後,都是好酒美女招待,企圖收買劍晨。

 他謹記季陽的話,任何有可能被設計,比如酒裡下毒這種事情,劍晨都堅決避開。劍晨的強硬風格,不給面子,引起了一些地方官和土豪的不滿,竟然派人暗殺他。

 不給劍晨先天境界,無名傳人,豈會被這些小癟三刺殺到。在中原各地走了一圈之後,劍晨幾乎有底了,情況果然跟季先生預測的一樣。

 看到鄉民被魚肉時,劍晨很憤怒,看到官官勾結時,劍晨很無奈。最後他回來了,一回到京城他馬上進宮面見皇帝,對季陽如實說出了他這兩個多月的遭遇。

 “皇上,雖然您之前考核官員時,撤除了一大批貪官汙吏,屍位素餐之輩。但是還有更多漏網之魚,尤其是地方官員,不是簡單考核可以抓出來的。而那些地主士紳更加可惡,他們不折手段地魚肉百姓,我卻不能拔劍相助。”劍晨頗為痛苦,要是以前見了這種情況,他直接拔劍殺人。

 但是當了官之後,劍晨知道不能這樣做,因為季陽沒有給他裁決的權利。

 “嗯,這件事我已經讓錦衣衛去做了,壞事做盡的人不會有好下場。”季陽只是考驗劍晨而已,他能說出這一番遭遇, 說明劍晨的確還有一顆俠義之心。

 “但是僅靠錦衣衛還不夠,中原實在太大了,他們人手不足,不能面面俱到。劍晨,我封你為禦劍閣指揮使,與錦衣衛指揮使同為正三品,執掌調查,審問權。”季陽說道。

 “多謝皇上!”劍晨聞言大喜。

 “錦衣衛執掌的是調查和緝拿權,而你們執掌調查和審問權,你知道為什麽嗎。”季陽還想考考他。

 “即便是錦衣衛抓回來的人,我們也要重新調查一番,確認無誤才能審問。”劍晨說道。

 “不錯,你記住,做事一定要講證據,司法這種事決不能亂來。我希望你能秉持公正,不放過一個壞人,也不抓錯一個好人,成為我太昊皇朝一把神劍。”季陽說道。

 “卑職明白。”劍晨十分激動,神劍兩個字從此成為了他畢生追求的目標。

 季陽見此微微點頭,錦衣衛和禦劍閣相互製衡,相互配合,他的手眼基本齊全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